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释怒-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素元此言一出,顾宗羲立时惊得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大帅,颠覆君权后该当如何?”回过神来后,顾宗羲立即问道。

国不可一日无主,否则诺大的国家岂不成了一盘散沙,那还了得!

“我也不知道,但这或许不必由我们来出答案。”轻轻叹息一声,张素元说道。

“大帅,您这是什么意思?”顾宗羲不解地问道。

“正如宗羲所言,古之仁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是故古之仁者量己之德才而践行君位,而亦以此道擢拔继任者。量己之德才不足以堪大任而拒之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尧禅天下于舜,舜禅天下于禹,是上古之仁君以此道擢拔继任者也。”张素元侃侃而言。

“莫非大帅欲效尧舜禅天下于后之贤者?”顾宗羲的双眸亮了起来。

“宗羲,也可以这么说。”张素元点了点头,说道。

“大帅,人心之不古早已今非昔比,若后世之人效夏启事,大帅一腔心血岂非尽付东流?”片刻之后,顾宗羲忧虑地问道。

“宗羲,所谓人心不古,是说今之人世风日下,但这正是我们开启新政的基础。古人纯朴,而纯朴也就意味着民智未开,易于为人所愚弄;今人奸狡,从好的方面说,就意味着今人不易为人所愚弄。”张素元一笑说道。

“大帅所言固是有理,但正因为人心不古,所以后人欲效夏启之心必较夏启之时强烈千百倍,而欲从之得富贵者必也千百倍众于夏启之时。”

“宗羲言之有理,而这正是你我当为之事。”张素元面容凝重地说道。

“大帅,您要怎么做?”顾宗羲肃声问道。

张素元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天地,顾宗羲这会儿已不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任何不测担心。

“宗羲,君权的实质是什么?”没有顾宗羲,张素元换了个问题问道。

顾宗羲愕然,他对张素元的问题摸不着一点头绪。

“换个提法,宗羲,我当不当皇帝对我掌握的权力有没有影响?”

“没有。”顾宗羲毫不迟疑地答道。

“宗羲,君权的实质是为了权力的延续,是为了让本没有能力掌握权力的人可以掌握权力。”

顾宗羲依然摸不着半点头绪,他不明白张素元到底想说什么。

看着顾宗羲不解的目光,张素元继续说道:“君权必须废止,仅仅为了不再出现让‘何不食肉糜’的白痴掌握超越众生之上的权力这一条理由就已足够,但它还不是问题的实质。”

“宗羲,问题的实质是如何限制类似我这种人的权力。”张素元最后重重地说道。

顾宗羲此时方才明白张素元的意思。

在张素元心中,君权仅仅是权力的一种形式,一种保障废物白痴的形式,张素元要触及的不是权力的形式,而是权力的实质,他要制约的是今后所有站在权力顶峰的人的权力!

顾宗羲愈加晕头转向,因为张素元把他心中原本无法逾越的障碍变成了小土块,他呐,自然也就成了小蚂蚁。

小蚂蚁依然越不过小土块,但却又看到了小土块后面耸立的高入云端的山峰。

“人心变,则天地变,如果后世百姓咸以复辟君权为大逆不道,那纵然有后世贼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最后也必将身败名裂,遭千万人唾弃,为举世所不齿。”

“大帅,我们要做的就是变换人心?那大帅不许跪官、削发也都是为此,对吗?”顾宗羲终于反应过来。

“是的,宗羲,我们必须得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把将百姓从几千年的诸般禁锢中解放出来,而后方才可能引导他们朝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

看着顾宗羲愕然的目光,张素元轻轻叹息一声,顾宗羲绝代惊才,而且已把唐人锢疾分析得入木三分,剥离得十之八九,但就是如此,顾宗羲竟丝毫也没触及到问题的根本,捅破最后的一层薄纸。

顾宗羲如此,他又何尝不然,如果不是法场上发生的事对他的影响,使他的观念起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也不可能想到君权合理性的问题。

观念,仅仅通过种种手段不断强化的观念竟可以不论贤愚、无声无息、无音无形地禁锢兆亿生灵数千年!

教化之力,一至于斯!张素元叹为观止。

听完张素元关于皇权之所以能够存在数千年的分析,顾宗羲同样叹为观止。

“大帅,为帝者师一直都是宗羲的宿愿,但宗羲今日方知这是何等愚妄!大帅才是宗羲之师。”顾忠信站起身来长身一礼,心悦诚服地说道。

“我是宗羲之师,宗羲又何尝不是本帅之师,我们彼此彼此。”

言毕,两人又是相视大笑。

“大帅,您打算从何处着手?”重新落座后,顾宗羲问道。

“学校!”张素元轻轻地说道。

学校的作用是顾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着重论述的一章,他认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所以他主张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学校不仅仅只是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它同时也应成为议论朝政、检讨得失、臧否时事、监督君主与官吏的议事机构和权力机关。

“大帅,您打算怎么做?”

顾宗羲知道,张素元采纳他关于学校的主张本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张素元此时提到学校,可能另有深意,果不其然,张素元的深意再一次令他目瞪口呆。

“宗羲,我想把六至十五岁的孩子,不论男女全部收入学校。”

“大帅,这能行吗?”顾宗羲愕然半晌,而后难以置信地问道。

“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此事没得商量。”张素元决然说道。

见张素元决心已定,顾宗羲便不再说什么,但有一个问题他非问不可。

“大帅,您为什么非要让女孩子也接受教育?而这必将是此事最大的阻力。”

“宗羲,对小孩子影响最大的人自非母亲莫属,仅此一点,我们也务必要使所有的女孩子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相对而言,女子可能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点。”

顿了顿,张素元又接着说道:“宗羲,辽东人力有限,而我们夹在离人和朝廷之间,处境艰难,所以必须尽起辽东之人力。今后战阵之间,白刃格杀会越来越少,枪炮将会成为主要、甚至是惟一的武器,所以力量将不再是衡量战士优越与否的唯一标准,如此一来,男女在战场上的差别就不会太明显,如果我们将最优秀的女子组织起来好好训练,我想她们可能不输于男子。”

知道张素元早已胸有成竹,更知道张素元必会将办学的事交给他,而且他也志在必得,于是顾宗羲开始问及如此办学所必然得面对的种种难题。

“大帅,要建立如此规模的学校,需要的银子必然很多,以辽东目前的状况能够解决吗?”

“宗羲,不是很多,而是极多,我们要办的学校全部免费。”张素元淡然一笑,说道。

此言一出,又让顾宗羲愣了半晌。

“大帅,有这种必要吗?”

顾宗羲知道,张素元此言一出会对辽东的财政造成怎样的压力。在目前的情势下,将辽东有限的财力全部用在军队上才是正理,所以他觉得建立如此规模的学校至少在目前没这种必要,何况竟还要全部免费!

“宗羲,有这种必要,我们现在就要为千秋万代立行!倘有一日,我们真能开创一个全新的国家,免费教育就是第一国策,谁违背,谁就是国贼!”张素元冷冷地说道。

“免费也罢,收费也好,其实消耗的都是整个国家的财富,但免费收费对普通百姓,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却会巨大到难以估量。以科举为例,隋唐至于今日,千多年来,科举之所以能够取代门阀政治,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实质的原因其实只是出于为了维护皇权稳定的需要而已。试想,如果没有科举,如果国家选取官吏依旧尽出豪门,那在体制内,平民永远都是平民,没有任何改变的机会,于是平民要想变换身份就只有造反一途。天地生民,千差万别,有的安于温饱,也有的思谋飞黄腾达,如果没有体制内向上流通的通道,则人们必然会到体制外寻找,这就是潜藏于地下的地火,一旦时机到来,地火必将喷薄而出。”

“生民日众,其心不古日甚,要是谁想复辟门阀政治则无异于自取灭亡,故科举对历代皇权之稳定功莫大焉。科举尚且如是,如果能始终把全民教育定为国策,其对后世影响若何?人亡则政息,历往先贤概莫如是,而全民教育就是我们打破此一宿命的希望,而要实现全民教育,则唯免费一途而已。”

“科举是一种公平的体现,而其实质就是教育。实现全民教育就是实现社会的根本公平。如果实现了全民教育,则不论世事如何变化,整个社会的基本公平都将得以保证,而这种基本公平的保证终将使国家回到正轨。”

“宗羲,对一个没有私心的理想政权而言,教育免费收费没什么不同,都是一个锅里搅马勺,但古往今来实际的情况却是,掌握权力和财富的极少数人永远比绝大多数没有权利和财富的人更有力量。施行全民免费教育,显然富人得为穷人付账,如此,这些富人怎会愿意?而比银钱上的实际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心理上的失落,财富之所以成为人人都为之向往的东西,实际的生活享受固然是最直接的动力,但心理上的优越感才是财富最迷人的魅力所在。如果一旦我们实现了这种最根本的公平,整个社会的心态必将日趋平稳,以往贫富间的强烈对比也就必然随之大为失色,如此一来,也就可以想见会有多少富人为之涕泣呼号,愤愤不平。”

“宗羲,只要我活着一天,这些人再怎么怨恨都无可奈何,但我死后呢?所以我决心穷我一生之力务必要做成一件事,就是将全民免费教育打造成新的千秋万世不可侵犯的神圣法典:谁敢违背,全民共诛之!苟能如此,此生无憾!”

“大帅,宗羲虽不清楚辽东的财政状况,但想必不会有多余的财力办如此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