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宝-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挂彩的器物,通常出现在五彩上。因为斗彩的器物比较少见,也比较特殊;而粉彩不易脱彩,即便脱彩,因为颜色丰富细腻,后挂彩的难度是在太大,也很容易被识破。

    至于珐琅彩,这种只出现在清三代的宫廷珍品,市面上几乎就见不到,但凡传承下来的,保存都十分完好,也不存在这情况。

    “你说后挂彩就后挂彩?”于老先生终于开口了。

    孙中原笑了笑,“这个后挂彩确实很高明,颜色相似度很高。不过老爷子你可能平时瓷器玩得少,万历五彩工艺有个特点,颜色鲜艳,没有透视感,但形成这个的基础是上彩比较厚!你看看你这件瓷器上的鸳鸯,颜色也很鲜艳,也没有透视感,但是上彩却相对比较薄。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调和了现代化学颜料导致的,仔细看光感也不一样。”

    其实,孙中原所说的这些,单凭肉眼是很难发现的。他之所以一下子认定后挂彩,主要是因为宝光的作用,这主画片处的宝光出现了缺损。由此,再根据所学,去找的毛病。

    即便是这样,这毛病还是不好找。这位后挂彩的工匠,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高手。孙中原也就勉强找到了这一点证据。对于瓷器老玩家来说,掌握了这一点,再利用强光手电和放大镜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大致有个判定的。

    当然了,最难的是发现!而不是在此基础上的后期进一步判定。

    孙中原说完,整个大厅里鸦雀无声。

    那个擅长瓷器的藏家,已经拿出了工具,贴近仔仔细细甄别起来。

    孙中原一看,咳嗽了一声,干脆一竿子捅到底:“老爷子,你也可以说我说的不一定对。这个毕竟没有统一的数据标准。不过你可以再找几个你认为的高手,或者干脆不惜破坏这件蒜头瓶的彩面,取样去做检测。如果,检测没问题,那么损失我来承担!”

    气氛一时间很尴尬。只有霍晓东得意地扬了扬脑袋,似笑非笑地看着于老先生,心说:本来没事儿,你非要伸头挨一刀!傻了吧?

    于老先生又看了看那个精通瓷器的藏家,恰好此时那个藏家的目光也看向了于老先生,露出了一个苦笑的表情。于老先生登时感到一盆冷水当头泼下!

    冯老板反应还算比较快,“今天的交流会真是热闹!我也跟着长学问了!既然这件五彩蒜头瓶确定是万历年间的真品,那剩下的细节问题,有兴趣的可以找机会再私下交流,还有那么多藏友的宝贝没展示呢!继续下一件吧?”

    他这话说得很圆滑,是万历年间的东西不假,但是脱彩了,严格来说就是残器!而后挂彩,说难听点儿就成了作假了!这是给于老先生找了点儿面子。

    不过,再怎么找,于老先生的这张老脸也已经挂出去了!他拿起这件蒜头瓶,连说了三个“好”字,才道,“那我等鉴定了,再找这位先生切磋!”

    说完,竟然直接离开了大厅,没回到座位上去。冯老板一看,立即追了上去。

    此时,大家也都心知肚明,这位于老先生,恐怕不会再找孙中原切磋了!

    孙中原不喜欢让人难堪,尤其是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但是,面对咄咄逼人的诘难,他也没有一怂到底的道理!

    发生了就发生了,他也没再多想。

    不过,此时这些藏家看孙中原的眼神却都变了。人不可貌相,这个年轻的小伙儿,真是有两把刷子!

    孙中原和霍晓东走回到座位,还没坐下,那位精通瓷器的藏家就跟上前来,“不知道这位先生怎么称呼?鄙人陈孝义,幸会幸会!”

第79章 这块田黄不太贵() 
说罢,陈孝义伸出手来。

    “陈先生客气了。我姓孙,是霍晓东星辰拍卖行的同事。”孙中原和他握了握手。同时仔细看了看他,不细看真没注意,因为陈孝义面皮白净,又带着眼镜,乍一看很年轻,但仔细一看,也得有五十多岁了。

    “孙先生对瓷器很有研究啊!我玩瓷器时间不短了,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年轻的行家!孙先生不是南城人吧?”

    “不是,我是毕业后来工作的!”

    “噢!孙先生能否留个电话,有时间多多交流!”陈孝义接着又道。

    “好!”孙中原掏出手机,两人互留了电话。陈孝义是玩家、藏家,有自己的工作,不是古玩商;主动找孙中原,不存在别的想法,就是觉得孙中原鉴定瓷器的眼力高,以后想多切磋。

    而且,孙中原这么年轻,对他来说还算是个好事儿,因为上了年纪的圈里人,交流起来道道太多。

    他们交流的时候,周围不少人在指指点点,所以陈孝义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以致于还没仔细问孙中原的全名。

    过了一会儿,冯老板回来了。这个小插曲不太愉快,但是交流会还得继续。

    冯老板回到方桌前,闲扯了几句,便继续动员藏家们带东西上来。

    接着上到方桌边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平头男子,这恐怕是除了孙中原和霍晓东之外,里面最年轻的人了。

    “小侯,最近见你见得少啊!我订的货你可得抓紧。”冯老板笑道。

    看来,冯老板和这个小侯比较熟。

    “这不是最近到闽省仙游的红木市场进料去了么?你那套家具,我尽快。”原来,小侯是做红木家具生意的。

    小侯拿出来的,是一块黄色的温润石质小雕件。

    “田黄?”冯老板问了一句。

    “是啊。”小侯拿起了话筒,回答冯老板的同时,算是对在座的人也解释道,“闽省有全国最大的红木批发市场,我这经常跑,对闽省的寿山石也喜欢上了,这块田黄不算是老东西,但是却正宗的寿山田黄,二十三克,带皮,雕工还可以!我看,就一万的底价,大家竞价玩玩吧!”

    这块田黄石小雕件,偏薄,长约四厘米,宽约三厘米,厚度不均,最厚的地方,也就一厘米多点儿。浅浮雕的图案是达摩面壁。

    “一万的底价?不是说一两田黄千两金么?怎么这么便宜?这会是真的么?”台下的人,有一部分并不懂田黄,忍不住相互交流起来。

    霍晓东旁边的人,也发出了类似的疑问。

    “谁说田黄都很贵?同是田黄石,因为色泽和品质的不同,价格差距大了去了!”霍晓东开口道。

    孙中原看了看霍晓东,心说没想到霍晓东在这方面还真不弱。

    旁边那位平时是玩竹木牙角杂项的,听霍晓东说了,不由立即问道,“那你给说说,这田黄不就是寿山石石料的一种么?怎么会这么贵?价格又怎么会差这么大?”

    霍晓东来劲儿了。矿物学和地质学,他确实比较精通,平时对市场上最关注的,也是玉石类的东西。

    “寿山石的种类太多了,光是‘冻’的分类,就有什么桃花、芙蓉、荔枝、牛角、鱼脑,等等不下百十种,不过,田黄不仅是寿山石中最贵的一种,也是最特殊的一种!”

    “为什么特殊呢?因为田黄并不是天然的石材!这么说吧,田黄石的底子,还是石材,是高山石!但因为种种原因,石块脱离山体,经过雨水和溪水的冲刷,然后又埋在田里,接受各种元素的融合和转化,最后才形成的!这个过程,少则几百万年,多则上亿年!”

    听霍晓东这么一说,旁边那位伸出了大拇指,“怪不得叫‘田’黄,外行还真是不清楚!”

    霍晓东面露得意之色,“不管哪一种玉或者珍贵石材,都有高低优劣之分!田黄石光是颜色就有什么橘红、黄金黄、鸡油黄、熟栗黄、枇杷黄等等,还有黑田黄、白田黄、灰田黄这些不算黄的颜色!质地方面,涉及的更多,差别层次就更大!”

    旁边那位听到这里,干脆道,“小霍兄弟,走走走,咱们一起上前看看!”

    霍晓东点点头,一起上去了,孙中原也跟着上去看了看。霍晓东说的这些,他基本都知道。

    如今田黄被炒得很热,但其实真正的行家并不多,就从价格来说,外行喜欢一刀切。这个是个普遍现象。就如同对和田籽料的认知一样,外行都觉得和田玉很贵,特别是和田籽料,那是和田玉中的精品!孰不知,和田籽料其实也有垃圾料,也有便宜的。

    田黄石,大致也有类似的情况。

    他们是上去的时候,这块田黄随形小雕件,已经有人出到了两万八。

    孙中原跟着凑近看了看,这块田黄,的确是寿山田黄,起码不是假货。本来,说到田黄,只有寿山田黄,但是后来又出现了“昌化田黄”,这个就得加以区分了。昌化田黄的市场价值,总体来说是和寿山田黄没法比的。

    小侯拿出来交流的这块田黄,是皂黄色,就是有点儿类似肥皂那种颜色。其中,作为田黄石典型特征的萝卜纹,比较明显。不过,有红筋,有明显的裂,整体色泽也不太均匀。的确是带皮,却是不太好看的白皮。

    这个品质,在孙中原心目中,要是一百分满分,顶多打个三四十分,接着便回去了。

    霍晓东看了一番,也回去了。霍晓东座位旁边那位,本来就不会买,也跟着回去了,甫一落座,便问霍晓东道:“小霍兄弟,这块你看价值几何啊?”

    “要我说,这块东西是低等品质,市场上的整料,顶多也就是一克三千的价儿。又不是名家雕工,所以三万就是个顶了!而且没什么意思!”

    旁边那位一愣,心说刚说这小霍是个行家,但这话怎么说的?难不成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一克三千多,这雕件二十三克,价值应该是七万左右啊,怎么来了个三万就是个顶?

第80章 剔红() 
霍晓东继续说道,“老兄你不懂田黄的市场行情,这里面复杂着呢!”

    “你赶紧给说说!”

    “前面我给你说了,田黄形成复杂,所以,贵是有贵的道理的。尤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