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戚之女-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就吸了吸鼻子,抬头忍着泪水对明老夫人认真道,“祖母,既然此事是父亲定下的,祖父祖母也都觉得好,那必然是好的,孙女怎么会觉得委屈?孙女愿意听祖母安排。”

    明老夫人听见明珞这般说,那心才放了下来,不过心里又有些酸痛和惊疑…以前的明珞可是从没有这般自怜自艾的,她这话显见的是对大房那边起了隔阂,想到大房上下最近的所作所为,明老夫人心中也有些不舒服…不说阿珞是他唯一的弟弟的遗孤,要像待亲生女儿般照看,就是心有所求,将预取之,必先予之,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还如何想要阿珞将他们,将阿琇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连自己侄女,一个孤女的心都拢不住,还想要拢住和麻痹肃王?

    明老夫人对自己长子那边很有些失望。

    她伸手搂了明珞,拍了拍她的手,道:“珞姐儿,你能这样想祖母就放心了。肃王殿下他能念着与你父亲的旧情,放弃与其他大臣联姻的机会,提出求娶于你,可见是有情有义之人,将来想必也不会对你怎么冷落。”

    “只是啊,珞姐儿,肃王他自幼就藩,九岁时就已经上战场杀敌,这么些年都可以说是在战场上度过的,性子不必京中世家子弟,肯定要粗糙冷厉直接些,就像今日的事,怕就是常人做不出来的。”

    说到这里她摇了摇头,续道,“祖母也打听过,他身边服侍的人甚少,最多也不过是一些军士护卫,连个丫鬟嬷嬷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女人,这本是优点,但你们相处的时候,也可能是缺点。他杀伐果断,但也可能是独断专行,军中军纪严明,他又是年少带军,必要比寻常将军更狠厉一些才能服众,他这些性格怕是早就融于骨血之中,将来和你相处必也不能免,所以你切记不可因着他对你稍有冷淡就心生怨恨,或者因他对你好一些就恃宠而骄,而当谨记万事隐忍,以柔克刚,以退为进。”

    明珞认真应下,不过犹豫了一下,就道:“祖母,当初二哥跟孙女说,若是孙女嫁给肃王,应当念着家中对孙女的养育之恩,要事事以明家为重,以二姐姐的利益为先。当时孙女担心在大长公主府的别院隔墙有耳,所以以礼法为由驳了二哥,道是‘但若出嫁,礼当从夫’,可那只是说给外人听的话。”

    “肃王殿下为带兵的亲王,大伯父则为文臣,朝堂之上,政见难免会有所不同,届时若是,若是二哥或者大伯母又像那日在大长公主府那般,让孙女事事以大伯父为重,孙女该当如何?”

    自己本是弱势的一方,有些事情就该挑明了,免得被人当成傻子一样压榨欺负,她是不信她祖母现在会说:那你就该以你大伯父为重的。

    明老夫人看着明珞的眼睛深了深…这个孙女的确有些不一样了。

    但有些心眼总不是件坏事,大房,唉。。。。。。她拍了拍明珞,慈爱道:“你都说了那是朝堂上的事,既是朝堂上的事,我们女人有什么插手的余地?珞姐儿,你嫁给肃王殿下,最重要的是让他爱你,敬你,重你,断断不可为着你不懂的朝堂之事盲目护着明家,而令你二人产生嫌隙。但你也需得谨记,明家是你的娘家,永远是你的后盾。肃王妃这个位置,你没有了明家,哪怕肃王再看重你,他身边的人也会想尽办法让你腾出这个位置给别人。”

    看重明珞有些茫然的表情,她又摸了摸她的头发,道,“这些话,你且先记住就好,将来慢慢的品着,经得多了,自然也就慢慢有个分寸出来。”

    ******

    翌日早朝。

    肃王府和承恩公府未议婚事,肃王就大喇喇的将二十八抬聘礼抬到承恩公府,要强行聘娶承恩公府的三姑娘,这位三姑娘此时还正在和西蕃王世子议婚,这事几乎已经是满城皆知,朝中各位大臣自然也不例外。

    肃王此举可是触到了不少人的神经。

    这日早朝上,便有都察院右都察御史徐卿上奏弹劾肃王,道:“肃王殿下身为天潢贵胄,手掌我大魏数十万兵权,本当克己明礼,守法明律,为天下人作表率,却不想殿下大约是在蛮荒与异族相处久了,竟学了蛮夷之风,见色起意,强娶豪夺,以为将聘礼强行塞到承恩公府,便可逼得承恩公府嫁女,如此无赖泼皮之行径,虽为皇室亲王又焉敢如此!”

    “更何况西蕃王世子已向太后娘娘请娶承恩公府的明三姑娘,我朝皇室历来恩恤西蕃王府代代忠良,镇守苦寒的西部国土,历代都许以公主郡主下嫁,以示皇恩。可肃王殿下贵为皇室亲王,如何竟能不顾皇家脸面,不顾恩义廉耻,为得私欲就以无赖之法想强娶明三姑娘,是何道理?”

    徐御史是先帝年间的榜眼,清廉刚正,不畏权贵,曾是先帝手中一把锋利的刀…专向权贵切口子的刀。

    先帝年间,先帝的养母成武帝皇后凌皇后的娘家凌家贪腐,初始无人敢揭,最后便是徐卿收集案证,首先出言弹劾,这才促先帝命专人调查,进而将凌家渎职贪腐的旧事一一揭出,将凌家连根拔起,抄家流放的。

    这凌家便是肃王的母族。

    肃王归来,很多徐卿的故交都疏远了他,怕遭到肃王殿下的打击报复。

    徐卿却不怕…御史是不怕死的,就怕名声不够响,若是肃王真为着旧事办他,反而能成其之名,在史书上记下一笔。事实上他名声越想,说不定肃王越不会办他…反正他也是没别的选择的。

    此时徐卿这么一番弹劾下来,下面众大臣战战兢兢,冷汗涔涔,可被弹劾的肃王神色却是半点不动…仍是冷冰冰的肃穆脸。

    静寂中,徐御史仰了脖子续道,“肃王殿下,您能在此跟这满殿文武百官解释一番,到底此为何意?难道肃王殿下您想求娶的不是明三姑娘,而是明家的四姑娘吗?若是如此,下臣出错,下臣愿跟殿下负荆请罪。”

    徐御史说得义愤填膺,众大臣则是战战兢兢,但不管是徐御史仰着脑袋也好,还是众大臣低着头竖着耳朵也好,大家都在等着肃王殿下的回答,暗戳戳的看此事如何收场。

    肃王扫了殿中众大臣一眼,最后目光终于定在了“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徐御史身上,他有些嘲讽道:“徐御史,本王定亲成亲,要跟你交代吗?”

    徐卿激动的四方老脸一红,梗着脖子道:“王爷身为皇亲贵族,若不顾法纪,强娶豪夺,下臣就有资格弹劾,王爷不是跟小臣交代,而是要给陛下和天下人一个交代。”

第29章 避嫌() 
“王爷您不是要跟小臣交代;而是要给陛下和天下人一个交代。”徐卿道。

    肃王定定地看着徐卿片刻;然后一哂;道:“徐卿;本王倒是不知你竟是可以代陛下和天下人发言了。”

    “不过你记住;你是都察院御史;不是皇帝;也不是天下或神选之人,你可以弹劾监督官员,弹劾不法不纪之事;但前提是,你得有真凭实据,而不是在朝堂之上;你想弹劾什么就弹劾什么;否则,这朝堂岂不成了市井酒巷;你便是那等传播谣言;蛊惑人心的市井妇人?”

    “所以;你弹劾本王;就请呈上你赖以弹劾的真凭实据吧。”

    前面是诛心谋逆之辞;后面则是被侮成传播谣言的市井妇人,徐卿气得脸红脖子粗。

    他怒道:“肃王殿下;自古上到勋贵世家,下到黎民百姓;结亲都需三书六礼;只有欺男霸女的无赖恶霸才会跳过纳彩纳吉聘书文定,直接送上聘礼强行纳娶的。肃王殿下昨日之所为,满大街的百姓都亲眼目睹,不就已经是证据了吗?难道王爷还要下臣去将那些百姓一一召来对质吗?”

    “你又如何知道本王未曾经过纳彩纳吉聘书文定?”

    徐卿后面那句更何况明尚书现在正在堂上,明尚书即可作证的话尚未出口,就已经被肃王冷冷打断。

    肃王说完不再理会头发都快要竖起来的徐卿,转过身去,看向殿旁角落里侍立的內监,那內监便躬身悄无声息的退了下去,不多时,便有一着了盔甲的侍卫双手捧了一个红木匣子入到殿中来。

    肃王看了一眼那匣子,转身就对内阁首辅郑成徽以及礼部尚书夏致道:“郑大人,夏大人,麻烦你们查验一下这匣中是何物。”

    朝中众大臣多是人精,自肃王说“你又如何本王未曾经过纳彩纳吉聘书文定”时面上便已经色彩纷纭,知道肃王定是早已经有准备,他们现在虽然仍是伸着脖子看向那匣子,不过是好奇心使然,待郑首辅和夏尚书宣布确认而已…他们心中早已知道那大概是些什么东西。

    郑首辅和夏尚书面上都很凝重,夏尚书首先将那盒中之物娶出…正是肃王那日去寻明老太爷拿出的那张泛黄的定亲文书,当然此刻这文书上所有印章都是齐全的。

    夏尚书看完之后沉默的递给了郑首辅,道:“下官已经查验,此文书为真本无误。”

    郑首辅伸手接过,看完之后先也是默了默,然后就沉声宣布道:“此为十五年前肃王殿下和承恩公次子明仲恒明将军于云州城时立下的定亲文书,为真本无误。”

    众大臣:。。。。。。

    徐卿瞪着郑首辅手上那张文书,先前因着“正气”武装起来而不知道怕的他突然就只觉得四肢冰冷,额上汗汩汩而下,他猛地把目光转向户部尚书明伯量,可是瞪着他看他目中也是震惊之色后心彻底沉了下来。

    他知道他完了…此时,他只有最后一个选择才能勉强扳回局面。

    他转身看一眼肃王赵铖,又看了看宗室那边的康王赵倧,见他眼色沉沉,咬了咬牙,猛地就往大殿中间的柱子上撞去,只是他动作虽突然也快,但却快不过另一边有着功夫又异常敏锐的武将们,他不过是刚窜出去几步,腿上就传来了一阵剧痛,接着就根本不由他控住的往前扑去…脑袋上的官帽刚刚好触到他想去撞的那根柱子。

    他再想起身继续,却是在剧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