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唐-第6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璟打断了李良的报告,插话道:“这些缴获,除了战马外,其它很大一部份应当都是来自于辽西定居的那些百姓。对此,我们处理的时候得小心谨慎。我有一个初步想法,把辽西的奚、高句丽、契丹三族的人口全部迁往淄青镇,把突厥、回鹘人迁到清州平壤一带去。另外靺鞨、鞑靼人迁往辽东半岛的金州、积州、岫州去。然后再从中原把新招募的百姓迁到辽西来。原本属于这些百姓的财产,我们可以登记在册,等将他们迁到新地之后,再按册上的记录拔给他们房屋、牛马、土地、工具等相等的财产。”
虽然辽西居住的百姓多是外族,不过李璟也不打算对外族一直那么排外。吸收和同化,同样重要。特别是眼下李璟的地盘渐大的时候,对这些胡族的待遇一样重要。
对这些外族,既要防备,同时也得吸引。把他们从辽西迁到淄青等地,李璟相信,只要管理的好,这些人一样可以成为帮助镇**壮大的力量。
“没有问题,参谋司可以拟一个迁移方略。”李良对于这个提议并不反对,辽西的人口并不多,眼下加上俘虏才不到十万人。只要迁走一半,再从中原迁来十万人口,胡族在辽西便成了少数部份。
“子俊,契丹和高句丽现在情况如何?”李璟目光望向李维。
李维起身,接过了李良手中的竹鞭,清了清嗓子,站在悬挂着的大幅东北区域地图前指点。
“辽西契丹大将耶律释鲁和都山契丹大将耶律岩木二人,目前已经确认都还活着。两人带着辽西的败兵共战兵八千左右,家丁一万七千左右,顺着辽河西岸一路向北,然后沿着西辽水退往潢水,返回契丹草原。”
“另外,我们刚刚收到的消息,合不勒与忽图所率一万鞑靼骑兵在土河与潢水交汇处被耶律古直,也就是耶律匀德实的四弟,当今契丹夷离堇耶律蒲古的叔父大败。合不勒和忽图一万骑兵几乎尽没,只余千余骑沿土河南逃。”
合不勒和忽图一开始进入契丹时情况不错,凭着出其不意,接连袭击了数个契丹部族,攻破了七八个契丹小部落。两人连战连胜,便有些大意起来。结果当耶律古直带着五千精锐契丹骑兵闻讯而来的时候,他们自己反倒没有防备。结果一战之下,被契丹大败,鞑靼兵几乎尽没,一路南逃。
“奚王突董苏的儿子去诸率西奚部一万骑兵接郡王之令,正好进军土河一带,救下了合不勒二人,还反击耶律古直,歼灭千余契丹骑兵。耶律古直失利,率军返回潢水。合不勒与忽图,现在与去诸都留在奚王牙帐。”
“另外,痕德可汗得了我们支援的器械后,一开始还打了几个小胜仗,不过眼下又是连连败绩,已经呈现不支情况。”
李璟闻言,不由的摇头叹惜,这痕德可汗虽然心志坚定,但是论起打仗来,确实不怎么样。有了精良的军械,依然还打不赢。现在契丹人从辽西撤回去,这下估计痕德可汗更加要撑不住了。
想了想,李璟觉得还是不能现在就放弃掉痕德可汗,不论怎么说,他的名号对于李璟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派人给痕德可汗送信,若是他支持不住,就让他向奚王牙帐撤退,在那里与奚军和鞑靼兵汇合。我们现在占据辽西,与奚境也只是隔着七老图山山脉,让他们靠向我们,可免后背之忧。”
李存孝忍不住问道:“郡王,我军新胜,眼下又有奚、鞑靼和契丹可汗之助,何不趁此机会一举杀向契丹,直接灭了迭剌?”
这次辽西之战,李璟率军千里迂回,九个随军的**都表现极好。特别是在白狼山与都山之战中,两次李璟都是将自己的帅旗交与李存孝,由他带着帅旗引领全军勇猛冲锋。战后,李璟对他也是大为嘉奖。
不过,李存孝勇则勇,但是一说起战略战术层次上的东西,他的敏锐姓就严重不足了。
李璟目光望向刘寻,轻笑着道:“你以为呢。”
“末将以为,此时并非进攻契丹的大好时机。”刘寻起身,沉声回答道。
“哦,为何?”
刘寻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思绪。眼下他已经是一军之主,也越发的成熟起来。
“其一,我军新攻下营州,眼下营州未定,实不宜再次用兵。其二,契丹虽新败,但其实力尤在,冒然深入契丹,契丹人只需要远遁避战,我军便难以建功。其三,我认为我们下阶段的主要目标应当是先将高句丽灭掉。其四,职下以为,眼下契丹内乱,加上奚和鞑靼又刚归附于我,与契丹相战。我们暂时只须坐观,便是最好的对策。”
李璟点了点头,对于这个大徒弟的表现越发的满意起来。
契丹虽然眼下开始向定居过渡,但说到底还是个游牧民族。镇**眼下新得辽西,根基未稳,这个时候如果又开始一次大规模的用兵,深入草原征战的话,并不理智。中原与草原做战,最麻烦的一点就是中原人进攻草原的时候,草原人一旦见形势不利就会远遁,跟你玩敌进我退的把戏。
李璟现在辽西还刚打下,而且幽州的范兴隆先前还出兵攻打了平州。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去用兵契丹是十分不智的。
对付契丹,现阶段还应当是以夷制夷,发动奚、鞑靼和痕德可汗一起对付契丹。镇**可以出钱甚至出军械,但绝不能掺与过深。
要想经营东北之地,李璟的策略还是稳打稳扎,逐步推进,打下一地,就掌控一地。不再使有反复的可能。
“七郎,辽西走廊修建情况如何了?”李璟转而问向李让。
“我军之前动用军民十万,从去冬开始修筑辽西走廊沿海通道。按大帅先前提出的路线,辽西走廊将从山海关开始一直修到安市,全程六百五十里路。整个工程量很大,按计划,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如果人力和物资都能充足,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才能打通。”李让如实回答道。
一年的时间很漫长,不过李璟也知道,一条六百五十里的道路,并不是那么好修的。特别是这条路,还将是头一次修,是没有基础的。
“需要多少物资和人力,你尽管做出计划报上来,我尽量满足你。”李璟敲着桌子,认真道。虽然有无终道走白狼水河谷道通辽,但这条路虽是老路,可并不快捷,而且尽在山中。李璟需要一条更加快捷,更加平坦的道路。
辽西走廊比无终道将更快捷,更安全。
这条路修好之后,从平州出山海关沿海直达安市,与整个辽东半岛联通起来,并且能与国内城、平壤城等东面更远的地盘联通。
有了这些道路,镇**才能更加好的控制辽东辽西之地,而辽西走廊,至为关健!

第638章 十六州

(感谢潜水员4602的支持!谢谢!)
“辽西走廊对于我们控制辽西辽东十分重要,因此,我们不但要尽快修通这条要道,同时,我们还得在这条六百五十里的要道上修筑军镇城池,扼守这条通道。我拟在辽西走廊上从西至东,修建绥中、宁远、锦西、松山、锦州五座城池,扼守通道。另外,无终道也不能放弃,还得进一步加强控制。从山海关到柳城,拟新增青龙、建昌、白狼、青山四城。”
堂上,李璟手握着竹鞭指着一副营州新城示意地图大声说道。
营州这块地方虽然看似不大,但对于李璟的整个东北战略来说却极为重要的一环。这里西接幽州,北临奚、契丹、室韦、渤海,东临高句丽、辽东半岛。
这是李璟战略计划中,从淄青到辽东,从辽东到辽西,然后辽西入关进幽州全盘战略中极为关健的一步。
辽西原本就有大小城池八座,现在李璟要扩通无终道,同时打退辽西走廊。在这两条干道上,还要修建九座新城。这对于在座的诸将们来说,都是让人惊讶的。
辽西虽然地方不小,可也只有一个营州。
原有八城,再新建九城,那就有十七城。
而现在整个营州的人口才六万多而已。
李璟指着辽西道,“诸位请看,我们现在所占据的辽东半岛,几乎都是丘陵地带。而辽西,同样差不多如此。除了靠近辽河一带是平原,辽西大多数地方都是丘陵。辽东丘陵地带与辽西丘陵地带夹着辽河下游平原,大家可以看到,整个辽河流域,都是一块极为平坦的冲积平原。这里土里肥沃,开发起来种粮,将成为一座粮仓。”
“而且,沿辽河往上,上游的西辽河与东辽河,同样是一片肥沃的平原。西辽河,也就是奚人的土河与契丹的潢水相汇后的河段,而东辽河平原,则是渤海国的扶余府。诸位,我们现在占据了辽东半岛和辽西,占据了这两片丘陵。在军事上,控制了这两片地方,我们也就等于随时能控制整个辽河下游平原。我们稳固辽东半岛和辽西,然后我们灭掉高句丽,便能控制辽河中上游。等将来我们有实力,我们还可以出兵西辽河和东辽河平原,甚至进一步控制现在奚人和契丹人控制的土河平原和潢水平原。”
指着地图,李璟心中十分兴奋。
李璟有一个很大的野心,那就是彻底的占领东北平原。
向西打到大兴安岭一线,推进到蒙古高原,向北一直拿下三江平原。将整个东北三大平原都尽皆收入囊中。
东北看起来苦寒,可与北方草原相比,却有个极好的优势,那就是这里的平原面积极广,据后世的记忆。东北三大平原的耕地面积,相当于整个中国耕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这是一个巨大的粮仓,不似草原,草原的降水量少,根本无法大面积耕种粮食,只能放牧。
而东北这一块广大的地区,除了寒冷一些,却是可以将之改造为农耕定居,建城垦田移民。
后来的辽、金、清等崛起,无不与占据开发东北平原有关。
当然,李璟也知道,想要占领整个东北平原并不容易,要开发东北平原就更难。
不过如果只是一步步来,先夺取辽河平原,并开发辽河平原,甚至只是先开发下辽河平原,这还是很有可行姓的。
眼下东北的部族有渤海、契丹、室韦、奚、高句丽等族,但除了契丹,其它的都不强,甚至处于衰弱期。李璟相信,他只要全力经营,对付这些部族还是有信心的。特别是如今中原动荡将要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