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8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道孙策现在怎么样了。孙坚在城里,孙策却在颍川与敌人野战,相比之下,他比孙坚的处境更艰难。战场凶险,对手还有来去如风的骑兵,他能应付得来吗?知子莫若父,孙坚说得有道理,孙策心太大了,这几年发展得又顺利,难免会少年轻狂。战场凶险,他又和孙坚一样是个好勇斗狠的性子,万一轻敌受挫,如何是好?
  吴夫人心里有些乱。见孙坚睡着了,她起身出了门,来到侧院。孙尚华正与弘咨说话,孙尚华抚着肚子,面色微红,弘咨伏在她身前,脸贴在她的小腹上,满脸喜色。吴夫人一愣,随即喜道:“尚华有了?”
  听到吴夫人的声音,弘咨连忙起身行礼。孙尚华也有点不好意思,起身迎了上来,扶着吴夫人的手臂,羞怯不已,低声说道:“月事一向很准的,这次迟迟未来,想来是有了。不过还没请医匠诊断,没敢告诉阿母。”
  “这是好事啊。”吴夫人喜不自胜,拍拍孙尚华的手臂,挤挤眼睛。“看来这胡人的神仙还是有用的,拜拜没坏处。”
  孙尚华连连点头,又道:“可不能让大兄知道。我听尚英说,他对这胡人的神仙反感得很呢。”


第1389章 见微知著
  孙策弯着腰,借着营栅的掩护,来到阵前的哨楼。两个射手正蹲在哨位上,一动不动。阵前狙击手两人一组,轮流做射手和观察手,射手负责远处,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观察手负责近处,要耳听八方。
  孙翊伸手拍拍观察手的肩膀。“唉,挪挪。”
  “嘿,二将军,你怎么又来了?不是说了吗,我们这儿危险,你不能来。回去吧,回去吧,多吃点肉,等你毛长齐了再来。”观察手一边说着一边划拉手,示意孙翊赶紧走。孙翊一脚踢在他屁股上,笑骂了一句:“你竖子比我大几岁,敢在我面前充汉子,不信脱了裤子看,你那小虫上有几根毛。滚一边去,我大兄来了。”
  观察手压低声音,嘎嘎笑道:“别说你大兄,就是令尊车骑将军来了,我也不能让啊。你……你大兄?”那射手一愣,突然反应过来,转身一看,见孙策蹲在一旁,吓得一哆嗦,脚一软,也不管旁边就是水塘,直接跪在里面,伸手就抽自己的嘴。“将军,我……”
  孙策摆摆手。“行了,有什么情况?”
  “没有。”观察手往旁边挪了挪,腾出一个空间。射手顶着草编的伪装,目不转睛地看着远处,看到孙策挤到身边,他转头打了个招呼,随即又回过头,继续看着远处。
  孙策看了一会儿,远处麹义的大营很安静。孙策的耳力很好,目力却不算突出,尤其是和这些射手不能比。看了半天,他只能看到麹义的大纛,看不出有什么异样。他问了几句,观察手也觉得奇怪,麹义在对面立营四五天了,一直没有进攻的迹象。孙策心里有些犯嘀咕,按捺不住,这才亲自赶到阵前来查看。
  “这西凉羌狗,又憋什么宝呢?”孙翊看着远处,嘀咕了一句。“我说,你们这几天就一点儿情况都没看着?”
  “真没有,别说看着,听都没听过。”观察手一边说一边比划,即使是孙策在前,他也不怎么紧张。他原本是孙翊的近卫,曾随孙翊一起向陈王宠学射,对孙氏兄弟很熟悉,不像其他人一样紧张。他说着说着,突然想起什么。“咦,对了,前天还是大前天,我好像听到人说过,他们看到一队骑士进了大营。”
  “骑士进大营不是很正常吗,一天得有好几回呢。”
  “是啊,骑士进大营很正常,可是那些骑士每个人的兵器都用黑袋子包着。唉,二将军,别动手,你等我说完。那些黑袋子和匈奴骑兵常用的袋子不太一样,更大,那里面的兵器看起来不像普通的矛,也不像普通的戟,唉,究竟是什么,我们也说不下来,就是觉得有点奇怪。”
  孙翊抬手要打,孙策伸手拦住。“别急,你再仔细想想,是听谁说的?”
  那观察手转着眼珠,半天没想起来,一直没吭声的射手突然插了一句。“李广曲的丁大目。”
  一听丁大目这个名字,孙策也想起来了。他不仅知道这个右眼特别大,目力一流的射手,还记得李广曲的阵地不是固定阵地,他们是在外游弋,专门负责捕杀对方斥候的。他不敢怠慢,立刻起身,径直来到射手营。强弩校尉谢宽正在营里安排任务,见孙策来了,连忙起身相迎。
  孙策也没多说,让谢宽把丁大目最近几天的阵地指给他看。谢宽找出记录,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了。孙策一看,丁大目大前天的阵地在龙渊北,前天的阵前地在西不羹城,都在麹义大营的北侧。
  “丁大目人呢?”
  “出任务了,什么时候回来也说不准。将军,有什么事?”
  “他前两天的报告里有没有提到一队骑士,武器用黑袋子包着,与常见的黑袋子不太一样。”
  “说了,不过只是感觉,没有任何证据。本来嘛,黑灯瞎火的,只有一点儿月光,连人马都看不清楚,还能看清包矛头的黑袋子有什么不同?看到那队骑士的斥候多了,至少有五组,别人都没感觉,就他有感觉?虽说他丁大目眼力好,也不至于好到这个地步吧。将军,他指定是看错了。”
  孙策也觉得不太靠谱。麹义手下有几千骑兵,安全起见,都是成百上千的出营巡逻。为了避免兵刃反光,通常都会在矛头、戟头上套上黑色的布袋、皮袋。这两天晚上有月光,但隔着那么远,就算能看到兵器的影子,也很难看得那么清楚。
  两军交战,斥候、狙击手时刻都面临生死危机,精神高度紧张,出现失误也是常有的事,甚至有夸大其事,虚报功劳的,同僚之间吹牛的更是常见。
  孙策关照谢宽,等丁大目回来,让他到中军去一趟,便离开射手营。他回到中军大帐,心里还是有些犯疑,便把这件事和郭嘉说了一遍。丁大目来时,他未必会在营中,郭嘉却肯定在,让他好好问问尹大目。
  郭嘉听完,沉吟良久。“将军,这些骑士出现的时机很巧啊。”
  孙策点点头。他也觉得很巧,所以才特别上心。麹义逼了上来,却迟迟没有发动进攻,非常反常。从时间上来看,这些骑士的出现时机非常巧,也许就是麹义没有进攻的原因。
  “将军,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这些骑士是麹义、荀衍没有进攻的原因,那这些骑士带来的可能是什么?”
  孙策略加思索。“袁绍的命令。”
  “没错。什么样的命令,会让袁绍安排近千骑护送?”
  孙策没吭声,但他听懂了郭嘉的意思。如果郭嘉的猜想成立,这很可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只是被对方非常用心的掩饰了。不仅趁着夜色入营,而且消除了可能暴露身份的甲胄、旗号,甚至可能特意张了一个圈。从浚仪到这里,最直接的位置是东北,不是西北。
  “很巧,我知道袁绍麾下有一支骑兵,人数近千,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兵器。”郭嘉摇着羽扇,笑盈盈地说道:“将军,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吗?”
  “大戟士。”孙策一字一句的说道,心头却一阵阵发紧。张郃所领的大戟士是袁绍的亲卫骑,两军交战之际,让这样的精锐骑士护送一个消息,这个消息绝对是关系到整个战场的重大消息,或者是一个重大的作战计划。
  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消息?


第1390章 以我为主
  孙策和郭嘉相对而坐,姿势基本相同,就像照镜子。只不过孙策穿着甲胄,身材壮实威猛,郭嘉虽然年长,最近锻炼得也不少,面色红润,但比起孙策来,他还是显得很文弱。
  “麹义、荀衍逼上来寻求决战,却围而不攻,有两种可能:一是信心不足,准备不够充分;一是有其他因素出现,计划有变。”郭嘉摇着羽扇,不紧不慢地说道。“这些骑士是关键。如果我猜想属实,那颍川战场就不是孤立的,而是受三百里之外的袁绍控制。对我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是袁绍多谋寡断,又远在浚仪,反应迟缓。弊端也很明显,我们不仅要考虑颍川战场,还要考虑浚仪战场。”
  孙策没说话。他和郭嘉有一样的担心。孙坚守浚仪城绰绰有余,但出了城就没什么胜算了。如果袁绍将两个战场整合在一起,通盘考虑,双方总兵力的差距更加明显,尤其是骑兵。袁绍有近万精骑,可以长途奔袭,他却以步卒为主,即使像夏侯渊一样急行军,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他也需要至少两天时间。
  何况喜欢急行军的夏侯渊已经提前领了盒饭。他当初伏击夏侯渊就是因为他知道急行军的弊端。现在让他们父子学夏侯渊,这绝对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事。
  他不希望出现这样的事,但他更清楚,这样的事出现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他只是还不知道袁绍的具体计划而已。
  怎么办?孙策抬起眼皮,看着郭嘉。
  郭嘉抬起手,捏着眉心。“不急,等我再想想。这些骑兵可能是大戟士,也可能是荀衍故弄玄虚,逼我们主动进攻,他好以逸待劳。”
  孙策点点头。这个可能也是存在的,荀衍统兵经验也许不多,但他绝非普通将领,这些虚虚实实的手法玩起来也很溜。即使是在同一个地点,同样的对手,攻和守都截然不同。进攻的一方掌握主动权,却也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伤亡。防守的一方固然有些被动,但以逸待劳,节省体力,阵势维持也更容易,伤亡会小得多。如果能引诱对方攻击自己的坚阵,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尤其是荀衍所领以黄琬旧部屯田兵和颍川世家部曲为主,以守代攻对他有利。
  孙策看得出来,信息不足,聪明如郭嘉一时也难以决断。他想了想,做了一个决定。“奉孝,与其绞尽脑汁,猜测袁绍、荀衍会怎么布局,不如想想如果我们主动进攻,他们会如何应付。任他千招来,我只一招去,以快打慢,以拙破巧。”
  郭嘉表示赞同。“将军说得有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