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意三国-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有什么提示没有?”李晟也有些酒意了,因此也不曾对伊籍的行为觉得怪异。
“有。”伊籍摇头晃脑着,谁也看不明白,他究竟是在点头还是在摇头。只听他断断续续的含糊道:“所谓的提……示,就……是他们说的话,和……和那个司马先生……他们说得十分相似,但……听起来却总……让人明白他们的私心。”
“哦?”李晟微微的呆愣了一下,随即会意过来:“是不是有牵扯到两位公子的事情?”
“你知道就好。”伊籍摇头晃脑的好一会,却是冷冷的笑了:“蔡瑁、张允那一票混蛋……还真想把荆州变成他们的荆州啊。”
“哦!”李晟不置可否的笑笑,心中早已十分明了蔡瑁、张允他们究竟是怎么和刘表说的了。可能,那也不是直接由他们的口中说出;很有可能,是刘表的枕边人蔡夫人说的,但大体上却是蔡瑁、张允、蒯越他们意见——必须为二公子找一个亲信之臣了:“如果主公打算立长公子,那只求有一城一地,供二公子安养;如果主公打算立二公子,那也请为二公子求一肱骨之臣。”话可能有所不同,但李晟猜测,他们大约就是这么说的。
“哼,不管他们怎么说,总之我能成为太守,这就是一件好事情。”李晟如此想着,沉沉的醉倒下去,嘴角边轻轻的掀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他并不在乎蔡瑁、张允或是别的什么人,把他归属到那一番的阵营里去。就他自己看来,这阵营归属的问题都是小事,关键在于自己的手中的实力有多少。这也是他为什么一心想成为太守的原因之一:和县令不同,太守的权利可是大的很,那是可以掌握十数个县,近百万人口命运的实力官职。而且比起事事都要向上汇报的县令来说,太守是基本可以自主决定其辖地内各项政策措施的。这一点才是李晟最看重的地方。他既然有心要在这乱世里建立一番功绩,就不能不对这乱世作出改变,而太守在职权上的“自由”,正可以大大减少他施展拳脚的束缚。
一夜酒尽,众人皆醉。
第一章风云
虽然是建安八年十月底就接到了自己被任命为长沙太守的命令,但李晟直到建安九年的二月才真正动身前往长沙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李晟原本以为升任太守是意见简单的事情,但不想在这荆州,事情处理起来却是如此的麻烦。十一月初,返回襄阳,晋见主君和各位同僚,又是喝酒又是请客的,一闹就闹到了十二月底。此刻已经是接近年关了,尽管已经可以前往任所,但李晟自己却不愿意出发。他向刘表申请了一下,在襄阳和众人过了一个团圆的大年。这才在处理好一切事情之后的二月二离开襄阳。
前往长沙的这一路坐的都是船:由襄阳起经汉水而至长江,横渡之后逆湘水南下直抵长沙。因为在襄阳就多方“运动”的缘故,李晟得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虽说额度和原来的一样,只允许拥有三千人的队伍,但李晟却是不怎么在乎的。他知道这三千的额度只是指“官军”,至于其他的武装,只要你养得起,哪怕用收养“家丁”的名目来组织,也不会有人过问的。就像襄阳的蒯家那样,看上去蒯家都是文臣一群,但其武装家丁却有将近五千,在襄阳城里也算是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了。
大军是随船而动的。一溜八十艘战船,运载李晟从西阳那边转来一部分家当和一万名家丁、三千名官军,浩浩荡荡的在江面上巡游着。虽说长江水域并不怎么安稳,但自从这一带最大的水贼部众甘宁投靠了黄祖之后,已经没有大规模的水寇组织了。那些小规模的水贼抢抢一两艘商船还可以,让他们打这荆州水军的主意却是不太可能。因此,李晟这一路而行倒是风平浪静,没有什么波折的。
没有波折往往就意味着平静和无聊。李晟自认是一个很能甘于平凡的人了,但长时间在船上的无所事事,也确实让他有些不耐起来。在这个时候,他便会让人将自己的手下请过来,在楼船顶上摆开一个圆桌,与他们半是聊天半是处理工作的呆上半天。因为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打发时间,所以在谈论一些不怎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李晟往往也把自己的妻子叫来陪伴自己。就他而言,平时忙于公务,陪妻子的工夫并不多,此刻既然有时间了,又不涉及那些保密的问题,自是让妻子听听也无妨。
长沙郡是秦朝就设立的三十六郡之一,下属临湘、攸、荼陵、安城、酃、湘南、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醴陵、容陵等十三县。从名称和汉代府制的编成来看,长沙郡似乎也就是后世市县这一级别,但从后世的考究来说眼下的这个长沙郡却是包含了后世湖南东部、南部和广西全州,广东连县、阳山等地,其面积绝对是省级的。这么一大块地盘并不比中原的某些州少,而只能被称为郡,大约是和人口有关。长沙郡的人口就目下而言是一百五十万多,与那些大郡相当,自然也就够不上州的水准了。
“你认为我们到长沙之后首先要发展什么?”在初步的阅读了长沙的一些资料之后,李晟微笑的询问自己的手下。
对于这个问题,李晟手下的众人可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是要大力发展水运,因为长沙是长江边上重要的据点之一;有的则说要大力发展农业,因为洞庭湖到湘江一线都是南方少有的平原。看着他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的样子,李晟摇着头轻轻的笑了。他始终一言不发,对大家的意见不置可否。
“不知主公是怎么想的?”见李晟始终没有说话,罗照心中便明白李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于是他凑了过来轻声询问李晟的意见。
“我认为无论是发展水运还是发展农工,都大可让百姓自己去选择。我们不能强制的干涉他们,而最好在其他的一些方面作政策上的倾斜,要引导,而不是逼迫。事实上,对我们长沙郡这么一大片地方而言,最缺的应该是人口才是。洞庭的水深,湘江的水纯,这一湖一江的两边当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才是。我想即使把我们长沙郡的人口提升一倍以上也是没有任何问题。”李晟微笑的说道。
“可是,那么多人口从哪里来呢?如今北方袁绍以被曹操所败,虽然这下面年左右从北方而来的流民还不会减少,但估算出来的数量最多也就在三十万口左右,离主公的要求可是远得很。而且……”负责政事的廖立着实犹豫了一下,还是将自己的怀疑说了出来:“主公,这长沙郡真的能养那么多人吗?”
“没问题……”李晟笑着,脸上满是自信的容颜:“相信我,没错的!”不自觉地,从他的口中跑出了这么一个在后世十分有名的广告词来。对于还没发生的事情,对于众人的怀疑,李晟无从解释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便只能这样像大家保证了。
或许是他脸上的自信实在有说服力,或又是李晟以前的种种让人觉得他的一些惊人之举实际上都是大有深意之为,故众人对李晟的保证倒是十分相信的。他们点点头,不再牵扯下去,自已是把李晟的话当作了以后施政的基础——长沙可以养两百万以上的人口。
“不过,如果要产生这么多移民的话,对我们的财政倒是有一定的压力啊。毕竟,这些移民一开始都是没有任何生产能力的。”石韬皱着眉头说道。尽管事情真正未必像他所说的那样严重,但在一定的高峰期里对李晟这边产生压力却是一个事实,尤其是今后这一两年的时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李晟的家底并不厚实,处理半个郡还可以,但处理一个郡,却不行了。
“总会有办法的,只要我们肯去思考。”这一点李晟自然也明白,但眼下他却不愿意因为这一个问题,来让自己打发无聊时间的会面变得枯燥无味,所以,他便这样说了。
“也是……”众人笑着点了点头,想来也是明白李晟心中的所想。
“西阳那边的事情也不知道确定了没有。虽然我们在那里只经营了一年多,但百姓多附,我可不想在我离去之后,让百姓重新受苦啊。”李晟提起了这个问题。事实上,他在襄阳待了那么久,主要也就是为了打通关系,确保自己在西阳的利益。对于李晟来说,保住西阳,不是因为那里是自己的第一块领地,是自己现阶段主要军粮来源地之一,更因为西阳那一带重要的地理位置。那是李晟接近汝南德存在,是李晟为了在以后的赤壁大战中打击曹操的一个支点。从后世过来的李晟知道几年后的那场战斗,也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发展速度和能力无法在那之前控制整个荆州从而阻止曹操对荆州北部的攻略。因此,他只能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觉,早一步为了那场战斗作准备,以求能在那场战斗中,给与曹操的势力更为沉重的打击。而李晟如此看中西阳,无非就因为这西阳是他计划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地所在。
“嗯,刚刚收到的情况。说是刘表大人已经任命罗茂为西阳四县之首了。刘表大人似乎没有撤销西阳‘特区’的想法。”罗照以一种十分平静的语气,说着这一切。虽然其中涉及到他的兄长,但已经帮助李晟处理了这么久情报的他早就学会了什么叫做从容不迫。他说着,仿佛里头的一切与他完全无关一般。
“那就好,我可以放心了。”李晟微笑的点了点:“想来刘表大人也不想把已经有些条理的四县重新变乱吧。”
“这怎么说呢?罗茂并不是我们的人啊。”廖立对罗茂并不熟悉,因此他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众人一听刘表把原来李晟的位置交给了罗茂,李晟他们便是这么一个如释重负的模样。
“虽然罗茂不是我们的人,但他和我们是很有关系的。你或许不清楚,他就是仲明的兄长,当初他和仲明一般都是由我义父举为孝廉的。后来我义父病危,询问他和仲明之志,他想继续从政,便推荐了他去刘表大人的手下,而仲明却是留下来。虽然两人的志向不同,但彼此之间还是有联系,对我们也还算是友好。让他来接我的位子是在是再恰当也不过的了。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