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主三国-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按照许褚前面的仪仗,再来一次。只不过车上的将领以及随身的护卫都只是普通的士兵。士兵全部来自曹纯的部队,这是昨晚内战最轻微的部队。仪仗的位置,就在骑兵戌卫的前面三百步。按照夏侯惇士兵禀报的情况分析,来人必将在骑兵戌卫的百步之内发箭。曹操的骑兵戌卫昨夜死了几十人,现存三百多人。曹操命令三百戌卫出击,务必擒杀来人。

    那样一来,留下跟随曹操的戌卫就只有三十来人了。这将降低曹操的安全保证。因此,骑兵戌卫的首领拒绝执行曹操的命令。曹操说,如果不能擒杀来人,来人下一次就有可能将弓箭指向自己。两害相权,前者明显较轻。最后,曹操说服了戌卫首领。

    ……

    过了一会儿,曹操的陷阱挖好了。就等着太史慈往里面跳了。这一切,太史慈毫不知情。就像当初的王越那样,太史慈又屁颠屁颠地来了。太史慈的模样,不可能有任何曹兵用手机拍下来给曹操看。但是,他们会给曹操说。而太史慈的特征又实在是太多了。

    士兵的装备,有刀有枪有盾牌。极少有用戟的。士兵背弓,就一张,极少有背两张弓的。曹军早已缺箭,就算有个别人捡了箭矢,也不可能前胸挂三壶,后背挂七壶。因而太史慈具有很容易辨认的个人特征。

    太史慈还是跟前两次一样,先混入后队,然后逐渐往前挤。刚刚挤过骑兵戌卫,就被发现了。太史慈看见了远处的假仪仗,还没有走到合适的距离,骑兵戌卫突然发动。冲向太史慈。

    这个时候,曹操刚刚崛起,时间不长。还没有专门的骑兵。所谓骑兵戌卫,实际上就跟田兰的马队差不多,也是骑在马上的步兵。不过,他们骑马的时间要长一起,他们的马术已经基本过关,他们骑在马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战斗能力。

    太史慈则是马战步战的双栖武将,这从太史慈的兵器上就可以看出。骑兵戌卫突然冲了过来。太史慈撒退就跑,但双脚敌不过四腿。不儿,被追上了。冲在最前面的戌卫扬手就给了太史慈一刀。而此时的太史慈双戟正挂在腰间,手上拿的是神臂弓。当下来不及思索,就用神臂弓的弓身挡了这一刀。

    刚刚挡过,第二刀又来了。自然,第二刀是第二个人挥出的。太史慈是懂骑兵的。知道自己就这样挡下去的话,后面的骑兵会连续挥刀砍向自己。几百刀挡完了,恐怕自己就没有多少力气了。于是,对于第二刀,太史慈就没挡。太史慈往下一蹲,躲过第二刀。然后用神臂弓挥向了第三匹马的马腿。

    曹操的骑兵戌卫跟张绣的西凉骑兵类似,用的是长度不够的钢刀。第三名戌卫眼看着太史慈攻击马腿,自己却砍不到太史慈。便一拉马缰,想要跳过去。如果是一个固定高度的障碍,战马也许能够跳过去。但如今障碍的高度是活动的。战马跃高,障碍也跟着升高。于是战马跌倒了。刚一跌倒,太史慈不与第四名戌卫纠缠,直接跳过了倒地的马匹,接着奔跑。

    ……

    第四名戌卫的马匹被倒地的马匹绊倒了。紧接着又绊倒了几匹马。其他骑兵戌卫则从旁边绕了过来。而此时,太史慈又已经跑出好几十步了。

    在这几十步里,太史慈挂上了神臂弓,拿了双铁戟。这边还有两名戌卫。两名戌卫圈马转向。还没有转过来,太史慈冲到了,杀了两名戌名。

    这个时候,太史慈有个选择:骑马还是射箭。太史慈选择了射箭。这是因为,骑上战马之后,若要彻底摆脱戌卫的追杀,同样还得放箭。而站在地面发箭。其准确性将比骑在马上要高。射箭之后,多半同样还有骑马的机会。

    于是,太史慈将双戟插在了地上,取了普通长弓和七壶箭。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戌卫无不应弦落马。但戌卫不是黄巾。戌卫有钢铁一般的意志,有视死如归的精神。前面的死了,后面的依然无所顾忌,照样冲上。

    很快,太史慈的七壶箭矢就射完了。每箭杀一人,还有两百三十人。神臂弓虽强,但发箭频率较慢,不足以阻敌。因而,射完了普通箭矢之后,太史慈就把长弓扔了。抽出地上的双支铁戟,开始寻找马匹。

    空马很多。这是因为太史慈射的都是人,没有射马。射死七十人,就多出七十匹马。太史慈看到一匹空马,旁边只有一名戌卫。太史慈就冲了过去。先一戟,刺向戌卫。戌卫没有招架,一翻身,从另一边下了马背。太史慈没功夫绕过马匹去追杀那人,便上了看好的空马。拉缰往远处跑出。谁知,刚下马的那名戌卫脱手将钢刀掷出,砍伤了太史慈坐骑的后腿。

    ……

    这下坐骑的速度就慢了。太史慈刚想换马,有戌卫追击。便只好不换了。跑了约半里,两名戌卫追上。交手几招,分开。又冲来一名戌卫,再过了一招。太史慈没有马战的长枪,骑马用铁戟,很不习惯。

    转眼,太史慈就陷入了困境。太史慈的个人武艺虽然远高于戌卫,但好汉不敌人多。戌位每人砍一下,太史慈需要砍两百多下,消耗极不平衡。正在太史慈动作开始迟缓起来的当口,胯下的坐骑一声悲鸣,先一步坚持不住了,倒了下去,把太史慈掀翻在地。

    因为兵器较短,旁边的戌卫砍了一下够不着,便拉缰控马,往太史慈踩去。太史慈慌忙滚开。又一名戌卫纵马过来,太史慈再次滚开。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将钢刀扔向太史慈。钢刀力重,而此时太史慈已经乏力。只格挡了几下,左手铁戟就掉了。右铁戟改为双手握住,格挡了二十几下,还是掉了。

    最后就只剩下躲了。并且还不能站直了躲。站直了,戌卫的刀就会直接砍过来。弯着身子躲,很不灵活。没过多久,太史慈就身中数刀。

    ……

    就在这危急的关头,文丑突然冲到,手中大刀,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挥向戌卫。只一冲,就杀死二十多人。圈马一回,又杀死十几个人。曹操的戌卫见文丑厉害,并且望见文丑的后边还有无数兵马,明显不敌,就退了回去。

    文丑马打盘旋,先拉了一匹空马,然后驰到太史慈旁边。下了马,问道:“子义还能骑马不?”太史慈正要回答,刷的一下,刀光闪过,文丑被劈为两段。文丑满腔的鲜血,和着心、肝、肺的残片,喷在了太史慈的脸上。太史慈抬头一看,来者正是关羽。

第二卷 第150章 冰炭不容

    第150章 冰炭不容

    自清河崖北上青山。有一条沿湖小路。从九里山山口北上谢集,是一条坦途。两者之间,则有一条没有名字的南北走向的小山脉。文丑自清河崖赶往谢集,需要翻过这道山脉,多走不少的冤枉路。好在他们出发的时间很早,再加上体力充沛、军心稳定,故此他们还是比曹军先一步到达了谢集。

    但是,并不是他们一支军队到达谢集,关羽的军队也同时到达了谢集。双方相遇,均出于意外。

    在接山,关羽歇了大半日,越想越不对劲。感觉自己被田兰耍了。然后决定,不打埋伏了,正面作战,趁田兰人数不到两千,彻底歼灭。于是辎重在后,全军乘夜南下。

    关羽军的辎重兵有一千余人。另外九千主力中,最精锐的五千人因为劳累,被另外四千人扯平,就是一般战力了。眭元的六千俘虏兵中,仅几百辎重兵。其余五千多人都能够投入战斗。

    上阵总人数一万四千余人,这对关羽是比较有利的。但是,关羽不知道在这儿会遇碰上文丑,就跟当初刘备安排的青州救援一样,是一种行军的队形,走在最前面的、能够参战的士兵,也就是几百人。

    文丑的上阵士兵是五千人,少于关羽。但文丑这边到谢集是来作战而不是路过。即将到达谢集的时候,文丑就整编了队形,因而一上来就能够参战的士兵在两千人以上。

    关羽对于田兰的追杀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田兰很弱小,人数不足两千,还拖着千辆马车。如果关羽知道田兰已经有一万七千人了,恐怕就不会再打这样的主意了。现在,关羽遇上了文丑的人马。文丑带的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这让关羽十分犹豫。关羽打田兰,是准备全歼的。对方人多了,就必然会有溃兵,必然会走露消息。到时候自己又怎么向田润解释?

    文丑一见关羽,立即记起颜良被杀的仇恨,一点都没有犹豫,便挥军杀向了关羽。

    ……

    情势容不得关羽思考,文丑已经杀过来了。关羽当即打点精神,凝神接战。两人相遇,战了几个回合,旗鼓相当。但关羽这边参战士兵太少。伤亡一重,就往后面败退。关羽自己若是不退,就会陷入文丑加文丑士兵的包围之中。因此,关羽也只有跟着自己的士兵,徐徐后退。文丑这边得理不让人,乘胜追杀。

    追出五里,文丑军的伤亡不到五百,关羽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三千。上次,商议军政大事的时候,田润说刘备曾经在救援青州的事情上使坏,关羽听了,却没有全懂。这时,事情再一次告诉关羽,仅管自己人多力强,但队形错了,参战的人数就少了。几百对几千,很快就死了。于是,自己这边一会儿死几百,一会儿又死几百。而对方人少,就那么几千,却能够把自己的人杀了一批又一批。

    五里之后。文丑这边的参战人数已经是满员的五千之数了。关羽这边也略有改善,最前端的参战人数不再是几百,而是一千多了。

    这样的改善其实不是改善,而等于是加大了赌注,而且是在逆风逆水的时候加大的赌注。关羽这边的所谓五千精锐转眼就没有了。接下来是眭元的俘虏兵。这些俘虏兵表现十分不堪,没打几下,掉头就跑。完全彻底的溃败就开始了。

    杀溃军,绝对是不应该手下留情的。换个时间,这些人就不再是溃军了。因此,不需要文丑下令,士兵们就衔尾急追,落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