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头我再买两千把破锋刀。”他说。

    杨梦龙说:“这才像话!”

    检阅完毕,孙承宗让大军解散,神情有些欣慰,捋着胡子问:“建斗,你可知道老夫为什么要在百忙之中突然跑到大名府来?”

    卢象升说:“下官愚钝,请阁老提点。”

    孙承宗淡然说:“朝中有人参你私自贩卖军粮牟利,搜刮民脂民膏充作军资,大量打造兵器,似有不轨的意图。”

    卢象升面色微变,额头都冒出冷汗来了。杨梦龙脱口叫:“是哪个王八蛋干的?也太毒了吧!”

    孙承宗神情厌恶,说:“还能是谁干的?当然是那帮言官御史了!”

    明朝的言官御史就是现在的街头政治家,没有实权,什么事都不用干,骂人就行了。他们一天到晚就干两件事:骂皇帝;找同僚的碴。当明朝的皇帝是很辛苦的,稍稍有点错处马上就会有一大帮言官御史眼冒绿光流着口水的扑上来穷追猛打,不让皇帝低头认错装孙子不算完!如果皇帝气不过了,要揍他们,那更是求之不得了,对这帮家伙而言,挨廷杖绝对是最光荣的履历,一顿板子下来,绝对是声誉跃起,所以很多言官御史都是没事找事,无中生有的找皇帝的碴,指着皇帝的鼻子骂得狗血淋头,倒不是皇帝真的犯了那么多错,而是这帮家伙屁股痒了,想骗廷杖,往往气得皇帝脸色铁青却又无可奈何。至于找同僚的碴,更是他们最乐意干的事情————找皇帝的碴是有风险的,一旦让皇帝恨上了,给你升个官然后找个碴宰了你,找谁哭去?找同僚的碴那是一点风险都没有,只管拿放大镜盯着同僚的一举一动,稍有错处马上夸大十倍然后上奏就行了,能将那个倒霉蛋扳倒当然是普大喜奔,板不倒也没事,对方奈何不了你的,谁叫你是言官御史,有风闻奏事————说白了就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的权力呢?这帮家伙纯粹就是一群疯狗,逮着谁咬谁,因为言官是没什么油水的,只有将那些手握实权的家伙扳倒了他们才有上位的机会,自然是该忽悠就忽悠,语不惊人死不休了。像卢象升卖粮吧,朝廷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给天雄军发军饷了,粮食丰收之后当然得卖掉一些以补充军需用度,马上就让言官御史们找到了攻击他的机会,奏折雪片般飞向崇祯皇帝,几乎将崇祯皇帝给活埋了,罗织的罪名更是让人毛骨耸然,随便皇帝信了哪一条,他卢建斗都得死无葬身之地啊!至于证据,对于言官来说,那是从来就不需要的,他们的职责是风闻奏事,不是办案!

    卢象升定了定神,说:“阁老明鉴!下官确实是卖了不少粮食,但那也是因为朝廷数月不发军饷,军需用度匮乏所致!至于大量打造兵器不瞒阁老,兵部拨下来的兵器大多有破损,弓箭火铳很多都不堪使用,特别是火铳,打几发就炸膛,为将士的生命安全计,下官不得不将这些火铳重新回炉”

    孙承宗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了,淡然说:“你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我还信不过你么?你做得很好,不仅自己养活了近万天雄军,还让天雄三卫近两万户军户都过上了温饱的生活在你回来之前老夫先在大名府城的街市转悠过了,也跟一些老百姓谈过了,街市上琳琅满目的货物是不会骗人的,老百姓那满足安祥的笑容更不会骗人,你干得很好!至于那帮言官御史,当他们放屁好了,他们也就这点本事了!”说到这里,他笑了笑,说:“他们这么卖力的攻击你,无非是看到天雄三卫欣欣向荣,眼馋了,想扳倒你,将你攒下来的这点东西瓜分干净罢了,那帮家伙的私心味,隔着十里都闻得到!”

    卢象升感激的说:“多谢阁老信任!”

    孙承宗说:“好好干,让更多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回去之后老夫会上奏朝廷,让圣上给你更大的权,当然,如果天雄三卫能纳几万石粮食的税就更好了,朝廷现在真的很缺钱粮。”

    杨梦龙咕哝:“这不公平老子一个卫就纳了五万余石土豆面,他三个卫才纳几万石,太不公平了!”

    卢象升说:“只要朝廷不滥征,下官纳几万石粮又何妨?”由于军田被侵占,大批军户破产,卫所早已入不敷出,明朝中叶的时候不得不免掉了卫所的赋税,开始给卫所发军饷了。那是没办法的事情,卫所军户都要饿死了,还怎么纳税?只能免掉了,不过现在天雄三卫和舞阳卫大获丰收,朝廷认为还是应该稍稍的征一点税,免得国库里的老鼠通通饿死了。卢象升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只要朝廷能放点权,别瞎派人到天雄三卫来捣乱,纳点税又何妨?

    “天雄军还没有火炮吧?”孙承宗指着又天始操练了的士兵,问。

    卢象升说:“兵部还没有拨下来。”

    孙承宗说:“没有火炮可不行,一支军队没有火炮,可是要吃大亏的。回去我想办法让兵部尽快给你拨十几门火炮过来,你加紧训练,没准没准你们很快就要上战场了。”

    卢象升愕然:“阁老的意思是”

    孙承宗说:“自大凌河城重修工程开始之后,辽西的形势就骤然紧张起来,只怕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了。如今朝廷已经没有多少能战之兵了,万一关宁军不支,只怕要动用到你的天雄军,你要作好准备!”

    卢象升凛然,抱拳一礼:“下官随时听候调遣!”

三十 风起大凌河() 
孙承宗在大名府逗留了两天,便匆匆返回京城面圣,向崇祯上报此行的结果,然后马不停蹄的前往山海关。正如他本人所说,自大凌河城重修工程开始之后,辽西的局势便骤然紧张起来了。大凌河城是锦州的坚实屏障,此城一成,后金在辽东的军事调动将受到极大的钳制,关系重大,袁崇焕两次修筑大凌河城,两次都被后金给扒了,这次后金也不会让明军安安心心的把城修好的,辽东的火药味已经越来越浓了,他不回去盯着可不行。

    送走了这尊大佛,卢象升开始忙碌起来,用最快的速度搜集骡马大车,囤积皮革棉花,匠户营更是昼夜两班倒,加班加点打靠兵器铠甲,制造铅弹。天雄军能否上战场还没有个定数,但他是个实诚人,孙承宗让他作好准备,他就老老实实的作准备,随时待命。杨梦龙也磨拳擦掌,火烧屁股似的跑回河南去作准备,今年一年都在忙着种田建工厂建学校,他早就不耐烦了,现在有机会了,当然希望可以带领舞阳卫到辽东去跟后金好好较量一番,看是那帮未开化的野人狠,还是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磨出来的舞阳精兵强!临了他还想把戚破虏这小子拽回去,但是这小子不知道躲哪去了,没找着,只得悻悻作罢。

    孙承宗回到山海关的时候,大凌河重筑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了。这座城虽然两度被摧毁,但墙基还在,工程进度自然很快,关宁军在五月份决定重新筑城,七月开进大城河城遗址动工,一万三千多人的大军,再加一万多商贾役夫一起动手,不到半个月就修好了城墙和好几座堠台,再有几天,城堞也能完工,到时候大凌河城便成了一座坚城,后金想啃下这块硬骨头就难了。关宁军对此次行动还是很热心的,后金不善于攻坚,傻子都知道,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屡次在明军的坚城大炮之下吃鳖,只要心齐一点,城墙修得坚实一点,就能守住。而一旦守住,大凌河两岸的沃土便尽归关宁军所有,这些土地肥沃而湿润,灌溉方便,足以开垦出上百万亩良田,这么划算的买卖,不干的是傻子。因此这次关宁军下了血本,仅战兵就出动了五千余人,何可纲、祖大寿、祖可法、祖泽润关宁军最能打的将领基本都出动了,还拉上了五千剽悍善战的川军。这支川军主要是负责掩护关宁军筑城,城一筑好,关宁军就会让他们滚蛋,关宁军的风格一向如此,从来都只有他们占友军便宜的份,友军想跟他们共享军功,那是做梦。

    “呼,总算是修得差不多了。”秦翼明望着正在城墙上忙碌个不停,抢修城堞的役夫,吐出一口闷气。他带川军过来是为了掩护关宁军筑城,而关宁军一直跟川军不对付,双方相处得很愉快。川军曾在浑河两岸和戚家军联手,与后金八旗展开血肉搏杀,步战丝毫不弱于后金八旗精兵,后金八旗面对川军和戚家军那刺猬一般的军阵束手无策,最后还是靠投降的明军炮手开炮轰开明军的阵列,这才突破了明军方阵,最终这两部全军覆没。浑河一战是戚家军的谢幕演出,同时也是川军光华绽放的时刻,那一战打出了川军的赫赫威名,朝廷特意将九千川军调到山海关,作为山海关的最后一道屏障,同时也有用川军稍稍制衡一下关宁军,免得关宁军一家独大的意图。关宁军当地头蛇当惯了,来了这么一支威名赫赫的精锐之师在自己的地盘驻扎,自然很不爽,川军和关宁军的关系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了。这次筑城大家配合得倒还算好,但关宁军对川军的排斥和戒备是显而易见的,弄得川军老大的不爽,巴不得工程早点结束,好返回驻地,省得在这里看关宁军的脸色。

    年轻气盛的祖泽润走了过来,向秦翼明拱手一礼,笑着说:“秦将军,这么空闲呀?”

    秦翼明对这个总是皮笑肉不笑的年轻人很不感冒,淡淡的还了一礼,说:“闲着没事,就出来看看。在我们石柱,这么庞大的工程可是难得一见的。”

    祖泽润说:“这次掩护筑城,秦将军辛苦了。此城一成,等于将整个防线往前推了几十里,往建奴的心脏地带狠狠的敲下了一枚钉子,定会让建奴如芒刺在背,寝食不安的,扭转辽西局势,在此一举!这里头也有秦将军的一份功劳啊!”

    秦翼明心里冷笑。你说得好听,谁要是当真了,要分一份功劳,只怕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那边传来一个雄厚的声音:

    “城墙修得差不多了,壕沟还得再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