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8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护卫毫发无伤的回来了——因为他们根本没被允许跟随太久。那个信陵矛氏的子弟很快就遇上了来迎接他的人,平洲罗氏。
  罗氏说等日后定会登门致谢,然后把巴家护卫赶走,将矛氏的人带走了。
  巴家没有浪费时间,巴适的父亲立刻就派家中子弟前去罗氏拜访了——在这种时候,巴家肯定不能容许任何差错的。
  罗家含糊了几个月,最后才给了巴家一个回音:除了与鲁人发生冲突的巴家之外,平洲其他世家都接到了亲友的“劝告”。
  这些亲友五花八门,有姻亲故旧,也有从来没见过面,没认识过,只是神交的朋友。关系有远有近,但无一例外,他们都认为平洲即将发生战争,劝这些家族暂离平洲,到别处躲避一下。
  河谷前车之鉴还在,河谷四姓最后没有一姓幸存,可见当日的惨烈。
  罗家接连收到各路亲友的劝告之后,十分犹豫。他们和巴家一样,并不打算自己当皇帝或推举一个人当皇帝,他们只想保存自身,最多趁机壮大一点声势,让家族在天下更有声望,仅此而已。
  现在见巴家跟鲁人有冲突,他们也担心被牵扯进去。但举家搬迁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那么好下决心。
  罗家想来想去,决定嫡支迁出去两支兄弟,旁支也迁出去两支。剩下的还是照旧留在平洲,守住家业。
  等人已经走了以后,他们才给巴家回信。
  巴家知道以后,全家振动。
  巴适之父自从得到消息就辗转难眠:“何至于此?”
  就到这个地步了吗?
  不止是罗氏一家把自家子弟送走,以留下血脉。平洲各姓都开始送子弟出城。百姓察觉到之后,也开始外逃。
  平洲各城立刻禁绝逃人!
  可是越抓,逃人越多。越是禁绝逃人,百姓越是要逃。
  各城不得已开始征丁。以防百姓都逃走之后,城中丁壮难寻,真到了要打的时候士兵不够。
  百姓哭天喊地,卖儿典女也无法逃过这场劫难。
  巴适也不能再出门了。
  现在外面的街上,百姓战战兢兢,各家的文会也开始议论现在的情形到底是义还是不义?
  但最终的结论都是不管开头是为什么,也不管驱逐鲁人是义还是不义,现在已经打起来了,没办法再停下来了。
  至少巴家没办法停了。
  巴家已经身陷不义之地。
  巴适去见父亲,在门外就听到父亲在发怒。
  他退下去后,询问母亲,母亲叹道:“罗家等人前来责备你父,让他认错赔罪。他们都认为现在的情形是你父亲的错。”巴适顿时道:“父亲不能认错!”巴家不能在此时低头!若是低了头,巴家就再也不能在平洲存身了。
  母亲泪如雨下,“你父亲也知道……他近来睡不着就长吁短叹……我总担心他……”
  巴适害怕父亲自尽,一个人背负一切。他前去求见父亲,跪求道:“爹爹,我去见鲁人旦!”巴适之父:“你见他有什么用?”巴适:“说明我等对鲁人并无恶意!之前有失礼之处,我去向他赔罪,请他宽恕!”
  这也是个办法。
  巴适之父没有考虑太久就答应了,替巴适备下礼物,准备好随从,叮嘱他一路小心。
  “恐怕这平洲上下,想取我巴氏之地的不止一两个。你出去以后,如果……听到什么坏消息,就不要回来了。”
  巴适惊恐的看到父亲露出了颓然之色。
  “只要你能活下去,我巴氏就留下了一丝血脉。”
  巴适隐姓瞒名,悄悄离开了平洲,中途遇上一路商队,送上重金才得已脱身。
  他出了巴家才发现整个平洲都在传说巴氏之恶毒,好像巴氏不是赶走了鲁人,而是把鲁人杀光了一样。
  途中也遇上追索他的人。他的随从、护卫也都有损伤。
  他狼狈的离开平洲后,本想就近找大城栖身,打听消息,却发现平洲其他家族的人在外面败坏巴家的名声,桩桩件件,都是巴家不义之举。
  果然如父亲所说,在平洲不止一家想要巴家的性命。
  他不敢再拖延时间,马不停蹄赶到了河谷,求见鲁人旦。
  鲁人旦暂时住在河谷王家旧宅,也就是云贼当日的行宫。
  此处虽然破败了些,已经是河谷保存最完整的房子了。
  他递上名帖求见,鲁国侍人却总是说鲁人旦旅途劳顿,无心见客,请他见谅。
  他送上重礼也没有用。
  巴适等了三个月,仍然见不到鲁人旦,眼见春去夏来,他离开平洲已经有半年了,每一日都心焦似焚。他思念父亲,思念家乡,害怕他会来不及救父亲与家人。
  终于,鲁相听说了他的苦苦求见,特意把他请到了家里。
  巴适一见到鲁相就跪地相求:“还望蟠公救命!救我全家性命!”
  蟠相亲自扶他起来,给他解释说不是鲁人旦怠慢他,实在是河谷百业待业,鲁人旦每日都要忙碌至深夜方能休息。
  “你若有什么事,不妨与我说一说。”蟠相道。
  巴适也顾不上什么了,他本来觉得鲁人旦没有鲁相精明,所以才想先说通鲁人旦。现在只好全都告诉了蟠相。
  他也不敢再作辞狡辩,巴氏的人与鲁人发生冲突是事实,而且是巴家的城军先动的手。两边互有死伤。这是巴家不对,他情愿替巴家向鲁人赔罪,还望鲁人旦能宽恕巴氏。
  蟠相听他说完,温和道:“既然公子诚心认错,吾当为吾王恕尔之过。”然后亲自把巴适扶起来,安慰他一切都不要紧,他明日就带他去见鲁人旦。
  “我王心软仁善,公子放心就是。”
  果然一切都像蟠相说的那么顺利。巴适见到鲁人旦后,鲁人旦听说巴家伤害鲁人,自然惊怒,他再三致歉,蟠相也从旁说和,才令鲁人旦息怒,两边握手言和。
  巴适还陪鲁人旦用了一次饭后才离开,心里还惶惶然,仿佛在梦中一样。
  真的没事了?
  他担心夜长梦多,赶不及回平洲,就在河谷出钱召开文会,请各方士子前来,他在文会上将鲁人旦不怪罪平洲巴氏的前因后果一一道出。
  如此几番后,追着鲁人旦来到河谷的各世家都得知了平洲的消息,以及巴适千里赔罪的勇壮之举,对他颇多赞誉。
  春过夏走,秋来冬藏。
  他想赶回家过年,又开了几场文会后,准备告辞回家。
  他在河谷也通过文会结识了许多朋友,一一周知众人后,再与鲁人旦和蟠相辞行,与众人厮别。
  他踏上归途,让随从先走一步回去报信,道家中危难已解,他晚一步就到家了。
  随从领命而去,等他行路过半,随从却带着一行狼狈的家人重又出现,在路上拦住他。
  随从满身伤痕,怀中还抱着他的幼弟,他的妻子带着他的孩子。另有两个堂兄带着家眷跟随,一行人全都惊魂未定。
  “这是怎么回事?”巴适奔下车,抱住幼弟,前后四下看,却没有看到父母长辈的身影,
  随从跪下哭诉,幼弟结结巴巴地抱住他说:“他们……他们都是坏人!!”
  原来在巴适离家后不久,罗氏等平洲其他家族就上门相逼,要巴家认下这不义之名。
  巴家自然不肯认。巴适之父无奈自尽。
  但罗氏等并不满足,继续威逼巴家。
  巴家无奈之下,为求自保,与罗氏等开战。
  但平洲其他几家联合到了一起,巴家被围了城,困守七个月后,巴家出城投降。全家自裁,男女无一存身。
  眼前这些人都是巴家看事情不好,在围城前把人给偷偷送出来的。他们一直躲藏着,直到随从找过去,他们才向着巴适而来。
  巴适痛哭流涕,带着兄弟妻儿随从转身回了河谷。
  平洲巴家的惨事顿时震惊了整个河谷。
  稍后便有义士往平洲一探究竟,回来道正如巴适所言,平洲巴氏已毁于一旦。
  巴适道此仇不报,誓不为人,若有义士能为巴家报仇,他愿全家为奴,以义士为主,听凭生死,绝不更改。


第755章 江南与江北
  平洲之事已经引起了议论。
  巴适以自身为质; 四处求告,只求有人能替巴家报仇!
  但没有人应承; 哪怕是徐公都不能替他报仇。
  有人给巴适出主意; 让他去求霍九,道此人侠义心肠,不求钱财,不慕权势; 不畏强权; 只要能找到他; 说不定巴家的仇就能报了。
  巴适连忙四处托人; 辗转多方才见到了霍九。一见到英雄; 巴适立刻跪下哭求,求霍九助他报家仇!
  霍九义不容辞; 当即答应了。还拒绝了巴适带全家为奴的条件; 道人间自有正义,他不图这个。
  只要巴适把平洲的事一一交待清楚; 他就去。
  巴适就一五一十的都告诉他了; 连城库在何处; 哪里藏有火油等机密都合盘托出。他还默出了平洲各城的要害地图。
  霍九便去了平洲,稍后就一直没回来; 只零星有消息从商人那里传来,先是逼迫巴氏的那几家都被人连夜放火;然后平洲几座城都被人夜袭; 烧了城库; 兵库与银库都被盗; 粮仓被盗卖。等等。
  后来乱相越来越多,倒像是失了巴家后,平洲各家谁也不服谁,乱成了一锅粥。
  连凤凰台都听说了,召开了许多文会,参会的士子们谈兴颇盛,往来频繁,倒像是又回到了旧日时光。
  黄松年感叹:“世态和平,人风兴盛。”
  都是因为从河谷到凤凰台都非常和平,外界的风雨刮不到这里来,所以这里的人才有闲心议论这些。
  毛昭听到也陷入沉思。固然,他和黄松年到现在都不赞成公主的一些举动,但无法回避的是,公主确实对治下之民有好处。
  黄松年的感触更深一点。他以前很不理解公主为什么对百姓好,对世家不好,明明治国能帮得上忙的是世家,不管公主如何英明精干,她一个人也不能把全天下的事都做了,她需要的帮手只有世家有。她除掉现在的世家,她身边的人会变成新的世家,她今时今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