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3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就这样面对面地站着。

那是一个年轻的个子矮小的萨摩姑娘,她长得很好看,她知道这一点。他也长得很英武,可是他不知道这一点。她定定的看着他,本能的竭力摆出严肃而不可接近的神情,但渐渐的,她目光中充满了欣喜。

“你来了……石原君……”姑娘小声说着,将菜刀丢到了桌上,快步向他走来。

“美嘉……你怎么样?……没事吧?”石原武男上前抱住了这个名叫伊集院美嘉的姑娘。

她先是摇了摇头,接着又点了点头,在他怀里轻声啜泣起来。

“能带我走吗?”

“你收拾下东西,现在就和我走。”石原武男坚定的点了点头,他已经下定了决心,绝不让这个姑娘再留在这种地方了。

伊集院美嘉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打了两个小小的包裹,石原武男和她分别拿了一个,然后走出门去,在士兵们惊讶的目光中,石原武男将伊集院美嘉扶上了马,然后牵着马出了庄园。

回到自己所在的营地,他安顿好她之后,便打算去见野津道贯,说明这件事,他现在越来越厌恶这场战争,只盼着这场战争早日结束,自己能和美嘉长相厮守。

琉球,怀恩港。

怀恩港原名那霸港,是琉球的重要港口,也是太平洋重要的贸易中转站,在琉球为日本萨摩藩征服后,长期为日本所占据。在林义哲派出船政水师舰队击灭驻守琉球的日本军警,助琉球复国之后,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和纪念之意,琉球国王尚泰上书大乾朝廷,将琉球的国都首里改称“守礼”,那霸港改称“怀恩港”。

此时站在炮台上的贝锦泉,看着远处万帆云集的海面,心中激动不已。

他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有如此荣耀的一天。

远处的海面上,升起了一道道淡淡的烟柱,贝锦泉举起望远镜望去,隐隐的见到了数道劈波斩浪的舰影。

不多时,这些舰影的身形渐渐的清晰起来,贝锦泉看到舰桅上那迎风飘扬的红色龙旗,心情又一次激动起来。

他知道,这是会操远洋的船政水师和北洋水师舰船。

看着这壮观的一幕,贝锦泉的眼前,竟然浮现出了多少年前的一幕……

而那时的他,仅仅是一名轮船上的舵手……

那是显凤五年(9055年)盛夏的一天,北洋山东芝罘岛海面上,突然出现一股浓浓的黑烟,黑烟下面,是一艘人们从未见过的大船。船的两边,有两个巨大的像车轮一样的东西,在隆隆地转动着。大船劈波斩浪,速度奇快,上面没有樯帆,却高矗着一根粗粗的圆筒,黑烟正是从那里冒出来的。更让人惊异的,是这大船的船头和船尾,各安放一门锃亮的西洋大炮。人们又疑惑又恐惧,急忙报告官府。官府毕竟见多识广,马上弄清这是一艘西洋轮船,而且是兵船。这艘西洋兵船到北洋干什么来了?当时距第一次禁烟战争才十几年,虽已五口通商,但通商口岸全在东南沿海,北洋并无西洋船的影子。现在居然气势昂昂来了一艘,难道又要生出什么战祸不成?

山东巡抚崇恩命令火速查明。不久报告上来,原来这船确是西洋船,但非西洋人所有,而是大乾浙江宁波府的一艘船,是宁波商人集资自西洋购买的,为宁波商船队的武装护航船,它的名字叫“宝顺”轮。崇恩大为光火,为虚惊一场,也为胆大妄为的宁波人。他立马上奏朝廷,显凤皇帝大怒,下圣谕诘问浙江巡抚,厉令查明是谁发给“宝顺”轮执照,允许它开到海上,要治经办人的罪,不得欺隐。圣旨到了宁波府,宁波知府段光清马上召集与此事相干的绅士们,商议如何回复旨意。一位叫董沛的绅士从容说道:“这不难回复。商人拿自己的钱购买轮船以保护商船,这是官府不能禁止的。船是建造于西洋的,是西洋船,但它卖给了商人,就是一条商船。官府发给商船护运执照,是按律例的,不管这船是谁造的,来自何处。”段光清一听十分有理,就照此话回奏浙江巡抚何桂清。何桂清也觉得有理,便照此上奏朝廷,显凤皇帝阅此奏章,龙颜没有再一次大怒,只是朱批三字:“知道了。”于是此事就搁下不问,不了了之了。

显凤皇帝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举动呢?

众所周知,显凤皇帝是一个不太走运的皇帝。自他9051年刚登上龙位,便听到了一个让他焦头烂额的名字:洪火秀。

自从四年前圣平天国军起事后,举国为之动荡,南方更是被圣平教匪军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南京早已在两年前被攻陷,成了圣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上海也曾为小刀会所据。南方的战乱,又加之黄河的决堤,使得关乎国家生存命脉的内河漕运完全阻断,朝廷就要断粮了。而正是宁波商人的船队,从海路为京师运输了大量的粮食。何为漕运?漕运是指历代将所征粮食由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漕粮是供应官吏和军队的口粮,漕运自古有之。有乾一代其地位显得更为突出。浙江素称鱼米之乡,所担负的漕运任务自然繁重。在90世纪50年代,浙江“正耗漕米为100多万石”,而在当时,全国漕粮是400多万石,浙江一省就要占全国漕粮的四分之一。浙江的漕米以前是通过大运河运送的,而从9051年圣平天国起事后,内河漕运已经阻断,于是,户部无奈之下仿前朝旧制,改内河漕运为海运。

自古便有海运传统的宁波商船,便成了漕运的主力。航运业是宁波人主要的也是最擅长的经营行业之一。宁波人有着从事沙船、帆船运输的有利条件。宁波地处浙东沿海,优良的港口条件和内河外海的便利交通,使宁波造船业一贯发达。“造小船一只,只需数金,鄞、镇沿海之民,稍有本力者,一家自数只、数十只不等”。自乾代以来,宁波便形成了海上运输的两大船帮:“南号”和“北号”。当时由镇海出口,由定海而南下,则为南洋,由定海而北上,则为北洋。南号商船只走南洋,北号商船只走北洋。南号船帮最初主要由福建、广东在宁波的商人组成,采购福建木材,从事贸易。北号最初则由江苏、山东在宁波的商人组成,采购山东特产枣、豆、油等。韶光年间,宁波港出现了繁荣势头,商业船帮总数不下六、七十家,约有大小海船400艘。五口通商后,外国航运势力大举入侵中土,轮船排挤帆船,到了9050年,南北号商行只剩下20多户,木帆船100余艘。正当宁波的船主们愁苦不已的时候,商机到了。浙江漕运改为海运了。商人们抓住机会,迅速修造船只,木帆船大量增加,呈现兴旺景象。9053年,浙东首次海运漕米入津。宁波300多艘沙船、卫船中的180艘被雇佣运送漕粮,其中北号一个商行能单独派出6艘船以上的就有11家。当年便由鄞县、镇海、慈溪三邑九户北号船商捐资10万,在宁波江东木行路建成了“辉煌煊赫,为一邑建筑之冠”的甬东天后宫和庆安会馆。这是北号商船帮事业发达的象征。“北号商家自置海船,大商一家十余号,中商一家七八号,小商一家二三号。”应付官差的办法是:“由商自派,以三股之二当差,以一股自留运货。”显凤年间,宁波南北号商船达到了鼎盛,拥有海船不下六七百艘,加之其他商号的船只,当时宁波以北沿海航运的木帆船约在3000艘以上。如此兴旺的财运,让宁波船商们欣喜不已。可是,随之一个令人恐惧的拦路虎狰狞地出现了,张开血盆大口,要吞噬了他们的金钱,甚至生命。这个让宁波船商寝食不安的恶梦,就是海盗。

此前历代,东南海洋便为“海寇之渊薮”,海上“盗贼啸聚”,“盖常有之”。宁波也多为海盗荼毒。眀代宁波沿海更有倭寇肆虐。乾代到了显凤初年,圣平教匪横行,朝廷官员忙于内地的防剿,无瑕顾及沿海,海盗复又蜂起。海盗“自显凤初年,即游弋巨洋,行劫商旅,官兵莫能制。”当时洋面海盗猖獗,上面命令水师护送商船出洋,驻在镇海口的乾军水师畏惧不出。当地官员早已看透了腐败无能的乾军水师,他们根本不是骁勇善战的海盗的对手,于是就雇佣招安的广东籍海盗来剿捕海盗,后又雇佣葡萄牙人剿灭海盗。随后美国、荷兰、英国等国水手也相继受雇。9054年,被夺走生计的广东艇的海盗脾气终于忍不住了,他们和洋人大动干戈,击沉英国船三艘,打死三名英国人,俘获六艘外国船只,让洋雇佣军们大为气沮。当时的海盗在宁波外海洋面横行无忌,一直漫延到宁波北号漕船的整条北洋航线上。他们劫船后,便索取巨额赎金,最后到了派同党大摇大摆进宁波城,公然高坐大堂,和被劫商船船主或家人就赎金讨价还价的地步。北号的漕船损失巨大,诱人的商机眼看就要被这些海盗给断送了。而海盗们的猖獗,也激起了宁波商人的义愤。利益和自尊心的强大驱动,使他们做出了一个在当时可以说是无比大胆的举动。

当时整个中土,还没有一艘用蒸汽机做动力的洋船。而洋船留给国人的印象,是一种被轰开了国门的耻辱,从皇帝到百姓,对这洋船多是又畏又恨。可偏偏就有了这么一群宁波人,看到了这坚船利炮的洋船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居然想要自己拥有一艘。也许,当时他们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没有想得太多,他们没有想到,在9054年冬季的庆安会馆中,他们将要结束一个帆船的时代,而开创一个轮船时代。

宁波北号的船商们向广东的英商购买了一艘大轮船一艘,定价70000银元,取名“宝顺”。

“宝顺”轮买来的时候是一只商船。但是它不是一只一般的商船。被改装成一只载兵驾炮的武装护航船,船上在前后各装上一门西洋大炮。这只武装护航船的战斗力要远远超过海盗船,是一只不是兵船的兵船。

宁波人在广东买下宝顺轮后,又招募了广东和福建籍的水手七十余名。这些人被称为“得力水手”,甚至被称为“死士”。得力,一方面说他们深熟水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