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必能造起来,一旦造起来,凭借这个设计,也能名列京城正店!

许多人就在看这两幅画,但还没有下面两幅画看的人多,堵也就堵在这两幅画上面。

虹桥与码头之间的位置。

同样先是一幅远景图,正中是一个小湖,面积不大,里面有人荡着小舟,有花草树木假山,还有一些设备,这些设备要到第八幅各个小图上看了。

第八幅图是各个小图,有一个物格馆,但不是纯讲解物格知识,以表演为主。还有水世界,让小孩子在里面嬉水,同时还做了一些皮筏,让游客在里面互相撞击,以及水枪等小玩具。一些古怪的造型,先是有人讲故事,讲一些儿童小说,再仿照这些儿童小说建造一个个游乐场。也有大人玩的,设计了很高大的塔楼,将秋千拉过来,人坐在秋千上用力推下去,那不是荡秋千,人甚至能在空中翻几个翻,以及其他种种好玩的东西。

这已吸引人了,还不是围观的主要原因。

最刺激的游戏不是那种超级秋千,而是上天!

画得不清不楚,人坐在一种古怪的东西,东西在云彩里飘,下面景物很小,人在上面尖叫。东西上有绳子,上面是什么,未画。还有,人从空中往下跳,很清楚地画出来,离地面很高,跳的人更是尖叫。

就是这两幅小图将所有人一起吸引,造成了“交通堵塞”。

赵匡义看了茫然。

也打了多次交道,更亲眼看到物格的神奇,但这个人怎么上天的,又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

赵匡义留下几个衙役维护秩序,看可以,不能看得御街都堵上了。他纳闷万分地回开封府。然而看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宋九在相国寺前面宣布面包,看到了面包,有人想到了宋九,于是更多人说宋九在胡闹。

不但如此,第二天赵匡胤接到了许多言臣的弹劾。

他们不知道内情,迁坟动静不小,朝廷说得不清不楚,要在河洲上造码头与学校,码头画出来了,虹桥画出来了,以为朝廷要兴建那个游乐场与正店。

技术未想到,只想到了一旦修建得花多少钱帛,皇上,你不能学杨广,那将会亡国的。

赵匡胤接到这些弹劾奏折后,不知道说什么好,于是亲自出宫,跑到这八幅画面前观看。才是八幅画,后面还有,至少得有一个书院!他也看得头晕,不知道宋九怎么弄出来的。一是钱,二是各种技术,特别是那个人上天,又从天下往下跳……先进皇城安抚大臣,说朝廷可能会挪用国库钱帛,修桥、码头、书院,但其他的与朝廷无关,那将是一个尝试,不会从三司与内藏库里拨一分钱出来。可能它是一个设想,可能它会实现,就是实现了,也是一个民众玩乐的地方,而非是供自己享乐的。

自己吃一个面包,还是二弟偷来的,况且这些奢侈的玩乐,这个长者皇帝不好当啊。

说得含含糊糊,言臣很不服,问究竟,赵匡胤动怒,喝道:“朕是君,君无戏言,说不挪用三司与内藏库的钱,说非是朕享乐用的,为何你们不相信?难道民间建房子,朕不让建吗?”

这是宋朝进步的地方,包括高度,在唐朝高度很重视,若是民间建筑物高度超过了皇宫建筑物高度,那就是违制,轻者拆掉,重者都能罢官砍头。但在宋朝不管,有本事你自己儿造出,以至后来的矾楼高度超过了皇宫大庆殿明堂二十多米。

言臣还是不服,赵匡胤也郁闷,便让赵匡义问宋九去,人是怎么上天的,如果做不到,不但收回那个赌约,还要以妖言惑众处置!

第六十章 关健(第一更,后面还有三更)

赵匡义来到宋家,好多人。

最少来了七十多个衙内,还有二十几个小娘子,昨天七幅图画几乎将整个京城都轰动了,那个不好奇?还有仆人丫环,包括玉苹,宋九的大姐,一百多号人分散在宋家前院或者后院。中间就有潘怜儿,玉苹在后院,潘怜儿在前院,正在用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宋家与教室里的学子。

宋九正在授课,未出来。

于是这些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赵匡义来了,宋九不能怠慢的,宣布下课,拜见赵匡义。赵匡义开门见山问道:“宋九,本官问你,人为何能上天?”

这话问得赵匡义憋闷得难受,实际就根本不当问的,人怎么能上天呢?

宋九道:“别急。”

与这些衙内一一打招呼,来到潘怜儿面前说道:“见过潘小娘子。”

一群小娘子哄笑。

潘怜儿涨红了脸,指着宋九道:“你这个坏人,就会骗人。”

“潘小娘子,我不是坏人,不相信你问问河中百姓。更不会骗人,当初我对二大王殿下说我能让我朝铁矿增产,你问一问二大王,我有没有实现?”

“说正事!”赵匡义喝道,心中在想,潘美三个儿子不行啊,怎么将潘怜儿带过来?这不是将鱼往猫嘴里面送?

“二大王,还有你们,跟我进来,”宋九将他们带到一间教室,挤得满满的,又喊来一个学生,低语几句,学生跑到后面房间里拿来几样东西。宋九先将一个盒子放在桌子上,往里面倒水,又拿出一块石头,说道:“我将石头放进去会有什么结果?”

一群衙内一起要竖中指,这个结果还用问吗?

“大家知道必沉,那我就不试验了,”宋九将水倒掉,拿出一个瓷瓶,又往里面倒一种白色液体,有人认识,它就是水银,这东西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可是作用很不好,要么用来害人,要么道士和尚们用它来炼小丸子给人吃。到明朝很多皇帝被它干掉,据传李世民也是吃了西天和尚小丸子被干掉的。实际它有很广泛的用途,若宋九对雷贡产生兴趣,就必须要有水银,眼下的也需要,那就是温度计。同时还能做各种催化剂,明年课讲得深了,在课堂上做试验,也离不开它。

准备了一点,不是太多,正好将这个盒子放了一大半。

宋九再将石头放进去,一起咦了一声,石头居然在上面飘浮着。宋九说道:“各位轮流观看,但不要动它,它是水银,有毒,我去拿一样东西过来。”

又拿来一个铁勺,放进去依然是飘浮着的,随着又丢了几个铜币进去,还是飘浮着的。将石头、铜币、铁勺捞上来,吩咐一个学生将它们洗干净,再将水银重新倒入瓶内,说:“为什么它们在水中就会沉下,在水银里却不会沉?”

那个能回答出来?

“原因很简单,各种流动物质都有浮力,并且浮力不同,越重的浮力越大,越轻的浮力越小。因此石头、铜币会沉于水底,却飘在水银上。这也是船载重于水上的原因。不仅水、水银这些液体,气体同样有浮力,但它很轻,看不出来。若设计得当,便可载物于空中。例如孔明灯。但设计更高明一点,载的重量就不是一盏灯,而是更重的事物,也包括人。因此人能上天。”

“真的假的?”符昭寿问。

“不会假,等我将铁钢问题理清了,我就会做这样的试验,到时候让你们上天空去看一看。”

“我要去,”潘惟正挤在人群中大声喊道。

“可以,到了冬天,效果会更好。”宋九摸了摸潘惟正的小脑袋,那是未来的三舅子。其实时间一长,如潘惟固所说,玉苹绕指缠柔,宋九也习惯玉苹时常来看望,加上他十分忙碌,渐渐将潘怜儿有些遗忘。但潘怜儿一来,宋九又被再次勾去三分魂魄。

“人真的能上天?”赵匡义喃喃道。

“二大王,不但人能上天,还能象鸟儿飞翔,不过那个技术太复杂,微臣估计做不到。只能做到载人上天看一看。”

“为什么能从天上往下跳?”

“能上天就能往下跳。”

“你从你家屋顶上跳跳看。”

“二大王,”宋九咽住,这能跳吗?过了一会儿说:“那不同,这个往下跳需要一些设计,而且需要高度,越高越安全,越低危险,最少离地面七八十丈距离才能跳下来,否则就有危险。”

“瞎说。”

“你看,”宋九用粉笔写出动量定理公式,只写了一半未写,这个公式与微积分写出来,这时候将地球人全部集中,也不会有一个人能看懂的。

“真能上天,真能往下跳?”

“二大王,御街是什么所在?微臣岂敢戏言?”

“戏言,宋九,你可知道多少言臣在弹劾皇兄?”

“二大王,请你转告陛下,让他在宫中乐吧,你想一想,臣用它来提供百姓娱乐,放在朝廷上呢?攻打城池关卡时,不了解敌人情况,往往伤亡惨重。但在两军阵前,升起一个物事,升到几十丈高空,敌人城中情况是不是一目了然?这个河洲开发出来,将会牵及到无数技术,涉及到军用民用方方面面,微臣得利的仅会是一点蝇头小利,朝廷才是真正最大的受益者。”

“停,停,我问你,余下的画呢?”赵匡义道。才出现八幅画,已经惊天动地,还有呢,一共是二十幅画!

“二大王,好玩的只有这个游乐场,余下的商用或民用,贴出来二大王就知道了。”

“你用这个上天赚钱?”

“它造出来会花钱,还要专人侍候,最少四五人服务,以防万一。多少要收一点成本。”

“成本几何?”

“现在哪里知道,”宋九打了一个哈哈。

赵匡义明白了,自古以来上天就是一个梦想,况且还能从天上那么高的地方往下飞,一个面包敢卖一贯钱,这个收费将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对这个赵匡义不大管,只要不偷不抢,那怕“飞”一次收一千贯钱,那是宋九与客人的事,与朝廷无关系,他关心的是另一样东西:“宋九,还有其他技术?”

“有,一旦研究出来,只要是朝廷必须的,臣会主动交给朝廷。对了,二大王,你来了,微臣正好说两件事。第一件事,派人去徐州、寿州、濠州去找一找看有没有石炭,哪里应当有,只是埋得比较深。以后冶铁炼钢会用到大量石炭,在北方没有水运,运到京城成本会很高。”

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火药的使用,才能深度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