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一直在我世界里-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月后我查到了高考成绩,两个月后我收到了一所普通大学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汪源心满意足的进了复旦大学,李安妮顺利和汪源进了同一所大学,吴欣则没考上本科,进了一所专科院校。这场考试,我没有失常也没有超常发挥,好像一切都在意料中,只是因为杨老师教导的“八股文”,我们整个班级语文全部考砸。拿高中毕业证书那天见到杨老师,她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可能是抽到我们班那个考场试卷的阅卷老师不喜欢我们这种套用模式的作文。”
  杨老师,你可知道,由于你的固执己见,我们有多少同学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甚至还有同学未能考上大学……
  9月初,我正式去大学报到,当时学校有一周的新生入学教育,然后直接进入大一课程,当中连续半个多月没时间回家。这是我第一次一个人住在陌生的地方,第一次要和同寝室不熟悉的三个姑娘日夜相处。心里的不安再加上晚上被邻床室友的呼噜声吵得难以入睡,那些天感到心里特别低落。但在中途,我收到了陈剑奇的邮件,读完之后,心里有一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温暖与感动。
  邮件的内容如下:
  “前几天说了要和你说一下大学里的选择等等,现在就说一下。 我希望我能写出一份“攻略”,怎样选择,选择之后怎样做,怎样有完美的大学生活和辉煌灿烂的人生——可惜写不出。首先自己过得就不辉煌灿烂;就算自己过得辉煌灿烂,这世界也有无限的可能,自己的所知所经历与这无限的可能相比也太肤浅,哪敢妄言什么“攻略”“完美”之类的。比方说,假如爱因斯坦在瑞士专利局工作的时候信奉了前辈们的“攻略”而得以在专利局系统内一路晋升、过上“完美”生活,那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笑话吗?所以,就讲几个“案例”吧,只是说说我知道的一些人,做了哪些事,最后的结果怎样。除我自己之外,隐去姓名等。 
  案例一:我自己。记得《药》这篇小说里有“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案例一也有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 明线:从一上大学就想本科毕业后出国读书,不知道这观念是怎么形成的,可能是受家里人影响。想出国读经济学博士,看了《剪裁人生》一书(这本书里有很多案例,不仅讲出国的准备,也讲工作保研等的准备),连同其他渠道的信息,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要出国读博士的话有三大重要的事情,一是成绩,二是研究经历,三是GRE和托福成绩。(当然如今知道推荐信也相当重要,但推荐信也多从研究经历和成绩中来)。各个学期的成绩不一样,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坏(比如有一个学期玩了很多游戏的时候),最后金融专业年级排名30到40之间。第二学位数学的成绩不错,平均分上了90。研究经历:也没有正经的研究经历,就是申请了“校长基金”项目,和两个同学找了个指导老师,做了一些统计回归分析。GRE和托福考得蛮好。大三上学期在XXX大学交换的时候四门课都拿了A,其中两门是经济系的课,申请XXX大学的研究生院时就请这两门课的老师写了推荐信,现在就在这里的经济系读书了。回想起来,这里能录取我的最关键因素就是这两份推荐信、在XXX的成绩好以及本科的学校是北大。其他的,大概都不那么相干。也申请了其他学校,申到了蛮好的一个金融工程硕和一个经济硕。其他的都不值一提了,有几个排名和XXX大学差不多的经济学博士给了录取但没给奖学金。申请出国的时候也胡乱找了一下工作,有一个企业最后给了offer。……就是这样了,回想起来,真是庸庸碌碌。 暗线:大一寒假的时候读了一位前辈推荐的书《微积分学教程》(作者:菲赫金哥尔茨)。(回想起来,这位前辈对我的人生真是有很大影响,不只在学数学上。)这本书共三卷,寒假读了第一卷的大部分。这书写得很好,让我见到数学之美。大三在XXX交换的时候读了一些佛教的大乘经典,回国后上了《中国佛教史》,转而关注“原始佛教”……这些(尤其是那些哲学讨论)对我的人生观有很大影响。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学了围棋,发现很好玩。现在每天晚上用繁体字抄一段诗词或者其他古文,自觉字写得还算漂亮。数学和围棋这两样爱好,够玩一辈子的了,有的时候因了这种种爱好,倒也觉得那些“正事”……譬如成绩啊,工作啊之类的……没那么重要了。……暗线就是这样了,这么总结一下,觉得自己真是暮气沉沉。案例二:北大经济系本科,成绩经济系第一名,传闻他非常刻苦。记得大一大二的时候有次在食堂碰到他,他说一会饭后要去图书馆看经济学的paper。我本科大概都没正经看过什么经济学论文。据说有回美国一常春藤的经济系教授来北大,是他接待的,折服了彼教授,给他写了推荐信。后来他被两家美国顶尖的学校录取了,去了其中一间读经济学博士。案例三:同学A,本科时候一直在迷茫,但也一直在努力,不停地找实习和part time的咨询公司的实习,也准备过出国。大三暑假在某知名IT咨询公司实习。这家咨询公司给了offer,他思前想后,还是觉得不够好,同时还申请了出国读硕和国内的一个硕士,被英国一top 3的学校录了,犹豫着就错过了签证日子,遂去国内的另外一个学校读硕,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在香港的一银行的投资银行部实习。案例四:同学B,性格非常成熟沉稳,本科很多时间在玩游戏,毕业后去了北京一个国企,过着不闲不忙的生活
  写到这里发现写下去也是差不多的单调故事。总结起来,本科之后人们一般工作或者出国或者在国内读研。(不论做什么,成绩好当然都是优势,尤其你这个专业,可能成绩很重要。当然成绩不好的找到极好的工作的人也有的是,凡事都不绝对吧。)如果本科之后要工作的话,除了成绩好之外还要尽量找实习(不知你的专业是不是这样),大三大四之间的暑假的是最正式的实习,这个往往是自己找的,但是大二大三之间的暑假,大部分实习了的同学都是靠家里的关系找到的。平时也可以找一些PTA(Part time assistant)之类的,但据说用处不如假期的大。上各公司网站、求职网站(比如大街网)、或你们院的求职系统可能是找职位投简历的主要途径。如果本科毕业要出国读博士,就是我前面说的那些;要出国读硕士(要花费大概几十万人民币),因素大概很多,因为美国的硕士项目是给学生找工作做准备的,而不是做学术的,所以成绩啊实习啊各种乱七八糟的活动啊,大概录取过程也很随机;在国内保研或者读研(我知道的要做的准备就之前给你留言说的那么多了)等于推迟工作或者学术的选择,我知道的人里有读了硕士找到了比本科时找得好的多的工作的,也有因为读了硕士多了些准备申到很好的国外的博士项目的。目前大概想到这么多,你还有别的问题随时再问我。
  虽说不敢给什么攻略,最后还是忍不住说两个建议吧:第一条建议是一定要保证身体健康,保证充足的睡眠。我本科的时候上课特别难集中注意力,四年里都是这样,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读博士之后才发现,觉睡够了,自然就能集中注意力,做事情学习也不会觉得疲倦并且厌烦。其实本科的时候每晚睡7个半小时,现在每晚8小时多,就多了半小时多,差别就很大。很多精神现象其实是物质现象。你有空可以看一下曲黎敏讲《黄帝内经》的视频,培养健康意识。身体健康自然大脑活跃、做事情容易成功。第二条建议,关于选择。首先,认真学好各门课。可能你们这种理工科的专业尤其重要。成绩方面,有个同学总结过,就是只学只记老师讲的那些东西。这样拿成绩事半功倍。因为大学里老师出考试题一般只从他讲过的东西里出。当然不是说死记硬背,对老师讲的东西要真正理解才行,如果看教材能够帮助弄懂老师讲的,当然要看。……这只是从拿成绩的角度来说的,我本科时并不是这样学的,也许成绩因此没有很好,但是从来不后悔看了一些“多余”的数学书,因为数学实在是个太美妙的世界,不是世俗的成功能取代的。其次,多问多看多了解。比如问别人(往届的同学,同届的同学,学院的职业发展中心的老师,等等),或者上网查,查各种和你的专业相关的职业的生活状态和做的事情,了解要做的准备,并且在保证成绩的前提下真的着手做。我觉得……可能这种感觉比较书生气……还是要找到自己真的喜欢的事情/职业/职业生涯,这样自己努力起来才觉得浑身都充满力量,而在这种状态下也特别容易做出正确的决策。你看了我前面那些案例和文字,可能会觉得人生好功利好机器啊,但是如果你突然找到了喜欢的职业和生活状态……比如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编程,想当程序员;又比如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咨询行业,想做IT咨询,帮企业架构IT管理系统;又比如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做管理信息系统,帮企业实现用信息技术做管理;(对这个专业知道的不多,想象很肤浅,见谅)……然后为之付诸努力的时候,就会觉得人生很鲜活很有趣,也会自然而然地顿悟到该做什么准备和努力。就像围棋一样,如果本身不喜欢,然后又当职业棋手,每天研究各种棋局的死活,那是怎样一种折磨,又怎么能下好棋?如果本身喜欢,虽然也有对局的压力,但是觉得生活是有意义的,有意思的,棋也更容易下好。选择让人迷茫痛苦,但是有一天,在茫茫的选择当中你也许会突然发现一星光亮,知道了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就会自然为之设立计划、终日努力,其他的选择也就水到渠成地作出了……比如要不要参加某个社团之类。最后再叮嘱一句,就是从世俗的成功的角度来说,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