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刘黑闼兵势迫人,河东道都督徐世绩曾三度向李重九献表,要李重九出兵袭刘黑闼背后,以防止刘黑闼作大。
  现在李重九对契丹用兵结束,正可以向刘黑闼出击,以消除心腹之患。
  所以听张玄素言有击败刘黑闼之计,李重九言道:“张爱卿,孤何尝不想灭此大患,但是眼下刚刚对契丹用兵结束,兵马疲惫不堪,需要休整,何况府库空虚,没有钱粮,我看要讨伐刘黑闼,最快也要等到九月方可。”
  张玄素笑着言道:“还请王上放心,此事请交给我来办。”
  李重九听张玄素如此说,笑着言道:“很好,张卿,你就协助徐都督处理此事。”
  张玄素当下称是。
  长安城。
  无极宫中,李渊正在宫内后花园与宠妃张婕妤,尹德妃二人赏花。
  李渊心情十分好,一旁裴寂,李建成,李元吉与李渊说话。张婕妤,尹德妃二人则是一旁为他们添酒。
  君臣二人闲聊好一阵,李渊枕在龙椅上。
  裴寂言道:“李轨已灭,陇右河西之地已是无忧矣,陛下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李渊闻言笑了笑,言道:“就你爱凑趣,李轨乃是自取灭亡。”
  李元吉言道:“父皇,关中虽已是无忧,但河北……”
  “四弟,”李建成出声打断言道,“四弟,说什么,何必在这时候,搅了父皇的兴致。”
  李渊闻言哈哈一笑,言道:“太子,我李家何时有不让人说话的时候,元吉,你说说看河北怎么了?”
  李元吉言道:“父皇,眼下关中,巴蜀虽定,但我李唐在河北却是连连失地,去年为李重九攻下恒山郡,今年又丢了洺州,后又失了东郡,不是孩儿非议长辈的不是,但是父皇你将河北之事托付给淮安王,真的放心吗?”
  李渊闻言捏着胡须坐直了身子,李建成不快言道:“四弟,淮安王乃是父皇点的将,你质疑淮安王,就是质疑父皇的用人。”
  李渊摆了摆手,言道:“太子。”李建成当下不再说话。
  李渊看向李元吉,言道:“齐王如此有心河北战事,是否有意再往河北走一趟,接替淮安王领兵啊?”
  李元吉闻言微微色变,自去年并州丢失以来,他实已不想回河北河东,再趟那浑水,这一番攻击淮安王,也是奉了李建成的意思。
  李神通一直与李世民走得很近,引起了李建成的忌惮,李神通作为河北道安抚大使,掌握河北数州的兵马,位高权重。
  李建成故而有意想换掉李神通,斩断李世民一臂。
  李元吉听李渊这么问,虽不愿意去河北,但为了不让李渊看轻,还是硬着头皮言道:“孩儿愿意为父皇效犬马之劳。”
  李渊听李元吉的口气,将脸一板肃然言道:“幽州有李重九,河北有刘黑闼,河内有宇文化及,此三人哪一个是易于之辈,小儿辈看得轻松,若换了你去,你有几个脑袋。”
  听李渊本是笑容满脸,突然脸色一变,李元吉当下低下了头,连一直在一旁谈笑张婕妤,尹德妃,也是微微惊慌,花容失色。
  裴寂言道:“陛下,齐王殿下也是一番为国之心,你也就不必责他了。”
  李渊冷声言道:“有这份是心是好,但却不自量力,我以为并州之败后,他会吃一堑长一智,没想到还是这个样子。”
  李建成见此出头,言道:“元吉,现在你还有何话可说,淮安王也是你轻易可以背后说得的。”
  “父皇,太子,元吉知错了。”李元吉当下垂下头。
  李建成向张婕妤使了个眼色,张婕妤举起一杯饮子,笑着上前对李渊言道:“陛下,动这么大火,倒是吓着孩儿们了,来喝杯饮子消消气。”
  李渊对张婕妤笑了笑,接过饮子,言道:“不过,淮安王虽是可以信任,但论及本事确实不是刘黑闼,李重九这等枭雄的对手。但眼下世民一直在准备攻打东都之事,除了世民我李唐上下却没有其他可以领兵之人,可替淮安王。”
  李建成言道:“不如调河间郡王?”
  李渊立即言道:“孝恭不能动。”
  李建成又说了数将的名字,李渊皆是摇头。
  李建成当下言道:“父皇说来说去,也只有让三娘再披挂上阵了。”
  “三娘?”李渊倒是没有第一时间反对。
  李建成心底一喜,言道:“父皇以为如何。”
  李渊摇了摇头,言道:“若非可以,朕是不愿三娘再赴战场的。”
  “父皇这是何故呢?”李元吉言道,“当初在河东之战,只有三姐,与幽州军斗了个旗鼓相当。”
  李建成亦进一步,言道:“父皇,孩儿亦觉得可以,三妹乃是你的女儿,将河北军权交给他,你还有什么不放心呢?”
  裴寂亦言道:“陛下,微臣也以为,太子,齐王说的很有道理。”
  李渊言道:“你们别再说了,此事让我再想一想。”
  
  第四百七十一章杜如晦之断
  
  长安城。
  少陵原左近竹林茂盛。
  穿过少陵原的浐水清澈见底,水下可见游鱼摆尾而游。
  此刻秦王李世民正与他谋臣杜如晦一并于水边垂钓。
  杜如晦起了起鱼钩,笑着问:“没想到秦王能放下军国大事,偷得浮生半日闲,与卑职一同来此垂钓。”
  李世民闻言笑了笑,言道:“父皇一直在说一统江山,一统江山,我有时候一直在想,江山是什么,在长安城里,是见不到江山的。我大唐的江山在田园之中,在这山川之中,在这少陵原之中,在每名大唐百姓的福祉之中。”
  杜如晦露出赞叹的神色,出言言道:“秦王可谓一语中,处处都有江山。秦王你看,我所在的少陵原,故名凤栖原,后汉宣帝杜陵建此,故而名为少陵原。秦王可知道此水名叫什么?”
  李世民笑着言道:“克明这是在考孤么?脚下钓鱼此水,名为浐水,通灞水,司马相如在上林赋有云,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古人有云八水绕长安,这浐水,灞水就是八水之一。”
  李世民,杜如晦二人一问一答,皆是博闻多识,不由相视大笑。
  李世民笑容一敛,将鱼竿一放,站起身来负手言道:“听闻父皇有意,撤淮安王山东道安抚大使之职。”
  杜如晦闻言露出沉思,李神通一贯与李世民交好,眼下李渊要收回李神通的兵权,这对于李世民而言并非是好消息。
  李世民言道:“天子用人虽一贯是喜动不喜静,但淮安王乃是他器重的人,虽这两年在河北连连损兵折将。但眼下我大唐除了秦王殿下之外,并没有其他可以替换淮安王的大将,此事恐怕是有人在后推动的。”
  李世民看向杜如晦言道:“果真什么都瞒不过克明你,正是太子与齐王在天子面前建议的,近来太子与齐王一直走得很近。”
  杜如晦闻言言道:“这不奇怪。眼下大唐内是秦王与太子殿下二人分庭抗争。秦王有军方大将的支持,而太子则有名分大义。太子贵为一国储君,不能领兵在外,故而齐王有意结好太子,以得军权,求得一席之地。而太子也有意结好齐王,以分秦王军权……”
  杜如晦看见,李世民独自站立在河岸边,望去令人感觉一股孤寂萧索之意,当下停口不说。
  李世民静静地言道:“自从晋阳起兵以来,孤早就明白会失去很多。也早就做好这个准备。只是没有想到太子,竟然将三妹牵扯进来。”
  “平阳公主?”杜如晦双目一转,随即会意过来言道,“太子下得这是一步好棋啊!”
  李世民转过身言道:“你说是好棋?”
  杜如晦言道:“不错,平阳公主乃是陛下,太子都足以信赖,器重的人物。平阳公主巾帼不让须眉,最重要是她对大唐皇位,全无窥探之心。”
  李世民言道:“我怎么不知,但是太子这一步好棋,我们该如何应对?”
  杜如晦当下问道:“那秦王殿下胸中可有取代淮安王的人选?”
  李世民缓缓点了点头,言道:“只是他们都不如三娘合适。”
  杜如晦笑着看着一旁的浐水,言道:“水至清则无鱼,合适不合适有何关系,在陛下心中合适就好了。”
  李世民进一步问道:“计将安出?”
  无极宫中。
  李渊正寻民部尚书、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刘文静问事。不久中书令萧瑀上殿送上公文,言道:“陛下。这是这几日中书省议论关于河北道安抚大使,接替人选之事的奏折,还请过目。”
  李渊皱眉言道:“朕什么说要换淮安王了?”
  萧瑀言道:“陛下真是贵人多忘事,前几日陛下令太子传旨至中书省的。”
  李渊恍然言道:“此事朕一时疏忽了。不错,确有此事。拿来给朕看一看。”
  李渊将奏折拿来仔细看了一遍,摇了摇头,言道:“不妥,不妥。”
  刘文静问道:“陛下可是没有合适人选?”
  李渊直接将奏折给刘文静,言道:“你替朕合计合计。”
  刘文静当下接过奏章,看了一遍,故作惊讶言道:“陛下,这奏折之上都是我大唐大将,足可坐镇河东,为何陛下言道不妥。”
  李渊言道:“糊涂,若换了巴蜀,河东,河西,陇右,这些大将并非不可,但是河北道安抚大使,岂可轻托他人,这里有我大唐的数万大军,数州之地,李重九,刘黑闼,宇文化及对此都是虎视眈眈,非一般大将可以守之。”
  刘文静点点头,言道:“那么陛下心中可有人选?”
  李渊看向刘文静,言道:“倒是有一人,朕有意高阳公主前往。”
  刘文静言道:“陛下既是迟迟未做决定,显然高阳公主也有不妥之处。”
  李渊点点头,言道:“你说的没错,三娘也不小了,还没有婆家,皇后临终前交代朕一定照顾好她,这几年朕将她留在长安,就是要她享这荣华富贵,不再戎马奔波。”
  刘文静抱拳言道:“陛下这一番爱惜之意,实在令臣感动。”
  李渊苦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