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斐在一旁看着,眼神越来越不安,坐了片刻,起身告辞。
  “去吧,问问曹孟德还有没有好马,有的话,送我一匹。”
  丁斐应了一声,起身离去。袁术没有起身,就当没看见,继续和孙策、周瑜胡扯。孙策看了一会儿,忽然有些明白了。袁术刚才不是装的,他是真的看不起曹操,不觉得曹操占领了宛城是什么威胁,说不定还真想说降曹操。
  这货够膨胀的。
  “伯符,你真要去见曹孟德吗?”袁术忽然问道。
  “全凭明将军吩咐。”
  “要我说,去见见也好。这曹孟德虽然没什么大用,又矮又丑,却不愧为大丈夫。他想见你,除了挑拨离间之外,大概还有惺惺相惜的意思。他当初在济南杀的人比你在襄阳杀的还要多,为此招了不少骂名,现在总算遇到知音了。不过你得小心他,这矮子可是个刺客,出手狠着呢。”
  “刺客?”
  “嗯,那庶子当初看中他就是觉得他够狠,想当他把鹰犬用,还派他去刺杀张让,可惜被人发现了。他约你见面可没安什么好心,你要防着他。”
  孙策盯着袁术,恼子有点懵。曹操是袁绍养的刺客?没错,是有史料说曹操刺杀过张让,后来被演绎成献七星宝刀刺董卓,但……袁绍看中曹操的就是他的武功,把他当成刺客用?
  他还想趁着见面的机会要曹操的命呢,没想到曹操可能也在打同样的主意,想要他的命。
  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多谢将军提醒。”
  “你去见他,把我的意思告诉他。如果他肯弃暗投明,我真的让他做南阳太守,将来统兵西征长安,满足他征西将军的心愿。如果他不识相,那就趁早离开宛城吧,那些世家不可能真支持他的。”
  “喏。”孙策躬身领命。
  袁术又看向周瑜,目光灼灼,充满狠戾。“公瑾,被你说中了,曹操占了宛城,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周瑜不慌不忙。“既然将军想收服曹操,那就不急着攻宛城,先遣孙将军出镇豫州,稳住颍川、汝南诸郡,让许攸无隙可钻。”
  袁术连连点头。“关门打狗,先得把门关上。公瑾,你说得太对了,还有呢?”
  周瑜沉默片刻,又道:“请将军派人镇守武关,以免董卓趁虚而入。如果可能的话,派人去长安入贡,得到朝廷的支持。”
  袁术目光闪烁。“有这个必要吗?”
  “有。”周瑜斩钉截铁。“去年山东州郡讨董,结果诸侯拥兵不前,朝廷对此失望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如果将军派人入贡,朝廷知道将军忠义,必有赏赐,众臣因此分别朱紫,辨忠奸善恶,不再被虚名所惑。”
  袁术眼睛一亮,思索片刻,连连点头,咧着大嘴乐了。“公瑾,还是你有见识。没错,那庶子一向以君子自居,我现在该撕下他伪君子的面皮,让世人看看他的真面目了。”


第107章 细节决定成败
  袁术随即召集众将议事,在等待众将赶来的这段时间里,袁术和阎象、冯方等人讨论周瑜的建议,孙策和周瑜悄悄地溜出了大帐,在外面等着。
  周瑜拱着手,静静地站在帐外,像一尊精致的塑像。孙策则背着手,来回踱着步,不时地打量周瑜一眼。刚刚这一会儿,袁术、周瑜都让他大开眼界。面对曹操攻占宛城的困境,袁术居然能这么沉得住气,让他很意外。但更让他意外的是周瑜提出的计划——让袁术派人去长安进贡,这一招太妙了。
  更妙的是,袁术居然答应了。
  在孙策了解的历史中,袁绍、袁术都有称帝的野心,但袁绍比较有城府,一心捞实力,没有大喊大叫。袁术却是个二货,实力不如袁绍,被曹操打得鼻青眼肿,却在淮南称帝了,简直是蠢到了极点。他会同意向朝廷进贡,这一点大出孙策的意料,比周瑜之前建议袁术先控制南阳边境更意外。周瑜的特点是谋定而后动,他既然开口劝袁术,自然是知道袁术一定会答应,而这正是孙策最好奇的地方。
  周瑜抬了一下眼皮,看着孙策。“你别转了,有什么就说吧,被别人看见你这样子会说你失礼的。”
  孙策在他面前停住,将背在身后的手收了回来,像周瑜一样拱在身前,像个执戟卫士。这姿势不舒服,却是下属在上司面前表示恭敬的标准姿势。
  “你猜后将军会派谁去长安?这次任务可危险,很可能死在长安。”
  周瑜无声地笑了。“首先,肯定不会派你去。其次,只要那人不找死,这次任务是个美差,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抢着去。最后,就算是董卓也不是只知道杀人,他现在肯定很后悔杀了袁家,如果后将军愿意化干戈为玉帛,他求之不得。”
  孙策眨着眼睛,觉得脑子有点不够用。他了解的历史中可没有这样的信息。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朝廷中也有不少,当然也包括我周家。”周瑜低下头,踢了踢脚下的土。“太尉黄琬是袁家故吏,司徒杨彪更是后将军的姊夫,现在最受董卓器重的左中郎将蔡邕和袁家的交情同样深厚,他们的意见即使董卓不喜欢也不能漠视,保住使者的性命一点问题也没有。”
  “那你说董卓后悔杀了袁家的人,又是怎么回事?”
  周瑜抬起头,眼神诧异。“伯符,你对袁家的事那么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
  孙策心中一紧,一脸无辜的眨着眼睛。周瑜哭笑不得,只得接着说道:“董卓入京,原本是应袁本初之邀,但后来因为废立之事,两人没有谈拢,董卓有并凉边军支持,袁本初只能离开洛阳,但是最后扶少帝逊位,扶当今天子登基的人却是太傅袁隗,为什么?”
  孙策倒吸一口凉气。“你是说,在董卓废立这件事上,袁家内部有不同意见?”
  周瑜看看四周,点点头,一脸平静。孙策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他被自己的这个推论惊呆了。照这么说,袁绍出奔的目的就不简单了,这根本是把持不同意见的袁隗等人往火坑里推。董卓一怒之下,杀了愿意与自己配合的袁隗等人,却给了反对自己的袁绍一个借口,又成了天下袁氏门生故吏的共同敌人,的确该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如果袁术这时候表示出缓和关系的意愿,董卓顺坡下驴的可能性很大。
  果然成败在细节,穿越者也不是万能的。论大趋势,他有优势,论具体细节,他和周瑜完全不能比。周瑜的父亲任洛阳令,从叔周忠曾经官居太尉,现在还在长安,他对朝廷内幕多有了解,绝非道听途说。
  不过,蔡邕和袁家关系也那么好?孙策却没有这个印象。
  “袁本初名义上的父亲袁成的碑铭就是蔡邕所作。”周瑜有一点小得意。在这些世家豪门错综复杂的关系上,他显然比孙策更有发言权。“蔡邕的母亲出自陈郡袁氏,而陈郡袁氏原本就是汝南袁氏的一支。袁家有人去世,哪怕是未成年的小儿都能请蔡邕作碑铭,你以为仅仅是因为袁氏四世三公?”
  孙策有些郁闷的挥挥手。“好吧,我知道了,这些豪门的事,我的确不如你门儿清。”
  周瑜收起了笑容。“这些只是谈资而已,平时也许有用,现在说这些却用处不大。董卓还是袁氏故吏呢,不一样把袁家杀得血流成河?后将军如果不占据荆州,没有几万人马在手,董卓哪里会在乎他。伯符,宛城之战不能拖得太久,必须速战速决,你可有什么计划?”
  “放心吧,新年之前,肯定拿下宛城,绝不会耽误明年的春耕。”孙策吐了一口气,心里有苦说不出。他担心的不是南阳的战事,曹操就算进了宛城也守不住。他担心的是青徐战事,如果袁绍趁此机会搞定了公孙瓒和陶谦,将青徐兖三州收入囊中,接下来的仗就不好打了。
  公孙瓒,你一定要挺住!
  正如周瑜分析的那样,对去长安进贡,很多人都觉得是一件美差,争先恐后的自荐。当然,这是阎象、冯方这些文士的事,刘勋、桥蕤等武将不参与,他们争的是驻守武关或者攻打宛城的机会。在一番激烈的争抢后,出使长安的任务落在了冯方的肩上,他做过司隶校尉,认识的人更多。驻守武关的任务落在了桥蕤头上,他将率领三千人赶往武关。
  这三千人是从孙坚的部下抽调的,袁术的人马不是在宛城,就是被曹操打散了,现在士气低落,根本不能用。会议一结束,桥蕤就赶到了孙坚的大营。三千人是给他了,但他能不能指挥得动还要看孙坚支持与否。如果孙坚在暗中使点绊子,桥蕤可能连武关都看不到就废了。
  “将军临鄙州,我桥家以后就仰仗了。”桥蕤很客气,一边示意人送上礼物,一边笑眯眯地对孙策说道:“曹孟德与家叔太尉公有交,若少将军与他阵前相会,可代我向他问好。”
  孙策心领神会,躬身致意。这是桥蕤给他一个保命符啊,万一曹操要杀他,拿出桥玄的牌位来,曹操多少要给点面子。不过,他更关心的是另外两个姓桥的姑娘。
  “桥将军,你的家眷也在宛城吗?”
  “还没有,儿女年幼,不宜远行,现在还在老家。”桥蕤的笑容中多了几分暖意。“我那犬子也就罢了,与少将军一比,他们简直愚不可言,我那一对双胞胎女儿却是可爱得很。一想起她们啊,我就什么都不想了,只想回家去。”
  孙策皱皱眉。“她们多大了?”
  “少将军是问我的女儿?小着呢,今年刚六岁。”
  “我去!”孙策脱口而出。
  “嗯?”孙坚和桥蕤的眼神同时变了。


第108章 又见曹操
  孙策翻身下马,将马缰交给北斗枫,抬起头,看了看山顶。
  这里是一座小土坡,并不高大,但视野开阔,在山顶极目远眺,十里以内尽收眼底。曹操很守信,只带着了十骑,孙策也只带了十骑。双方骑士各在山坡一侧,相隔三五十步,遥遥相望,谁也不敢大意。山顶却只有一个孤独的身影,一动不动,像一座石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