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太宗-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不能。

斥候报知盖牟城中有高丽百姓二万余口,有五千兵马防守。更有一个坏消息,即是城中存粮甚多,约有粮食二十余万石。

李道宗沉吟道:“城中果然有粮二十余万石吗?若果真如是,他们打定主意凭坚城与我相抗,如此持久下去,那如何得了?”他对身边的阿史那社尔说道:“事不宜迟,立即组织精兵硬攻,那些带来的抛石车也算是有了用场。”

侯君集在攻克高昌国的过程中,其使用的抛石车闻名天下。李世民让阎立德依样建造配发军中,高丽城池坚固,定有用上抛石车的地方,唐军此来,随军携带了许多抛石车。

契苾何力依令前去攻城,他先令大军将盖牟城团团围困,然后用硬弓强弩猛射一阵,然后下令发动抛石车。

这些威风凛凛的抛石车被推到阵前,高丽兵从未见过如此的庞然大物,皆惊得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些玩意儿有何用处。过了一会儿,他们领教了此物的厉害。只见如流星般的巨石锤急速撞过来,锤落之处,砖石乱飞,血肉成饼;又听那抛石车轧轧作响,圆石不绝地飞过,砸得人们鬼哭狼嚎。

李道宗用了一天多的时间,终于攻下盖牟城。是役,掳掠高丽百姓二万余口,检点城中粮草,足有二十余万石,如此为唐军增添了粮秣。

北路军、南路军攻破建安城、盖牟城的时候,李世悄然带领五万兵马进至辽东城下。一夜之间,唐军即在辽东城周围掘土为垒,将辽东城团团围困。

此时,李世民的车驾行至辽泽。这里泥淖有二百余里,人马难以通行。李世民站在泥淖之侧,皱眉问长孙无忌道:“这里怎么就成了泥淖?李世前来之时,为何就能通行?”

长孙无忌答道:“辽东苦寒,当李世前来之时,这里还是一片冻土。如今夏季已至,冻土被暖气融开,于是就成了泥淖。”

李世民扭头看身后长长的队伍,心想李世已开始进攻辽东城,自己若绕开泥淖另行觅路,又会耽搁数日时间。想到这里,他令人传阎立德前来。

将作大匠阎立德一直在督造战船,使命完结后,又随同李世民出征。大军行至泥淖裹步不前,他早已在泥淖边观察半天,闻听李世民来唤,急忙三脚并成两步赶至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手指泥淖,问道:“阎卿,眼前泥淖拦路,你有何妙计?”阎立德答道:“臣刚才观察多时,见此泥淖表层松软,半尺以下即为硬土,如此就有可为之道。”

“有何可为之道?”

“若有木锯之物,可令兵士就地伐树,锯而成板,一溜儿向前铺开,则可到达彼岸。然仓促之间难筹集木锯等物,只好退其次,使用一个笨法儿。”

“什么笨法儿?”

“可将运粮车上的粮草除下,选精壮之士就地取土,然后推入淖中铺成一条通路。”

“如此二百里泥淖需要多少时日方能铺到头?”

“臣事先向当地人打听过,此泥淖南北稍长,约有二百余里,然东西直线距离,不过六十里。如此,三日之内,此路可成。”

“三日?如今张俭与道宗为两翼,李世居中,已打响辽东城之战。朕观来书,辽东城内有守军五万,并有居民八万,且城坚难攻,假若高丽倾国来援,我军定会处于不利境地。我们若在这里裹足不前,万一他们支撑不下去,则此战危矣。”

长孙无忌宽慰道:“请陛下放心,李世、任城王多历险仗,张俭又有多年的对阵经验,料他们攻坚不成,定可自保。”

李世民转对阎立德道:“事不宜迟,你速速组织精壮之士布土成桥。若车儿不够,亦可用马驮土,这样日夜兼程,让大军早点过去。辽东城之战,为此役的首场大战,非打胜不可。朕所料不错,辽东城那里,如今激战正酣,我们若不能及时过去,那里定成胶着态势。”

李世民毕竟为战场中历练出的谋略大家,其置身于战场之外,便能够洞察战斗进程中的细微之处。辽东城为高丽的一座重镇,盖苏文在这里布置了五万兵马来防守。盖苏文曾对其守将说过:“若唐军来攻,你只要凭坚城固守十日,我可调遣重兵前来驰援,则其围自解。”

辽东城守将按照盖苏文的意思,闻听唐军来攻,即坚守城门固守城池。此城经高丽人多年修筑,城墙高耸,城楼巍峨,城墙外侧以坚石垒就,内侧用夯土堆成,其厚二丈余。

李世带领大军将辽东城团团围住,然后让人引抛石车向城墙进攻。是时,高丽人已经知道唐军的抛石车非常厉害,在城内准备了大量的石块和木头,预作恢复豁口的准备。唐军将抛石车发动,石锤砸破城墙外层的石块,然对内层的夯土无计可施。李世此行带来抛石车仅有二十余具,数量显得有些少,对辽东城威胁不大。如此,唐军无法很快突破城墙,战斗呈现胶着态势。

盖苏文得知唐军开始进攻辽东城,遂发步骑四万前来驰援。盖牟城为高丽援兵的必经之路,这样,首要压力皆集于李道宗身上。

李道宗是时领兵二万镇守盖牟城,闻听高丽的四万兵马长驱而来,即召集帐下众将商议对策。众将以为高丽兵多,难与之正面相抗,不如坚守盖牟城,以待援军到来后再行对阵。

李道宗问契苾何力道:“何力将军,你以为城能守吗?”契苾何力踌躇道:“若固守此城,再催皇上和李尚书来援,定能挡住敌军。只是辽东城那里吃紧,皇上又久无消息,若被敌人团团围困,时间一长,恐生变故。”

李道宗沉吟道:“城中粮草充足,最近又加固了城墙,若固守此城,大可抵挡一阵。只是我们一路上势如破竹,闻听高丽援兵前来,即龟缩城内固守,未免堕了我方的锐气。”

这时,中郎将马文举大声说道:“末将尝闻皇上征战之时,常常凭深沟高垒与敌相持,俟敌方疲惫,方才奋勇出击。任城王守此城,慎重防守,恰恰是为了打击敌方的锐气。”

李道宗摇摇头道:“高丽人恃其人数众多,认为自己深明地势,所以有轻视我心,此非锐气,实为其骄气。他们远来疲顿,击之必败!众将军,如今辽东城那里激战正酣,皇上领兵兼程赶来,我们为前军,应当清理道路来迎接皇上,怎么能够等待皇上来交战呢?”

契苾何力响应李道宗,说道:“不错,我们为前驱,本来要替皇上遮风避雨,岂能让皇上来犯险?任城王,末将愿请为先锋。”

李道宗于是让马文举率兵六千镇守盖牟城,让契苾何力领兵四千以为先锋,自带一万人随其后。

四万高丽兵士浩浩荡荡杀奔过来,他们事先已侦知盖牟城仅有二万唐兵防守,料定唐军定会倚城防守,不敢出城迎战。他们一路上放心大胆策马狂奔,一直奔到盖牟城下。

契苾何力带领四千劲骑隐于山脚之后,他登高望去,看到高丽兵的队伍拉得非常长,感到正是出击的机会,遂上马大声喝道:“众将士,随我进攻!”他一扯缰绳,马儿长嘶一声,猛然向前疾奔。其余人跟随契苾何力,皆手持闪亮的马刀,口中大喊出声。

高丽兵一路行来,未见唐军踪影,心中非常轻松。现在忽听喊声如雷,又见前方马刀如林,一下子惊呆了。契苾何力的劲骑迅疾闯入敌阵,他们挥刀劈杀,一下子将高丽兵阵形杀乱。高丽兵停下前进的脚步,在那里乱成一团。

四千对四万,毕竟是一比十的比例,唐军在人数上处于劣势。高丽主将稳下神来,发现唐军无后续队伍,仅此数千人马,遂大声呼喝,组织人马重重围了上来。是时,四千唐兵劲骑由于前进速度非常之快,已杀到敌阵纵深之处。高丽后续人马源源不断地前来,然后分成左右两队,将唐军一重又一重地围困。那四千唐兵在阵中斗志不减,怎奈敌军越来越多,渐渐在阵中腾挪不开。

契苾何力观此情势,知道若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出去,则会平添敌方气势,己方将前功尽弃。为今之计,唯有与敌方纠缠下去,以待援军来到,方是取胜之机。想到这里,他抖起精神,带领身边劲骑向敌人纵深猛冲。契苾何力一马当先,挥舞马刀左右劈杀,直杀得血染战袍,马刀刃上现出豁口。这时,他看到敌方一将手中马刀异常明亮,心想此刀定为好刀,遂大喝一声,纵马迎上前去,迎面将刀一挥,引得那人挥刀来迎。契苾何力顺势改砍为削,将那人挥为两截,然后俯身取刀。

当契苾何力俯身取刀的当儿,旁边一根长槊疾伸过来,直直地刺入契苾何力腰间。契苾何力此时已取刀在手,遭此剧痛,忍不住大叫一声,然后倒栽马下。

契苾何力腰部受创,倒栽马下。他忍着剧痛,左手紧握敌方槊杆,右手挥刀猛砍,将此长槊挥为两截。他又奋起神力,用力将槊杆拔出,然后将染着自己鲜血的槊枪头向那人猛掷过去,那人哀号一声,倒栽马下。

唐兵毕竟训练有素,他们见主将倒地,急忙冲上前来,一些人挥刀猛砍防护,数人下地搀起契苾何力,用布条裹紧其受伤处。

契苾何力上马,仔细观察战场形势,感到压力越来越大,遂传令道:“大家且战且退,不许再向前冲锋,以待援军来到。”

话音未落,就见来路上有大队唐兵现身,显是李道宗带领的一万兵来到。契苾何力见状大喜,大喝道:“援军到了,不要后退,向前奋勇杀敌!”

高丽人本来围住契苾何力所部,以为可以慢慢将之聚歼,定成胜局。不料背后又出现大量唐兵,一下子惊慌失措,阵脚渐渐散乱。

蓦地,只见正北方又有一彪兵马杀到,观其旗帜,依稀是唐军模样,他们觑准高丽人队伍腹部猛砍。这下子,契苾何力领兵在敌军阵中左冲右突,李道宗带领一万人自西向东与敌交手,北面来的唐军强攻敌军腹部,三股兵马相互呼应,顿时将敌军冲得七零八落。

李道宗见北方出现己军,知道其来龙去脉,感叹道:“李尚书心有全局,其围攻辽东城费心费力,犹抽调兵马来援。”这彪兵马正是李世所遣,领头之人正是阿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