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姜奔肯定会自己找油水啊。她是不管他从那些人家里榨出多少钱来的,他报多少,她信多少。
  姜奔的贪婪已经被养成了。有蓝家这数年的施肥,他已经习惯尽情榨取好处,而不必付出任何代价。
  以前是有蓝家在他身后替他描补,周全。但这次他连蓝家都抓了,没有蓝家帮他,他一定会变得千夫所指。
  然后,她和“大王”会救下他的。会抵挡住所有的异议,保下他的性命。可能官位要稍稍降一点,但这也是为了让姜奔能更好的为“大王”服务。
  一条疯狗,就要后面有鞭子,前面有肉,才能让他乖乖听话办事。
  被姜奔欺压得罪的人家,也会向别处寻求公正。她、姜旦、姜武都是他们的目标。
  她清点了一下最近收的礼物的数额,觉得一开始替自己安一个贪财的人设真的太方便了,看这一出事送钱的人多的,都够还债的了。
  “立刻把这笔钱送去凤城和商城,换购郑粮与燕煤。”她道。
  郑国的粮价还是不够高,因为郑王到现在都没发现魏钱的事。
  她都不知道是不是郑王太迟钝了!
  他再不发现,她都考虑派人去郑国“提醒”他了。这傻子都没发现,郑粮已经被人买得太多了吗?
  郑国,逍遥台上,郑王在听到目前望仙城的粮价时惊呆了。
  因为,他也快要吃不起粮食了。
  “难道宫中无粮了?”宫中难道没有存粮吗?
  宫中司库苦笑着说:“大王,宫中不是无粮,而是您吃的跟大家吃的都不一样。”
  郑王问:“那是孤吃的没有了,还是大家吃的没有了?”
  司库低头道:“……是大王您爱吃的,没有了。”


第359章 魏国现身
  郑王自认并不奢侈,他不爱美人; 不爱张扬; 自继位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克尽职守。但就算如此; 他也是个大王; 有自己的喜好; 而且,他认为这种喜好并不越界; 是应当被满足的。
  听到底下人这么说,他自然而然的就生气了。
  郑王发怒,这个消息很快被宫中的侍人送了出去; 不出一天,王城内的世家都知道了。
  “大王因何而怒?”赵桥问。
  赵荟走后,赵肃的长子赵桥就接过了赵家家主之位; 赵荟的两个儿子坐在他下首,其中的赵明摇头道:“不知道。那侍人只说郑王发怒,却不肯说为什么,只说郑王以往喜爱的两个侍人都被拖下去杀了。”
  赵桥没有责怪赵明; 安慰他道:“叔叔不在; 我们在宫中就成了瞎子、聋子,此事不能怪你。”
  赵明诺诺。
  赵桥叹气:“还是要尽快打听出来啊。”
  过了一日,郑王的怒火不降反升,听说又有两个奉膳的侍人被拖出去杀了。
  人们不禁猜测,到底是何事惹怒了郑王?
  曹非已经回到山上去住了; 丁强走后,他就告辞了。结果就算他不在宫里,还有人特意来告诉他郑王发怒的事,然后试探他知不知情。
  曹非道:“我不在宫里,怎么会知道?你该去问大王的亲信。”
  来人叹道:“大王往日信重的二人皆不在侧啊……”不然,他们何必这么费劲呢?
  曹非就知道这人指的是被赶出去的大夫乔小君,以及郑王很喜欢的何必。他笑道:“何不请他们回来?哪怕只回来一个,也省得你们在此着急啊。”
  这人回去跟其他人商量了一下后,倒觉得这个主意还不错。郑王生气,他们没有十足把握,当然不会跑到他面前去。可如果任由郑王一直这么下去,难保他们中的什么人不会被郑王叫进宫去,受池鱼之秧。
  “乔小君在何处没人知道,何必在哪里,我倒是听人说起过。”一人道。
  “那还等什么?”另一人急忙说,“速速发信请他回来救命啊!大王有难事,他难道不该回来替大王解决难题吗?”
  何必收到信后,看了一遍,就让人请乔小君来,把信递给他:“你也看一看。”
  他们两人在这边镇已经住了快半年了,已经说不清到底是谁看管谁。乔小君不能出门,何必也懒得应付边镇上的这些眼界低微,心比天高的小世家、小家族,索性称病,躲在府里,与乔小君作伴。两人的感情倒是一日比一日更深厚。特别是在乔小君对郑王失望之后,何必大笑后赞他“终于心明眼亮,不做睁眼瞎子了”。
  “看看吧。”何必一边煮茶,道:“大王发怒,王都中的人都快吓得尿裤子了。”
  比起何必草草看了一遍,乔小君捧着信却是仔仔细细、如饥似渴的看了许多遍才放下。
  何必在心中感叹,他与乔小君的最大的不同就是两人虽然都爱权势,但他爱权势,却并不会抛弃自己;乔小君却是全身心的爱慕权势,如同追求他梦中的美人一样。
  何必没有调侃他,就当没看到,说:“不知大王是为何发怒。”
  乔小君也想不出来,这让他更加憎恨自己被关在这窄小的地方,不得动弹!
  他把信放下,叹道:“何兄虽然身不在王都,人却在王都啊。”这是一封求助的信。
  “何兄几时回王都?”他期待的问。
  叫何必说,他巴不得在这里住上十年八年,但乔小君都快被关疯了,再关下去,说不定他哪天就摸黑把他给砍杀了再逃走。
  何必故作沉吟,片刻叹道:“我心忧大王,恨不能立刻见到大王……”他摇摇头,对乔小君说:“只是恐怕要委屈小君了。”
  乔小君听懂了,这是何必打算带他回去!他求之不得!一点委屈算什么?
  第二日,何必就以押送人犯为理由,悄悄带着乔小君踏上了去王都的路。
  一路走过去,路上遇到的城镇无不有商人停留,商队中都是各种谷物、米粮,但城中的米铺、粮店却统统闭门谢客。
  快到郑国腹地时,何必停下来了,他站在荒野上,前面后面都有商队经过,这些商队带着的唯一的货物就是粮食。
  “不能再走了。”何必站住,对乔小君叹道,“郑国已乱,郑王还茫然不知。”
  乔小君也吃了一惊,但他不赞同何必,他道:“大王现在就需要有人告诉他外面的事!我们不去说,还有谁去?”
  何必沉默了一会儿,道:“如果大王知道以后能救郑国,当然值得一试……”但他们都知道,要说服郑王相信他们的话就是一道难关,何况还要郑王立刻拿出魄力来,求国于水火。他做不到,这是何必和乔小君都心知肚明的事。
  乔小君:“……也未必就到了这个地步。”
  何必笑道:“小君是没有看到吗?我们这一路过来,三座大城,七座小城,有没有例外?百姓们嗷嗷待哺,商人……世家们却只想要把粮食卖个好价钱!”
  不是百姓们不想掏钱,而是现在粮价已经上涨到了一个百姓们绝对无法承受的价格了。粮比肉贵,这让人怎么吃饭?
  乔小君也无话可说了。他们途经的城市里也不是没有一家粮店开门,但那些开门的粮店,人吃的粮食的价格统统涨到百姓们买不起,百姓只能去买牛马吃的豆粮,或者粮店打谷子时扫出来的麸皮,那里混着一些没有捡干净的谷米,这也被粮店拿来卖钱,而百姓们多数是买这种东西裹腹。
  如果连这都买不起,那就只能挖野菜吃了。最可笑的是,他们曾经路过一个村庄买粮,村口的老妇说粮食不能卖给他们,倒是家里有攒下的鸡蛋,问他们要不要,村里鸡蛋买不上价,人人家里都养鸡,她又没办法把鸡蛋送到城里换钱,卖给他们,也好回头换一些盐、米回来吃。
  这个老妇说的时候,在她身后是一望无际的良田,青青的麦苗迎风泛起波浪。
  “在郑国,百姓种着地,却吃不起粮食。”何必问乔小君,“你觉得这对吗?”
  乔小君:“……”百姓们是很可怜,但严格说起来,那些地不属于百姓,而属于拥有他们的世家。连这些百姓都是世家的属民或雇农,他们替主人家种地,打下来的粮食,当然也不是他们的。
  但有时,口中的道理,抵不过肚中饥虫。
  何必不肯再往前走,乔小君只好日夜劝他。两人在乡间徘徊数日后,何必突然醒悟过来:“不对!如果只是鲁王要粮,怎么会要这么多?”
  已经有几个月了,商人越来越多,鲁王难道有一座金山来买粮吗?
  “小君,我们快回去见大王!”何必大喜,他找到说服郑王的办法了!
  两人重新上路,快马加鞭,赶在端午之前回到了望仙城。何必连家都没回,直接让人把车赶到了逍遥台。
  他风尘仆仆的下车,递上名帖,对宫门守卫说:“何必求见大王。”
  逍遥台上,人心惶惶。
  郑王的脾气越来越阴晴不定,侍人、宫女们当然也就更加害怕。
  但郑王听说何必求见时,还是让他进来了。只是当他看到何必没有梳头、洗脸,衣服上全是尘土的样子时还是吃了一惊,忍不住起身相迎,“何事让你这么惊慌?”
  何必很清楚怎么对郑王说话,怎么勾起他的兴趣,他加快脚步,拜在郑王脚下,抬头就是一句:“大王,国中有奸人!”
  郑王脸色一变,迅速命人退下,亲手扶起何必,已经是信了八成,“细细道来。”
  何必就将路上所见所闻详细说给郑王听,郑王听完百姓没有粮食可买,粮价升高,商人满载而归仍不解,问:“奸人在何处?”
  何必早就知道郑王不会把百姓们的事放在心上,他的眼睛一直都盯着世家,所以只要说成是世家的阴谋就行。
  “大王请想一想,那鲁国又有多少流民?需要多少粮食裹腹?再说,鲁王有多少钱来买粮?为何到此时仍有商人在搜刮粮食呢?”
  郑王马上明白何必想说什么了,“你是说,不是鲁王缺粮,而是国中有人捣鬼?”
  何必绝不会自己下什么结论,他摇头道:“某不敢妄言……”
  但郑王已经深信不疑了。他想起他也曾经派人去鲁国查探,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