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混球-第8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流寇,天下变色。几年来,在天雄军的大力帮助下,这里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了,几十万流寇俘虏全部成了石门居民,他们辛勤劳作,种植小麦、大豆、向日葵、棉花、土豆等作物,农闲的时候就到城里的工厂打工,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不敢说有多富裕,但温饱是有保证的,每个月还能吃几顿肉,哪怕是最顽固的流寇,也提不起作乱的心思了。

    杨梦龙被迫在石门停了下来,倒不是他想躲在这里偷懒,实在是身体不允许他继续前进。他本来就重伤未逾,又在天寒地冻的季节连日奔波,马不停蹄,铁打的身板都吃不消,抵达石门之后,他再也撑不住了,发起了高烧。红娘子死活不让他继续赶路了,请来当地最有名望的大夫给他治病。吃了几天药,病情稍有好转,他又要上路了,红娘子气得把药碗都砸了,叫:“你这不叫赶路,你这叫找死!你看看,你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再不休息一下,不等赶到北京你就完了!”

    杨梦龙没有顶嘴,只是叹息:“我是想将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啊这是个可怕的阴谋,我每耽搁一天,可能就要死上好几万人了”

    红娘子放轻了语气:“但你也不能一点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啊,再这样下去,不等到达北京,你就要垮了!大明两支擎天柱,肃毅侯去了辽东,能不能回来都是未知之数,你再垮掉,天下苍生还能指望谁?”

    杨梦龙只是叹息。

    这时,外面忽然传来嘈杂的人声,那是嗡嗡议论声夹着惊呼声、咒骂声,震天动地的。杨梦龙诧异地叫:“扎吉,怎么回事?”

    扎吉冲翁走出去查探了一下,神情惊骇的回来,说:“侯爷,有大批难民从阳泉、太原那边涌过来了!”

    杨梦龙浑身一震:“有大批难民从阳泉、太原涌过来了?这是怎么回事!走,去看看!”不顾红娘子的阻拦,支撑着站起来,和扎吉一起走了出去。一出门他便看到很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难民步履踉跄的在官差的引导下走向广场,官差会在那里搭建帐篷安排他们暂且住下。这些难民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很多人鞋子都磨烂了,双脚冻得通红,一些女孩子原本白净的手上长了冻疮,疼得直哭,他还看到一位妇女披头散发,神色有几分癫狂,看到七八岁的女孩子就拉过来看,边看边叫:“我的女儿,我的女儿呢?你在哪里?”显然她的女儿已经在路上走散了,她受了太大的刺激,快要疯掉了。没有人责怪她,大空都默默的从她身边走过,不忍心告诉她她背上那个还不满两岁的孩子已经死了。

    还有一对老夫妻仆在地上,捶着地面失声痛哭。他们唯一的儿子已经病死在路上了,他们无依无靠了。

    杨梦龙拉住一名身穿儒服的老者,问:“老人家,你们这是从哪来的?”

    老者说:“太原!”

    杨梦龙吃了一惊:“太原?天寒地冻的,你们不留在太原,跑这里来干什么?到底出了什么事?”

    “到底出了什么事?”老者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声音有些怪异:“你真的不知道?”

    杨梦龙说:“我真的不知道。”

    老者苦笑,苦涩中透着极度的愤怒:“我也不知道我不知道三四个月前朝廷大军还是捷报频传的,怎么一下子就兵败如山倒了;我不知道两个月前九边防线还坚如铁壁,怎么一下子就垮了;我更不知道天雄军两个月前还统率数省兵马与鞑子血战不休,名满天下,怎么一下子就众叛亲离了,陕军放开了榆林防线,晋军放开了朔州防线,任由建奴鞑子长驱直入,抄击天雄军后方;我同样不知道那些武将是怎么想的,明明拥有那么多人马,就是不肯跟建奴和鞑子好好打一仗,望尘即退,望风而降,区区几千鞑子就能在山西、陕西横冲直撞,所向披靡!”

    杨梦龙如遭雷击:“什么?你说什么!?”

    老者凄然一笑:“还没听明白吗?肃毅侯苦心构筑的九边防线已经垮了,建奴和鞑子已经攻破朔州和榆林,兵分两路向太原杀过来,一路攻城掠地,如入无人之境,那么多坚城根本就没有守,敌军一到就降了,只剩下天雄军还在前线苦战,用血肉去填补防线上那个越来越大的缺口,朝廷大军不是冷眼旁观,就是帮建奴和鞑子打他们!”说到这里,他两眼几乎要喷出火来,对着阴霾的天空发出一声悲怆的嘶吼:“老天爷,睁开眼睛看看吧!这国家就要亡了,就要亡了啊!!!”

    悲怆的嘶吼声让杨梦龙手脚冰冷,说不出话来,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头:“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一二九 烽火离歌() 
大同盆地朔气逼人,寒风像一把长刀,反复扫荡着一切活万,天地一片苍茫。

    冷,实在是太冷了!

    令人吃惊的是,即便是在这种泼水成冰的活见鬼季节,仍然可以看到大批农民拖家带口,顶着寒风,迈动沉重的步子走向大同城。他们又冷又饿,疲惫不堪,很多人都因为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而倒了下去,这一倒下去,就再也没能爬起来。这些都是从河套平原撤下来的移民,原本他们已经在河套平原建起了很多村庄和城镇,修好了公路,满以为总算可以过上好日子了,谁知道风云突变,蒙古人跟疯了似的朝河套平原涌来,跟他们展开厮杀,残酷的战斗从春天一直持续到秋天,又从秋天持续到冬天,没完没了的战事将每一个农民都逼成了战士,他们持枪据守着定居点,死战不退,一些定居点被攻破了,但大多数定居点还在他们手中,蒙古人一次次冲击,都让他们打了回来。他们坚信,只要天雄军能给予他们有力的支援,他们能让蒙古人在河套平原上把血流干!

    然而现在一切都变了。崇祯轻率鲁莽的御驾亲征抽走了天雄军三分之一的兵力,漫长的防线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原本这个漏洞是可以让陕西、山西、宁夏等边军填上的,可活见鬼的是,卢象升被调走之后,绝大多数原本对天雄军言听计从的边军突然就翻脸了,纷纷让开了防线,蒙古大军如同被决堤的洪水,从防线汹涌而入,原本牢不可破,令蒙古人绝望哀号的九边防线就这样垮了,分布在漫长的边境防线上的天雄军纷纷被分割,被包围,后方被蒙古骑兵搅得一团糟,到处都生烟冒火。天雄军已经自保无暇,无法再给予移民定居点以有力的支援,很多定居点就这样被汹涌而来的蒙古骑兵淹没了,雷时声忍痛下令所有移民暂时撤回大同。两年苦战的成果就这样毁之一旦,那些在这片土地上流了太多血的移民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掩护他们撤退的天雄军心情更加糟糕,蒙古骑兵已经不敢再在他们周围打转了,因为一看到他们,天雄军就会跟疯了似的冲上来跟他们厮杀,不把他们赶尽杀绝绝不罢休,论正面厮杀,他们远远不是天雄军的对手!

    天雄军的战斗力依然强悍绝伦,但是这头雄师的利爪已经被死死绑住,嘴也被封住,快要挥不动利爪,发不出怒吼了。相信此时的天雄军将士的心情,跟一千多年前在大唐元气大伤后仍然坚守着安西四镇、河西走廊的唐军将士一样,愤怒、悲哀、凄凉。他们明明拥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没有一个敌人敢于跟他们正面交锋,守卫着如此广袤的土地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塞外铁骑潮水般涌来,将他们淹没!

    一支骑兵呼啸而来,血红的披风在寒风中猎猎卷动,如同一面面血色大旗面。每名骑士的马颈上都挂着一两颗血淋淋的头颅,有些科头索发,是蒙古鞑子的,有些留着金钱鼠尾,是建奴的,为首那员大将身材高大,面容粗砺,不怒自威,正是关宁军中著名的猛将祖大弼。显然这位猛将又带领他的骑兵出去找敌人的麻烦了,并且宰了不少。这队骑兵纵马飞驰,避过难民队伍,直入大同城,看着他们剽悍雄健的身影,难民们惶恐的心中多了一丝丝安全感。

    这些忠勇善战的军人还在,希望就在,河套平原,他们一定会回去的!

    祖大弼飞马入城,直入中军帐。而中军帐内,雷时声正看着沙盘,一筹莫展,听到脚步声头也不抬,问:“回来了?”

    祖大弼没有说话,拿过一壶热的马奶酒咕咕咕就是一通狂灌。

    雷时声问:“白羊滩那一带的移民都撤下来了?”

    祖大弼将灌空了的酒壶往桌面一扔,带着几分嘲弄说:“撤下来了,撤得一干二净,干净利索!”说到这里,他压抑不住胸中的怒火了,一脚将一把椅子踹开,大声说:“老雷,这样下去不行啊!这段时间都没怎么打,就把两年征战的战果给丢光了,民心和士气也丢光了!仗不是这样打的,必须动起来,动起来打!打野战我们怕过谁了!”

    雷时声慢慢抬起头,看着他。这一段时间下来,他瘦了很多,眼袋都出来了,胡子拉茬的,眼里布满了血丝。他涩声说:“动起来打?现在我们全军都被分割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孤立无援了,那些一百几十人一队的小部队一旦离开堡垒马上就会被吃掉,还怎么动起来打?”

    祖大弼越发愤怒:“那么多边军是吃素的么!?”

    雷时声神色更加苦涩:“他们当然不是吃素的他们可没闲着,正帮着蒙古鞑子和建奴攻打我军的堡垒呢!老祖,你还不知道吧?据我军侦察部队报告,建奴大军正顶着风雪往大同压过来,仅仅已经被发现的,就有正红旗、正蓝旗、镶蓝旗三个旗了,而蒙古鞑子的先锋部队势如破竹,快打到太原了!”说到这里,他放声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我们苦心训练的边军现在比以前还要不堪,以前只是望尘即退,现在却变成了望风而降!我们提供给他们的强弓劲弩、火铳、盔甲、钢刀长矛,都被他们恭恭敬敬的送到鞑子面前,鞑子扔掉臭哄哄的皮甲和石牙箭,换上这些精良的装备,肆无忌惮地屠戮大明的军民,而他们就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