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型似龟,传说力大无穷,专门用来给达官贵族驮碑。

    在曹嵩墓的一旁则是曹腾的坟墓,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让谯郡曹氏崛起,才让曹操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所以就在曹操登基称帝之后,也没有忘记自己这个做了一辈子太监的养祖父,遂派人在曹嵩墓的旁边修建了一座体积稍小一些的陵墓,将曹腾安葬其中,并在墓前竖起一块黑色的大理石墓碑,上书“大魏高皇帝曹腾之墓”。

    “我呸,曹贼竟敢给先人雕刻这样的墓碑?真是大逆不道!早就该把这片山林付之一炬,让曹氏的先人变成孤魂野鬼,看来我这趟谯郡之行真是来对了!”

    望着曹嵩“大魏太皇帝”的墓碑,薛仁贵心中的恶气不打一处来,将手中震雷青龙戟高高举起,咆哮一声奔着大理石雕刻的墓碑狠狠砍了下去。

    虽然薛仁贵这一击重逾千钧,震雷青龙戟锋利无比,但这墓碑又厚又坚韧。一戟砍下去,硝烟弥漫,只是迸裂了一块牙齿般大小的豁口。

    穷人死后用土丘堆积起来的葬身之地叫做坟,而达官贵族死后精心修建的叫做墓,两者虽然都是葬身之地,但挖掘起来却绝不相同。

    一把铁锹,一个壮汉,半天的功夫就可以夷平一座坟丘;但若想挖开一座陵墓,可就要下一番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必可不少的,就算十几个壮汉忙碌一天,也不一定能够掘开。这就是穷人和富人死后的区别,看似老天一视同仁,实则不然。

    “你们曹氏以为用坚石砌筑一座陵墓,我薛仁贵就挖不开了么?今日就算磕断我手中的青龙戟,也要把你们曹氏的陵墓夷为平地!”

    薛仁贵一击未能得手,心中怒火更盛,高举震雷青龙戟犹如剁肉馅一般朝曹嵩的墓碑砍个不停,只听“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硝烟弥漫,石屑纷飞。

    在连砍十余下之后,曹嵩的墓碑出现了蜘蛛网一般的裂痕,终于“咔嚓”一声,四分五裂,轰然倒塌。

    薛仁贵砍断了曹嵩的墓碑之后怒气方才稍稍散去,又转身走到曹腾的坟墓前挥舞起青龙戟一阵猛砍。相比曹嵩的墓碑,曹腾的墓碑明显偷工减料过,被薛仁贵砍了三五下之后便拦腰折断,摔得四分五裂,散落一地。

    片刻之后,薛仁贵的随从纷纷策马来到山下,一个个手里拿着早就准备好的铁锹、铁钳、铁镐等挖坟的工具,各自在曹氏陵墓前翻身下马,乱哄哄的呐喊一声,就要上前把曹嵩的坟墓给掘开,并把曹嵩的棺椁拉出来鞭尸三百,让曹操尝一下先人被辱的滋味。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三百七十九 世外高人

    此刻已是正月下旬,气温虽然乍暖还寒,但正午暖洋洋的阳光洒在身上,让人不知不觉间陡生一股慵懒之意,若是在避风的墙角晒上半天的太阳,纵论一番天下大事,想必是一件让人十分惬意的事情。

    曹氏陵墓位于谯县西北十五里左右的一座山丘上,坐北朝南,周遭山清水秀,良田簇拥,端的是一块风水宝地。

    这是曹操重金雇佣汝南许子将为曹氏挑选的一块墓地,自从曹嵩墓建成之后,曹操果然无往不利,破竹建瓴,地盘越来越大,爵位越来越高,终成北方霸主,甚至加冕称帝,算得上不负此生之志。

    但可惜好景不长,就在汉魏决裂,兵戎相见之后,曹操的好运戛然而止,屡战屡败,局势每况愈下,在中原大败之后更是面临灭国的危险。

    而现在,曹魏还在苟延残喘,这块风水宝地却要面临着变成残垣断壁,一片废墟的命运。

    “曹贼真是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自己僭越称帝不说,竟然给祖宗贯以高祖、太祖的庙号,就算夷灭九族也难赎其罪。儿郎们,给我抄起家伙把曹贼的祖墓夷为平地!”

    薛仁贵咆哮一声,用青龙戟当做铁镐奔着曹嵩墓的顶部狠狠劈了下来。

    这一戟夹杂了薛仁贵的满腔仇恨,带着呼啸风声,破空而下,力量何止千钧。

    只听“铛”的一声铁石交鸣之音震彻耳膜,火星四溅,硝烟弥漫,被青龙戟砍上的部位登时崩出一块巴掌般大小的豁口,并出现了又细又长犹如发丝一般的裂缝。

    “把曹贼的祖墓给砸了,夷为平地,掘地三尺,将曹贼的先人挫骨扬灰!”

    在薛仁贵的带领下,数十名随从一个个义愤填膺,挽起袖子摩拳擦掌,挥舞起手中的工具朝曹嵩墓和曹腾墓一阵疯狂的打砸。

    登时尘土飞扬,石屑飞溅,叮叮当当之声响彻整个山岭,不绝于耳。

    薛仁贵挥舞青龙戟毫不留情的朝曹嵩墓砍伐,仿佛正在砍杀曹魏的大将。片刻之后,曹嵩的陵墓已经变得一片狼藉,状如蒙古包的陵墓周遭散落了一地残垣断壁。

    就在这时,忽然有两个道士的身影从山下快速走来,由远及近,一炷香的功夫便来到了薛仁贵等人面前。

    为首之人穿一身藏青色道袍,长袖大褂,仙风道骨,年约四十五六岁的样子,生得慈眉善目,一副世外高人的样子。

    只是他的一双耳朵硕大无比,耳垂几乎耷拉到肩膀,虽然竭力用发髻遮掩,但仍是不免让人多看几眼。

    除了一对招风大耳之外,在藏青色的粗布袖子里还隐藏着一双长的过分的胳膊,当甩开肩膀行走之时,几乎能够垂到膝盖的位置。

    跟随在大耳道士身后的另外一名年轻道士看起来年约二十六七岁的样子,生的浓眉大眼,相貌清癯。只是一双眸子不停闪烁,似乎有些心虚的样子,远远没有大耳道士这般从容镇定。

    “无量天尊,贫道文重阳这厢有礼了!”中年道士一抖手中拂尘,向薛仁贵高喧一声道号。

    自袁天罡、张三丰加入东汉以来,道教的地位在大汉朝扶摇直上,纵然薛仁贵地位尊崇,却也不敢怠慢这些世外高人。

    急忙放下青龙戟,抱拳还礼:“本将大汉镇北将军薛仁贵,这厢回礼了。”

    这自称文重阳的道长淡然一笑:“贫道文重阳,在荆州武当山修道三十年,这位是我的徒儿谢处机……”

    文重阳说着话召唤一声身后的徒弟:“处机,上前拜见薛将军。”

    谢处机收了闪烁的眼神,强做镇定,怀抱拂尘上前施礼:“贫道谢处机,这厢有礼了。”

    “不知两位道长突然来到曹氏陵墓,所为何来?”薛仁贵身板站的笔直,和颜悦色的问道。

    文重阳施礼道:“我师徒二人在武当山修道多年,听闻当今圣上爱民如子,泽被苍生,文治武功,四海称颂。遂决定下山周游各地,传经布道,一路走来只见各地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太平盛世指日可待……”

    “陛下以仁义治国,百姓无不感恩戴德,自然是天下太平,欣欣向荣。”薛仁贵手抚胡须,露出自豪的笑容。

    文重阳话锋一转,厉声叱责道:“既然如此,薛将军乃是大汉朝屈指可数的名将,自然应该为人表率,为何带头掘人祖墓?若此事传扬开来,岂不授人以柄?要夷平曹氏陵墓易如反掌,可薛将军又如何堵住天下悠悠苍生之口?”

    “曹阿瞒僭越称帝,给他先人立起高祖、太祖的墓碑。”薛仁贵脸色逐渐难看起来,原来这俩道士是来找茬的啊!

    文重阳不卑不亢,并没有因为薛仁贵的身份而胆怯,朗声道:“墓碑是曹孟德所立,曹腾与曹嵩有何过错,要遭遇这无妄之灾?人死为大,入土为安,薛将军只需要把墓碑砸了即可,又何必将去世之人从坟墓中掘出,扰的亡魂不得安宁?”

    “是曹操先掘的我薛氏的祖坟,所以我才来挖他曹氏的祖墓。”薛仁贵据理力争,并不认可这个道士的看法。

    文重阳继续高声道:“曹操挖掘薛将军的祖坟泄愤,世人自会笑他缺少胸襟,狗急跳墙。如果薛将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岂不是一样显得缺少风度,有失涵养么?”

    顿了一顿,文重阳又道:“况且这曹腾、曹嵩都曾经为大汉出过力,生是汉臣,死是汉魂。刻碑追谥乃是曹孟德所为,与二人并无干系,若遭掘墓之灾,二人却是无辜。”

    听了这道士的侃侃而谈,薛仁贵心中的怒火逐渐烟消云散,转念一想“这道人所言极是,曹操被我的诈降骗的损兵折将,丢失了中原大地,元气大伤;此刻自然是穷凶极恶,丧心病狂,我如果和他一般见识,岂不是同样落了下乘?”

    见薛仁贵脸色逐渐好转,文重阳继续规劝:“薛将军已经名满天下,日后少不得名垂青史,为万世称颂,又何必因一时私怨而留下人生污点?”

    “道长说的极是,倒是薛仁贵有失风度了。”在文重阳的劝说之下,薛仁贵彻底打消了挖掘曹氏祖坟的念头。

    文重阳这才大笑一声:“如此甚好,知错便改,薛将军果然是英雄豪杰。贫道就此别过,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今日听道长一席教诲,薛仁贵获益匪浅,可见道长必是得到高人。当今天子对道教礼遇有加,不如让薛礼修书一封举荐道长前往金陵城外的朝天宫修道如何?”薛仁贵拱手施礼,诚挚的提出了邀请。

    “多谢薛将军的好意,我看就不必了!”文重阳怀抱拂尘作揖致谢,“修道之人四海为家,只要心中有道,天涯便是咫尺!”

    文重阳说着话转身招呼谢处机一声:“处机,我们走了!”

    谢处机朝薛仁贵作揖一礼,紧跟着文重阳的脚步,师徒二人一前一后,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之中。

    看到薛仁贵望着道人的背影负手而立,久久不语,一名心腹校尉上前施礼问道:“将军,这曹氏的陵墓该如何处置?”

    薛仁贵叹息一声:“倒是本将鲁莽了,就按照这位道长所言,把墓碑砸掉,重新竖起曹嵩、曹腾的姓名。把刚刚损毁的部分加以修补,咱们可不能像曹操那样狗急跳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