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8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才蟠相叫他去,让他给赵王写信。
  赵王死了。他活了那么久,终于死了。新的赵王已经继位了。
  蟠相让他写两封信,一封写给已经死了的赵国先王,哭一哭;一封写给已经继位的新赵王,夸一夸他。
  蟠相点头:“这个消息送到我国路上还要花时间,所以赵国先王去世的时候,你还是大王。新王继位时,你还没有禅位,所以你该写。”
  姜旦就叫来段青丝,让他去写。
  似乎段青丝的父亲在姐姐身边相当受重用。蟠相在得知后就授意他可以重新任用段青丝。
  姜旦还记得当时段青丝躲回家的事,所以就算有蟠相的话,他也只是让他做一点看似重要的活。
  比如写文章。
  段青丝很快就过来了,当即就写了出来。两篇文连一顿饭的功夫都用不了。
  姜旦看过后,递给蟠相:“蟠相看呢?”
  蟠相看了以后点了点头,姜旦才满意的夸了段青丝两句:“青丝的文章就是好。”然后就让他下去了。
  段青丝既高兴又难过。他到现在只能听到大王这种客气话了。
  可大王其实是最不爱客气的一个人了。
  等段青丝下了车,蟠相才让姜旦重新抄写,然后在后面加上一句话。
  姜旦:“加什么?”蟠相:“就说,你现在正准备出征,欲往凤凰台面见陛下。”
  姜旦有点犹豫:“要告诉赵王吗?”
  他还以为这件事要暗中进行呢。
  蟠相笑道:“当然要告诉他们。咱们还要慢一步,让他们走在前面呢。”
  姜旦似懂非懂,依言写了下来。
  太阳还没落下前,车队就停下来扎营了。
  姜旦住在车上,但晚饭他想和春花一起用。他让人去看一看:“王后现在有空吗?”
  侍人回来说:“王后让夫人们都离开了,现在只有魏国公主在。”
  姜旦这才起身去找郑后。
  郑后的车跟姜旦的车一样大,她带着孩子一起坐,不过离开莲花台之后,阿笨在白天就跑到她这里来,跟她做伴。
  阿笨是魏国公主,曾与姜姬一同前往凤凰台选后。后来她认姜姬为姐姐,离开凤凰台后没有回魏,而是回了鲁国,还嫁给了姜姬的宠儿。
  人人都说她受骗了,可阿笨自己不觉得。她在鲁国过得非常幸福!比她回魏国好多了!
  阿笨见到姜旦来了就告辞了,回到了她的车内。
  她的车跟郑后的一样大。她在鲁国的一应待遇都跟郑后一样,远胜于她在魏国得到的。
  至于别人说她嫁的丈夫是个奴隶……
  哼,他们怎么知道绿玉有多好?
  她一回来就见到了绿玉,他正在喂孩子吃饭。她和绿玉已经有了四个孩子,绿玉说她生得太多了,怕她身体受伤害,最近都不肯碰她了。
  可她那么喜欢和绿玉在一起!夜晚是多么快乐!她舍不得他!
  她立刻坐到他身边,等他喂完孩子,她也抱过后就赶紧让奶娘把孩子抱走,然后抱着绿玉说:“你回来了,今天的工作忙完了吗?”
  绿玉爱怜的搂着她:“还没有,我还有很多事要做,我只是回来陪你和孩子吃晚饭,一会儿……”阿笨紧紧抱住他:“一会儿你不许走!你今晚要陪我!”
  绿玉看她这样,爱得不得了,可也实在害怕她生孩子时的惨状。他这辈子只有她这么一个珍宝,如果失去她,他一定活不下去了。
  他不敢冒失去她的风险。
  可他在枕帐之间的手段虽多,这几年下来也骗不了她了。她享受得再多,也非要跟他一起快乐不可。
  最后……他总是忍不住……
  绿玉只好拿别的事来转移她的注意力,说:“你想不想知道公主的事?”
  阿笨立刻被吸引了:“公主怎么了?”
  绿玉笑着说:“公主已经有了第二个孩子,名叫七宝。这是刚到的消息。”
  阿笨捧着脸发出惊喜的呼声:“那,我们可以把孩子送去了吗?”
  绿玉笑道:“可以啊,阿大、阿二、阿三都可以送过去。”
  绿玉又告诉了她赵国的事。
  “赵王都那么老了,他终于死了。”阿笨道,“是他哪一个儿子继位?是太子吗?”
  绿玉笑着说:“不是,赵国先王驾崩前根本没有立太子,而他的长子两年前就死了。余下二公子、三公子、四公子的身份都不够高,其母族势力不显。所以最终继位的是六公子。”
  赵国先王的王后倒是都没有生下公子,国中的公子都是夫人所生,夫人们的身份参差不齐,虽然都是世家淑女,但世家之间的势力也有很多差别。
  阿笨摇摇头:“赵国将乱啊。”这个六公子想坐稳王位可不容易,他不是王后之子,非嫡非长,只是跟一众兄弟相比,他的母族够强才能把他推上王座。
  可其他落选的公子真的能心服吗?
  阿笨说:“王后也对郑国的事烦心呢。”
  郑后是郑国公主,郑国太后是她的亲生母亲,现在的小郑王是她一母同胞的弟弟。
  只是郑后两岁就被郑国先王送到鲁国来了,她对郑国已经没有一点印象了。
  小郑王能在郑国先王驾崩后登上王位,全靠鲁国的支持。现在鲁国大夫丁强还在郑国呢,鲁国强军也有一支驻扎在郑国。
  郑国仰鲁国鼻息而活。郑国太后对鲁又爱又恨,既要依靠,又要提防。
  小郑王渐渐长大,早在他八岁时,郑国太后就悄悄给他女人,盼他能早日生下继承人。
  但现在小郑王都十四岁了,仍然没有生下一个孩子。
  郑国太后还一直想要鲁国嫁一个公主过去,被拒绝后,还写信来骂郑后,把郑后气得发誓再也不理她。
  现在郑后随大王远征凤凰台,郑后担心郑国太后再送信会被太子拿到,对大王不利。
  绿玉说:“我懂了。不过你不用担心这个,蟠相已经让人去通知郑国了。”
  邀郑王共攘盛举。


第738章 更好的选择
  郑国。
  郑国太后拿着一封信目瞪口呆。
  信里是她的女儿再次拒绝亲事; 并且竟然说出了“鲁为我夫、我子之地; 郑为我母之地。”
  “郑生我; 鲁养我。我出于郑; 埋于鲁。”
  “故我在鲁,非郑。”
  “今后郑之事; 与我无干。”
  这是想抛弃她和郑王吗?
  太后惊惶失措,连忙问宫女:“今日为大王讲书的可是丁相?”
  鲁国丁强丁大夫已经成了郑国之相。
  宫女摇头:“奴不知。”
  太后怒道:“速去查问!”
  宫女匆匆而去; 不多时,小郑王赶来了。
  他生得瘦小; 细脖子支着一颗大脑袋,手脚都细弱得很。
  他现在还不能参与国事; 每日就是跟着数位先生读书。
  他一进来就对太后行礼问安:“母亲安好。”然后坐下说; “丁相已经离开了; 孤已经命人去拦住丁相,请他回来。母后,到底是何事惊慌?需要问丁相呢?何不先与儿说一说。”
  太后刚才想叫丁相过来只是习惯; 现在回过神来; 觉得就算叫来丁相,也不可能叫他向着她和小郑王而背弃鲁人。
  太后觉得告诉小郑王也无忌于事; 也不必对他说这些,就道:“没什么大事。今日丁相教了些什么?”
  丁相是鲁人,一开始根本不愿意亲自教导小郑王。还是太后再三恳求; 才在三年前愿意每日抽空跟小郑王讲一讲书中的道理。
  平时教导小郑王的都是郑国世家。
  小郑王就知道太后又有事要瞒着他了。
  他一点也不喜欢丁相的教导; 但母后不许他对丁相不敬。
  他觉得丁相根本对他这个郑王毫无善意; 每一回的教导都是在敷衍他,他问个问题,丁相总是说“我为鲁人,此为郑国国事,还请大王询问郑人。”
  小郑王以前非常讨厌郑国世家送来的先生。因为太后在他小时候常抱着他哭泣,哭述世家对他们母子的压迫与欺辱,说他们母子的安全都是托了鲁人的福。
  等小郑王慢慢知事后,太后的说法又变了,告诉他鲁人也必须要提防。平时见到鲁人要恭敬有礼,要表现得仰慕鲁国文化,要对鲁王与鲁国公主都心存爱戴,更要不停的思念在鲁国的王姐。
  但心底一定要明白,鲁人因为不是郑人,所以他们肯定会害他的!
  小郑王都记住了,也发觉了丁相对他不尽不实,根本不想教他。
  可母后却非常依赖丁相。有事一定会跟丁相商议,却不会对他说。
  到底有什么事能让丁相知道,他却不能知道呢?
  丁强已经出了宫门,却被一行侍人追上来拦住了。
  听说是小郑王替太后留人,丁强摇头道:“臣为外人,怎么能入太后之宫?还请回吧。”
  说罢不顾侍人阻拦,登车而去。
  他坐上车后,从人在车内替他脱帽解衣,又捧来清茶让他解渴,笑道:“现在连口水也不肯在里面喝了,我备在车里的衣服可是好久没用到了。”说着拍拍身后的衣箱。
  丁强倚着衣箱,瞪了他一眼,把杯子扔回去。
  以前他与太后有私,偶尔会在宫中留宿。那时半是顺水推舟,半是为了取信太后。
  也是为了太后娇美。
  后来太后竟有了身孕。
  幸好她生下之后就把孩子放在水盆里淹死了。
  丁强得知之后,这才开始后怕。他与太后之间没有半丝情谊,只是逢场作戏。他担心继续下去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就借着太后的一次发难,跟太后撕分开。
  从此以后,他与太后之间没有了男女暧昧做遮掩,一些事情变得更加赤裸起来。
  鲁在郑国占下大片土地,每年会有无数郑人迁入鲁国为民。
  虽然没有摆在明面上,但郑国各城的逃人法越来越严格,已经发展到邻人逃逸,同居一处的人皆有罪的程度。
  郑与鲁的矛盾也越来越剧烈。
  郑国世家一直鼓动小郑王与太后站在他们这一边,把鲁人赶走。
  太后也恨鲁抢走百姓与田地,可她又只能依靠鲁的支持和保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