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8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士兵都低垂着头,机械性的迈着步子。秦翼明对此也很无奈,地方州县防他们甚于防贼,他嘴皮都说破了,别说让他们进城休息,连给他们提供一点热饭都是免谈,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大声鼓励士兵们再加一把劲,等到了大明道的地界,他们的处境就会好起来了。

    上百名骑兵保护着杨梦龙的马车,在驿道上飞驰而过,川军将士沉默的两边让开,看着这些黑盔黑甲的骑士飞驰而过,议论纷纷:“河洛新军这是要出兵了吗?但是出动这么点人是什么意思?”秦翼明也有些诧异,看着那辆马车,总觉得有些古怪。这时,马车的窗帘被掀开一角,一张熟悉的脸探出来,冲他挥了挥手,然后窗帘又飞快的放下了。秦翼明浑身一震,不敢置信的喃喃自语:“是他!?”

    副将没看到,纳闷的问:“将军,怎么了?”

    秦翼明连忙说:“没什么,没什么!将士们,加快速度!大名道那边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罐头和炖得烂熟的牛肉,就等着你们过去放开肚皮狂吃了!”

    川军将士喉结上下耸动,咕地咽了一口口水,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脚步。他们现在又累又饿,但为了吃到香喷喷的罐头和牛肉,一个个都走得飞快,这大概就是望梅止渴吧。

    秦翼明双眼始终盯着那辆马车,双拳捏得紧紧的,心潮起伏,在马车消失在地平线后面之后,他回头望了望那座拒绝向他们提供给养的城市,暗暗冷笑:“抓紧时间得意吧,很快你们就哭都没有眼泪哭了,因为你们的克星回来了!”

    “哥,什么事呀这么开心,出征以来我还是头一回看到你笑得这么开心的呢!”秦思玲的声音飘了过来,她是秦翼明的三妹,自幼习武,弓马娴熟,又得到秦良玉的指点,在兵法上也有不错的造诣,这次川军出川,她一再坚持,再加上旅顺之战中损失了太多军官,到现在都没有补满,秦翼明就把她带上了。

    秦翼明赶紧摇头:“没什么,没什么,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而已。”

    秦思玲笑骂:“你还真是个老天真!”一踢马腹,骑着战马一溜小跑的朝着前方飙去,寒风将她的披风和长发高高吹起,英气逼人。

    也不知道是望梅止渴的心理在作怪,还是受了河洛新军可能出兵的利好消息鼓舞,原本士气低落的川军速度大大加快,很快就进入了大名道的地界。正如秦翼明所说,大名道为他们准备了大量肉罐头和炖得烂熟的牛肉,把他们的肚子都快撑炸了。在大明道稍作休整之后,川军士气变得高昂,精神抖擞,直奔北京!

    这些穿着草鞋在冰天雪地中行军的川军将士并不知道,现在他们已经是整个华北平原上唯一一支能跟后金劲旅正面交战的明军了。

一二八 噩耗() 
河洛新军动员速度之快,是举世闻名的。现在的明军,除了天雄军、登莱军等少数几支军队外,动员时间都是以月来计算,没办法,征集民夫、筹集粮饷、准备各种器具、跟上级讨价还价、上级之间再扯扯皮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这就是壬辰倭乱时,万历在战争爆发初始便决定出兵,但是直到半年后日军攻占平壤,明军还没有完成集结的原因,动员效率太低,部队分得太散,想将全国各地的军队集结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河洛新军的动员速度是以天为单位计算的,而整个参谋团也是以天为单位制订作战计划的!

    杨梦龙出发之后,河洛新军仅仅用两天时间就准备停当,首先是骑兵部队出发,接着是步兵。骑兵没有带铠甲,路途遥远,天寒地冻,必须节省马力,铠甲都扔给后方车队帮他们运过来就是了,枪骑兵高举着四米半长的马槊,这是他们的骄傲,当上千枪骑兵挺着马槊排成整齐的队列,像一堵飞驰的铁墙一样猛撞过来的时候,没有一支军队能够不崩溃的。剽悍的猎骑兵在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之后,也能进行骑墙冲锋了,不过队列远没有枪骑兵那么严整,冲击力跟枪骑兵有着较大的差距。他们淘汰了弓箭,换上了燧发手枪,这玩意儿能六连发,可以洞穿任何盔甲,打上了就是重伤,比弓箭管用得多。一把高碳钢打造的苗刀是他们的主要装备,这玩意长达一米二,背厚刃薄,锋利无比,凭借奔马的速度可以轻松斩开三四层厚的硝制牛皮,以马背上那些骑士那精湛的刀法,一刀挥过去必然是鲜血喷溅,敌人只要挨上一刀,身体就别想完整了。四千骑兵浩浩荡荡的从河洛地区开出,如同一个巨大的黑色箭头,直指北方,那场面当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骑兵后面是规模更加庞大的步兵军团。这是自河洛新军组建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远征,三个军团一个不留,只留下一点部队留守军营,主力悉数开拔,薛思明的第一军团在前,韩鹏的第二军团居中,阎应元的第三军团在后,三万余人车驰步奔,严整的队列连绵数十里。跟同时代欧洲军队那花里胡哨的、杂乱无比的军服不一样,这支大军从将军到士兵,都是清一色的黑盔黑甲,唯一不同的是军官的袖标和军装上会有一些比较显眼的标识,而且他们用的是刀,普通士兵则是清一色的步枪,腰间挂着子弹袋,同时插着五六枚手榴弹,背包里还有一些子弹,一把半米长的小型工兵锹,用高锰钢制造,两面开刃,挖坑砍柴切白菜开西瓜煎鸡蛋劈脑袋那叫一个好使。李岩让大家多带弹药,少带干粮,轻装疾行,粮草供应自有粮商提供,完全用不着担心,所以每个人都只往自己背包里放了十来块压缩饼干,一小罐蜜枣就出发了,走得那叫一个快。他们没有军乐队一路吹吹打打宣扬军威,军乐队的腰鼓都扔到马车上了呢,事实上也用不着锣鼓喧天,他们沉默行军时那整齐的、让地面微微颤动的脚步声已经足以震撼人心,河洛地区百姓为之振奋,但河洛地区之外,很多河南的地方官员在城墙上看着这支大军浩浩荡荡的从城外开过,面如土色,身体打摆子似的微微发抖,冷汗直冒,暗暗倒抽一口凉气:“我的天,这帮天煞星怎么倾巢出动了?不是说那个祸害已经死了,整个河洛新军已经乱作一团了吗,怎么”

    河洛新军不愧是大明第一强军,建奴鞑子怕他们怕得要死,就连自己人也怕他们,怕得要命。在河洛新军面前,敢指着川军的鼻子尽情嘲弄的各州县地方官一个个噤若寒蝉,安静如鸡,好些官员称病躲了起来,而顶缸的官吏也苦着脸出城去迎接,表示可以提供一点粮草军饷神马的。然而河洛新军理都不理他们,径直就开了过去。在河洛新军身后是川流不息的运输车队,将各种军械、粮草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而在他们前方还有大批商人在紧张的为他们准备饭菜、被服,他们犯不着去看那些地方官员的脸色。

    他们不去看地方官员的脸色,那些地方官员就只能看他们的脸色了。

    登莱水师在短短三天之内就作好了一切准备,庞大的舰队扬帆离港,朝北方驶去,效率之高,令人瞠目结舌。由于刮的是猛烈的北风,整支舰队在一天当中的绝大多数时候都是逆风行驶,行进异常困难。抵达上海的时候沈廷扬不得不改变计划,在吴淞口停留了两天,避过一股强劲的寒流,同时也为舰队补充了弹药和被服。躲过了那一波寒流之后,舰队继续沿着海岸线往北方艰难的前进,沈廷扬焦急万分,风向不利,速度实在是太慢了,急得他都想让水手们登陆步行前进了!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上了岸的水师,还叫水师吗?

    进入渤海的时候,让人发疯的北风渐渐停了,海面变得平静,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沈廷扬的心悬了起来。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便看到大片大片浮冰遍布海面,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今年北方出奇的寒冷,渤海大面积冰封,难以行船了。沈廷扬下令舰队停止前进,同时派出小船深入浮冰群,试图找到一条通道。这些负责探路的水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危机四伏的浮冰群中间穿行,试图寻找到穿越浮冰群的通道,但几次前进都被俘冰给逼了回来,还有两艘小船撞上浮冰沉没,一名水手牺牲,这是登莱水师在这场战争中流下的第一滴血。

    沈廷扬实在等不了了,冒险让人升起热气球,他亲自登上热气球,顶着高空中刺骨的寒冷,用望远镜长时间观察海面,寻找通道。然而眼前的情景让他绝望,到处都是浮动的海冰,密密麻麻的,别说登莱水师这些动不动就上千吨、两三千吨的巨艘,哪怕是一艘独木船也无法行驶!更加糟糕的是气温仍在下降,相信用不了多久整个海面都会结冰,就算是神仙都过不去了!

    任豹是山东人,熟知渤海的情况,忧心忡忡的对沈廷扬说:“提督大人,我们必须马上返回烟台,否则海面一结冰,整个舰队都会被困在浮冰上,到那时我们就全完了!”

    沈廷扬既郁闷又愤怒,切齿怒骂:“该死!那些怂恿胁迫圣上在冬季御驾亲征的文武官员通通都该死!你看他们干的好事!”

    事已至此,骂也没用,冬季的渤海实在太危险了,再强大的舰队也无法与之抗衡,沈廷扬只能指挥舰队调头使用向烟台港,在这个相对温暖的港口过冬。而正如任豹所料,在他们进港后的第二天,渤海万顷波涛尽数被海冰覆盖,冰得跟铁板似的,一片木板都无法下海。天公不作美,意味着强大的登莱水师只能在这场战争中充当看客,空有强大的战斗力,却一点忙都帮不上。沈廷扬虽然足智多谋,面对如此困境,却也是无计可施,只能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海冰破口大骂。

    在沈廷扬破口大骂的时候,杨梦龙已经来到石门了。几年前,这里爆发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天雄军以寡击众,一战全歼高迎祥三十万流寇,天下变色。几年来,在天雄军的大力帮助下,这里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了,几十万流寇俘虏全部成了石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