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8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还杀了几个失职的千总把总,以震慑这些官军。
    但是于家军所驻防的防线,却从未被叛军强袭过,只要于家军所在的地方,就是叛军划定的死地,绝不会有叛军胆大妄为到敢去强袭于家军的防线,所以于孝天当然不会受到任何呵斥和苛责。
    后来为了困死叛军,朱大典只能用出了土办法,让官军围着登州城挖出了一条又宽又深的沟壕,这才彻底堵住了叛军逆袭。
    但是天气到了十月的时候,气温便急剧下降,十月中旬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这一年的第一场雪,小冰川时期的狰狞面目,在这个时候终于展现了出来。
    而大批官军,因为补给不足,直到下雪的时候,官兵还都穿着单衣,各个冻得是瑟瑟发抖,只能天天围着篝火取暖。
    反观一下于家军的兵将,真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人家于家军从进入十月,天气气温骤降下来之后,很快便获得了大量棉衣棉被的补给,每个于家军的兵将,都换上了暖和的冬装和棉靴,甚至连手上都配发了棉手套,最不济也会配发给兵将们一双双层的厚棉布手套。
    所以于家军兵将在入冬之后,并没有遭太多的罪,可是相对来说,于家军的兵将冻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这些于家军的兵将,主力其实还多是南方人,虽然也有一些北方人,可是比例却较低,这些福建兵,虽然福建那边冬季也不暖和,甚至也下过雪,但是相对来说,那只是极端气候罢了,大多数时间,福建那边的气温还是会处于零度以上。
    所以南方兵在这边耐寒能力就相比山东兵要差很多,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冻伤,到了十月底的时候,于孝天已经发现,自己麾下的兵将之中,不少人手上脚上和脸上都开始出现了冻疮,这让他着实有点心疼。
    不过这样的冻伤,倒还不至于太过严重,这一次北上作战,其实也是给这些南方兵见识一下北方冬季作战的机会,锤炼一下他们在北方冬季作战的能力。
    另外于孝天要求兵将们,每天在营中,早晨必须进行常规的跑操训练,这样可以让兵将们尽量活动身体,保持血脉通畅,平时没事就多揉搓双手和脸部,拍打全身上下,来提高他们对严寒的适应力。
    加之他提前准备了较为充足的棉衣,早早配发下去,让官兵们没有太过受罪。
    可是即便是如此,于孝天也觉得事情不能这么继续拖下去了,历史上官军是直到十二月之后,才击败了叛军,可是他却并不想继续这么耽误下去了。
    因为这个时候他收到了熊文灿的一封信,熊文灿在信中,婉转的要求他,最好是能尽快率部返回福建,因为他在两广走马上任之后,又碰上了海寇的问题,特别是广东那边,海盗的势力丛生,大大小小的海盗有上百股,要是连那些渔民冷不丁也干一下的话,恐怕要有几百股之多。
    这些海盗不敢轻易到福建沿海滋事,现如今基本上都靠着在广东沿海和广西沿海活动,甚至跑到琼州府沿海一带抢掠。
    熊文灿走马上任之后,梳理了一下那边大的海盗,就有一二十股,中等规模的也要有四五十股,虽然广东也有水师,但是战力不用想了,根本无力对付这些海盗。
    而且这些海盗盘踞在广东沿岸的各个海岛,并且勾结沿岸一些当地的土豪士绅,来去无踪,官军派兵去剿,他们便带人遁入海中,官军一走,他们便前脚走后脚回来接着干,搞得广东这些年来,官府和沿岸的百姓士绅叫苦不迭。
    这次朝廷把熊文灿调去任两广总督,除了有嘉奖他的意思之外,另一个想法就是想要熊文灿把两广的海盗问题也解决了,说白了就是让熊文灿平靖两广海面。
    熊文灿走马上任之后,倒是也信心满满,过去就祭出了招安的大旗,可是虽然招安了几股海盗,但是这些招安的海盗却根本没法跟于孝天比,招安之后这些家伙,该干嘛还干嘛,还换上了一身官军的皮,更是嚣张的不得了。
    如此一来,熊文灿发现招安这一招在两广那边似乎并不怎么有效,思来想去之后,还是认为,只能采取来硬的手段,最好是将其彻底剿灭拉倒。
    而两广那边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师力量太差,说起来纸面上有两三万水军,但是经过他的盘查之后,实际上兵员不过六七千人,而且多为老弱,纸面上的战船三百多条,实际上仅有不足二百,而且多为陈旧破船。
    更可气的是这些战船之中,堪用之船却并没有被拿去充当战船使用,倒成了一些军将私人的商船,水卒也变成了他们私人的水手,专门给他们跑海,做通海贸易,赚取大钱,一旦被抢或者是遭遇风浪失踪了的话,便上报说操练途中遭遇风浪飘没。
    所以虽然他想要采用强硬手段,却手头无兵可用,也无船可用,最终还是想到了于孝天,现如今大明唯有于孝天手中掌控着一支强大的水师力量,也唯有于孝天的水师才有实力来把这些海盗给解决。
    于是熊文灿情急之下,便以私人名义,给于孝天写了一封信,派人直接送往登莱前线,找到于孝天,把信交给于孝天。
    于孝天等的就是熊文灿这封信,他这么多年来,始终没有把手明着伸到广东广西那边,就是因为他披着一身官皮,不好意思大张旗鼓的把手伸的太长,只能采用暗中的手段,把手伸过去,在两广沿海活动。
    这几十股海盗之中,起码有好几股就是他暗中控制的,另外颜思齐和褚彩老两伙人马,其实也算是他的暗棋,这两伙人都暗中听从他的使唤,保持着跟他的联系。
    所以两广那边,目前于孝天对那边的情况很了解,每个月情报部门都有一份详细的汇总,会交到他手中,把两广沿海一带发生的主要事情呈报给他。
    于孝天的野心可根本就不是控制了福建沿海,占了台员岛就满足了,他要做的是真正的中国海上的王者,整个中国近海,都要收入他的囊中。
    甚至于连这个都不足以形容于孝天的野心,现在于孝天的野心甚至于连逐鹿中原都不能满足,他更大的心愿是在拿下了中国之后,使用他的海上力量,把手伸到世界各地去,建立大面积的殖民地,那才是他规划的远景未来。
    现在他只是才迈出了第一步,把手伸到了山东这边,在登莱一带站稳了脚跟,接下来他就要利用熊文灿,去把两广沿海包括琼州府(海南岛)一带的海面,也彻底纳入到自己的囊中,而且这次还要用大明的钱,来达到他的这个目的。
    所以他现在可以回去了,但是想要回去的话,前提却是要先解决登州叛军的问题,唯有把这边扫平了之后,他才能回转福建,开始对两广用兵。
    于是他终于决定,不等下去了,他打发熊文灿来送信的人先行返回广东,他保证结束这边的战事之后,便立即赶回福建去,但是前提是这边战事结束,熊文灿那边要先给朝廷打好伏笔,让他回去,要不然的话朝廷里面坐着的那位,万一一高兴,把他和手下的兵马留在北方,调他去关外对付建奴,或者是调他去山陕河南等地剿匪,那就毁了!
    (多谢鹰之武兄弟的打赏!月票榜是一溜跟头的朝下跌呀!弟兄们,再求几张月票成不?)
    
    第一百四十九章 总攻登州1
    
    在送走了熊文灿的信使之后,于孝天找到朱大典,开始和朱大典商议如何攻城的事情,海上目前他已经又调来了十余条战船,等于把部分北方舰队现在都调了过来,已经抵达了芝罘湾。
    现如今海面上已经开始出现了结冰情况,如果再晚的话,恐怕海上行动就会存在更大的风险,到时候可能会给他的海军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所以这次平叛,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朱大典同意了于孝天提出的攻城计划,以于孝天为攻城主力,主攻登州城的南门,而浙兵和川兵主攻东门,山东兵主攻西门,还有登州水城则交给于孝天会下的水师来负责堵上,确保城破之际登州叛军无法从水门那边乘船逃离。
    朱大典这个时候也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对于于孝天提出的这个作战计划,当然是非常欣赏,他也看出来了,于孝天似乎已经在这儿磨得没有耐心了,想要尽快拿下登州,率部返回福建那边。
    这些客军家人都远在家乡,出来一段时间之后,便会思乡,这是人之常情,想必于孝天和他的手下也不会例外。
    另外越早解决登州叛军的事情,对于他也越有好处,一是可以得到朝廷的欣赏,二是结束战事之后,可以尽快让这些客军返乡或者离开,山东已经承受不起这帮大爷们天天要这个要那个,山东藩库和各地府库,这会儿早就穷的能饿死老鼠了。
    所以于孝天现在提出要尽快攻克登州城,将叛军歼灭在登州城,可以说是正中朱大典的下怀。
    于是朱大典当然是从善如流,立即答应了这个作战方案,下令升帐,召集诸军守备以上军将,到他的大帐之中议事。
    朱大典正襟危坐,的把于孝天给他的作战方案和盘托出,正颜厉色的开始下达一道道军令,而且把话说的非常严厉,着令各部决不许阳奉阴违,畏敌避战,务必要全军一起发动,从几个方向上,拼尽全力进攻登州城。
    不管是谁先攻入登州城,便是此战的第一功臣,他定会亲自向朝廷陈请给予重赏,但是一旦发现有任何人畏敌避战,不肯出力攻城,甚至于临阵退缩的情况,那么他也绝不会对其客气。
    现如今为了能尽快平掉登莱叛军,崇祯已经赐了朱大典尚方宝剑一柄,令他可以在两军阵前便宜行事,如有军将临阵不尊号令,或者临阵脱逃者,大可直接用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而且今日朱大典还真就请出了尚方宝剑,摆在了大案之上,见到朱大典如此声色俱厉,诸将也都深以为然,没人敢说不行的。
    他们也看出来了,朱大典这是要通过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