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8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国世家一直鼓动小郑王与太后站在他们这一边,把鲁人赶走。
  太后也恨鲁抢走百姓与田地,可她又只能依靠鲁的支持和保护,她就企图在郑国世家与他之间左右逢源,引他拒世家,又以世家压制他。
  丁强就稍微放手,给了世家许多机会。
  世家立刻借机送给小郑王几位夫人,意图分裂小郑王与太后。
  太后只能不停将身边的宫女送给小郑王,好与几个夫人争宠。另一边,她就想求娶鲁国公主。
  鲁国拒绝了她的求亲。她就只能变本加厉的对小郑王哭诉。
  小郑王因此变得更加胆小怕事,因为太后一再对他说,这个宫中只有他们母子相依为命。以前是郑人不可信,现在鲁人也不可信,宫中可信的只有他们母子彼此。剩下的连他身边服侍他的宫女、侍人、护卫都不可信。
  当然,世家送来的女人也不可信。
  丁强对从人说:“宫中那对母子不知又有什么麻烦事了,最近几天我不进宫,宫中有人来不必理会。”
  他回到家里才见到了鲁国来的信使,正是他的堂兄,丁善的长子。
  丁善当日在宫中因教导太子不当而获咎,回到妇方后倒是没再出什么问题。他的长子更是早早就送到了莲花台,从小学习鲁字与鲁数,尤其擅长解数,成了孙大夫手下的一员能吏。
  等孙大夫从袁洲离开回了莲花台后,此子也跟着回到莲花台,水涨船高。
  见到家人,丁强非常高兴,连忙请他进屋,问他的来意:“快告诉我国中的情景!对了,可有公主的消息?”
  此子道:“公主一切都好,只是听说凤凰台有奸人,所以大王已经决定率军前往凤凰台除奸了。”
  丁强一听就要站起来:“大王已经走了吗?”
  “算着时间,应该已经走了。”
  丁强忙问:“公主可有事吩咐我做?”
  此子道:“蟠相说,叔叔自便。”
  丁强:“自便……”
  因为公主不知郑国情形,所以让他任意行事吗?这是公主信任他?
  是的,公主信任他。
  还有……可能就是,郑国已经不重要了!
  丁强大笑起来,拍着侄子的肩说:“我让人上酒菜来,还有什么事,你慢慢说吧。”
  叔侄两人就着酒菜,侄子说:“蟠相跟着大王一起走了。”
  丁强:“那国中现在是谁指掌?”
  侄子:“是合陵龚氏。”
  丁强:“哦?他从合陵出来了?”
  侄子:“带着强军。我们都不知道合陵竟然养有强军!”
  丁强感叹:“龚獠在合陵多年,养下一支强军也不奇怪……”
  这也说明国中将军留下的兵马,这次可能都带走了。这才让龚獠从合陵带兵过来,护卫莲花台。
  郑国太后发现丁强躲回家中去了,她再三派人去请,都得到“丞相在养病”的说法。
  她派人去得多了,街上突然冒出“丁相病重,欲回鲁治病”的消息!
  城中立刻议论纷纷!
  虽然世家骂鲁人骂得多,但鲁人来了以后才让郑国变得更安定了。
  街上有了商人,店中有了粮食。虽然郑人仍受粮税困扰,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只能低价卖粮了。
  他们可以公然把粮卖给鲁商,再用钱去交税,然后交过税后仍然有足够的钱去买喂饱全家的粮食!
  以前他们只能把粮卖给世家,现在他们可以卖给鲁商了。
  虽然价格不像以前那么高,但至少他们都能吃饱了。
  郑人还听说在鲁国种田是不用交税的,百姓自种自收,除了不能让地闲着之外,他们收完之后可以直接卖给商人。
  这让他们向往鲁国,更想成为鲁人。
  如果丁相走了,那会不会又回到从前?回到每一家都要按人头纳粮税?
  丁家门前顿时挤满了跪地哭求的百姓。他们跟前来打听的世家的马车汇集在一起,让马车都没办法动了。
  世家也不全是希望丁强走的。
  但紧接着,商人送来赵王驾崩的消息!
  郑人大哗!许多人都知道,郑国有鲁军是因为赵军不肯走!现在赵王驾崩,赵军是不是该退回去了?
  赵军不在,鲁军也不必留下。
  这说明丁相要走的事是真的?!
  太后吓得魂飞魄散!固然一开始鲁军到郑国是为了抵抗赵军,但后来鲁军已经是她和小郑王的依靠了!如果鲁人和鲁军都离开了,她和小郑王就会立刻陷入世家的包围之中!没有任何支持保护他们的人!
  太后见丁强始终不肯来,索性深夜出宫,悄悄乘车来到丁家,求见丁强。
  丁强听说太后竟然出宫来见他,匆匆出来迎接。
  太后一见他就不顾旁人,跪下抱着他的腿哭求:“你这狠心的人!竟要抛下我走吗?”丁强的侄子刚才被叔叔草草赶走,但没走远,听到动静又转回来,看到这一幕瞠目结舌。
  丁强的从人看到他,也没有赶他走,只是示意他安静不要吵闹。
  侄子乍舌,对从人小声说:“我叔叔好厉害啊!”从人也小声说:“这下你回家可有新闻说了。”
  丁强知道今天丢脸了,虎着脸把身边的人都赶走,但从人和侄子是不怕他的。在一旁看着他把太后给拖进屋里去了。
  然后从人和侄子就在门边守着,听得清清楚楚。
  太后哭个不停,丁强一直温柔劝说。
  丁强说,其实不是我想走,而是不得不走。赵国出了事,赵军必是要撤回去的。
  ——将军要回去奔丧啊。
  赵军一走,鲁军也没理由待着了。鲁军一走,他又也必要继续在郑国了。
  幸好现在小郑王已经长大了,你有了儿子做依靠,我也可以放心了。
  太后说,我怎么能放心呢?我的儿子还没有王后。要是你能让鲁国公主嫁过来,那你也可以继续留下做鲁国公主的使臣,你我也可以朝夕相伴。
  太后娇艳欲滴,丁强温柔的拒绝了。
  丁强:我怎么能冒犯太后呢?
  太后:你冒犯得还少吗?
  门外的侄子哧的一声笑了。
  丁强的脸黑了。
  丁强拒绝了替太后求娶鲁国公主。把太后送走了。
  然后鲁人要走的事开始在郑国的大街小巷中流传。各城世家自然是振奋的,但郑国逃人却突然一下子变多了。
  逃人们知道鲁商是可以带他们去鲁国的,时常发生一村的人或一镇的人都等在鲁商经过的道路旁,见到商队就一拥而上,“逼”商队带他们去鲁国。
  商队还都随行带上了鲁国的身份登记,把逃人登记上之后,再遇上郑人来追逃人,鲁商都说这些不是你郑国逃人,而是我鲁人。
  郑人不敢对鲁商动手。以前是僵持着,报到丁强那里再打一场口水官司。
  现在鲁人要走,郑人就开始对鲁商动手了。
  丁强听到鲁国商队受害,立刻凶神恶煞的跑去小郑王面前“告状”。一面告状,一面下令鲁军去保护鲁人。
  于是鲁军驻扎郑国十年,在要走的时候反而开始跟郑人发生冲突。
  郑国世家集体逼迫小郑王尽快将鲁人赶走。小郑王动心了,本想不顾太后阻拦,当殿赶走丁强,命其回鲁,不料赵人驻扎的城池传来消息,称赵人不肯退!
  郑人依照礼数,送上礼物,告知赵人赵王驾崩。可赵国将军置之不理,非说国中没有音讯传来,他不能做主。
  他出兵是赵王下令,要他退兵,也要赵王下令。
  也就是说,要么是死了的赵王下令,要么就要等新赵王登基之后下令召他回去,他才能回赵。
  不然,他就会继续在郑国驻扎,“保护”太后与小郑王。
  谁叫太后是赵王之女呢。赵王关心太后,这才派来重后保护太后,这都是一片拳拳爱女之心啊。
  丁强看戏看到这里,对侄子说:“走吧,我们该走了。”
  侄子这才明白叔叔早就知道赵军不会走。
  “赵国现在乱得很。这个将军只要不傻,当然知道留在郑国更舒服,回国去反而会容易被卷进风波。”丁强道。
  侄子:“那叔叔为什么要走呢?”
  丁强笑道:“你以为我真要走吗?我不是回鲁,而是去鲁城。”
  郑国裂土予鲁,那些城池就叫鲁城。虽然是郑国境内,却已经是鲁国之地了。行的是鲁律,遵的是公主。
  鲁城不认鲁王,只认公主。
  也恰恰因为这样,在丁强的口中,这些鲁城“还是”郑国的。郑国世家说鲁城都被鲁人抢走了,这完全是谣言。
  丁强认为现在这种情况,他在鲁城会更好施展。
  就先让郑国太后与小郑王跟世家们斗一斗吧。
  毕竟,公主只要国与民,对太后和小郑王是没有恶意的,公主会愿意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好好活着,甚至可以享受太后与大王的待遇。而世家却有可能连他们的命都要。
  等太后与小郑王明白过来之后就会发现,选择鲁国与公主对他们更好。


第739章 郑洲
  “丁相真走了?”小郑王一听这个消息; 顿时喜不自禁!
  他觉得不管是鲁还是赵都是郑的大敌。赵以保护他们“母子”之名留在郑国; 鲁以“帮助太后与小郑王”的名义留在郑国。
  这有什么区别?!
  小郑王觉得自己这么小的人都能看清,国中的人不知为什么就是不肯承认!连他的母亲都不肯对他说实话!
  他觉得哪怕赵国不走,鲁国能走也好啊。无数的人告诉他,鲁人夺走了郑国的国土; 郑国的百姓; 还有郑国的粮食!
  母后不也是这么说的吗?那丁相走了,鲁军还能继续留在郑国吗?只要他下令,一定有不少人愿意替他去赶走鲁军!
  小郑王是知道太后与丁相在暗中私会的。在他还年幼时; 太后还教他对丁相更加“亲密”。等到他大了,太后才不这么教他了。
  倒是丁相一直都对他十分冷淡。
  令他更加觉得这个男人铁石心肠!对他们母子冷酷无情!
  小郑王想起太后,担心太后的反应,连忙赶到太后宫中。
  他走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