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1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人还说,军人不干政,但军人不能不懂政治,不能不讲政治。

    中国的高级军事将领都要懂政治、讲政治。

    巴格拉季昂就是如此,他已经渡过了单纯的军事将领的阶段,作为俄军的一面旗帜他必须将政治。

    现在巴格拉季昂的‘政治’就是必须维持着自己的地位,要是东线指挥官的地位被本尼格森拿到手,那对整个俄军本土派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但这对沙皇的权威应该是有好处的,整个军队里没有一个真正的领袖,那领袖俄军的就只能是沙皇。

    历史上的巴格拉季昂在博罗季诺战役里重伤而死,而整个拿破仑战争里,亚历山大一世只吝啬的封赏了库图佐夫和巴克莱两位元帅,而库图佐夫在1812法俄战争结束后的次年就病逝了,巴克莱在受封元帅之后也几乎完全告别了军事生涯,他的活动主要在行政和外交方面。而且因为巴克莱治军严明,这使他在法国居民中博得了极好的声誉,却无形中得罪了大批的俄军官兵。晚年受尽诽谤,郁郁不乐而终。

    在这个期间,18世纪末期元帅多如狗的俄军赫然一个现役的元帅都没有,更别说如苏沃洛夫那样的大元帅了。

    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古多维奇倒是在1807年受封俄罗斯元帅,但他的元帅军衔是从奥斯曼人身上得到的,而且受封元帅的第二年他就因为一只眼睛失明从军中隐退。

    再过了一年他当选国务会议成员和参政员,可这时候的俄军元帅已经堕落成一个古怪的老人。1812年他彻底退役。作为一个大地主,古多维奇约有1。3万名农奴,以音乐和狩猎度过自己的晚年。

    但那是在原时空,在眼下这个被陈鸣改变的世界里,第七次俄土战争根本就没有爆发,古多维奇在1810年退役,到他退役为止,他也仅仅是一个陆军上将。另一名在原时空里与他一同晋升陆军元帅的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普罗佐罗夫斯基,也没有在失败中病死在默钦附近的军中,他倒是同古多维奇一块选择了退役,虽然退役后仅两个月就病逝在了自己的庄园里,享年七十八岁,这却也比原时空多活了一年呢。

    所以,在1800年苏沃洛夫大元帅病逝之后,俄军到现在经历了13年没有元帅的日子,知道图库佐夫受封为元帅,但这个肥胖的老将已经疾病缠身,是垂垂老朽了。

    这说起了真的很可笑,保罗一世当初能一口气得罪了包括苏沃洛夫在内的七个元帅,可还没等到保罗一世被送去见上帝呢,那些个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被册封的老朽元帅们,就一个个先去见上帝了。

    然后历史上的亚历山大一世在库图佐夫和巴克莱之后,一直到他死的十余年时间里,就再没册封过俄罗斯元帅。

    一直到他的兄弟——老三尼古拉一世继位,才立刻册封了维特根斯坦、奥斯坦…萨肯两人为元帅。结束了俄军十多年没有元帅的历史,而那个时候,罗曼诺夫家族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已经更大了。

    但原时空的一些事情放到眼下的俄罗斯已经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了。

    俄罗斯军队有了新的领袖,巴格拉季昂只要不在阿斯特拉罕城下打的大败,他必然会在稍后的时间里被亚历山大一世封为陆军元帅。但这个前提就是他不能在东线战场上打的大败!

    巴格拉季昂可以在中国人的防御圈外围‘干打雷不下雨’,反正中国的大炮也轰不到伏尔加河岸畔的那座被命名为‘新阿斯特拉罕’的小镇和抓紧时间抢修中的一条条坑道防线和一座座堡垒。

    可这么做无疑太丢分了。

    俄军是经过图林斯克苦战后才来到阿斯特拉罕的,这一路上,他们都在给自己的士兵鼓劲呐喊,以收复阿斯特拉罕为目的,这大军要是到了要塞下,座而不打,那是会很伤士气的。更会给人以把柄!

    巴格拉季昂相信那些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的力量;他相信俄罗斯的勇士不会后退,他一定能冲到阿斯特拉罕城下,即便这要付出很大的牺牲和鲜血,但只要俄军的炮弹能够落到阿斯特拉罕的头上,那对于巴格拉季昂来说就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所以巴格拉季昂内心是很平静的,因为俄军的伤亡数字还远没有达到他的心理底线——五万人。

    当然,俄军所付出的牺牲绝对不是白白流血的,五万人做代价,巴格拉季昂给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把炮弹打进阿斯特拉罕城。

    俄军的斗志很旺盛,就连刚刚编组的部队在战斗中也毫不示弱,米哈伊尔·谢苗诺维奇·沃龙佐夫指挥的第27师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该师是是图林斯克之战后多赫图罗夫残部编组后的三个师中的之一,士兵都历经了之前的艰难鏖战,到今天时间还没有过去一个月,但他们被投入进战场的时候,那表现绝对是让人惊喜的棒。

    在阿斯特拉罕的战场上,为保卫祖国而战的俄罗斯军队,真的是一支英雄的军队。

    就连陈威都对俄军的表现赶到惊奇,之前的中俄战斗里,俄国人的表现可没有这么强硬。他看着战场上一支支退了下去,然后重新再扑杀上的俄军士兵,脑子里都想到了两个成语: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爱国者。”是炙热的爱国激情让俄罗斯的将领和士兵表现的如此忠诚和英勇。要是没有这股劲的激励,军队早就被击溃了……

    在这场交战中,陈威的意志第一次开始动摇了,但他并不灰心。没看战场上中国士兵的表现也分毫不差吗?

    七汗国的步兵团是坚持不住了,但中国的步兵依旧坚硬无比。

    但陈威心里也清楚,中国的各支部队之所以表现的如此强硬,归根结底与俄国人还是有区别的。

    作为入侵者,陈汉的军队是不可能有保家卫国的炙热决心的。可是作为一个‘天、朝上国’,陈汉军队的骄傲却不能小看。

    因为光荣的传统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一支强大的军队,一支长胜不败的军队,是很难在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中向对手低头认输的。

    不然‘骄傲’也不会被n多个不同的宗教齐齐归类为人性的原罪之一。

    就是被骄傲的力量支撑着,中国的国防军也在血与火之中同俄国人展开了毫不示弱的拼杀。

    陈汉方面的军队数量比俄军要多出三万,这在整个战斗中不算什么大的优势,可具体到大战事的某一个小战场,那还是很厉害的。如果十四五万大军全部都是正牌的国防军,这场拼杀的结果,俄军以失败告终的可能性很大。但可惜他们不是。

    陈威指挥的这十四五万军队里,中方军队只有八万人,一半多些,剩余的全都是七汗国的军队,而且很多都是骑兵。在把这些骑兵部队分切之后,具体到步兵的数量上,陈威手里的军队是半点也不比俄军的多,而且里头还有小半是七汗国军。这些军队在一定程度上真的是拖累了国防军的后腿。

    “这些蒙古人……”前线战场上,潘昶看着后退的喀尔喀和察哈尔的步兵团,气的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两个汗国和和硕特汗国的步兵,那都是三流货色,别说跟国防军和日本兵比了,就连廓尔喀人都比他们强得多,也就是土尔扈特人表现的还不错。

    喀尔喀汗国与察哈尔汗国的步兵退了下来,潘昶没有立刻让后方调整的国防军去顶上,而是派出哈萨克人的骑兵部队,俄军要追过来了,就要用骑兵冲他们一冲。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俄罗斯的大危机!

    罗斯托夫是位于亚速海东端的一座古老的城市,它在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城市历史要从西历的862年算起。十世纪,罗斯托夫是罗斯托夫——苏兹达尔的中心之一。在11世纪— 13世纪初进入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公国。十二世纪初以来被称为大罗斯托夫。在1207年至1474年是罗斯托夫公国的中心。境内有着上百处500年以上历史的的文化古迹。

    这是俄罗斯在南方地区很重要的一座城市,罗斯托夫位于察里津的西南方向,临近乌克兰东部,毕竟它就坐落在亚速海的东端海岸线上么。

    在陈汉大军进入高加索地区之后,大批的俄罗斯人被陈汉军队驱赶,很多的官员和贵族也纷纷向这里奔逃。以至于罗斯托夫这座有着五六万居民生活的‘大城市’里,竟然人满为患,很多体面的官员贵族都找不到一所符合他们身份的房子居住,而无奈的寄居在旅社里。

    但是感谢中国人和奥斯曼人无形中的默契,同时也感谢英勇的俄罗斯黑海舰队,罗斯托夫的俄罗斯武装力量,把那些紧急招募的民兵都一块算上还不到5000人。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未经训练的农民和城市里的警察,只有不满千人的残兵和哥萨克。这样的兵力如果奥斯曼人跨越克里木半岛,从黑海的西岸进入到亚速海,罗斯托夫的俄武装力量将不堪一击!

    所以要感谢中国人和奥斯曼人的默契,奥斯曼人除了在克里木半岛上奋战不休外,就是在黑海西海岸的乌克兰地区上作战,而黑海的东海岸——也就是波斯王国和高加索诸多的小公国,以及俄罗斯的高加索地区,都被奥斯曼人默认为中国的势力范围了。当然,克里木战役爆发之后,一部分黑海舰队的海军战船驻守在了亚速海的入口刻赤海峡,这也是罗斯托夫得以安稳的重要因素。

    俄罗斯高加索军区的兵力已经被抽调一空了,弗拉季高加索要塞里的力量就是俄罗斯在高加索的主要兵力。剩余的,就是如罗斯托夫这样的乌合之众,这样的军队连万人规模的大战都组织不起来。因为在指挥官调度部队的时候,他们自己就会变得混乱不堪。

    俄罗斯高加索省的省长彼得洛维奇都逃奔到了罗斯托夫,他在罗斯托夫有惊无险的渡过了一个寒冬。然后冰雪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