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地主-第7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侯君集不满的道,以前朝廷没有枢密院,可也还有兵部掌兵符军令啊。以前也有十二卫府统兵啊。

    现在倒好,弄出来一个枢密院,抢了兵部的职权,兵部倒是成了个空壳子。兵部现在只管武官的考核升降以及装备后勤这些了。

    “这意义何在?”

    张亮没怎么说话,张亮其实早年也是瓦岗的将领,可投了唐之后,却跟秦琼李绩单雄信这些早年瓦岗的将领尿不到一个壶里去,被他们排挤。原因是当年张亮在瓦岗的时候,是李密的人。还是靠告密出卖别的将领,才成为李密心腹的,因此一直就不为秦琼这群将领认可。

    现在朝中军界,还偏偏就是秦琼程咬金这群当年的老瓦岗混的最好,最得势,尤其是靠着李超,在军界是股难以超越的力量。

    不过张亮虽没能跟秦琼他们抱成团,但在朝中也还很得重用的,当年为秦王东奔西走,甚至被齐王酷刑逼供的时候,他的咬牙不屈没白废。

    相比于侯君集那张臭嘴喜欢乱说话,他倒是更喜欢思考。

    李超在中书门下会议上提出的这套军制改革,在侯君集看来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可他却看出了深意。

    李超的这个改革,其实就是冲着将领来的,尤其是统兵的大将。

    军权统归于皇帝,同时枢密院的枢密使却是由文臣出任,这是要以文御武,同时要更彻底的让那些高级将领不能直接统兵。

    这样做是为什么?

    防止武将拥兵专权啊。

    而在兵力配置上,则是要强干弱枝,内外相维。朝廷最精锐的是北衙禁军,北衙禁军将驻守在京城,而府兵分驻各地。

    京城的兵马最精锐强壮,地方民兵性质的府兵自然不敌,也就没有人敢造反。

    而如果京城有变,则在各地的府兵,数量众多,联合起来,也足以对付禁军变乱,这就是内外相制,无轻重之患,这就是内外相维。

    同时呢,地方的卫府兵,要番上,轮流到京师宿卫,这样京畿也保持着一支数量可观的卫府兵,避免全是禁卫军。而禁卫军呢,也还要轮调戍边,让他们轮流到边疆去戍卫,避免这些精锐慢慢的腐朽。

    张亮知道侯君集最不满的一点在于哪。

    李超的这个新制中,军队以后都是指挥与统领分离的。就如府兵,平时都是以折冲府分驻于各地,每府千把人左右,由折冲都尉等中级军官统领,高级将领是统领不了的。折冲都尉统领和训练军队,但只有统领和训练权,却没有指挥作战权。遇战事,是由朝廷直接从两衙选调将领来统兵的。

    北衙四军一营,原来跟地方卫府军是不同的。

    将领直接统兵,但现在李超也要搞府兵那一套。北衙禁军虽不设折冲府,可要设营,一个营就相当于一个折冲府,千把人左右。由营将统领,平时侯君集这样的北衙大将军,也无权直接统领各营兵马了。

    以后,侯君集张亮这样的北衙大将军,每天除了在北衙禁军衙门喝喝茶,看看报告,是不能直接管理他们的兵马的。

    这等于是直接剥夺了他们的兵权,侯君集当然不满意了。

    御书房。

    李世民跟李超一起喝茶。

    “今天宰相和大将军们的反应似乎有点大啊。”李世民笑着道。

    李超跟李世民单独相处的时候,并不拘谨,君臣二人单独相处,更似老友。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将军们反对的是枢密使为文臣,朝廷以文御武。而宰相们则反对朝廷单独设立一个枢密院统兵,夺兵部之权,还反对大举扩军。”

    “有反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文武分离,这是必然之事。朝政渐稳,天下安定,军队,越发须谨慎对待。兵马,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自然是能卫国安边,但用的不好,却又容易伤到自己。”李世民端茶抿了一口。

    “偃武修文,这是必然。”说到这里,他很肯定。

    “开国之初,打开下之时,兵马杂乱,甚至兵为将有,有私兵私军。那时权宜之计,如今肯定不行的。朝廷要扩军,兵将分离越发重要。士兵平时由专门的军官训练,然后作战之时重编,再抽调将领统领指挥,这能避免很多隐患。”李世民是马上皇帝,也很清楚知道,虽然这种模式,可能会让士兵跟将领之间不熟,但长远来看,这依然是有必要且有好处的。

    过去的卫府兵制下,本来也已经是兵将分离的。

    用那些经验丰富的中低级武官,专门负责训练士兵。而用那些高级将领,专门负责指挥作战,各展所长。

    至于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只是士兵训练的好,装备好,那么以军规统兵,就不应当有兵将不识就混乱的道理。

    “陛下,以文臣任枢密使,这没问题,但不能以文臣来任统兵将领,这个得分清楚。一定不能让外行统领内行,若用文官去带兵打仗,这会发生悲剧的。”李超提醒李世民。

    枢密使这个职务,虽然说是朝廷军队的最高职务,但毕竟枢密使负责的是军符军令,又不是指挥作战。

    好比过去朝廷的兵部尚书,也一样用文臣。

    虽然这个军制改革计划,是李超炮制出来的,但李超却是猜测了李世民的想法。

    新的军制,其实就是为了均衡。

    宰相们为什么反对这个计划,因为这个计划削夺了宰相们的军权。设立枢密院,变相的夺了兵部的权,而偏偏枢密院不属于三省任何一省。

    枢密使掌管兵权,宰相们还管着兵部,但兵部只剩下了后勤装备这一块了。

    为什么要削宰相们的军权?

    因为如今的群相制度,虽然有点民…主议政的样子,可实际上权力却很大,李世民那是打天下的皇帝,所以还能与宰相们分权抗衡,但如果换个皇帝,换个本事平庸点的,估计就是宰相替皇帝拿主意了。

    正是因此,李超提出的这个计划里,弄出了枢密院,看似多此一举,但实际上却是大有深意。

    多了一个枢密院,宰相们的权柄少了一个最重要的军权,皇帝又能心安一些。

    以后军队这一块,真正是皇帝说了算,选派哪个将领出征,皇帝说了算。

    不过以后诸位的大将军、将军们,则没什么实权了,南北衙诸卫,就是将领们寄禄所在,成了一个升迁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不打仗时吃闲饭的地方。

    朝廷拥有八十万大军,真正统兵者,都是一群五六品的都尉校尉等中低级将领,朝廷再不用担心将领们拥兵自重之类的事情了。

    高级将领们平时好吃好喝的养着,只有打仗了,才会派他们出征。

    而在李超的这个军制下,朝廷将正式裁撤天下十八道的各个大都督府、和五十四个都督府。

    裁撤掉这些大都督府和都督府后,朝廷将在各州刺史之下,设立一个将军。比如荆州,荆州刺史下,就设一个荆州将军。这个将军平时也是不能直接统兵的,就负责下本州的府兵点选征召、后勤军械这些,只有遇战事,得到朝廷的军令后,才能征召府兵作战。

    一般也只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敌人入侵,或者发生造反,大股强盗等情况时,才能在得到军令兵符后统兵,一旦朝廷派了将领到达,他们就得交出兵权。

    这样的做法,也是为了避免地方出现军头。

    不过为了军事需要,李超也提议,在枢密院下,设立前后左中右五个都督府。分驻大唐五个重要地区,统领几个道数十州的军务。当然,和枢密院一样,只是负责军符军令,但不统兵。

    “文远,你觉得谁适合做这第一任枢密使?”

    “卫国公李靖!”李超回答。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840章 五军

    卫国公李靖,河东道大都督兼左骁卫大将军。

    不过河东道大都督府即将罢撤,李超举荐李靖出任枢密使倒也挺适合。李世民捏着下巴,念着李靖的名字。

    李靖关陇军事贵族出身,履历很丰富。堪称大器晚成,在大唐开国战争中,平定东南有巨大功劳,甚至可以说,大唐平定东南的战争,虽然挂帅的是李孝恭,可实际上负责指挥谋划的却是李靖。

    唯一让李世民不满的是玄武门之变时,他让李超联络李靖,希望得到这位大将的支持。可李靖却保持了中立。若不是后来李超力保,李世民都打算一辈子都不再启用这个家伙了。

    不过李靖在河东,却又大放光芒,在与突厥的战争中,表现的非常完美。

    在朝廷大将中,李靖的年纪算是大的了,可表现却是最猛的。除了李超,李靖几乎无人可敌。

    现在李超又要举荐李靖来出任这第一任枢密使。

    “李靖是个武将!”李世民道。

    “卫国公早年也是以文职入仕的。”李靖十六岁出仕,当的第一个官,是隋朝的长安功曹,后来还当过县令,做过兵部的驾部员外郎,再当马邑郡丞管兵,一直到如今兵威震天下。大家都敬仰李靖的军事才能,却忘记了这位虽是将门世家出身,但人家开始确实一直是文官来着。

    “李靖是战神,若为枢密使,以后可就不能再让他统兵了。”

    “有这样能文允武的人为陛下执掌枢密院,发挥的作用比战场上更大。”

    “也是。那就让李靖来担任第一任枢密使吧,那五军大都督,又该用何人?”

    五军大都督,相当于枢密院的五个分部,也相当于大唐的五个战区司令部,作用也是很大的。

    “相信陛下心中肯定有合适人选。”李超不愿意再举荐,毕竟他已经举荐了一个枢密使,总不能五个大都督也再由他举荐,这样一来,大唐最重要的几位将领,那就都成他举荐的人了,这样不好。

    李世民笑了笑。

    “五军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