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姬-第8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有。她除掉现在的世家,她身边的人会变成新的世家,她今时今日对付世家的手段,异日肯定会被新世家忌惮,这对她未来的统治是不利的。
  公主在此事上是过于自大了。
  而百姓是盲从的。没有比治民更简单的事了,以德教化,以刑约束,百姓就会安居乐业了。
  可公主却一直在想方设法的给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那些鲁律不止是替百姓划下了一条条规则,它还打造了坚实的墙壁,让百姓能在它的保护下不受侵犯。
  在鲁律以前的法典中只有君王与治下之民。这个民,指的是世家。百姓与奴隶不在其中。
  现在公主用鲁律把百姓也囊括进来了。
  黄松年在读过鲁律后就确定了。
  公主的鲁律其目的是限制世家与治民之官!
  以前治民全凭官员一心。现在却不行了,官员也必须依律治民。
  无律不可行。
  如果官员不按律治民,公主就拿“疏忽王职”、“怠慢王令”为由杀官。
  这哪里是治民?
  分明是治官。
  法外之律,无条规行。
  公主用鲁律保护百姓,限制官员的权力。对百姓来说,违反律令只需要负担鲁律内的刑法,还有不杀民的仁政。
  但对官员来说,违律而行只有一个下场:死。
  所以,黄松年和毛昭读懂鲁律后才担忧不已。
  在公主眼中,不止眼前的世家是她屠刀下的猪狗,连那些读着鲁律,遵照她的法令,当她的官员的士子也在屠刀之下。
  以百姓为子女,以世、官为仇寇。
  公主是雄主,也是暴君。
  她的獠牙时刻对着分享她的权力的人。
  黄松年甚至能断言,公主之治下的国家不会太平。
  但事情没有照他所预料的那样去发展。
  凤凰台到河谷,江南大半的土地都落到公主手中之后,和平到来了。
  百姓努力耕种以填饱肚腹,商路通达,资源丰富之下,世家子弟在这样的祥和中很快忘记了离开的人,他们还有闲心去议论平洲事故。浑然忘了六年前,凤凰台人人自危,三年前,河谷就如平洲。
  世家还能议论平洲,还会回头感叹。百姓忘得就更快了。
  黄松年看着手中河谷奏章,河谷稻一年两熟,今年已经丰收了。
  从云贼死后,徐公不舍河谷百姓,情愿留在河谷,不肯归来。有他在河谷,又有万应城与公主城两地的支撑,再加上商人源源不绝的往河谷送钱送物,不愁河谷不兴。
  河谷已有四成农田复耕,百姓归田虽不足两成,但已能自给自足了。
  徐公还顺便把当年划给云贼做庆国的另外十九座城全都给“说服”了。
  这老头的手段,黄松年一向是心服口服的。
  何况姜将军走之前把各城领头的世家全裹到凤凰台来“告状”了。
  公主慈爱安抚,这些人“乐不思归”。
  黄松年的家里还放着一百多个“不思归”的人呢。其余毛昭家、花万里家都有,只要公主不说让他们走,他们就只能“不思归”。
  现在看起来也不必回去了。
  鲁王旦到,公主显见是想把河谷留给鲁人的。
  如今那二十二座城虚位以待,只等鲁人到了以后,鲁国英贤们就都有事做了。
  “因小见大。往日是我狭隘了。”黄松年手握奏章,“公主之策才是真正有益天下的良国之策。”他起身道,“我要去见公主,你要不要一起来?”毛昭就也站起来,整整衣冠,“公有何事?”既然要他去帮腔,就先透个底吧。
  黄松年笑道:“我去要官。”
  黄松年和毛昭一起面见姜姬,异口同声的替河谷那些被云贼祸害过的世家求官求爵。花万里听说后也赶来了。
  三人声泪俱下,说这些人太可怜了,被云贼欺负得太惨了,公主这么慈爱,对他们还是太冷淡了。
  姜姬从谏如流,那该怎么做呢?黄松年等人纷纷道,云贼为祸天下,这些人受害,虽然不是公主的过错,但这也没办法,现在除了公主能给他们一个公道,还有谁能呢?
  三人力谏,亲友子弟听说后,带着那些不思归们过来,一起跪在殿前求公主怜惜。
  这么多人一起恳求,公主怎么能不心软呢?
  当即赐爵,赐屋,赐车。
  她赏赐完,黄松年等领众人跪拜,山呼万岁。
  有那一二觉得不太对头的,此情此景也不敢出来做一个清醒的人,稀里糊涂的跪了。
  等受赐的人领了赏,住进了受赐的屋子——还没有黄家的屋子好!突然发现走不了了!
  他们想走,自然要去先是收留他们,又替他们求来赐爵的黄松年等辞行。
  不能不辞行就走啊,那就太不知礼了!
  一辞,黄松年等就一脸震惊:为何要走?难不成是嫌弃公主所赐之爵太小?来人拼命摇头:不是啊!
  黄松年再问:那是嫌屋子小?
  来人再拼命摇头:不是!
  黄松年再再问:嫌车小?来人疯狂摇头:绝对不是!
  黄松年很周到的继续问:是不是嫌公主没有赐奴?公主仁慈嘛,你要是想要奴仆,我赠几个给你。
  送了一堆男仆女婢把人送走了。
  那人领一堆男仆女婢走,前脚回家后脚就听说外面有人传他们贪心不足呢。
  吓得赶紧把奴仆带回去还给黄公!还是说要走,这回的理由是久不归家,对祖先太不敬了,昨晚上做梦梦到祖先骂他呢,还是应该赶紧回去祭一祭祖先。
  黄松年仍是很周到:这简单,我来准备祭品,你带家人去神女庙祭一次吧。
  来人:……这个……
  黄松年:莫非是嫌弃神女庙不好?
  来人继续狂摇头:不不不!
  祭完神女庙后,这些人又想出一个主意,说是舍不下留在家乡的亲人。
  黄松年笑眯眯地说:“那就都接过来吧。”
  来人:“……”
  黄松年:“屋子不够住,可以先住在我家。”
  然后更加周到的命人打扫客舍,派人去河谷接人。
  来人只能道谢:“……多谢黄公。”
  除了想走的,还有不想走的。家乡已经破成那个样子,回去说不定又要捐钱舍人,不然河谷那么破,重建的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征?还不是要他们掏腰包?
  反正不管是云贼还是别人,行事做法都是一样的。云贼恶在索取无度,但不代表新去的人就不要东西了。
  不想走的人就兴高采烈的留下了,住在公主赐的大屋子里,有了爵位——虽说是虚爵,但好歹也有了名份可以出门交际了。
  再说,外面再怎么打,凤凰台还是很安全的。
  万事皆备。
  河谷。
  姜旦刚到河谷时,觉得这里的人太少了。就算是城里的房子也大多都是破的,百姓个个骨瘦如柴,连衣服都没有。
  最叫他吃惊的是,百姓们都宁可住在田里都不愿意住进屋子。
  那个叫徐公的老头,看着要有一百岁了,眯眯眼一笑,就叫人喜欢。
  姜旦第一次见他前还背了好几篇文章,都是蟠相教他的,想着如果要对话的话,他到时按情形背出来,也不会太丢脸。
  最主要是不能丢姐姐的脸。
  可没料到徐公对他格外和蔼,倒是对蟠郎有些严厉,平时他让人去问好,徐公都叫他好好休息。
  比龚相好多了!
  姜陶在姐姐身边学了两年后,现在已经给他还能干了。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听徐公和蟠相的吩咐跑来跑去的,不过这个孩子每天都会来见他和春花,对下面的弟弟妹妹都很好。
  姜旦只想尽快去见姐姐。
  徐公听到徐树传话,不由得摇头失笑,道:“此人倒是与公主完全不同。”
  徐树皱眉。他想起曾经听过的一个流言……
  “父亲,你说会不会……”
  “噤声。”徐公严厉的瞪了他一眼,“公主是万乘之尊,不可胡言!”
  徐树赶紧起立,再跪下认错。
  徐公也不叫他起来,其实见到姜旦后,他也觉得恐怕流言非虚。
  姜旦与公主,必有一个不是鲁国王脉。
  如果能选,他一定会把姜旦打成窃国之贼,保下公主。
  可偏偏公主对这个弟弟视若珍宝。这条路就不能走了。
  只好两个都保。
  “公主肖母,鲁人旦肖父。常有此事。”徐公断言道。
  徐树诺诺,“儿若再听到,必会亲口澄清!”
  徐公点点头,嘱咐徐树一定要陪着姜旦。
  “多多教导他。”徐公道。
  他一眼就能看出姜旦肯定没受过正统教育,估计那个鲁字出世的传言有七八成真。
  等公主准备好了把姜旦叫到凤凰台时,肯定就要授其王爵,以虚爵代实权。这是公主所谋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绝不容有失!
  不客气的说,姜旦在鲁国可以当个无知之人,现在在河谷,无知也不是大错。可当他进了凤凰台以后,就不能无知了!哪怕没读过书,不识字,至少表面上要看不出来!装也要装得像那么回事!
  徐公心道,让你去见公主?早呢!平洲的事现在还没完呢。现在江南已经大半落到公主手中了,余下几座小城观一观风向也该投降了,他们现在不投,江北打起来后也必定要投的。
  等江北混战起来,才是你这诸侯王做最后一件事的时候。
  他抬目远望,纵使看不见,他也能想像得到江北现在是什么情形。
  就像当年的凤凰台与河谷。人人自危,没有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知道世道一天比一天乱了。
  十月里,晋江江南沿岸新建了几座渡口。
  分别在平渡、镇江、江阴、宁波、彰平等几地。附近小城如临大敌,纷纷派使者四处求援。
  河谷也得了消息,方知江北各城已经暴发混战,远比平洲当日事故更叫人心惊。
  大批江北人正横渡晋江,逃向江南各地。
  有钱的人乘大船,没钱的人坐小舟。风里浪急,不知多少人沉了船,裹了鱼虾的腹。
  成功上岸的人四散而逃,各小城城小无力,断然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