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5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豆家山、古城领、沟娃山的各个制高点形成了高低错落,轻重搭配的交叉火力。

    此时的西北大军阀马步芳早就跑到了老窝西宁,而把主持兰州决战的摊子交给了大儿子马继援,至于马步芳为什么早早地跑回了西宁,众人的说法都不一样,有的说是怕死先跑了,有的说是为马家父子趁早去联系退路,还有的说是要把马家上百年来贮备在西宁的家产悉数搬走,不管怎么说吧,马步芳确实是走了。

    马步芳走了,可是他大的儿子马继援却没有走,马继援号称是西北三马家族里最有希望的后起之秀,这个家伙还真就下了死守兰州的决心,马继援不惜血本,把他的精锐主力八十二军的三个师摆在三个主要的防御阵地上,第一百师固守马架山及豆家领一带,第二四八师固守营盘领,第一九零师固守沈家领及狗娃山,第一二九军为预备队,部署在兰州西关两地,战前刚从新疆调来的榴弹炮部队部署在兰州的东教场,三个保安团驻守在兰州东港镇一带,黄河以北由新编第一师、骑兵八师(在固关被解放军击溃的马英师)和被消灭后又重新整补的骑兵十四旅来防守,当然了,还有中央军和宁夏马家军的配合行动。

    至少在表面上青马军对战前部署信心十足,马继援认为,要用坚决的防守来消耗攻城共军的实力,一但时机成熟,共军的士气受挫,这时候中央军和宁夏的马家军从两侧出击,与青马军一起聚歼西北共军于兰州城下。

    想法不小,决心也很大,可是马步芳父子的计划能实现吗?西北的中央军有两支,一支是蒋委员长的高足胡宗南的部队,这时候的胡宗南还有十万人左右的残兵败将,正在被自己夕日的同学周士第将军的十八兵团追的象丧家之犬一样,那里还能有什么心情和实力去救援兰州,马步芳父子也没有把胡宗南计划在内。

    ……

第497章 战兰州之悍匪守城() 
第497章

    战兰州之悍匪守城

    兰州战役前马步芳父子没有对胡宗南的中央军寄予什么希望,他们也知道远在秦岭的胡宗南不可能来救援他们了。

    在西北地区,第二支中央军系统的部队是军政长官公署副主任刘任带的部队,这支中央军名义上也归马步芳这个正牌的军政长官调遣,但也只是名义上的归他调遣,马步芳也明白,他这个地方上土军阀上位的军政长官想指挥动中央军系统的军队简直难如登天,比登天还难。

    第三支部队是宁夏的马家军,宁夏的马家军也是兰州战役变数最大的一支力量,如果宁马军真的能来援助兰州,第一野战军的整个战役计划又得有大的变动,西北野战军是否还能如期开始兰州战役都在未定之中。

    可是这时候宁夏马家军的当家人马洪逵正被他的拜把子兄弟傅作仪将军劝说的摇摆不定,加之对青海马家军的厌恶和保存实力的思想根深蒂固,想让宁夏马家军来援也很难很难。

    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的,跟别人没多大关系,马步芳能有今天众叛亲离这么一出,也跟他一贯的作风有关系,几个月以前,在胡宗南的中央军与解放军在关中和扶眉地区决战的时候,青马军近在咫尺却一直作壁上观,致使胡宗南的主力被解放军聚歼。

    坐视中央军主力被解放军全歼却无动于衷,这样的友军还要来何用?胡宗南中央军系统的军官恨青马军恨的牙根都痒痒,就算没有解放军的十八兵团的围困和牵制,也不见得能来援救青马军。

    在平凉地区作战的时候,马步芳又搅尽脑汁搞出了一个什么“平凉决战计划”计划里满篇都是把宁马军放在最前面与解放军死拼,而他的青马军却要择机在后面拣便宜,宁夏马家军的当家人马洪逵是一个尖滑到了极点的老军阀,在跟马步芳争夺西北军政长官和甘肃省政fu主席的时候就对马步芳父子很不满意了,从马步芳编制出“平凉作战计划”以后就对他彻底失去了信心,这时候马步芳有难了,想让马洪逵这个老狐狸舍弃身家性命来救援青马军???能做到吗?

    最后再说一下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部队,这一部分中央军本来就是为了监视控制二马的军队而设置的,国民党的中央政fu把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的所在地建在兰州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设在兰州可以有效的控制青海和宁夏的地方势力。

    平时中央军就和二马的军队互相看不上眼,后来因为大势所趋,风雨飘摇的国民党政fu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把西北军政长官的位置让给了一直以来野心勃勃的青海大军阀马步芳,拉拢和利用马步芳为国民党在西北地区举起青天白日的大旗。

    得势的马步芳欣喜若狂,在得到这个任命以后把兰州城内所有中央军系统的军队统统赶出城外,管你是什么军长和师长的,一概扫地出门,在整个市区内全部换上了自己的青马军,青马军在兰州骄横跋扈,耀武扬威没人敢惹,连以前的中央军也要退避三舍。

    这么混天黑地的胡干,让中央军系统人如何能下决心帮马步芳守城?还不如借解放军的手把这些青马军全部消灭,想让他们帮马步芳父子卖命?门都没有。

    这就是当时西北战场上几支国民党军队的真实心态,虽然国民党军队在大西北的总兵力并不比解放军少多少,武器装备也不错,单兵作战能力可能还要比解放军强上一些,但却很难形成一股合力,马步芳父子想在兰州城下借中央军和宁夏马家军的力量围歼解放军的意图不过是一枕一相情愿的黄粱美梦罢了,青马军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也只能是孤军守兰州。

    不过,就算这样,兰州战役也非常难打,马继援在几个主要的防御阵地上向自己的部下叫嚣,我们青马军不是中央军,也不是宁马军,是敢打敢拼的硬骨头,想攻下我们的兰州城,没有十年的时间想都别想,我要让彭德怀的共军在我的兰州城下碰的头破血流。

    马步芳,**人死敌,1935年秋,中央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南部的时候,青马军的骑兵疯狂围追刚刚走出草地的红军官兵,红军战士粮弹将尽,体力极差,在与青马军的较量中损失惨重。

    每一个走出草地的红军老战士都是宝贝,是百战余生的精英和骨干,是军队未来发展的支柱,他们的大量损失让人心痛。

    1937年冬,气温在零下二十几度,青马军倾巢出动,在河西走廊将衣裳单薄,粮弹不足的红四方面军西路军冲散,屠杀无数,光是被砍头的红军俘虏就有几千名,两万一千八百多名红军战士损失殆尽,其中包括很有名气的妇女独立团。

    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曾日山,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扬克明,红九军军长孙玉清,当时红军里最年轻的军级干部,红九军政委陈海松,十三师师长叶崇本,参谋长刘陪基,总部骑兵师师长董俊彦,政委秦贤道等红军的高级将领相继牺牲。

    都是些赫赫有名的红军将领,特别是红五军军长董振堂,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数次反围剿,以及长征途中屡建战功,是我军志勇双全的名将之一,在高台山战斗中,董振堂军长和他的红五军六千多名战士全部阵亡,蒋介石闻讯董振堂战死,曾经特意让人把首级送往南京,并嘉奖进攻有功的马家军将领。

    青马军与**人领导的军队之间积累了太多的仇恨,没有任何条件可以化解,此刻,1949年的夏秋,在古城兰州附近,敌我双方都没有任何试图和平解决的意图,**人可以做马洪宾的工作,也可以做马洪逵的工作,甚至连胡宗南这样的国民党将领想起义或者投诚都可以考虑,惟独没有想做青海马步芳的什么思想工作,想都没有去想,只有血战到底。

    悍匪守城,恶战在即,八月二十日晚,西北野战军第二、第十九两个兵团的大部队在夜幕的掩护下,隐蔽接敌,一点一点向前运动,一直运动到适合部队发起攻击的位置。

    二十一日拂晓,天刚刚朦朦亮,第一野战军从东、西、南三面全线向敌人发起攻击,万炮齐鸣,弹火生空,硝烟弥漫了数十里阵地,火光和朝霞在一起燃烧,映红了长空和大地,古城兰州,经历着血与火的洗礼。

    西北野战军发展到四九年的下半年,炮兵的力量完全可以和国民党中央军的正规军进行正面对抗,在与青马军炮兵的交火中则是完全占据了上风,几轮炮火急袭以后,青马军设在城内的炮兵阵地就被打哑巴了,而我军的炮火在敌人的炮兵沉寂以后全部投入到对城外阵地的攻击中。

    一波接一波的炮火把青马军在城外的阵地打的冒烟突火,整个阵地被炸成了开锅水一样,石头、弹片,以及任何能被破坏的物品全部上了天,烟雾和尘土把弹着点周围遮盖的让人的视线只能看出去几米远。

    但即使是这样,固守阵地的青马军也没有显示出什么惊慌,而是在各自藏身的洞穴里忍忍不发,等待时机和解放军拼命。

    西北野战军的数个炮兵群用大量的炮火对兰州城外青马军的阵地准备了大约有半个多小时,半个小时以后,野战军的几个军从各自的集结地开始对青马军实施突击。

    一面接一面的红旗从出发阵地打了出来,突击队在炮火延伸以后迅速向纵深突击,猛然爆发的攻击让青马军防守的阵地前充斥着解放军战士们的身影。

    炮火刚刚延伸,躲在工事里的青马军士兵就嚎叫着跳了出来,在各级军官的命令下,向着我军的突击队开火了。

    子弹暴雨一样倾泻下来,常备的永固工事对炮火的抵御是很有效的,虽然我军的炮火准备很充分,但也不可能把马家军的火力点全部打掉,工事里的马家军士兵面对攻击的解放军战士,首先在地利上就占了很大的便宜。

    战斗一爆发就打的极为剧烈,解放军突击队后面的掩护火力为了给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