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9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平说的极是,刘辩只需要留下两万人马驻守绵竹,就至少能够挡住我十万人马一个月。”赵匡胤面露不悦之色,对刘裕突然变卦表示不满。

    刘裕却一脸斩钉截铁的样子:“两位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我刘裕也不是鲁莽之辈。就在与汉军对峙的这段时间里,我已经命麾下将士在绵竹关北面的秘密之处挖掘了几条进入绵竹城内的秘密地道,以备不时之需。现在正可以派上用场,趁着刘辩大军北上之际,偷袭绵竹,直叩成都!”

    “什么?刘德舆你在绵竹秘密挖了地道?”

    刘裕话音刚落,不只是赵匡胤大吃一惊,在座的赵普、常遇春、周亚夫等人也俱都瞠目结舌。没想到刘裕的心思竟然如此缜密,行动竟然如此隐蔽,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的挖掘了几条秘密地道,而所有人却都浑然未觉。

    刘裕目光中掠过一丝得意之色:“不错,驻守绵竹和汉军对峙的这段日子,我命麾下将士秘密挖掘了几条地道,在出口之处做了隐藏,若不留心寻找很难发现。如果绵竹关内只有两万左右的兵力驻防,我军完全可以悄悄入城,一举夺回绵竹。”

    “唉呀……刘德舆将军这未雨绸缪的能力当真让末将佩服的五体投地!”周亚夫向刘裕抱拳致敬,心悦诚服,“倘若绵竹关果真有两万人马驻守的话,那么成都的兵力定然不会很多。想来刘辩一定会趁着我军在阴平受阻之际重兵北上攻打剑阁,争取在我军走出巴蜀之前拿下汉中,若是能够拿下绵竹,则攻破成都大有希望!”

    刘裕用坚定的眼神注视着赵匡胤:“赵兄,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刘裕已经无路可退,只能放手一搏,率领本部人马杀一个回马枪。若能成功,则可以逆转局势,若失败,则天意如此!不知赵兄是否愿意助我一臂之力?”

    听了刘裕的话,赵匡胤陷入了犹豫之中,双目微闭,暗自沉吟,一时间难以做出决断。

    汉中目前虽然有朱棣死守,但估计刘辩的大军很快就可以突破剑阁,兵临汉中城下,与关羽军团会师。到时候汉中丢失只是迟早的事情,而更糟糕的局面就是朱棣有很大的的可能主动放弃汉中,退守长安西部的屏障陈仓关,拱卫西京长安。事急从权,比起荒凉贫瘠,人烟稀少的雍凉,苟延残喘的西汉政权一定会死守长安和洛阳,做出最后的挣扎。

    陈仓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破关难度不在绵竹、剑阁之下,到时候刘辩很可能选择挥师北上,先平定雍凉,然后再由广袤平坦的安定境内朝长安进军。

    届时雍凉无险可守,将近二十万汉军蜂拥入境,赵匡胤掌握的天水、陇西、广魏等城池也算不上高大,甚至比起汉中城都逊色不少,赵匡胤能够支撑多久,实在难言乐观。

    “德舆兄弟,你看这样如何?咱们兵分两路,你率领本部三万人马,兄长我再另外拨给你两万队伍,命常茂带队随你调头向南,杀成都一个回马枪如何?”

    赵匡胤思索片刻,提出了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这样自己可以有两个选择,如果刘裕计划成功,自己也能从其中分一杯羹,获得最大的利益。如果刘裕的计划失败,自己的核心框架还在,退到雍州能守则守,守不住就向西流窜进入凉州境内,甚至到草原上和汉军进行游击战。

    唯恐刘裕不接受自己的提议,赵匡胤笑容可掬的牵了刘裕的手解释道:“兄弟,你这一招瞒天过海实在让哥哥钦佩不已,但就怕刘辩在成都驻有重兵,或者绵竹的地道已经暴露。而哥哥我率军继续北上,尽早走出巴蜀的崇山峻岭,能在汉中丢失之前抵达战场最好不过;若汉中不保,哥哥就死守天水、陇右,等着兄弟你回来,这样咱们也有个退路不是?”

    刘裕自然一眼就能够猜出赵匡胤的心思,但赵匡胤肯拨给自己两万人马已经是个极好的结果,有了这两万人马与常茂的帮助,自己偷袭绵竹拿下成都的把握就会大幅增加。

    而且赵匡胤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倘若自己的计划失败了,好歹还有个退路。虽然丢失了老巢汉中将会让自己成为无根之萍,惶惶如丧家之犬,但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自己手中还有兵马,就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兄长说的有理,事不宜迟,咱们明日便兵分两路。兄长继续率军北上,我提兵五万向南,偷袭绵竹关。若是运气够好,说不定能够拿下成都,到时候截断刘辩的退路,南北夹攻,说不定能够绝境求生!”刘裕伸出粗壮有力的大手和赵匡胤使劲握了握,沉声说道。

    这几年的合作下来,两个能文能武的开国皇帝算得上惺惺相惜,虽然有时候偶尔会产生一些矛盾,但总能够很快的化解,找到一致的目标。所以在其他诸侯相继被汉军翦灭的情况下,这两个毫不起眼的底层人物却慢慢的崛起,并顽强的屹立在争霸的舞台。

    就在这时,刘裕提前派出的斥候从梓潼方向快马加鞭,花了七八天的功夫返回,进帐之后拱手禀报:“启禀主公,小人等在梓潼观察多日,除了徐晃的队伍之外,还有一支队伍尾随其后,打着孙、赵、吴等旗号。看那旗帜飘荡,烟尘逶迤,估摸着至少在六七万人马左右!”

    刘裕击掌大笑:“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这刘辩真的倾巢北上了。徐晃的前军有三四万人,后面的孙吴又率领了六七万,这样推算下来守卫绵竹和成都的汉军估计不超过三万。若是绵竹关内有两万守军,那成都城中的守军想来不会超过一万!”

    赵普一脸警惕的询问斥候:“可曾看见黄罗伞盖或者刘辩的辇驾?”

    “回大人的话,小人等观察多日,倒是不曾发现皇帝的行踪。”斥候朝赵普抱拳施礼,据实禀报。

    赵普蹙眉沉吟:“奇怪,既然汉军倾巢北上,为何刘辩没有随行呢?”

    刘裕果断的道:“或许是刘辩畏惧天气寒冷,也可能是看到我大军撤退之后放松了警惕,所以既没有御驾亲征也没有留下重兵驻守。总之不管如何,这次我都要率兵杀个回马枪,是成是败在此一举,绝不能瞻前顾后,坐失良机!”

    赵匡胤叹息道:“只可惜绵竹关被汉军守住,不放闲杂人等过境,我们派往成都的探子到现在还没送回消息,不知成都城中的虚实。所以德舆兄弟你这一路上都要小心谨慎,切莫贪功冒进!”

    刘裕拱手致谢:“多谢兄长提醒,这一路上小弟会见机行事,你与常将军直管等待我的捷报便是!”

    次日清晨,在呜咽的号角声中,十万联军兵分两路,赵匡胤与常遇春带着巨毋霸、阮翁仲继续想阴平进军,而刘裕则带了常茂、周亚夫率领五万人马调头南下,朝绵竹关杀了个回马枪。

    (多谢兄弟们在微信的支持,最近之所以没有加更,是因为前段日子买的房子已经在五月底交房,最近这几天忙着办理各项手续,以及跑装修公司等等,所以暂时只能维持保底两更。忙完这几天之后一定全力更新,请兄弟们谅解一下)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七十五 血光之灾

    刘裕辞别赵匡胤,与周亚夫、常茂提兵五万顺着原路向绵竹关急行。

    返程的时候不需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原路返回即可,速度自然大为加快,从来时的日行二三十里变成了日行七十里左右。

    五万人马用了三天的时间便从江油县境内撤退到了汶江县城,距离汶山只剩二百里,距离绵竹还剩下四百里左右的路程,估计再有六七天的时间便可以抵达绵竹关城下。

    刘裕命常茂率领一万人马为先锋,自统三万居中,命周亚夫率一万人马殿后,晓行夜宿,全力进军。

    这日晌午,大军途径一座道观,有一身高八尺,络腮胡子,相貌雄伟,身穿灰色长袍的道士拦在了刘裕马前:“无量天尊,这位将军印堂发黑,五官有晦气笼罩,可否让贫道替你占卜一卦?”

    “走开,哪里来的妖道竟敢在这里妖言惑众?”听到这道士出言不逊,刘裕身边的亲兵立即上前驱赶。

    “且慢,让他来本将面前说话,看看能说出什么花样?”刘裕勒马带缰,阻止了亲兵的鲁莽举动,吩咐把这道士带到面前叙话。

    这道士拨开人群,大步流星的走到刘裕面前,单掌施礼:“贫道道号一清,俗家姓名公孙胜,云游四方,居无定所。于半月前来此观访友,因见大军经过,便出门观看,却发现将军印堂发黑,似有血光之灾,故此出言提醒!”

    刘裕平日里并不信鬼神之说,对于和尚道士均无好感,听了公孙胜所言,冷笑一声:“何以见得?本将四肢健壮,年富力强,何来血光之灾?”

    公孙胜手中拂尘朝刘裕的坐骑指了一下:“将军的劫数便应在这匹白马之上!”

    “此话怎讲?”刘裕眉头蹙起,沉声喝问,“这马名唤的卢,四肢矫健,登山渡水如履平地,你因何口出谮言,污蔑我的爱马,莫非你是汉军的探子?”

    公孙胜抚须大笑:“贫道乃是化外之人,居无定所,不问世事。管他谁做庙堂天子,谁做阶下之囚,俱都与我毫无干系。只是偶然看到将军露出血光之相,故此出言提醒。若将军以为贫道这番话是无稽之谈,便当我不曾讲过,就此告辞!”

    “你当本将是街巷上的卖菜小贩么?任你随意诋毁,说来就来,想走就走?”刘裕双目一瞪,叱喝左右拦住公孙胜的去路。

    “那将军想要如何处置贫道?”公孙胜怀抱拂尘据理力争,面上并无畏惧之色,“贫道也是好意,将军何苦恩将仇报?”

    刘裕冷哼一声:“先把话说明白,为何口出谮言,说本将的劫数应在的卢马上?”

    公孙胜无奈,只能抬手指了指的卢马的眼角:“此马眼角有泪槽,额边生白点,此乃妨主之兆,若将军继续骑乘此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