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一直在我世界里-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写作架构,并且一眼就能看出你的论点是什么,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文章心情自然大好,分数也就不会难看了。
  我那时候总觉得这样投机取巧的写文章是有问题的,也去找杨老师谈过几次,但每次都辩论不过她被驳了回来。就这样,我们学了大半年的八股文,也写了大半年的八股文,我无奈的发现,我已经不会写自由的文章了!离高考还只有两个月了,我只有好好准备作文素材了,即使模式改不了,好歹我的文章内容可以充实一点吧!
  我认认真真得准备了一个大本子,对了那些高考预测作文题,一道道得分析,准备立意,准备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无从下手的题目,还有想不到有什么论据可以用上的时候,我很庆幸,有一个人,他总是愿意无私得帮助我——陈剑奇。
  我记得有次我遇到这样一个材料作文:一项心理学的对比研究,分别在中国和美国调查人们心目中最具智慧的人和事。结果发现中国人心目中最具智慧的人是诸葛亮,最具智慧的事是“空城计”和“草船借箭”;美国人心目中最具智慧的人是爱因斯坦、牛顿、亚里士多德等科学家和思想家,最具智慧的事是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以我当时的知识面,再加上被杨老师灌输了一年的八股文思想,真的对这道题很难有完整的思路。后来,我就去问陈剑奇。他的回复是这样的:
  可以从两个角度说,一是中国的哲学传统是整体论的,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玄之又玄”,特别崇拜那种有敏锐超常的判断力,直接洞悉纷纭复杂的现实世界的人,比如诸葛亮,再比如那些料事如神的将领,神神叨叨的孔子老子,把一大群人治得服服帖帖的皇帝;西方的科学渊源于古希腊,自古希腊的数学开始就是还原性的科学,把自然事物分解再分解,强调逻辑推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这方面干得牛的人比如爱因斯坦牛顿之类的也得到人们的认可。两者各有所长。从另一个方面说,中国是长期的人治社会,任你再牛,在皇权地下不过是草芥尔,随便一脚踩死了尔,学问做得再好因人事上的错误被整死了也难免被人叹息以上“不聪明”,自然和智慧的称号无缘,而西方早早有了人的自然权利的思想,科学家不用担心因为缺心眼掉脑袋,做好科学就可以星光闪耀万民敬仰,大家自然要赞一声有智慧。最后总结:在今天整体论科学、复杂性科学日益受到重视、日益发展的今天;在国家法治建设高歌猛进的今天,中国人的智慧观也会变得更加完整,各个领域的人才都会独领风骚,都会赢得“智慧”的美誉,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袁隆平也会是人们心目中智慧的化身。 另:第二个角度的例子可以举张衡(造出了地动仪却会毁于战乱)、解缙(《永乐大典》的总编官却因卷入立太子问题被杀)、牛应星(写出了《天工开物》却自己都不当回事,说这个只是雕虫小技,不能读书当官)。
  收到回复,我当即对陈剑奇的博学广识佩服的五体投地。我甚至想,如果我从小就认识他,比如我是他的妹妹,从小能在他身边,与他一起看书学习,那该有多好啊!
  高三那个美丽充实的日子在一天天得接近尾声,我的十八岁,也将在这特别的一年,画上句号。不管在多年以后,还是好多好多年以后,我都还会好想好想回到那年高三……                    
作者有话要说:  

☆、Chapter6

  李安妮,这个影响了我初中四年的小女神,如果不是同在N中的汪源有时会提到她,她的名字可能再不会出现在我的世界里。但她竟然在高考前一个月找到我,在我和汪源常常自习的图书馆,而她找我的原因,更让我感到难以理解,莫名其妙。
  那天晚上八点,我和汪源结束了一天的学习从图书馆走出来,汪源和我家方向相反,我们就在图书馆门口道别。但我刚转身,就迎面遇上了一个熟悉的面庞,即使三年未见,但她那俏皮的脸上自信的眼神,骄傲的上扬的嘴角我不会忘记。
  “安妮,你怎么来这里了,好久不见……”见到她我总是没自信的,声音都低了八度。
  “我听说,你常常和汪源在这里学习是吧?”李安妮下意识的紧了紧眉头,没等我回答就开始继续她的话,
  “我们学校双休日给我们高三学生提供了自习教室,我多次找汪源希望能和他一起在学校学习,毕竟我们水平相当,一起学习可以促进彼此同步提高。但他总推辞。后来我发现,他双休日会来这里和你一起学习,可能他是为了帮助你吧。”
  说到这里,她笑了笑。
  “汪源就是个善良的男孩子,但我不希望因为你影响了他的进步。他是我们N中的佼佼者。离高考只有一个月了,我希望在最后的冲刺月,他能和我们这些志同道合的同学在一起。”
  我听完李安妮的话完全楞在那儿,她说完转头就要走了。突然有一丝愤怒感涌出我的心底,我大声喊:“你是用什么立场和我说这些话?”
  她又笑了,那种笑,趾高气昂又带着敌意。“我是他的高中同学,我想以后我们还会是大学同学,如果这些不够的话,我告诉你,我喜欢他!”
  李安妮走了,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无奈极了。为什么你总用敌意看待我,我从未有心与你竞争,你喜欢汪源,可我和他只是朋友啊!
  晚上我给欣儿打了电话,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她。欣儿先是替我感到愤怒,“李安妮也太嚣张了吧,三年没见了,她还是那个自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的样子!”不过她立马又噗嗤一下笑了,“但想想她说的话,好像提醒了我们一件事情哦,你说,汪源会不会是对你有意思,才不去自己学校而是和你一起自习?”
  “连你也这么想吗,我还是比较了解他的,他不去学校自习应该有别的原因。”
  为了证实我的想法,第二天在图书馆见到汪源的时候,我试着打探,“汪兄,我听说你们N中特别给高三学生准备了周末自习的教室啊,可你怎么从来不去呐?”
  汪源边用盖着笔盖的笔头在纸上画着圈,好像在思考难题,边回应我,“N中的学习氛围太压抑了,大家好胜心太强,总是比来比去,让我觉得很不舒服。”
  “哦,所以你情愿来这里与我这种根本不能成为你的对手的人一起学习,也好图个清静是吧?”
  我们不约而同的笑了。
  “可是你是怎么知道我们学校有给高三的自习教室的?据我了解,你在N中好像只认识我和安妮吧?难不成是她?”
  怎么办,我该把李安妮喜欢他的事情顺便也告诉他吗,但毕竟那是她自己的事情,她没有授权给我,我好像不好把她的感情告诉汪源。
  “是啊,有次恰好遇到安妮,就听她说起。”
  “哦,这样……”说完,他又低下头开始做题。
  高考前的节奏总是紧凑的,马上又到了填志愿的时间,而同时,这又是最后冲刺的几周。我当时是觉得把时间花费在研究志愿的事情上并不明智,毕竟分数才是王道,志愿填的再好,分数不够还是失败的。当然,有许多幸运的同学父母早就张罗着给他们准备好了完美的志愿表,自然是不用自己操这个心了。我还是打算把主要精力花在复习上,志愿表就花一个晚上的时间研究即可。
  我上网资讯陈剑奇:“你当年高考最后几周在干什么?”
  他回:“对照考纲看课本。”
  “题目你应该做的够多够难了,最后应该回归到课本。我觉得整个高三我们都很少会有时间去研究一下课本,一是觉得课本写的太基础,二是需要做的题目太多。但是最后阶段,如果能够对照考纲,看看课本上有什么自己还不是特别清楚的或是以前没注意到的基础知识,应该会对考试有帮助。另外保证睡眠吧,保持头脑清醒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不用多想。报志愿什么的有问题随时问我。”
  看到他提起志愿,我又接着问:“ “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两个专业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学校金融的专业都比经济高呢?
  他回:“大致说来金融学是商科,经济学是社会科学,金融学毕业后的就业是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咨询公司/企业财务等等,就业前景可能好一些,经济学大概偏理论。但是实际区别可能也不大,比如北大的商学院里面有金融专业,经济学院里也有金融专业,经济学院的毕业了也很多去上述地方。商学院本科毕业的大部分都工作了,继续读书的少,经济学院本科毕业后继续读书的比例多。”
  其实我倒不是真的自己想报这两个专业,而是对陈剑奇本科学金融,研究生学经济这件事情比较好奇,想着这两个专业到底有啥区别。
  填志愿的时候,我并没有太多纠结,只是按照往年的分数线大致每个档次挑两所比较喜欢的学校填上去,其实我无所谓进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只是想尽量能进好一点的学校而已。毕竟这个年纪的我,还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汪源一心想进复旦,我相信他会成功的。
作者有话要说:  

☆、Chapter7

  高考开始了,6月7日,我在上海参加高考,陈剑奇在美国考博士。6月9号,高考结束。
  那一天,有人去庆祝狂欢,有人背起行囊开始了早已策划好的旅行。我只是一个人在家整理高三的书本和卷子时,竟感到伤心不能自己,心里空落落的,我知道,是因为我一下子失去了几年来在我心头的生命重心。
  一个月后我查到了高考成绩,两个月后我收到了一所普通大学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汪源心满意足的进了复旦大学,李安妮顺利和汪源进了同一所大学,吴欣则没考上本科,进了一所专科院校。这场考试,我没有失常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