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密麻麻的黄巾贼军,枪戟林立,兵戈长矛森森,攻势极其为迅猛,颇有一鼓作气攻下许家庄之势。

    西门墙头上,但见一名身着黑色战甲之人立于墙头,手持九环金背长柄大刀,扼守着西门墙堡上的残缺豁口。在他面前,十余名驾着云梯登上墙头的黄巾军尚未站稳身形,却见他掌中战刀凌空飞舞,顷刻间便将登上墙头的黄巾军斩于刀下,身首分离,血肉凌空落下。

    待他再次横刀站稳之后,但见他身高八尺八寸、近乎九尺,腰大十围,绝对是名副其实的虎背熊腰;容貌雄毅,虎眉浓密,双目怒睁。仅凭手中一杆长柄战刀,他就敢孤身立于豁口之上,俯视着墙下汹涌而来的数千黄巾军,却面惧色,战意昂然。刚刚他抬手之间便将十余名黄巾军斩于刀下,由此可见,其人胆识过人,武艺高绝。

    这位横刀立于墙头豁口的彪形壮汉,便是许家庄庄主许员外的二儿子许褚,字仲康,天赋异禀,膂力绝人。他是许家庄数千壮丁的首领,也是此前最早组织庄内青壮抵御黄巾军劫掠之人,在此之前,就是他带领壮丁们屡次击溃黄巾军,使得许家庄得以保全至今。

    经过数次激战之后,许褚以自身的武勇和临阵指挥才能,当仁不让地成为许家庄数千壮丁的最高统帅。一年多以来,他数次带领庄内青壮抗击葛陂黄巾贼,屡屡以寡敌众,守护着许家庄的安全。

    每逢黄巾军来袭,只要许褚的身影出现在墙头上,庄内青壮便有如神助一般,悍不畏死,誓死保卫家园。久而久之,他便是许家庄坚持抵御葛陂黄巾贼劫掳的最大倚仗,也是庄内数千壮丁心目中的不败战神,如同一面屹立不倒的大纛,堪称是许家庄所有百姓的精神支柱。

    此番葛陂黄巾贼再度来袭,形势不同于以往,何氏兄弟带领近两万黄巾贼团团围困许家庄,近乎倾巢出动,志在一举攻破墙堡,血洗这座久攻不下的偌大庄园。是以他们战前准备得十分充分,打造数百架简易云梯,一百多架投石车和二十多架两丈多高的井栏,强弓硬弩也十分充足。除此之外,黄巾军中还有五架简易冲城车,以及为数众多的铁钩和爬墙好手,几乎所有攻城手段都用上了。

    真可谓是人多势众,群起强攻,四面开花,攻势前所未有的凶猛!

    相比葛陂黄巾贼的诸多攻城手段,许家庄墙堡的防御却并新意,仍然采用原有的守城措施,据堡死守。墙堡之上,长达数里的墙头上,堆满巨石、滚木,并架起油锅煮沸毒水,还有很多从山里挖来的荆棘尖刺。只要能够挡住黄巾贼的攻城,但凡能用上的防御手段,他们几乎所不用其极。然而,这些守城之物却极为粗糙,看似杀伤力不小,实则守城效果不大,太过原始,早已被黄巾贼所熟知,是以很难给予黄巾贼人致命的打击。

    因此,此次葛陂黄巾军倾巢而出,强攻许家庄,近乎是志在必得,胜券在握。而处于防御地位的许家庄,被动挨打,异于困兽犹斗,垂死挣扎而已。在黄巾军的久攻之下,墙堡必被攻破,最终难逃被黄巾军洗劫的噩运。

    面对如此险恶的战局,身陷绝境的数千名许家庄青壮并不气馁,也没有就此丧失斗志,更不会坐以待毙。因为这种极其不利的局势对于他们而言,早已司空见惯了,不值一提。其实,每次葛陂黄巾贼来袭,许家庄都是危如累卵,近乎深陷绝境之中,实难击败黄巾贼;但是,结果却恰恰与之相反,他们最终总是以微弱优势挫败黄巾贼,迫使何氏兄弟主动撤兵。'

    究其原因,便是擒贼先擒王。每次大战进行至最紧要的关头,许员外的两个儿子许褚和许定二人就会只身出城冲进黄巾贼人之中,邀战何氏兄弟。独有偶,何氏兄弟也是恃武好战之人,对临阵斗将情有独钟。于是他们兄弟二人便常常与许定、许褚兄弟俩正面交战,战前双方立下赌约,一战定输赢。

    这般临阵赌战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决斗之中,许家兄弟屡屡获胜,而落败的何氏兄弟倒也颇为守信,技不如人之下愿赌服输,甘愿主动撤兵。如此一来,便使得许家庄历经数次战火,却最终化险为夷,幸存至今。

    眼下,许褚作为许家庄守军的主将,扼守住攻势最为凶悍的西门豁口,促使危如累卵的墙堡始终没有被攻破。而他的兄长许定则镇守北门,使得摇摇欲坠的北门虽然危在旦夕,却始终临危不倒,不曾被黄巾军攻陷。

    由此可见,许定绝非庸手,自身武勇与能力同样极为不凡,堪为人杰。或许他比之自家弟弟许褚略显逊色,但兄弟俩差距有限,并非遥不可及。

    许定,字伯宁,乃许员外的长子,许褚的大哥。他身高八尺有余,体型虽不及弟弟许褚高大魁梧,却也孔武健壮;五官周正,浓眉大眼,八字黑须,颇具威严,模样长得比许褚好看。

    许定比许褚年长八岁,是以许褚正值二十出头之时,他已过而立之年,早已过了逞强斗狠的年龄。此外,他性格内敛,寡言少语,遇事沉稳持重,极重亲情,颇有古人之风。

    正因为如此,许家庄数千青壮的首领才会由许褚担任,而不是作为兄长的许定。这是许定自身性格使然,名利观念淡泊,没有争强好胜之心;何况许褚是他的亲弟弟,根本没有必要争夺首领之位。除此之外,他自认自己的武艺和临战决策能力不如弟弟,故而主动退让,甘愿退居许褚之后,协助弟弟训练庄内青壮,抵御黄巾贼,保护家园。

    正是由于许定尽心竭力的辅佐,才使得许家庄空前团结,庄内一众青壮皆以许褚马首是瞻,唯命是从。而许定宽容待人的处事风格,以及他自身过人的武勇,同样被许家庄众人称道,在庄中颇有威信,令人信服。

    正是许家兄弟同心协力,才能率领庄中青壮屡屡打退葛陂黄巾贼,迫使黄巾贼奈何不得许家庄。久而久之,谯县许定和许褚兄弟二人声名大噪,十里八乡的乡亭几乎人不知人不晓,被誉为“一门双杰”,也有人称他们是“许氏双虎”。

    不过许氏兄弟的名号也仅限在汝南和沛国一带的民间传播,其它州郡则人知晓。毕竟他们二人尚功名,仍是白身,在官宦氏族眼里,依旧是一介草莽,匹夫之勇,不入方家之眼,难登大雅之堂,不足称道。

 第397章 坐山观虎斗

    时至傍晚,许家庄外的攻城之战终于初见端倪,胜负已定。

    高不过一丈五尺的墙堡终究抵挡不住多达两万黄巾军连续半天的强攻,墙头出现多处豁口,甚至还有两处围墙坍塌,门户大开,已然法抵挡黄巾军的进攻,攻陷许家庄已成定局。

    然而,就在许家庄即将陷落之际,葛陂黄巾军却突然停止进攻,既而在西门外的旷野上重新整兵列阵。

    而许家庄墙堡下的西门赫然大开,许褚和许定兄弟二人联袂出城,策马奔至阵前,二人双骑面对一万多名严阵以待的黄巾军战阵。

    恰在此时,一路风尘仆仆而来的李利一行人,悄然赶到许家庄西门外的旷野外围,在不远处的小山坡上勒马驻足,被茂密的树林遮盖住行踪。

    一行人乍见山下的诡异阵势,顿时大感好奇,不禁睁大眼睛俯视着旷野上的情形。所幸他们隐匿行迹的小山坡与西门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完全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下两股对立之人的容貌,甚至能够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

    稍稍打量山下双方对峙的情形,李利将目光聚集在西门口的两名魁梧大汉身上。当那名身高近乎九尺、腰大十围的彪形壮汉映入眼帘时,李利双眸骤然微眯,眼底闪过一丝了然之色,既而神情专注地打量着此人。

    对于视线中的彪形壮汉,李利不用询问任何人,便知此人就是自己此行要找的人。谯县许褚许仲康。

    对于李利而言,重生汉末之后。有两个人始终徘徊在他的脑海里,其一是曹操,其二便是眼前的许褚。历史上,北地郡李家满门最终被曹操诛灭,而李利和李暹兄弟二人便是死在许褚刀下。不过这些惨剧却是发生在四年之后,也就是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

    但是,随着李利附体重生以及异军突起之后。天下局势已然大变,早已不复正史轨迹。

    重生之后,历史是否还会重演?

    对此,李利现在就可以十分自信地说,绝对不会!

    因为,此时的李利早已不是历史上的“李利”,且不说他现在所拥有的权势和数十万西凉大军。单凭他如今的武艺便不在许褚之下,甚至尚在许褚之上。倘若他此时与许褚、许定兄弟二人阵前厮斗,纵然是许氏兄弟联手来攻,他也丝毫不惧,甚至还能正面击败许氏兄弟。不过这种厮杀注定是一场十分艰难的鏖战,双方最少需要交战上百回合。激战一夜方能见分晓。

    事实上,李利现在根本不用自己亲自上阵,只需派遣桓飞和李挚二将联手出击,一百个回合之内,便能将许氏兄弟斩于马下。

    不过这些都不是李利此行的真正目的。因为许褚现在还没有投奔曹操麾下。也没有与他李利为敌,故而此时说这些只是一种假设。事情还存在着不可预测的变数。

    这种变数就如同李利如今所拥有的实力一样,表面上看来,他如今已是天下诸侯之中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势力,足可平定天下;但世事常,未来充满变数,一切皆有可能。

    正如史册中,曹操相继诛灭吕布、袁术和袁绍之后,既而攻取荆州,几乎占据着大半个天下,平定天下指日可待。可是谁能料到他却在赤壁大战中折戟沉沙,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平定天下的步伐就此戛然而止,直至死亡也没能戡平乱世。

    因此,世事如棋局局新,未来之事难揣摩,变数不断,一切皆有可能。

    譬如眼前之事,难道许褚一定要归属曹操麾下?

    天子刘协尚且被李利置于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