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狙击南宋-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进太原,宗颖就知道,这手诏根本拿不出手。面对一支能独立打下太原的军队,后军统制?就是副都统制都不够!

目前东京留守司的都统制是王彦,就这么一个大宋少有的战将,率七千骑杀过黄河,也只刚打过黄河边上的卫州,就被金军一支偏师团团围住,最后实在扛不住,灰溜溜退回来。而这天诛军竟能打下太原!这是何等惊人实力?如此盖世巨功,如何酬赏招揽,是摆在两位宋使眼前的头等难题。

相比起宋使的焦头烂额,金使与夏使就简单多了。夏使的曹氏父子,一为使节,一为护卫军将,他们来此的任务很简单,看看太原是否确为天诛军所占,再签署《银州和议》,最后拜见那位传说中的渊圣皇后。迄今为止,前两项任务已完成,而拜见皇后之事,就在今夜。

金使刘豫,因天诛军横空出世,而提前终结了自己的历史生涯。因在济南之役中,举措失当,献城变陷阱,使金军遭到极大损失。金将蒲察鹘拔鲁将其父子侄三人一并解送回洺州,本欲斩杀之。但刘豫不愧为活了半辈子的人精,拚命争取到一个面见完颜昌的机会,一边自辩,一边表示愿将身家财帛奉上,为自家父子三人赎命。

完颜昌本是出了名的贪好财货,而且游牧民族也有以财物赎命的传统。于是,刘豫急派侄儿刘猊回河北西路的景州阜城老宅,将为官多年收刮的财物一并取出,尽数献与完颜昌,终于买回了三条命。而在此其间,父子二人一直被关在牢中,没少被怨念强大的蒲察鹘拔鲁暗地命狱卒“照顾”。出狱之后,父子二人都是一身伤,而且还留下残疾:刘豫跛足、刘麟破相。

刘氏父子侄三人,本以为就此凄凉了却残生,不料峰回路转。完颜宗辅决意向天诛军派出使节,只是一时无合适人选。最后经人提醒,想到了这个被天诛军坑得挺惨的前宋国知府。完颜宗辅一想觉得不错,将这样一个被天诛军踩在脚下的人物派出去当使节,可极大满足天诛军高层虚荣心,有利于此次出使最大目的——麻痹天诛军上下,为金军秋季攻势放烟雾。如此。才有了此次刘豫为金使之行。

不过,或许是对刘豫的人品太不放心,生怕此人再度倒戈——其实倒戈也没什么,无非是少一条狗而已,但背着个大金使节的名头。倒戈会损及本国声誉。因此,完颜宗辅以其子侄刘氏兄弟为质,并派出天诛军的老相识,谋克阿疏为护卫军将。名为护卫,实为监视。

三国使节先后由太原军校东门进入露天大礼堂,在军校学员的引导下。来到文官楼就座。不过在入座时,因次序尊卑问题,又引发了一次小冲突。

天枢城的安排,是夏使为右首上座,宋使为左首上座,金使则陪坐在夏使之下。结果这安排除了夏使满意之外。宋使与金使都不满,提出抗议。宋使认为夏乃宋之属国,无资格坐右侧,而金使亦言夏乃金之属国,亦无资格坐本使上首。被两国使者这么一挤兑,将夏国的曹氏父子弄得羞恼不已,几乎下不来台。

陈规、张角等天枢城高层。正忙着安排后宫那边,一时顾不得这里,更主要是没想到刚落座就出岔子,而担任礼官的官员职小位卑,一时劝不下。正闹得不可开交之际,一名英挺少年按刀大步而入,目光冷冷一扫,朗声道:“军主有令,夏国为国主使节,等级最高。理应为上座;宋使为东京留守司特使,于礼,应为他国使节之左;金使亦为真定右副元帅府使者,岂能踞一国使节上首?两位使节若要坐上首,就请各自向东京与真定方面请示。将二位的身份提升为国使再说罢。”

少年说罢头也不回,转身昂然而去。

宋使与金使都是面面相觑,没错,哪怕是说破天,这等级差距是明摆着的。就像现代国家外交中,一方派出的是大使,一方派出的却是领事,你说这招待规格能一样么?

无论是宋使宗颖还是金使刘豫,都是饱读诗书的进士出身,对这种外交礼节还是很清楚,并且也严格遵循的。于是一场风波,消弥于无形。

夏国的曹氏父子心下都很受用,暗赞这天诛军主果然有实力知礼节,的确是个结盟的好对象。

居于夏国之下,而且还与那无耻叛投敌国的金使对面而坐,这令年轻气盛的岳飞很不满,当下向宗颖告了个罪,走出楼阁。一为透透气,二是看看带来的二十余名留守司前军兄弟,是否得到安排。

刚走下楼梯,岳飞明显有一种锋芒在背的感觉,蓦然回首,但见阁楼顶上有点点微光闪动,看不清是什么兵器,只有一种极危险的感觉。岳飞正琢磨是不是要上屋探一探,却见四周巡逻的卫兵视线全射到自己身上,心下一叹,只得怏怏离开。

岳飞很快在附近找到了留守司的兄弟,他们正一脸兴奋,或好奇盯着台上紧闭的大红幕布,或兴致勃勃四下打量着闹哄哄的人群。初次体验到这种露天观演的热闹欢快气氛,并很快自然地融入其中……这就是露天观演的独特魅力,即使是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观演经历,依然能使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难以忘怀……

岳飞与留守司兄弟们说笑一阵,加上周围热烈的环境,心情也不觉变好起来。就在这时,一段看似寻常的闲聊,再次改变了岳飞的心境。

闲聊来自右边一群席地而坐的天诛军士兵,其中有甲乙丙三人的对话。

士兵甲:“茂才,听说打太原时你受了重伤,腿折了,被送回了天枢城军部总医院……这才过了两月,就好了吗?”

士兵乙:“俺也不想好得这样快啊!可那些军医的医术太好了……听说全是当年皇宫里的御医呢,专门给官家与娘娘们看病的。俺娘说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

士兵丙凑过来笑道:“茂才哥,俺知道你为啥不想伤势好快些——听说天使营的女护兵们,全在军部总医院护理伤员。茂才哥,说说,你见到的天使女兵们俊俏吗?”

士兵乙嘿嘿笑道:“那还用说,一个个赛仙子,那一身白护裙,看了心就舒服,一双白嫩嫩小手替你换药,啧啧,啥疼痛都忘了……”

士兵甲不无遗憾地拍了一下大腿:“俺在登上太原子城时,被黑暗中一支冷箭射中膀子,好在有披膊护着,入肉不深,让医护都的医士缝两针就没事了。唉!要是弩矢射来的,一定会穿过膀子,那样就可以到总医院了……”

众士兵一阵哄笑,最后竟有一半以上的士兵表示,下次攻城,一定要冲在最前头。死了算军烈,泽被家人;伤了住医院,赏心悦耳。而且还有厚赏,到哪去找这等美事?

岳飞木头一般呆在原地,身外所有的声音仿佛都已消失——大宋的士兵,什么时候竟如此悍不畏死,渴望受伤了?!便是自己当年应募的“敢战士”,怕也有所不及。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宗相爷招降这支军兵。如此一来,东有汴京,西有太原,遥相呼应,则复土有望啊!

岳飞陡然扭头,准备上楼好好与宗推官与呼延参军商议。

便在这时,咚!一声金鼓擂响,声震八方。

广场上嗡嗡之声顿时为之一静,连童子的哭闹声都噎止了,数万道目光齐刷刷盯住那以四根立柱撑起的,高大宽阔的大舞台。就在这万众瞩目与期待之下,深红色的厚幕布缓缓拉开,灯光泄出,亮耀人眼。

大型故事舞台剧《解放太原》,正式开演。

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兵汇演二周目 (上)

《解放太原》第一幕:引蛇出洞。

该剧情取材于寿阳之战歼灭韩庆和军,以及土桥之战击溃完颜突合速军,即太原战役第一阶段的战斗历程。重点展现夜破寿阳与土桥决战这两场战斗,中间穿插着许多艺术加工的桥段。如某硬探侦知完颜突合速出兵消息,在返回报信时被金军游骑发现,身中数箭,但他仍拚命奔回,将情报交给本队军官之后,溘然而逝;又如突合速大军疑有伏兵,行军缓慢,迟迟不入我军伏击圈,便有勇敢之士组成敢死小队,前去诱敌。“猝然”与敌遭遇后,故做惊慌而逃,引敌追赶,致使伤亡惨重,却最终将敌军引入包围圈等等。

这些虚构的剧情,更富于戏剧性,对观众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而且从一个侧面重点宣传了天诛军勇于牺牲的精神,对战士们有着强大的潜移默化及鼓舞作用。

其他诸如敌我隔山扎营而不自知,狭路相逢的勇斗;城外三番战,一夜破寿阳的迅猛;土桥对决的热血沸腾;一日夺太原三城的神勇之姿……等等真实战斗,亦被编剧组完整搬上舞台。

亥时许,《解放太原》第二幕:四面楚歌,正上演到紧要处,台上不时传出模拟烟火爆炸声,以及声声娇咤,刀光剑影。这一部分演绎夺三关城,合围、强攻太原始末。

全体演职员俱是三大营的女兵,天诛军与金军均由女兵扮演。穿上臃肿的皮袍、戴上皮帽、披挂上纸质铠甲、再粘上一脸大胡子,女娇娃顿时摇身变粗鲁汉,台下离得远的,基本上看不出来。

整个数万平米的广场上。大热天挤得密密麻麻,汗流夹背的观众,眼睛瞪得乌溜圆,一任汗水滴答都顾不得擦拭,生怕一不留神。就错过一个精彩场景。观众们除了不时爆发的震天价喝彩声之外,其余时候,俱是聚精会神,如痴如醉。

三国使节原意想透过这演出,窥探出天诛军的实力与攻占太原过程。只是过程看到了,实力却一点没看出来。甚至不知道天诛军是用什么样的手段摧毁寿阳城、用什么样的战术击败完颜突合速凶悍的骑步大军、又以什么样的战法一日破太原三关城。结果,看着看着,三国使节全被这新奇的舞台艺术强烈吸引住了。什么窥探、什么目的,全忘到脑后,与广场上的普通军民一样,俱沉醉于这新颖的表演与故事剧情中。

当第二幕落幕。中场休息时,广场上男人嚷,女人唤,童子叫,军兵笑,人声鼎沸,热闹得象赶庙会。

而高台阁楼之上。松驰下来的文武官员们,也开始推杯换盏,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