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恒星纪元前-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伦激动地说,灾害发生前她们刚刚打开了墓道的入口,在墓道中发现了物帐碑,上面的文字说明有大量的随葬物品,很可能还有明月的文稿以及与陈庆之来往的书信,这个信息让苏伦神往不已,她不无遗憾地说:“之奂,还记得吗,当年你问我,为什么会喜欢上又枯燥又辛苦的考古专业,我回答你说,我从小就有种强烈的感觉,生命中注定要去寻找某位古代的人。而现在马上就要找到她了。可惜这突然其来的灾害阻挡了我。”
年轻时与苏伦情定草原时的那个夜晚又重回到我的脑海。我怕苏伦过于激动,忙抓住她的手安慰说:“先养好身体,来日方长啊,等灾害过后明月公主会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第二十五章 亢龙有悔

十多天后气温开始快速回升,极端天气基本结束了。刘斌、苏伦和我一道搭乘军方的直升机到达太原转乘民航班机回到了北京。我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刘斌和苏伦一起从到达通道中出来时,蓉蓉带着贝贝在出口处早已等不急了。一家三口的重逢恍若隔世一般,贝贝紧紧依偎着妈妈一刻也不愿离开。
三个月后,灾害救援工作基本结束,这是一次空前惨重的大灾难,北半球的主要国家都受到了重创,中国损失尤其严重,死亡人口接近三百五十万,超过了建国以来历次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总和,财产损失更是无法计数。全球陷入了一片哀悼和对未来的恐慌中。
大毁灭的前景面前,世界各国表现出了罕见的团结和高效。就在我和刘斌出发去救苏伦的那几天,联合国安理会应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提请,召开了应对“甲烷爆发”全球性灾难的紧急磋商,极地研究所黄厚基所长作为特邀专家,代表中国提出了在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区覆盖甲烷保护膜的应急方案。联合国为此专门召开了紧急大会,会议一致同意安理会的提议,并按照各国GDP的份额比例分摊了3000亿美元的工程资金,工程被命名为“安泰 ”计划,黄厚基所长被任命为联合国特别专员,负责工程的实施工作。本来俄罗斯、加拿大等国认为工程实施会给他们带来重大的生态破坏,准备提出工程资金分摊时应考虑对工程所在国进行生态补偿的动议,但在强大的国际压力面前,最终表决前予以了撤回。同时这次联合国大会还修改了联合国宪章,成立了“联合国气候理事会”,理事国包含了安理会成员在内的20个主要国家,专门应对全球性的气候危机,甚至某些方面被赋予了超过安理会的职权。
与此同时,我国宣布了重大的政策调整,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开始进入到危机应对状态。发布了一系列庞大的应对生态灾难的工程计划,包括在全国重要城市和地区推行“驭龙计划”,建立全国规模消减极端天气的系统。与此同时,对粮食等重要物资实行了严格的配给制度,我们从父辈口中听到的粮票、布票,在消失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又回到了人们生活中。汽油、燃气、电力供应等都受到严格限制,非紧急情况下动用私家车被视为非法。已成为历史记忆的物资匮乏年代猝不及防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日暮时分,我从办公室出来艰难地挤上了公交车。平时嘈杂的车厢出奇的安静,或站或坐的人们身体随着汽车的运动前后摇晃,全都默默地想着心事,偶尔手机响起,轻声简短的通话后,又陷入了沉寂。车窗望出去,城市中平常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一下萧条了下来,城市景观灯全部停止了闪烁,只有清冷的路灯和行色匆匆而又神色严峻的行人,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似乎一夜间进入到灰暗的艰难时世。
就在北方地区狂风暴雪肆虐期间,江波团队的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着,我回到北京后不久就听到了让人兴奋的好消息。利用于敏构型来逐级放大冷聚变功率的方案的确非常有效,“羲和2号”已通过了初试工作,全部达到了设计指标。目前试验样机功率已经达到了30万千瓦,与美国的“福特”号航空母舰使用的A1B压水堆相比,重量只有它的一半,但功率却是五倍以上。而且理论计算,功率提高还有很大的空间。我向马院长报告了这个成果时,马院长一扫灾害带来的重重阴霾,兴奋地说,人类能源革命的曙光已近在眼前了,赞扬我们为应对全球性气候灾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我们回到北京的三个月后,江波带领项目组其他人员也回到了北京,一并带回了“羲和2号”的原理样机,通过北京的地下战备交通网络,神不知鬼不觉地运抵S所的地下实验室。一起回来的人都情绪高昂,非常兴奋于已取得的成果。只有江波似乎并不十分满意眼前的成绩。江波和我差不多有半年没有见面了,清瘦了不少。他对我们能从如此恶劣的灾害中平安归来感到非常庆幸。他说根据他野外生存的经验,要在这样的条件下穿越上千公里并平安返回,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对我和刘斌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表示了由衷的钦佩。
江波将在核某院期间的工作进展情况给我做了详细的汇报,他感叹地说:“于敏是个真正的天才,我们在整理他留下的手稿时,居然发现他在70年前已预想了“于敏构型”在可控核聚变中的应用模式,并给出了关键性的模型设计和计算参数,我们只需要按图索骥就完成了‘羲和2号’的设计,验证试验与理论计算也符合得非常好,因此短短半年就能完成如此复杂样机的研制工作。”
但是江波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尽管与现有其他能源形式比较,‘羲和2号’确实是革命性的进步。但我认为于敏构型并非最终的解决之道。由于高放射性材料的使用,决定了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导致易用性和普适性较差;另外高放射线材料的衰变,装置的寿命也大大缩短,这是缺陷是无法满足跨星系空间旅行的需要。另外,理论上‘羲和2号’继续提高功率的潜力也比较有限。因此,我认为,真正的突破还需要另辟蹊径。不过我对此还毫无头绪。”
对此我深表赞同,我告诉了江波前段时间参加应对极端天气紧急会议的情况,我说:“要完全控制地球气候环境,彻底解除毁灭性的天气的威胁,‘羲和2号’还有较大的差距。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你先休整一下,‘羲和2号’中试和定型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经过江波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半年后在所里的地下实验室召开了“羲和2号”定型评审大会。由于项目是由军方立项并支持的,总装王部长等部队领导代表业主单位亲临评审会现场,参加会议的还有科学院马院长和十多位评审专家,单伯镛老所长也在专家之列。为保密起见,所有参会人员都从地下交通线进入了评审会现场。这是一条能通达北京各敏感地点的窄轨地铁线,上个世纪建成后,除了每年的例行检查外,还从来没有投入过实际应用。考虑到“羲和”计划特殊的保密需要,从江波他们回来后,经层层批准临时启用了这条线路。
我亲自在入口处迎候,老旧的列车车厢在“咣当”声中停稳后,王部长带领众人鱼贯而下,在我的引导下进入宽敞明亮的地下洞厅,评审会现场就设在这里。单伯镛老所长退休后还是第一次回到所里,居然是以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方式回来。
单所长情绪非常高,拉着我的手跟身边的马院长说:“老马啊,当初你还对选择之奂接替我有疑问,现在看来他真是不二人选,这么短的时间让冷聚变研究获得了这么大的进展,换个人肯定做不到。”
马院长哈哈大笑说:“伯镛伯镛,你干脆改名叫伯乐吧,之奂和江波两个都是你招募来的,就连这个地下天地也是你多年前就安排好了的,识人之明,谋事之深,我老马是自愧不如啊。”
地下洞厅最东侧的位置是专门用厚厚的水泥墙分隔出来的样机工作机房。两台“羲和2号”样机已经在这里稳定运行了半年时间,我带领大家穿过厚厚的防护门,进入样机工作机房旁边的操作控制室,通过墙上的大屏幕,看到隔壁房间中处在工作状态的“羲和2号”装置,它是一个有4、5米高的巨大金属罐体。江波介绍说,每台样机不计算热交换装置,大约有200多吨重,而实际其中的冷聚变反应体只有2。5吨,其他部分主要是防止核泄漏和核辐射的防护装置。两台样机的输出功率都是30万千瓦。运行期间已经为地下交通线进行了供电实验。参加评审会的专家和领导们围坐在控制台周围,饶有兴趣地问了各种问题。
参观完毕,大家回到会议室进行质询和提问。专家们对“羲和2号”取得的巨大成果兴奋不已,尤其是两位核电专家,由于之前对我们的工作情况没有丝毫的了解,突然间见到这么革命性的设施,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评价说:“这是人类迄今以来最大的能源革命。”
正当大家几乎一片赞誉之声时,军队核武器方面领导,国家最高保密委员会的张仕南将军提出了两个严峻的问题,他说:“‘羲和2号’的确是革命性的进步,但目前并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推广。首先‘羲和2号’采用了与氢弹相同的‘于敏构型’,大量推广使用这种技术,氢弹的秘密将毫无保密性可言。目前原子弹技术已经扩散到众多的中小国家的背景下,势必形成无法控制的氢弹技术扩散局面。对氢弹技术的控制问题在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是有严格的秘密协定,在没有可靠的保密措施前这样的技术不能推广。”张仕南将军停顿一下,继续说:“第二个问题也是关于安全性的,透镜材料使用的强放射性物质,在冷聚变产生的高能辐射长期轰击下有可能出现无法控制的链式反应,引发巨大的核事故。我已经看到“羲和2号”已采取了层层的安全控制措施,但根据我的理论计算,尽管出现这样事故的概率很低,一台装置大约十万年会出现一次,但大规模推广应用这样的概率就无法接受了。而且当装置的功率提高到100万千瓦时,事故概率还会大幅度提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