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策行三国-第8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表示赞同。“将军说得有理,袁绍兵虽多,但称得上精锐的却有限。我们兵虽少,却皆是精锐,与其猜来猜去,不如集中兵力,攻其必救,逼他跟着我们的节奏走。不管荀衍在打什么主意,他所领屯田兵和世家部曲战斗不强却是事实,我们先拿他开刀。”
  孙策站了起来,摇摇头。“不,先攻麹义。”
  “先攻麹义?”郭嘉有些迟疑,神色间不太赞同。
  孙策明白他的担心。先弱后强是兵法常识。荀衍部战力不强,斗志不坚,一旦遭受猛攻,崩溃的可能性很大。荀衍部崩溃,麹义士气受挫,孤立无援,战力也会大打折扣。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有麹义在侧,荀衍就有希望,说不定能坚持更长时间。双方兵力差距明显,一旦让荀衍熬过这段时间,击溃战打成了缠斗僵持,反可能会给麹义趁火打劫的机会。
  既然要强攻,不如找最强的对手——号称河北第一名将的麹义,打击对方的士气。就算损失比较大,就算退往许县、长社一带,调屯田兵助阵也能支撑一阵。麹义受创后,剩下的荀衍部战斗有限,危险系数小得多。
  战术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区别只在合不合适。麹义的部下号称精锐,但孙策相信自己的部下更胜一筹。如果一开战就先击破麹义,对双方士气的影响应该远远大于击败荀衍。
  听完孙策的想法,郭嘉没有反对。他只是提议让满宠、徐盛进兵浚仪,牵制袁绍的兵力。不管袁绍有什么样的想法,都不能让他太如意。让水师进击,哪怕是虚张声势,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可惜青州一直没有消息来,如果甘兴霸他们能及时赶到,我们又多一分胜算。”
  “别想那么多了。”孙策站了起来,拍拍腰间的项羽刀。“我有信心击败麹义,击败袁绍。你也要有信心战胜荀衍,战胜你从叔郭图。”
  郭嘉大笑,随即招军谋们推演战斗过程,尽可能避免重大破绽。再大胆的计划都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却不可能脱离客观规律。
  大战在即,孙策将鲁肃、董袭等将领都招到中军大帐,参与军谋处的推演,让他们清楚自己的任务,以便临时应变。一旦开战,双方几万人搅在一起,相互之间相距几百步到数里不等,即使在旌旗战鼓传递命令,总会有延迟,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断绝联系,只能靠将领的主观判断。在这种时候,每个将领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非常重要。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有可能发挥更多的力量,打败对手,实现预期的战斗目标。
  四五十人商量了大半天,连晚饭都是在一起吃的。军谋和将领们同席而坐,一边吃还在一边讨论,完全没有人顾及食不语的圣人教诲,说得情绪激动,拍案砸碗的不在少数。
  半夜时分,方案敲定,各营将领纷纷回营准备。想到明天凌晨就要主动出击,孙策和郭嘉相对无语,心头都有些沉甸甸的。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开战,就不可能再停下来考虑了,就算错了,就算知道面前是刀山火海,万丈深渊,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将军……”郭嘉欲言又止。
  “行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孙策笑道。明天他要带着亲卫营临阵交锋,郭嘉留在大营里坐镇中军,胜负难料,能不能活着见到对方都是一个疑问。敌我双方的实力差距是明摆的,即使是郭嘉也很紧张。
  他和郭嘉一样紧张。但他知道紧张与事无补,反倒坦然得多。郭嘉紧张是因为不可控因素太多,他不紧张,是因为他相信一点,他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使是麹义想击败他也没那么容易。
  “将军,虽然士气宜鼓不宜泄,可是我还要提醒你一句,万一形势不妙,不要勉强。就算放弃豫州,退守江东,我们还有机会重振旗鼓,卷土重来。”
  孙策大笑。“放心吧,我也许无法击败麹义,但是我想走,麹义也拦不住。”
  郭嘉点点头,正想再说点什么,郭武走了进来。“将军,李广曲的尹大目来了。”


第1391章 棋逢对手
  尹大目脸色苍白,走路时一瘸一拐,脸上还有血迹。他向孙策、郭嘉行了礼,还没说话,肚子就咕噜咕噜一阵叫。
  “还没吃饭?”
  “刚回营,还没来得及吃,听说将军有事找我,我就赶来了。”
  孙策立刻让人准备饭菜。军谋、将领们刚散,有一些剩菜。“虽然是剩下的,不过都是干净的,不要嫌弃。要不要来点酒?”
  “唉,那感情好。”一听有酒,尹大目顿时兴奋起来,搓着手,馋涎欲滴。
  孙策笑笑,命人取一升酒来。不等菜送来,尹大目取过酒杯,连饮两杯,长长的吁了一口气,整个人就像活过来了一般,话也多了起来。“不瞒将军和祭酒说,今天差点就回不来了。”
  孙策心中一紧,和郭嘉交换了一个眼神。郭嘉问道:“是遇到高手了,还是对方在围剿斥候?”
  尹大目眨了眨眼睛。“是遇到高手了,不过关键还是人太多,尤其是骑兵,来回奔驰,我们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一旦暴露就很难跑掉。我的观察手为了掩护我,很可能阵亡了。”他拍拍自己的伤腿。“我跑得太急,摔了一个跟头,扭伤了腿。”
  郭嘉又询问了几句,侍从送来了饭菜。尹大目坐下吃饭,郭嘉暂时停止询问,脸色却不太好看。追杀斥候通常是为了截断消息,看来荀衍、麹义是准备长期围困,断绝他们和外界的来往。他们兵少在内,荀衍、麹义兵力多在外,又有骑兵,论信息封锁,当然是对方有优势。
  尹大目吃饭很快,风卷残云,一会儿功夫就将一大碗饭和几碟菜吃得干干净净,碗碟干净得像舔过似的。他又举起酒杯,将剩下的酒咕咚咕咚喝完,一抹嘴。
  “将军,祭酒,你们有什么要问的抓紧时间问,有酒鼓劲,我现在正精神。过了这劲就要犯困了。”
  郭嘉笑骂道:“少在这儿装孙子,好好回话,待会儿带一升酒回去当夜宵。斥候营是我带出来的,你以为我不知道规矩?观察手受伤,你明天要重新配对,至少要休息一天。”
  尹大目尴尬地一拍脑袋。“我把这事忘了。对对,祭酒你以前可是我们的头儿。”
  说了几句闲话,尹大目放松了不少。郭嘉随即问起几天前的那队骑兵。尹大目听了,用力一拍大腿。“要说祭酒你不是寻常人呢,我和那么多人说过,都当我胡说,就连谢校尉都没当回事,只有祭酒明事理。那队骑兵大概有千人左右,从西北而来,离得远,看不清面目。就连这罩矛头的黑袋子也看得不是很清楚,我只是感觉有点不同。不过有一点,我敢肯定,这些骑士绝对不是普通骑士,应该是精锐。”
  “为什么?”
  “这些骑士训练有素,每个人坐在马背上都跟长矛似的,腰背挺直。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他们的武器都握在手里,直立着,如果我猜得不错,他们在马鞍上应该有放尾镦的东西。”
  郭嘉点了点头,看了孙策一眼。孙策听得明白,知道郭嘉的猜测八九不离十,那些骑士应该是大戟士,就算不是大戟士也是袁绍身边的汉军精锐骑士。匈奴人散漫,军纪不如汉军严整,就算是匈奴人的精锐,他们也不会如此整齐划一。匈奴人又喜欢骑射,长矛不是他们的标配武器,就算有,也不会每个人都在马鞍上准备放置矛戟尾镦的东西,大多提在手中。
  问完话,郭嘉又赏了尹大目一升酒,尹大目欢天喜地的走了。孙策和郭嘉商量了一下,更加坚定了主动出击的信念。坐等只会更加被动,主动出击还有可能打乱对方的节奏。
  ……
  荀衍坐在帐中,靠在案上,眼神闪烁。
  几个俘虏跪在他面前,大多遍体鳞伤,奄奄一息。他们都是今天刚刚被俘虏的孙策军斥候、射手,情况已经问过几遍了,基本雷同,没有什么新意,只有一点:一个俘虏说,他们前几天在龙渊北伏击,看到了一队骑兵,他的同伴尹大目说那些骑兵不正常,不像是天天能见到的匈奴人。
  荀衍知道这个俘虏所说的骑兵是谁,但他不知道这个消息会不会传到孙策、郭嘉的耳中。俘虏说没人相信尹大目,射手营的校尉也不信,每个人都觉得尹大目是看花了眼,要不就是吹牛皮,所以这个消息应该没有上报。
  没有上报,就不会泄露。可万一要是上报了呢?
  荀衍犹豫不决。他挥挥手,让人将俘虏带出去继续询问。这些斥候都是郭嘉训练出来的,不仅武艺精湛,而且精通潜伏、刺探等技能。荀衍很想将他们收为己用,但他同时也要防止这些人假装答应,一有机会就逃回去。这样的事之前就发生过,尤其以出身江东的斥候为最,这些人以孙策的子弟兵自居,宁死不降,要不就是假装投降,一转身就杀人逃跑。
  过了一会儿,门外响起脚步声,麹义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张郃。荀衍知道张郃和麹义有并肩作战的经历,关系不错,对他们一起来一点也不意外。他请二人入座,把刚刚问出的消息说了一遍。张郃沉思不语,麹义说道:“知道了又如何?就这么远远一瞥,孙策能猜出什么?”
  “郭嘉聪明果决,见微识著,他只要抓住一点线索就能推断出很多事。”荀衍看了一眼张郃。“郭嘉负责情报,他肯定知道儁乂和大戟士。如果被他猜到这一点,主公的计划就瞒不住了。”
  张郃叹了一口气。“百密一疏,责任在我。”
  “儁乂不必过于自责。谁能想到对方斥候会有目力这么好的人。”荀衍摆摆手,安慰了张郃两句。“再说了,我们已经将四面围住,郭嘉就算猜出我们的计划也没用,他只能主动进攻,所以我们只要做好迎战的准备就行了。”
  麹义微微颌首。猜太多没什么意义,别说只是一个斥候的意见,就算郭嘉安排了人在袁绍身边,也不可能左右袁绍的想法。计划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