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戚之女-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挥伤刈〉耐捌巳ァ源系墓倜备崭蘸么サ剿肴プ驳哪歉印

    他再想起身继续,却是在剧痛之下,爬都爬不动了,他下意识去看向那腿上的剧痛之处,眼前却是黑的,再伸手一摸,一个雕刻了冰凉的花纹的佩状物件正插在他的腿上,而他手上,湿哒哒的,全是涌出的血迹。

    然后他的耳边就传来肃王冷冷的声音道:“都察御史一职,是为监督百官,整饬政风,遏制贪腐。但所谓督察,弹劾,是该有真凭实据,经过甄别,而不是凭未经求证的街头巷尾之碎言,加上自己的私心和臆测就信口开河,哗众取宠,扰乱朝堂,藉此以出露头角,博那不畏权贵,刚直无私之名,实际却是沽名钓誉,狂妄自大之徒。”

    “更且,被人发现自己出错,不思悔改,只学那妇人寻死上吊之法,以为如此就可以掩盖自己的恶行,博那直言进谏,却被逼死朝堂之千古美名…这等龌蹉狡诈之人又如何堪当都察院这么重要的右督察御史一职?”

    肃王说到这里已经转向了庆安帝,淡淡道:“陛下,右都察御史徐卿沽名钓誉,为博不畏权贵之名,以不实之辞诽谤本王,更轻浮狂妄,造谣诋毁本王未婚妻,此等之人,实不堪为都察院右督察御史,请陛下剥其御史之职,禀去西宁为地方县令,让其知道什么是民生疾苦,国之利害,反省反省他这御史该监察的,该弹劾的到底是什么事,该有着什么样的情操。至于右督察御史一职,就由吏部筛选,递交到内阁再重新议过吧。”

    庆安帝看了这么一出戏,他没想到平日里硬邦邦跟个铁木柱子似的徐卿会这么快就已经满身血污满头大汗筛糠似地倒在地上,他更没想到局势这么快就转变到要自己出言的时候了。

    他不怎么喜欢徐卿,但他也厌恶自己的六皇叔赵铖。

    他想把这话驳下去,可是偏偏他也不是那么蠢的人,肃王冷厉的目光,让他十分不舒服,但就是多亏了这人,他才刚刚可以亲政…但其实所谓的亲政,也不过是被内阁和这人逼着做他们想要做的事而已…可是他要是依着自己的本心轻举妄动,很可能很快亲政之权就没了。

    他下意识就把目光转向自己的老师内阁首辅郑成徽。

    郑成徽面色很沉,不过他没想保徐卿,皇帝的目光看过来,他便躬身道:“陛下,徐卿所为的确非都察院右督察御史该行之事,肃王殿下贬他去西宁,已属格外开恩。”

    他更担心肃王要求彻查徐卿,将先帝让徐卿这把刀干的旧事都翻出来。

    这群废物。

    而徐卿则是彻底瘫在了地上…他情愿肃王杀了他,而不是将他弄去西宁…那可是肃王的地盘,既将他握在了手中,又博了好名声…他当然最谙这名声一道。

    他知道自己怕是中了设计…什么定亲议亲,什么强娶强聘,根本就是肃王赵铖设的一个局,继清理前辅政大臣车禄的党羽之后,他已经开始动手第二波的排除异己,向文官开刀了。

    而此时康王赵倧,户部尚书明伯量等人面上皆是一片土色。

    ***

    慈寿宫。

    明老夫人这日一早就往宫中递了牌子见明太后,可是她再早也早不过卯时就开始的早朝,所以等明老夫人到了宫中,明太后已经知道了朝堂上发生的事。

    明太后昨日得知肃王给承恩公府送聘礼之时,还心情甚好地笑着跟身边的心腹嬷嬷秋嬷嬷摇头道:“这肃王从九岁就去了藩地就藩,那时不过是个孩子,又很少见,哀家对他的性子还真不了解,现在的性格都是从旁人那里听来的,道是雷厉风行,勇猛直接,而行军打仗也是讲究速战速决,却没想到他娶起亲来也这般心急。”

    秋嬷嬷笑道:“那是太后娘娘您养的三姑娘好,这才能让肃王爷这般上心…以往可从没有听说过肃王爷对哪个姑娘上心过。这回肃王爷怕也是急了,这才用了他们行军打仗之人的手段直接送了聘礼过去。”

    “不过娘娘,这事听起来虽然孟浪了些,其实这个时候还真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已经闹到这样,只要能好好安抚了西蕃王世子,娘娘您也就只能给肃王爷和三姑娘赐婚了。只是那些王爷们也不是好惹的,娘娘再要赐何人给西蕃王世子就得好好费一番心思了,否则难免让外人会觉得娘娘您是不舍得三姑娘,徒增了误会。”

    明太后笑…她可不是得好好想想要将谁赐婚给西蕃王世子了,不过这事是肃王惹出来的,就让他解决吧。

    明太后接到母亲递过来的牌子,让人冲了新近北地进贡来的极品雪山雪莲茶,心情甚好的饮着茶,等着明老夫人过来,想着和她好好商议一下明珞的婚事。

    及至早朝上传来消息,道是赵铖竟然拿出十五年前的定亲文书,贬黜徐卿,要求重整都察院,明太后一时呆住,只差点气血攻心,一口老血吐出来。

    她“哐当”一声将桌上的茶壶茶碗扫落地,就有宫女来报,道是承恩公老夫人到了。

    明老夫人进入殿中,看着满地的碎瓷和流淌的茶水时叹了口气…想到昨日自家老太爷说的话,她眉心就又忍不住蹙了蹙。

    昨日肃王将聘礼直接送到承恩公府,明老夫人安抚并教导完明珞之后,明老太爷便寻了她说话,道:“婚约一事我们只作不知吧。”

    她惊住,问道:“为何?”

    明老太爷道:“这婚约本是十五年前的旧事,我们自始至终不知,便是不知仲恒和肃王的旧事,若是我们提前知道了,别人难免会揣测我们和肃王的牵扯到底有多深…我们绝不能越过太后和他有更多的牵扯。”

    哪怕太后就是他们的女儿。

    “而且,肃王突行此举,其目的便定不止是珞姐儿的亲事了。他设了局,别人已经跳了进去,明日的朝堂上必是一番风波。若是我们早就知道婚事,难免不会被怀疑和肃王暗中早有联络…其实那定亲文书,哪怕再真,也会有人生疑…北地的定亲文书,肃王他想弄一个出来,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事实上那定亲文书可不就是肃王弄出来的,但他们明家决不能是那个合谋。

    “明日他们在朝堂上一败涂地,若是我们是一早就知定亲文书一事的,我们必会被不少人记恨上。尤其是珞姐儿即将嫁入肃王府,就是太后那里,说的人多了,天长日久,也难免生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且当我们都是被蒙蔽无辜的吧…最好是,让所有人都误以为那定亲文书不过是肃王自己伪造出来的,和我们明家半点关系也没有。珞姐儿那里,你切记要好好叮嘱她一番。”

第30章 我心() 
明老太爷说这些话的时候面色凝重;甚至带着一丝隐藏极深的恐惧。

    肃王手握重权;心思还如此毒辣;步步为营;将别人逼得进退唯谷;自己却可退可进;不管别人往哪个方向;怎么应对,他都是赢家,这样的心思;这样的手段,怕是太后和皇帝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

    明老夫人给明太后请安,明太后摆了摆手示意宫女将地上的碎瓷和茶水都收拾干净;然后请了明老夫人坐到自己身边;就展了个冷笑道:“母亲,您听说今日早朝的事了吗?呵;肃王殿下做了个圈套让我们钻呢。”

    “哀家之前还真当这位肃王爷是喜欢上我们阿珞了呢;‘情难自禁’;‘之前从没听说过他对哪个姑娘这般上心过’;呵呵;原来他步步铺垫,都是在这儿等着我们呢!”

    皇帝幼年登基;这么多年她揽着朝政大权,也没被人这么耍过;就是辅政大臣车禄;这么些年对她也是毕恭毕敬,也就是这两年皇帝大了,他的心才大了起来。

    明太后简直气得发抖。

    明老夫人看着女儿这个样子,心里也是难受,她心中甚至闪过“如果将事情实情告诉她,她会不会好过些”的念头,可是也就是那么一闪而过罢了,她很清楚女儿的性子…女儿在尊位上坐久了,容不得半点违逆,疑心也越来越重,所以老太爷的决定是对的。

    她想了想,道:“娘娘,男人把权力和女人向来分得很开,此次肃王的确是利用珞姐儿的亲事算计了那帮朝臣,但他求亲在先,景世子之事闹出在后,若是当初娘娘您当初直接把婚赐了,也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了。所以以母亲之见,他不是不喜欢珞姐儿,而是后面发生了景世子求娶之事,宗室和那帮文臣又逼到他头上,他只能用此手段反击而已。”

    明太后沉默,其实她不是不知道,只是没害成赵铖,还丢了都察院,吃了这么大的亏,气不过而已…还有徐卿,她的眸色深了深,徐卿绝对不能活着到西宁。

    明老夫人看明太后面色虽然还是不好看,但到底平静了许多,就再劝道,“娘娘,我们原本的打算不过就是能把珞姐儿嫁给肃王为肃王妃,一来探探肃王的深浅,二来若是他能喜欢上珞姐儿,总归是一件好事。只是后来景世子却是意外的插了进来,这才生出了这许多事,其实若是思及初衷,我们也算是达到目的了…现在闹成这样,这婚事是跑不掉的了。”

    明太后面上有些讪讪,她是明老夫人的女儿,自然了解她…她那潜台词其实是在说原本一切都照着她的谋划走,可偏偏在中间她发现有其他利可图,所以得寸进尺,这才招致现在的惨败,不过女儿啊,就算你这企图失败了,好歹也达到你最初的目的了不是?

    明太后有些讪讪道:“母亲,只是肃王这么深的心思,珞姐儿那孩子实诚,哀家怕珞姐儿会被他玩弄于鼓掌之间啊。”

    明老夫人点头,道:“这事母亲会有分寸。你放心,男人有再深的算计,对枕边人也难免会有疏忽的时候,我看这些时候我们也不宜让珞姐儿对他算计什么,反而全心全意对他,拢了他的心犹为重要些。”

    明太后点头。

    ******

    早朝之后明伯量阴沉着脸也没跟人搭伴一起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