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9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今日朱大典还真就请出了尚方宝剑,摆在了大案之上,见到朱大典如此声色俱厉,诸将也都深以为然,没人敢说不行的。
    他们也看出来了,朱大典这是要通过此战,一战定乾坤,把登州城给拿下,要是他们这次再不用力的话,弄不好朱大典还真敢临阵斩将。
    更何况据说眼下监军高起潜,也正在前来这里,已经亲自到了黄县坐镇,朱大典加上高起潜,还真就敢杀了他们这些军将,不在话下。
    于是领命之后,诸将都赶紧下去准备,两天之后,各种攻城器械都准备妥当,就连于孝天这边的于家军军中,也备齐了各种攻城器械,云梯、橹盾、橹车、洞屋车、壕车在几天时间之内,军中工兵连包括随军征调的工匠,日夜赶工,利用他们军中现有的部分征发的车辆,就地进行改装,倒是也准备的相当齐备。
    可见的于孝天这一次确确实实是下定决心,要彻底攻克登州城了。
    而且在头天晚上,于孝天还亲自召见了军中副连长以上的各级军官,亲自对他们下达了作战指令,做了战前动员,并且令火头军在起兵当日早晨,提供一餐丰盛的早餐,让士兵们饱餐战饭,做好强攻准备。
    这一次于家军的炮兵、步兵、工兵甚至包括部分辎重兵,可以说是倾巢而出,包括野战医院之中的医官和救护兵也都做了战前动员。
    十月十三,是朱大典选定了攻城总攻的日子,早晨天不亮,各营便响起了急促的号角声,睡得睡眼惺忪的官军兵将们,纷纷起身披挂整齐,吃了一顿战饭,然后开始按照军令,军将们各自率部,开始出营,朝着登州城下开去。
    朱大典在天亮之前,亲自在大帐之中点将,一个军将无故迟到,当场便被拖出去狂揍了一顿军棍,也算是给诸将先打一个杀威棒,让这些军将们各个都引以为戒,知道今天不是闹着玩儿的,谁要是敢不卖力的话,那么今天恐怕朱大典真的不会饶过他们。
    当天蒙蒙亮的时候,数万官军已经齐聚在了登州城外,抵达了各自预定的出发位置,各种攻城器械,还有临时征调来的助战民壮,也都被放在了阵前。
    大明军队攻城作战,习惯上是都会强征当地附近的民壮助战的,这些民壮虽然不是军人,但是却会被充当炮灰使用,在最初的填壕阶段,这些民壮会被驱赶着,扛着各种原木、柴捆、土袋,前去先替军队把城外的沟壕填平,替军队打通攻城的通道,接下来才是军队要干的事情了。
    登州城乃是山东最重要的沿海重镇,现在算是抵御建奴的最前沿,经过历代朝廷官府的修葺,早已建成了一座坚固的坚城,绝对算是易守难攻。
    想要一天时间,攻下登州城,这个难度是相当大的,就算是装备质量最好的于家军,也不敢说一定就能做到,而且也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才行。
    可是打仗就是要死人的事情,为将者慈不掌兵,在这个关键时刻,于孝天也不能只顾着吝惜自己麾下的兵力了,他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给攻城的兵将提供最佳的火力支援和火力掩护,以及火力压制,尽量的保护自己的兵将,少付出一些伤亡代价,但是想要不死人,就攻入登州城,他没这个本事。
    随着天光渐渐大亮,城中的叛军也已经大批登上了城墙,做出了严防死守的架势,李九成和孔有德都看出来了,这一次官军来攻,不像是试探性的进攻了,而是摆出了决一死战的架势,那么能否守住登州城,就看今天了。
    于是他们这些叛将,也都分片划分了各自的守地,李九成负责守南门,孔有德守西门,耿仲明守东门,这些叛将也都咬着牙,橹胳膊挽袖子,准备死磕一场了。
    随着朱大典中军阵之中,响起三声号炮,紧接着便传出了滚滚战鼓之声,十面硕大的战鼓,一字排开,十个长了一身腱子肉,提醒彪悍的兵丁,各个在这样天寒地冻的情况下,都脱光了上身的衣服,轮开了硕大的鼓槌,奋力的开始敲打战鼓。
    巨大的战鼓声传遍了整个战场,诸军闻听战鼓声传来之后,军将们纷纷开始厉声喝令,诸军开始攻城。
    过万的官军挟持着那些被强征来的民夫,顿时发出一片呐喊之声,嗷嗷叫着开始如同蚂蚁一般的朝着登州城涌去,一门门大炮,在各个方向,开始鸣响。
    为了攻打登州城,现在朱大典又从各地调来了一批大炮,配给了诸军,除了于孝天不要之外,其余诸军也都拿到了一些大炮,这些大炮多为旧式火炮,但是也有几门缴获的红夷大炮或者是从京师送来的几门红夷大炮。
    这些大炮这个时候早已被布置在了各个城门外面,炮口对准了登州城,开始猛烈轰击了起来。
    但是最壮观的恐怕还是要算于家军的豪华炮兵阵容,这次为了能攻克登州城,虽然于孝天之前带来了一个攻城重炮连,携来了三门二十四磅攻城炮,可是面对登州城这样的坚城,三门攻城重炮还是有点太少了一些。
    于是他不惜血本的从海军之中,几条战船上又卸下了几门重型舰炮,派辎重营拖到了军前,也摆在了炮兵阵地上。
    另外他还有一个炮兵营,装备了三十多门十二磅榴弹炮,这些轻型火炮被直接拖至到了距离城墙仅有四百步左右的距离,正是这些炮可以发挥最大威力的距离,也是可以确保射击精度的距离。
    而其它那些重型火炮,则被安置在了靠后一些的炮兵阵地上,海兵炮手协同陆军炮手,负责操作这些舰炮和攻城重炮。
    看着于家军的豪华炮阵,不少官军是直流口水,但是何奈他们没这东西,也没钱去弄,只能用朱大典想办法给他们弄来的这些火炮,对登州进行炮击。
    所以各路官军虽然打的都挺热闹,可是真正能给叛军造成实质性威胁的,也只有南门外的海狼的大炮。
    本来叛军在陷登州的时候,在这里虏获了二十余门红夷大炮,可是随着这段时间,叛军南征北战,不断的攻打城池,渐渐的将这些红夷大炮都带离了登州城,特别是在莱州一战之中,叛军几乎把登州城的红夷大炮都运了过去。
    随着莱州兵败之后,叛军手中的红夷大炮基本上毁的毁,被官军缴获的缴获,现如今登州城之中,仅剩下了区区四门红夷大炮,其中两门就摆在城南位置,东西两边各有一门红夷大炮。
    
    第一百五十章 总攻登州2
    
    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这个时候登州叛军手中,却还有大量的小型火炮,其中甚至不乏一些按照红夷大炮缩小比例仿制的小型西式火炮,另外还拥有大量的各种火铳,所以火力依旧不容小觑。
    最关键的是叛军在打下登州城的时候,抓了不少登州守军,这其中便有大量孙元化不惜血本,请葡萄牙人为他们培训出来的炮手,另外像铳规、铳尺等较为先进的瞄准工具,也有列装,炮手素质在明军之中,除了于家军之外,差不多算是首屈一指。
    这些火炮虽然质量差,射程近,但是对于普通的明军来说,还是可以给他们构成相当大的威胁,而且别看叛军目前手头上红夷大炮数量并不多,可是炮手素质却并不容小觑,东西两门红夷大炮在叛军手头,操作着射击精度相当厉害,官军这边大炮一响,他们便立即开始还击,在官军大批涌向登州城的时候,大小火炮一起发火,给攻城官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杀伤。
    不久东门处一个官军参将,便被叛军火炮击中,当场阵亡,而西门处不多会儿工夫,一个参将,一个游击,也倒在了叛军炮口之下。
    加之叛军手头还有不少相对比较精良的鸟铳,甚至还有少量的鲁密铳,所以东西两侧的官军在攻城的时候,伤亡很大。
    但是在南门这边,情况却是另一番景象,于孝天的于家军火力全面压制叛军反击的火力,叛军的两门红夷大炮刚一露头,没多长时间,便被于家军的炮兵盯住,大小火炮集中火力猛敲这两门红夷大炮所处的位置。
    各种炮弹下雨一般的打在这两门红夷大炮所在位置的城墙上,打的城墙上砖石四飞,在这一带布防的叛军守军,也算是跟着倒了大霉,被乱炮轰的是残肢乱飞,垛口一个接着一个的被于家军的炮兵给掀飞,打的叛军躲都没地方躲。
    叛军的反击在于家军凶猛的火炮之前,显得非常无力,两门红夷大炮仅仅每门发射了不到五颗炮弹,就被于家军的重炮掀到了城墙下面,直接报废。
    敲掉了这两门威胁最大的红夷大炮之后,于家军才正式开始攻城,于家军陆军训练科目之中,攻城战也是必训的作训科目,为此他们试验过各种攻城战术,加之有于孝天这个bug的存在,给他们提供了不少步炮结合攻坚战的方法,使得他们在经过探索和实战检验之后,已经掌握了一整套良好的步炮结合攻坚战的战术。
    于家军充分利用了他们火力上的优势,先用炮兵充分压制城墙上叛军的各种威胁较大的火力点,也就是他们在城墙上放置的火炮,一门接着一门的将叛军的火炮敲掉,并且用火炮抵近城墙外面,采用精确瞄准射击的方式,将可供叛军藏身的垛口一段段的削平,不但敲掉了叛军可以藏身的地方,还打死打伤不少躲在垛口后面的叛军兵将。
    叛军从一开始,就被于家军的大炮压制的抬不起头,只要哪儿有一门火炮忍不住发火,其位置立即便被于家军炮兵锁定,接下来便立即回遭到于家军炮兵一通猛打,瞬间便可以将他们的火炮打掉。
    叛军被打的是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能被动的进行防御,始终不敢在城墙上露头。
    接着于家军手持狼牙步枪的火枪手们,列队推着一些安装了木质橹盾的独轮车或者是双轮车,将其直接推到城墙外面,距离城墙百步之外的距离上,一字排开,火枪手们便成列躲在这列盾车一侧,将火枪架在盾车上面,瞄准城墙上,只要发现有叛军冒头,就立即开火精确射击,将其射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