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隐形官阶-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以为我是夸张,这是真实的场景。我们丰阳县就是这个风俗习惯,家里如果有老人仙逝,都是这么办的。一边是号哭连天,一边是欢歌动地。这其实是符合大自然的规律,落叶飘零了,才能催生出新枝,人们没有理由不把悼念和庆贺合并在一起进行。

    来参加吊唁活动的人,络绎不绝。每一个人或者一帮人到来,都要燃放鞭炮,唢呐立刻声嘶力竭地吹奏起来,军乐队的洋鼓、洋号也不甘示弱,发出的声浪如果不是唢呐的尖细,能够从音障的包围中冲出来,一定会被淹没进去。就这样,民族的与世界的音乐,如同上了擂台,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友谊竞赛。

    徐立身的儿子一扫整天的顽劣模样,身着重孝,腰束生麻片子,打着赤脚,对前来吊唁的客人一个个跪叩行礼。孝子的膝盖是软的,却能够跪得发硬;头是不值钱的,却能磕得挣钱。若不是来人眼看这小子即将下跪,急忙搀扶,两天多折腾下来,很可能要了他的半条小命。

    徐立身的弟弟和小舅子,充当登记来客的角色,担当收费的职责。两个人忙得嗓子直冒烟,还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所有来宾先到这里登记、交费,与在医院不同的是,交上去的不是信封,而是三百、五百不等的现金,没有低于二百元的。细致一点的人,还把钱用白纸包一下,因为毕竟办的不是红事儿。也有一些来客,不屑于这两个人的登记不登记,在与东道主徐立身握手时,干脆把信封直接塞到徐立身的衣袋里。开始时,徐立身还谦让一下,后来干脆随他们怎么做,一概只用握手表示谢意。隔上一段时间,就回到屋里掏出来,清仓利库。

    等来客们把交钱这一重要的程序做完,马上三五成群地到堂屋内向水晶棺里边的遗体告别,然后再绕到院子里的灵堂前,肃立在死者的遗像前,搞一个三鞠躬仪式。礼毕,没有人肯在熙熙攘攘的院子里坐上一坐,自动离开了这个哀云笼罩的环境,钻进车门,迅速地离去。

    县里在职的领导干部,真的一个也没有到场,当然也没有人意识到这一情况。倒是徐立身不停地对人做出合理的解释说,这是他亲自对曹书记和郗县长要求的,“内人走了,知道你们都比较痛心,我不搞一个悼念活动肯定大家不同意,再说,眼珠子没有了,只剩下眼眶,不好好办一下,她娘家人也肯定不依。但规格限制,不能让四大家在职领导卷进来。曹书记和郗县长觉得我这个要求是合理的,就表示同意了”。

    听到的人都表示理解,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对徐县长用“内人”这一称呼,大家觉得新鲜,庄重得体,只能对上级领导用这种自谦之词,徐县长反复申明的情况,说不定就是真的。

    项明春和冯司二两个人到来的时间,不早也不晚。他们和朱茂进没有相约,但做法差不多是一致的,参与的时间竟也不谋而合。在门口交上了份子后,照例过了一遍告别遗体和鞠躬的程序,然后才去专门对徐县长表示慰问,说了些嫂子病了这么久,终于走了,摆脱了痛苦,是享福去了,希望徐县长节哀顺变一类的客套话。徐立身对他们几个非常客气,连声表示感谢,亲自把他们送到门口,说自己热孝在身,不远送了。

    出得门来,项明春对朱茂进说:“老茂,你有什么感想?”

    朱茂进说:“能有什么感想?打心眼儿里对徐县长表示祝贺呗。”

    项明春说:“老茂,你这用词似乎不当吧?”

    朱茂进说:“老兄你白脖了不是?现在社会上流传的中年领导干部有‘三大喜事’,升官、发财、死老婆。咱们这位老兄一下子占了两个,怎么能不表示祝贺?我敢断言,要不多久,徐县长就会娶一个年轻漂亮的新县长太太。”

    项明春大笑着说:“你这个老茂啊,说话太损了不是?”

    朱茂进说:“损啥?这对于徐嫂子可能是残酷点,但对于徐县长,倒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他那个急性子巴不得老婆早死,早圆自己的鸳鸯梦呢。”

    冯司二说:“我估计不会这么快。有一个笑话说,一个女人的丈夫死了,女人天天拿上扇子,到亡夫的坟上去扇坟头。邻居有人劝她说,大嫂,你不用那么扇,你丈夫埋在下边冬暖夏凉。女人说,呸,你以为我是让他这个死鬼凉快呀?我是赶紧把坟头扇干了,好找一个新丈夫把自己嫁出去。徐县长再怎么说,也会顾忌一下影响,不会太快就再婚的。”

    朱茂进说:“虽说不会太快,徐县长也闲不住。到了娶新人的时候,只好让他的几个相好干瞪眼没有办法了。”

    项明春转移话题说:“看看徐大嫂的丧事,虽然办得土气一些,比起萧书记的追悼会,规模要大得多。”

    项明春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几个都从萧干的讣告里,得知萧干死去的消息后,按照追悼会召开的时间,赶着去唐都市火葬场,和这个老领导见上了最后一面,所以很有同感。

    项明春说:“这两个人得同样病,差不多同期死去,却没有什么可比性。”

    朱茂进说:“你说我说话损,老百姓其实比我还损呢。”

    项明春说:“老百姓对这事儿有什么看法?”

    朱茂进问:“你真是不知道还是装出来的?”

    项明春说:“我真的不知道嘛。”

    朱茂进说:“老百姓当然不知道萧干同志的死,但对于徐县长这么大操大办,已经街谈巷议了。”然后,不慌不忙地说出一段顺口溜儿来:

    县长死老婆,

    孝子特别多。

    要是县长死,

    屁也没一个。

    项明春听了,没有言语,心里琢磨着,这老百姓说话不算损,只能算是把真话说了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并不是对死者进行的哀悼,不过是死者的家属要借机张扬,人们的脸面重千斤,不得已而为之。而且那些上重礼的,肯定是巴结领导,借机行贿,为今后的某种需要铺平道路。他想不通的是,徐县长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谨慎,搞这么大声势干什么?这不是借机敛钱吗?要那么多钱干啥,不一定是好事情。

    这几个穷嘴呱嗒舌的人所不知道的是,在这个期间,有两个人混迹于徐立身老婆的吊唁活动中,把一些情况,用针头大小的镜头录了下来。

    三

    杜思宝和几个丰阳县的老乡,因为接到了徐立身的邀约,也都回来参加了徐立身老婆的殡仪活动。

    丰阳县在唐都市工作的老乡很多,认识并与徐立身有交往的人当然不少。有一些甚至还是通过徐立身帮助才进入唐都市工作的,这些人只要见到徐立身,一定会说“徐县长或者徐叔、徐伯对自己有恩”云云。这一大批人,徐立身并没有邀约——随他们的意思,该来的来,不该来的不来,倒也回来了不少——徐立身邀约的都是一些处级以上干部,其道理不言自明,私交甚笃的高级干部和社会名流,完全可以填补县里现职领导不能到来的缺憾。所以,在徐立身家外边的街道上,平添了不少临时停靠的高档车辆,为自己老婆的追思哀场,增色不少。

    当然,市纪委、市检察院的铁哥们儿,不受级别的限制,徐立身该邀约的也都邀约到了,这些人没有少受徐立身的恩惠,所以大家来表示心情的时候,专门称赞徐县长这次做得对,没有忘记弟兄们。

    即使这样,徐立身仍然不无遗憾地对劝他多通知一些人的朋友说,省城里的朋友就不必通知了吧,路途太遥远,大家又很忙,不能再给他们加忙了。凡是自己听到信,能够赶回来的,一定要隆重接待,千万不能冷落了这些尊贵的客人。这种说法一出口,就有好事人把自己熟悉的人通知回来,千里迢迢奔丧或者吊唁。

    其实,这些人根本用不着徐立身招待。大家都体谅一个未亡人的心境,哪有心思让徐立身陪着吃喝?市里来的官员们,事先都和自己部门在县级伸的“腿儿”,打了招呼,离开灵堂后,就有人导引走了。不说别的,仅县委、政府两家的领导们,除了曹明祥和郗应松因故不在县里以外,其他常委和副县长,这两天都把陪客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接待徐县长从省、市里请来的重要客人上。

    杜思宝回到县里,由于工作关系,一般是由县环保局接待的。今天这个事情,和县环保局局长打电话时,环保局长说,政府办的庞主任安排过了,你要是回来,县政府领导们要出面陪同,我们只有坐在下首给您服务的份儿。

    杜思宝心里明白,自己回去县里这么重视,一定是因为丰阳县的领导,知道自己现在和市委副书记宋炯打得火热的缘故。宋炯招商引资有功,现在是市里的大红人,自己能够升为常务,得力于宋炯;现在到各县市区去,接待的规格提升,也得力于宋炯。但他忽然想到,那个令人讨厌的叶兆楠在政府任副县长,就不愿意与这家伙打照面。于是,杜思宝对县环保局长说,我不愿意到政府去,你干脆说我不回去了。环保局长说,那哪成?你要是仍然嫌政府接待的规格低的话,我干脆告诉县委领导得了。杜思宝想想,盛情难却,只得含糊其辞地答应了。

    县委接待杜思宝的是萧干当常务副书记时的组织部长吴洪勋,现在已经升任了抓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席间,吴书记对杜思宝殷勤有加,并且说,曹书记特意交代,要好好陪一陪杜局长,要不是徐县长提供的这个机会,我们还真的把您这个老乡领导请不回来呢。你和萧书记(他意识里自然出现的是“肖”字)是同事,我是萧书记的老部下,咱们有缘,好好地喝几杯。

    宣传部长訾同亮已经接任郗应松当上了抓宣传工作的副书记,也专门过来串场,敬了杜思宝不少的酒。杜思宝想,在县里工作的同志真是厉害,不说工作能力,每天陪这么多南来北往的客人,酒量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