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郑王已经深信不疑了。他想起他也曾经派人去鲁国查探,只是等人回来时,他已经相信鲁国有流民围城了,就没有见他们。
  这时是该把那些人叫来问问了。
  一行人匆匆而来,都是当时去过鲁国的。听郑王探问,几人面面相觑,无不暗自叫苦。
  他们从鲁国回来时就觉得鲁国缺粮这件事,可能有假。但当时郑王和大臣们都认为鲁国缺粮,如果只是赵荟一人,他们也敢对质,但连郑王都这么想,他们怎么敢对郑王说他错了呢?于是索性就把此事隐瞒了下来。
  现在郑王竟然又想起他们来了。
  几人犹豫了一会儿,公推出一个人来答话。
  此人嗫嚅道:“启禀大王……鲁王不是被流民围城,而是想扩城……”
  郑王气得立刻就要叫人来把这些敢骗他的人拖下去杀了,何必连忙拦下来,“大王休怒!先让这些人下去,日后再计较也不迟!”
  听到鲁王是想扩城,何必也很吃惊。主要是扩城这种事,太大胆,也太狂妄了。
  城大的好处很明显,人多,纳税的人就多,读书的人就多,说句不好听的,要打仗征壮丁,都城被围了,都能从城中抓够士兵。一国王都,人多势众,才能显出不凡的气象来。
  坏处也很明显,这些人来了能不能活得下去?能不能融入?本地百姓会不会反对等等。这都是问题。一城有一城的脾气,一城有一城的世族。外地的世族迁进来,就是来抢本地世族的饭碗,到时再发生冲突,就该大王头痛了。
  所以没有大王会盲目的扩城、增民,也不会贸然把外地的百姓迁入王都。
  但鲁王到底是太蠢还是太大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不是鲁王买粮,那是什么人在买粮呢?
  “孤要知道,是什么人在陷害孤!”郑王气得不轻,站在那里发火,周围噤若寒蝉,何必更是在装死,他是回来报信的,查这件事就用不上他了。
  郑王心中有很多怀疑的对象,那就是郑国的几个大世家。他秘密召见了倾向于他的世家进来,与他们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详述一番后,请他们查清楚背后是什么人在捣鬼,商人收走的粮食,又是运向何处呢?
  何必躲得很远,他第二日就认罪说他因为不放心把乔小君留下,所以带着他一起回来了,都是因为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实在放心不下大王云云,现在既然大王已经知情了,他这就带乔小君离开!
  郑王感动得不行,放他走了。
  但乔小君不肯走,砍伤自己的一条腿,留下了。何必没料到他能这么狠,只好也跟他一起留下,打算等郑王那里的热闹平息了一点再进宫请一次罪。
  “小君真乃大丈夫。”何必一边笑着,一边亲自给乔小君裹伤换药。
  乔小君问:“大王那里如何了?可查出什么没有?”
  何必道:“你也清楚,大王暗示了一家有鬼,他们能查出一百家有鬼的来,怎么可能查出东西来?”郑王明示他怀疑某几家有问题,让大家勇于揭发,于是这某几家就变成了十几家、几十家,郑王那里天天吵得不可开交,关于内奸的事却还没有个定论。
  但商人把粮运到哪里却很好查,派了一支队伍扮作商人,押粮跟着商队走,马上清楚明白。
  这些商队还就是去鲁国的。不过却不是都去了乐城,而是有相当一部分被送去了商城,他们只是在乐城附近打了个转就直接运走了。
  何必道:“这里头确实有问题。”并非鲁国缺粮,而是有人借着鲁国来郑国贩粮。
  是谁呢?
  这个问题也很快有了答案。
  各城冒出了许多魏钱。
  郑王奇怪了,“魏国缺粮?”
  他本来还猜是燕国呢,但魏国?怎么可能呢?魏国怎么会缺粮食呢?
  郑王转了下脑筋,就叫来一人:“你可愿去魏国探个究竟?”
  此人恰是曹非。
  曹非目瞪口呆,他在见到郑王时确实坦白他是魏人,但他没想到郑王竟然还就叫他回魏国去查探。
  但他很快明白了。郑王不信他,这是故意试探他的。如果他查出来了,还回来告诉郑王,那郑王就能相信他不是魏国的奸人。可如果他不肯回来,就这么一走了之,对郑王来说,身边也少了一个奸细。
  郑王的性格与公主不同。
  曹非心道。公主知道他是魏人后,想的是如何笼络他,所以公主告诉他,她愿意成为魏国的朋友,愿意帮助魏国——前提是,他先帮助她。
  郑王却是知道他是魏人,就让他刺探魏国。如果他肯背叛魏国,他才会用他。
  所以,比较起来,他更愿意成为公主的朋友。
  曹非跪下来道:“既然大王这么说,那某就走一趟吧。”
  他正好想去问问公主,怎么郑王查到最后,查出来了魏国?
  她是不是背叛了他?


第360章 纸牍与蜡烛
  行宫外车水马龙,人潮不绝。他们中有前来投出的贫穷士子; 也有结伴而来的壮士健儿; 还有年轻少女,坐着家中的马车; 被兄弟家人陪伴着; 希望能在这里偶遇大王。
  大王年轻英武; 对郑国公主爱如珍宝,这样真诚的男子; 足以托负终身!
  姜姬听说行宫外有很多少女转来转去,就是为了能碰到姜旦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假的”。但龚香让她再去看一次姜旦打球时的英姿。
  “大王早就不是往日的大王了。”龚香笑道。
  姜姬听了这话; 看天气还不错,问了一声那边正比着,就拉着龚香过去了。
  现在龚香和龚獠等于是分担了大夫的工作内容。对她来说; 这样当然更好。虽然二人同姓,却不同心,不必担心他们两人联合起来给她下绊子。
  龚獠有合陵龚氏的支持,龚香却有人望; 而且对乐城这一摊来说; 龚香可比龚獠熟悉多了。最近龚獠被龚香逼得,不得不接下了很多烫手的事。
  比如姜奔抓来的那些人,早就有人哭着喊着骂着来找姜旦堵门求情了,以前有蓝家替姜奔收尾,这次干这个活的是龚獠; 他负责把人全都带到他那里去,安抚他们、劝告他们,让他们乖乖听话,把钱交出来,事后再找姜奔报复!
  不知不觉,姜奔已经被龚獠黑得背了几千顶锅了,等他千夫所指的时候,姜旦就可以出面以“不忍加害手足”为由,用大王特有的不讲道理技能把人保下来,让他“戴罪立功”。
  姜奔好权,给他权势,却也让他成为众矢之的,而能救他的只有姜旦,这样他才会成为姜旦座下的一条听话的狗。像现在这样,有蓝家在他背后替他出谋划策,那她也永远不放心把权力给他。
  幸好,蓝家被他自己干掉了。
  有蓝家当前车之鉴,后面也不会有世家想当第二个蓝家,把姜奔喂饱之后,被他一刀砍死?
  没人是傻子。在这之后,姜奔会成为彻底的孤家寡人。
  行宫后面特意新建了一座球场,专供姜旦打比赛。
  他们还没有靠近就听到那边传来的呼喊声,震耳欲聋。
  “没想到吧?”龚香笑道。
  姜姬坐着车,从高处往下看,只能看到球场周围坐满了人,凉棚绕着球场搭了一圈,棚内都是来看球的人,年轻的女孩子和男孩子个个都像着了魔,就算是他们的父母、叔伯,似乎也对比赛非常有兴趣,都对着场中指指点点。
  球场中也确实打得非常热闹。
  到目前为止,规则再次细化了不少。场上的人各队都有五十,两边加起来有一百人,完全就是一场以踢球为名的混战,但分功明确,各司其职,倒有点两军对垒的意思。
  这大概也是它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在这些球员里,有两伙人,一伙是身材高大,武艺出众,尤其下盘极稳,擅跑的,是争球的主力和抵抗对手的盾牌,奇特的是,他们拿到球后并不射门,而是交给两队的队长射门。
  姜旦这队里,射门的当然就是姜旦,对面那一队里,射门的是一个高挑身材的青年,看起来有二十多岁,她记得这人姓段,就是在姜旦继位的大典上念了快一天稿子的段氏家的子孙,算起来,也是姜旦的铁杆支持者。
  这家人的家风就是风往哪边吹,他们就往哪边倒,非常识实务。
  龚香都赞过他们家,他对姜姬介绍:“段毛毛一入那一队,就把射手这一职位给抢到手里了。”
  段毛毛这个名字也很奇特,但她听这个语境,其实“毛毛”这两个叠字,可以解释为“他有一头漂亮的头发”。纪字中的“毛”是赞美头发的,两个“毛”字叠加,就是说他有一头好头发。
  她站在这里看,都能看到段毛毛同学脑袋后面盘了一个大发髻,据说他生下来就没剪过,不知道现在有多长了。
  一会儿让他过来解开头发看看好了。
  她在心里打着主意,跟龚香来到球场的黄金席位,专为她和姜旦准备的、正对着球场的凉棚下,刚入座,球场上的人就发现了,于是也不打了,姜旦兴冲冲的跑过来,身后跟着整个球场的人,一起在她面前跪下,姜旦道:“姐姐!我赢给你看!”
  打球打得他的胆子变大了,气势也有了。
  姜姬笑道:“好!”
  球赛重新开始,场上打得更血腥了。
  这毕竟不是现代竞技。之前就有人被抬下去,断腿断胳膊敲到头伤到眼都是正常的,技不如人,有什么可抱怨的?
  姜旦一直被保护在中间,那四十个肌肉男就是他的肉盾,替他抢球,替他挡住对手,替他开出一条光明大道,让他把球射进球门。
  这个打法毫无公平可言,但此时就是这样的打的,这样打才是对的,肉盾们当得不但毫无怨言,还都骄傲无比、威风无比、英勇无比。
  姜旦虽然是众星捧月,但他也毫不胆怯,敢抢敢拼,何况这球场大得离谱,能在这场上天天跑来跑去的打球,体力上绝对是过关的。除了体力过关,武艺也不是一窍不通,场上拳来脚往,也不是个个都能看到他还注意避开的,肉盾们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