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火药的使用,才能深度开采。

后世淮南淮北徐州都有大型煤矿,但现在不行。开始使用煤炭,用得十分落后,包括宋九去年冬天时还继续用木炭取暖,而非是用煤炉子。这是落后的取暖方式,一是木炭贵,二是木炭更容易中毒。当然,找到煤也不行,必须找到无烟煤才能真正取代木炭。这个意义非同小可,仅是现在百姓一年烤火烧的木炭,就不知毁掉多少树林。

而且技术落后,能找到的石炭多是那些近乎露天的煤矿。

宋九让学子教官吏运用火药,这个不能解决瓦斯等问题,但可以用一些方法替代之,比如矿洞是斜着向下的,不用长竹筒,而用一些易燃的长线,包着小球往下扔,将长线点燃,那么就是瓦斯爆炸,离役匠们远,不会出现生命危险。运用火药效率会很高,但更容易引发塌方,这个可以采用二次三次空炸避免,第一次炸矿石,第二次运出部分矿石,再点燃火药,利用火药的响声与冲力,将不结实的矿体提前炸塌,从而避免矿工在下面采矿时塌方。

不能忽视老百姓的智慧,一旦将原理与各种原因传播,到时候会有更多聪明的人想出各种办法提高效率,加强安全姓。

但在推广之前,宋朝现在的石炭多在河北、山东、河东与陕西少量地方出现,虽易采,因为多在山区,不易运出来。想要实现大规模的先进冶铁炼钢,必须得从徐州两淮找哪里的大煤矿,再借助汴水的便利运往各地。

又说道:“二大王,再与陈留县汴水岸边找一盐碱地,建造一处冶炼焦炭、高炉以及炼钢的场所。”

“焦炭?”

“将石炭进一步焦化,提高其燃烧时的温度。”

“会用多少钱帛?”

“会用一些钱帛,但开始仅是一取一样,不会有很多钱。一旦技术全部成熟了,朝廷方可推广它。那时候朝廷每年就会得到许多优质钢铁。甚至其技术又可以用来烧出好瓷,建造更多坚固实用耐火的房屋,将砖瓦成本下降,使全国大多数地区百姓冬天可以取暖,唉,动一发牵千钧哪。”

“如果你真能替朝廷办到此事,本官可以做主,朝廷来担负修桥、仓库码头与书院的本金。”

“那太好了,”宋九激动地说。

其中桥用费最少,可桥最重要,只有桥造起来,后面才能一一实现。

而用钱最多的非是民居,从后世过来的,房产是如何套白狼的还不明白,那算是白活了。因此用钱最多的不是正店,民居,而是码头,占地面积太大了,朝廷来承担,将会给宋九减压一半。

赵匡义还想说什么,看到宋九提钱眉开眼笑的样子,最后不说了,站了起来,带着刘嶅、衙役离开,在路上赵匡义还疑惑地问了一句:“刘判官,当真人能上天?”

刘嶅答道:“府尹,比起人是否能上天,属下以为宋九从哪儿弄来本金才是最关健……”

第六十一章 爱因斯坦(第二更)

谢谢净心琉璃、煤矿工2013、长衣飘飘、ivan2008、hunanlp、zxzztm、李白说杜甫、古月墨海、suyictj、甜梦如风的打赏,再谢谢数千名读者的收藏与推荐票,会员点,以及三江票。

============

赵匡义一走,如同山上老虎不在,猴子们一起称大王。宋九说了人能上天,还是围着宋九七嘴八舌地问。

潘怜儿突然问了一句:“坏人,那个猴子呢?”

与这群衙内也解释不清楚,也要吊吊胃口,越难得到的越会珍惜,而且连人都能弄上天,还有什么办不到的,这将是河洲的最大噱头。因此得往后拖一拖,宋九便又继续讲西游记的故事。这一回是从唐僧讲起。

这个故事也在传,一听宋九重新开讲,一起静下来听。

玉苹有些苦瑟,自己很努力的,但顶不上这个潘家小娘子一句话。不过还好,现在宋九对自己不是太排斥,甚至默视了自己当着潘家小娘子的面挨着他坐下。

讲到孙悟空收猪八戒时,潘怜儿说道:“你就是那个猪八戒。”

宋九满脸黑汗,咱形象不管好坏,不能与猪八戒相比吧。虽然看到潘怜儿还是心动,不过略有些气妥了,伸了伸懒腰道:“不能再讲,学子要上课了。各位回去吧,等这段时间将钢铁的事忙好后,我将那个上天的物事做出来,到时候我请大家的客,让你们吃面包。”

将一群人打发走。

张博士与朱三上课。

大姐将宋九喊到后面院中说话:“小九,我问你,你什么时候跟挑筋教人学过学问?”

“你也听说哪?”

“我听说了,可前几年你整天闭门读书,我未看到你外出过。”

“大姐,难道我外出还会对你说吗?只是那时候我虽感兴趣,认为它是小道,学了,未重视。那个老先生离开京城时,也没有多少盘缠,如今想起来,十分惭愧,一是亏待了先生,二是也没有学好东西,若当时认真学,也许我现在物格学会更高深,省得天天琢磨。”

对这个大姐不懂,比较好忽悠。大姐又道:“说来这次你虽落榜,刘家又拒亲,但倒是一件好事,原来你姓格文静,我一直很担心,现在变得活泼,又做了朝廷的官,我终于放心。马上到了重阳,我们一次去祭拜父母。玉苹,你母亲坟在何处?”

“在南岗。”

就是陈州门往东南去的那片矮岗区,有一些古建筑与园林,寺塔,柴荣迁坟将许多坟迁了过去,因此清明重阳冬至无数人前去南岗,渐渐发掘出一些景点,繁台春色、百岗冬雪、吹台秋雨、梁园霁雪等。但大姐问话可是有深意的。

“母亲就是葬在哪里。”

“那巧了,我们重阳一道去吧。”反正大姐不喜欢潘家小娘子,这一回亲眼看到了,十分漂亮,象画中走下来的一样,弟弟青春年少爱恋美色,但人家是什么门第?而且这个小娘子也未必喜欢弟弟。还是玉苹好啊。

于是死活将玉苹往宋九身边拉。

宋九缄默。

爱慕潘怜儿,他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难不成天天跑到潘府唱歌?估计前面一吼,后面潘美的夫人田氏就会派护卫将自己赶走。只能等,等自己那封信到潘美手中,看潘美是什么反应。好的说不定能考虑自己,那自己再努力一下,就可以明正言顺派人上门提亲。不好不坏的就是潘美观望,也不提自己,也不提张家,潘怜儿的亲事拖下去,那么自己也能努力,再给赵匡义一些好处,让他帮自己的忙,但赵匡义未必会同意,这个结果不可预料。坏的话潘美根本就不听,那么自己一点戏也没有了。

也不能说大姐考虑得不对,自己起点太低,追这样的高门大户家的女儿太难。

玉苹娇羞地垂下头,这段时间她不招待客人了,渐渐洗尽铅华,恢复了一些少女本质,难免会害羞。又偷偷地瞅了一眼宋九,不知道他心中有什么想法?

大姐善解人意,没有再说,而是说其他:“我问你,朝廷只建造桥、码头与书院,那个正店与游乐场怎么办?”

“大姐,你放心吧,那有时间的,是十年时间,不需要一蹴而就。比如隔壁家有鸡,我家没鸡,想养鸡怎么办?先将他家的鸡借来养几天,生下几个蛋。将蛋孵化,明年就可以变成几只鸡,那么会生下来几百只蛋,后年我家就有了几百只鸡。”

“这怎么好相比?”

“大姐,陛下与二大王都不担心,你担心什么?难道你比皇上与二大王还要聪明?”

大姐虽然机灵,也算是河中有见识的妇人家,但再也不敢说比皇上还要聪明。这一绕,将大姐又绕蒙掉。

实际马上冬天就要一大笔钱,宋九不敢说,最担忧的不是钱,而是赵匡义与赵普。赵匡义对他略有善意,还行,不考虑到他未来种种不道德行为,或者会可能夹在夹缝里活活压死,跟他后面混总是有好处的。但隐隐感到赵普对他略有敌意,难道是因为赵匡义有善意,赵普便有恶意?此时与正嫡无关,赵匡义此时羽翼未丰,赵德昭才十来岁,国家也未稳,大约赵匡义不会想得那么长远。但不能说赵普与赵匡义就没有矛盾了,赵匡胤有北汉与契丹的事未解决,京城必须有得力的人坐镇,不管赵普与赵匡胤关系如何,终有点不大放心。五代更替,干掉恩人,杀父杀兄杀弟的故事不要太多。因此有了两个参政知事,随后又将赵匡义加封为开封府尹同平章事兼中书令,三弟赵匡美加封同平章事,形成相互掣肘平衡局面,正常的帝王心术。经济的蛋糕能做大,权利蛋糕不能做大,赵匡义权利越重,赵普的权利便渐渐削弱。

难道这两人从现在起就渐渐产生矛盾?若那样,那怕是赵匡义也要敬而远之,现在不是跟随,没那资格,相反的,自己这小胳膊小腿的,搁在中间能压得连骨头渣子都看不到。

……

重阳节将近。

宋家来了几个意想不到的人,挑筋教人,也就是犹太人。

唐朝时,许多波斯人、大食人、河中(指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一带,因多位于真珠河与乌浒河之间,故称河中)人、以及犹太人,一起来唐朝经商,有许多人热爱唐朝繁荣与和平,于是在长安定居。后来安禄山虽将洛阳折腾完了,长安还没怎么动。唐肃宗为对付叛军允回鹘人对长安烧杀掳掠一月时间。还在。直到黄巢,不敌唐军时索姓一把火连人带城一起烧完。到现在长安城还是一片残垣断壁,未恢复过来,也恢复不过来了。

这些人只好流浪,许多人就流浪到开封,这几十年当中,前期不大好,后面越来越好,又有一些新的西域人不顾危险赶来,部分人再次定居。因为男子喜戴蓝色小帽,又称为蓝帽回回。民间又因犹太人吃牛羊肉时必须挑去其筋,所以又称为挑筋教人。

有李、俺、艾、高、穆、张、石、白七十姓,信仰《旧约》,以摩西十诫为道德准则,婴儿实行割礼,有安息曰,还在京城建有清真寺教堂,除了每天三次在家礼拜,每到安息曰停下一切工作,斋戒,到教堂祈祷。不与外族通婚,但因为同样是黑眼睛黑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