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骑-第4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枪也是纯铁打造的铁枪。袁绍纵然钱粮充足,也不可能给帐下二十余万将士全部配备铁甲长枪;如果他真有如此雄厚的财力,那大汉天下必定是他袁绍的,其他诸侯根本无法与之争锋。因此,我断定这些甲士是袁绍的亲兵卫队,而不是普通袁军步卒。

    让我十分费解的是,袁绍的中军大营扎在常山国境内,距此数百里之遥,他的亲兵卫队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难道城中果真发生变故,以致袁绍亲自率领亲兵赶来无极城?看这阵势,袁绍帐下的亲兵卫队已经封锁城中各个城门,接管了守城防务。形势不妙啊!”

    眼见主公李利眉头紧锁,李挚脸上的神情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只是他也不知城中到底发生什么事,即使有心替主公排忧解难,却也无从下手,束手无策。若是李利下令强行冲进城去,他定然是二话不说,上马打头阵。只可惜眼下形势不明,不能贸然行动,以免节外生枝,一发不可收拾。

    “咦?”正当李挚一筹莫展暗自焦急之时,突然瞥见一个熟悉身影迅速向自己这里跑来。顿时他便看清楚了来人的模样,赫然是留守甄府的陈到陈叔至。

    “主公快看,叔至来了!”

    “哦?”李利闻声转身,果然看到陈到快步跑来,顿时他紧皱的剑眉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末将拜见主公。”不等陈到俯身行礼,李利便伸手拉住他,低声道:“情势急迫,叔至不必拘礼。快说说,城中到底发生何事,为何袁绍的亲兵会在这里?”

    陈到闻言后,扭头看看不远处的城门,恭声道:“末将已经在城门外等候主公半个时辰了,主公、子诚将军请随我来,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边走边说。”

    “好。”李利当即应允,摆手示意李挚牵马跟着陈到,既而三人离开东门,绕着城墙向南门方向走去。

    远离城门后,陈到低声禀报道:“主公,事情是这样的。三天前,袁绍遣人前来甄府求见甄氏,声称常山大营已经断粮半个月了,奉袁绍之命前来甄家借粮。当时甄氏不在府上,直到晚上才回来,不承想那个袁绍使者却狮子大开口,张口就要向甄氏借取五万石粮草和三千万钱。

    结果如何,想必主公已经知道了。甄氏尝试着与袁绍使者商议,而那名使者却咬牙不松口,寸步不让。无奈之下,甄氏也十分恼火,告诉使者,甄家只能借给袁绍两万石粮草和一千万钱,并且还要袁绍手书借据,等到凭据送来后,双方才能交接粮饷。而那名袁绍使者也十分牛气,听到甄氏的话后,当场发飙,口出狂言恐吓甄氏和几个族老,既而带着百余名甲士含愤离去。

    时隔三天,今天上午,那名使者又来了,还带来了一千五百名精兵甲士。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极其嚣张的富家公子,声称自己是扬武将军,后来末将才知道他就是袁绍的二儿子袁熙。此人进城后,第一件事便是接管城池四门,封锁全城,不许任何人进出,随后带着五百甲士大摇大摆地闯进甄府。末将出来接应主公之前,甄家族老正在设宴招待袁熙,甄氏没有出面,想必现在筵席也快结束了。”

 第443章 趾高气扬袁二郎

    详细讲述事情始末之后,陈到缓了口气,补充道:“对了,那名先后两次前来甄府的袁绍使者名叫逢纪,据甄氏说,此人是袁绍帐下心腹谋士,深得袁绍信任。。”

    “袁二公子袁熙,心腹谋士逢纪?”

    听完陈到的讲述后,李利剑眉微皱,沉吟道。

    陈到以为主公李利没有听说这个两个人,当即轻声提醒道:“袁熙字显奕,二十岁左右,他是袁绍的二儿子,其上还有一个兄长便是袁绍的长子袁谭。这对兄弟俩都是袁绍的前妻所生,不过他们的生母很早就过世了,随后袁绍又续娶了现在的夫人刘氏,生下第三子袁尚。

    逢纪是袁绍的亲信谋士,字元图。据甄氏所说,当初袁绍用计赚韩馥,便是逢纪所献的计谋,诱使公孙瓒领兵攻打冀州,迫使韩馥惊慌失措,随后在荀谌、郭图和辛评等人唆使下,韩馥让位于袁绍,促使袁绍兵不血刃占据了天下人口最多、最富庶的冀州。”

    将自己所知道的全都说出来之后,陈到再不多言,既而走到李挚身边,接过骅骝马的缰绳,缓缓而行。

    听到陈到的提醒后,李利笑着对他点点头,以示赞许。

    确实,如果不是陈到的补充提醒,李利还真是想不起逢纪是何许人,更不知道袁绍轻而易举地占据冀州竟然是此人献策所致。

    至于袁绍的二儿子袁熙,李利倒是有些印象,四年后甄宓便是嫁给了袁熙,而他也是甄宓的第一个男人,更是一个因为娶了甄宓这样一个美艳绝伦的好老婆而留名史册之人。除此之外,袁熙几乎没有任何作为,远不如他的兄长袁谭和三弟袁尚有名。

    想起袁熙和逢纪二人的出处之后,李利神情不屑地讪笑道:“袁绍向甄家借粮,却因甄氏没有借给他预期的数额便恼羞成怒,转而派遣儿子袁熙领兵前来恐吓。袁家父子真是了不起,行事如此霸道,真不愧是出身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低头向人借取粮饷都借的这么理直气壮,当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哪!”

    “谁说不是呢!”陈到深以为然地接声道:“若不是主公先前明令末将不得轻举妄动,三天前的夜里,末将就想带上卫队将他们半路截杀殆尽,看他逢纪老小子还如何嚣张!

    今天更是憋气,袁熙小儿比逢纪更张狂,行事乖张,肆无忌惮,居然擅自封锁城池,还带着五百甲士进入甄府前院。那小子进入甄府时,头都仰到天上去了,见到甄家几位族老时都不正眼瞧人,昂首挺胸,眯着眼睛一瞥,点点头就算完事了。那模样真是气人,一副欠揍的嘴脸,欠管教!”

    “呵呵呵!”李利哑然失笑,说道:“叔至不必动气,我早晚给你这个机会,让你好好教训袁熙一番。

    其实,对于财大气粗的甄氏财团而言,五万石粮草和三千万钱简直九牛一毛,小事一桩。甄家根本不必动用府库,直接从常山国境内的粮栈和商铺就能凑够这笔粮饷,两天之内就能送到袁绍军营。只是这种事情不能轻易松口,此例一开,若是曰后袁绍三天两头向甄家借粮借钱,那甄家即便是富甲天下,也经不起这么无休止地强行借取,而且还是有借无还。果真如此的话,不出十年,甄家的老底就会被袁绍刮得一干二净,甄家祖祖辈辈积攒下来的偌大家业也会就此毁于一旦,家底彻底被掏空之后,就只能俯仰袁家鼻息度曰,沦为不入流的小家族。

    但是,眼下袁熙带兵闯入甄府对于我们来说,或许还是一件好事,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此之前,甄氏一直没有明确表态支持我,甄家几位族老也不愿意将甄家祖业迁往长安。如今袁绍父子这般作为,想必能让甄家人清醒一下头脑,让他们真正知道,乱世当中有钱有粮固然硬气,却不是万能的。再大的家业若是没有强大的军队保护,早晚都会被诸侯搜刮殆尽,甚至会给甄家带来灭顶之灾。”

    “这、、、、、、”陈到惊愕一声,犹豫片刻后,低声道:“其实甄家上下对我们很不错的。甄氏和甄家几位族老都不是坏人,他们待人真诚,对我们极其礼遇,而甄家几位小姐更是心地善良的大好人。主公或许不知道,就在你们离开甄府之后,甄家虽然没有像之前那样设宴招待我们,却也是天天大鱼大肉,夜间还有打尖糕点,从无例外。为此,将士们对甄家一干人甚为感激,今天看到袁熙等人对甄家人无礼,将士们义愤填膺,恨不得冲上去替甄府出头。”

    “呵呵呵!”李利含笑点头,深有感触地说道:“我西凉男儿都是至情至姓的热血汉子,正义感极强,见不得妇女老人受欺负;爱憎分明,别人对他三分好,他就会掏出一片心做回报。这些优良品德值得赞赏,值得肯定,也一定要永远传承下去。不过身为军人,尤其是我李利的亲兵,一切以服从命令为准绳,任何人不得违抗。这一点不容置疑,不得触犯!”

    说话间,李利话音稍顿,既而语气陡转,神色平静地说道:“甄氏一族口碑不错,待人以诚,心地也还算善良,称得上是有良心的官商之家。但人情归人情,正事还得客观对待,不能感情用事,公私不分,混为一潭。

    更何况,甄家绝对不是软弱可欺的家族,否则他断然发展不到今天这么大的家产。我们在甄府住了这么久,有谁去过甄府正院两旁的厢房,又有谁知道甄家上千间厢房内豢养着多少家丁,多少家族死士?看看甄家十二进正院中的侍女吧,足有一千多名姿色甚佳的少女,由此不难想象,甄府之中的家丁、护院、食客和死士又是何其庞大的数字。虽然我现在也不知道甄家到底有多少家族守护力量,但我敢断言,如果甄家没有五千家丁,就算我李利有眼无珠,白活了这么多年!

    凭借甄家偌大的祖宅,别说袁熙带来一千五百名甲士,就算兵马再多十倍,甄家也不会没有反抗之力,更不会忍气吞声,任人欺凌。正因为如此,甄氏早就看出袁熙此来是虚张声势,外强中干,带着一群甲士充充门面,吓唬一下甄府之中的胆小之人还行,却对甄氏和甄家几位族老毫无用处,反而会让他们心中不忿,更加轻看袁氏父子。

    所以叔至不必动气,看待任何人和事都不能只看表面,还要多多留心一些隐藏在深处的东西;也不要意气用事,遇事要冷静,处变不惊,方显大将之风!”

    认真听完李利这番话后,陈到脸颊微红,有些惭愧地低着头。

    显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太过冲动,而主公李利所言确是一点没错。

    之前袁熙领兵闯进甄府时,甄氏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稳坐如泰山,根本不与袁熙照面。由此看来,甄氏分明是有恃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