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雪耻-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一点也不逊色,根本不是第26师团这种二流守备师团所能相比的。所以一团利用丰宁县城外有利的地形节节阻击第26师团。为了达到滞敌的任务,一团专门从司令部借调了一个小队的特战队员沿途阻击日军,尤其是要大量射杀鬼子的军官。
一团的作战方式还是很有效的,在一团连续不断的骚扰阻击下,第26师团的行军速度极其缓慢,气的二十六师团师团长后官淳中将将自己心爱的中国明代的瓷器茶杯都摔碎了。
但是第26师团的锐气已失,就算后官淳中将在后面大骂八嘎也是徒劳的。听到枪声就卧倒的部队行军速度可想而知,直到第一、第二梯队汇合后,部队的行军速度才算快了起来。
冀东战场已是风声鹤唳,鬼子的战斗机几乎每隔两个小时就会到承德极其附近巡视一番,一旦看到略有军事价值的目标就会轰炸一番,这几天承德外围以及承德城内的一些特殊地方可就遭了秧。最倒霉的要算是一群无良的盗墓贼,在深山里掘土时被鬼子的飞行员看到了,以为是八路军在挖地道或者是修战壕,二话不说接着就是一通炮弹从天而降。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冀东事变(十三)

尽管如此,但是冀东的整体局势随着鬼子的逼近而变得越来越紧张,气氛也变的越来越诡异了。终于,17日凌晨一点,在韩云华的鼎力支持下,在中共中央、北方局、河北省委、晋察冀军区的积极筹划和领导下的冀东人民武装抗日大暴动(亦称起义)终于拉开了帷幕。
7月12日邓华率领四纵主力一部在沙峪与坂垣师团从怀柔县城增援四海一部之敌相遇,激战3小时,歼敌三百余人。但是此战由于事发突然,不但日军毫无防备,我军也是仓促应战,虽然侥幸得胜,但是部队伤亡却很惨重。是役,四纵队参谋长李钟奇负重伤,三十一大队总支书记郑良武牺牲。次日清晨,玉田日伪军1400余人赶来增援,并以3架飞机助战。四纵与敌激战半日,歼敌200余人,并且主动撤退。第四两个总队在韩云华部到来之前主动攻击遵化,并且与遵化守军激战7个半小时终于攻克了遵化城。
此时、北方局、河北省委、晋察冀军区的领导们一致认为,经过多方积极筹划,经过一年多的准备,起义前的形势一派大好,人们的抗战热情很高,起义条件已臻成熟,遂命冀热边特委书记胡锡奎统一领导和指挥这次大起义,李运昌专负军事工作,而冀东的韩云华部全力配合这次大起义。这时,冀热边特委为了加大起义的影响力和起义的规模,同时也为了团结冀东地区其他的抗日力量,先后联络了冀东地区有名的团练头目高志远、同盟者洪麟阁、杨十三等人。并且在征得韩云华派来的代表同意后,将这些人的部队进行了整编,统一将八路军、游击队、民兵护卫队以及高志远等人的部队合编为六个总队,每个总队下辖三个营一级的大队,每个大队下辖三个连一级的中队,每个中队下下四个排一级的小队。并且推选高志远(后叛变)任抗联司令,李运昌和洪麟阁任副司令。而干刚组建成的这六个总队也被分成三路大军,由于韩云华知道高志远这个家伙是一个精明的投机分子,并不是一个十足的革命者,所以韩云华推选洪麟阁兼一路司令,政治部主任杨十三,辖第一、第二两个总队。李运昌兼二路司令,政治部主任王瑞清(胡锡奎),辖第三,第四,第五三个总队。至于高志远,韩云华只给了他一个空的第三路军司令员的头衔,实际上这个第三路军只辖有第六总队一个不满员的总队,人数还不足一千人。
7月17日凌晨,滦县的李润民、高培之、赵玉清、张鹤鸣、张振宇等同志在港北村发动起义。一夜之间,集中了秘密发展的骨干会员第五总队。李润民任总队长,高培之任政治主任,张鹤鸣任副总队长兼参谋长,下设3个大队。当夜伪冀东抗日自治政府下派在各庄的警察局长周维新率百余人起义,与于振忠领导的昌黎起义军合编为第九总队,随后又与铁局寨、商家林一带起义军合编,迅速发展到1200多人。
就在同一时间,迁安县吴永江也顺应李定国的邀请,在迁安发动大起义,迁安城内伪保安队800多人向起义军进攻。被吴永江于赵店子设伏彻底打垮了来犯之敌,生俘其保安团长张永年以下200余人,缴获重机枪2挺、轻机枪6挺、步枪600余支。一晚上连续三次大起义都取得了很辉煌的战果,首战告捷,军民异常振奋,敌伪统治动摇,很快掀起参军热潮。
随后高小安同志率千余人在曾家湾进行抗日起义,并且也取得了成功,该部迅速扩编为一个拥有1600人的独立大队。紧接着吴绍舟同志率领一干骨干战士在司各庄举行起义军,并且于22日同高小安部会和了,两人商定于27日攻击乐亭县城。与此同时阎达开、黎巨峰、杨振华、岳泽普、田自修、张其羽等同志也在乐亭、昌黎县起义,乐亭沿海的盐警也在地下党的同志的说服下进行起义后,并且打下了伪政府重兵把守的汤家河据点,部队迅速扩大到了5000多人。最让李运昌等人瞠目结舌的是,从韩云华部调拨的那两个骑兵旅在征得李运昌的同意后,竟然在一天之内连下大卧铺、连三、七桥庄、等是一个鬼子据点和青龙县县城。
此外,在滦县的李玉玺成立一个独立大队、在渤海滨的渔民石占山和乐亭的王静安起义后也发展到第二独立大队(以后扩编为特务第二、第三团),另外在滦县南部还有曹致福成立的独立总队等。总计到8月初,我党在路南昌、滦、乐地区以五总队为主力组织的抗日联军约3万余人。
冀东地区起义不断,在高小安等人的带头下,从17日凌晨起,到22日共有27个地区爆发了抗日起义。起义的范围波及整个冀东地区,涉及敌占区人口二百多万。
冀东局势突然变得失控了,这下殷汝耕和寺内寿一都急了,冀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冀东都被八路军占领了,那么他们两个可就不是丢官免灾就能行的。寺内寿一和殷汝耕都知道,如果冀东不保,那么他们两个不只是手中的权利将会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就连项上人头也很难保得住。
冀东事变发生后,殷汝耕急忙坐飞机从北平赶回秦皇岛,调集手中仅有的两个军的伪军,向乐亭、昌黎的起义军发动攻击。同时驻守秦皇岛日军竹岛联队紧急南下平乱,驻守山海关的平田联队则奉命入关驻守秦皇岛。
起义军的人数虽多,部队发展的速度也是没的说,但是这些人大多数是农民和小产业者,参军时几乎没有受过任何的军事训练,所以由这样一群人组成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打打平时欺压他们的伪警察和当地的恶霸乡绅还行,但是要和正规军作战,这些人还是远远不行的,就算是同战斗力几乎为零的伪军也不行。如果说伪军不入流,他们的战斗力是零的话,那么起义军的战斗力那就是负的,因为这样一群人根本就不是或者不能称之为军队。既然不是军队又怎么能和正规军打仗呢,所以一时间沿海地区的起义军被日伪军打的节节败退。
不过,日军的好运也没有维持几天,邓华和宋时轮率领四纵进驻迁安县,并且一路向东打来,部队所过之处,敌人望风披靡。而此时韩云华辖下的那两个机动性特好的那两个骑兵旅也出现在了冀东东部的沿海地区,并且还对秦皇岛发动了一次偷袭,尽管最后功亏一篑,没能够得手。
但是,骑兵旅的出现,大大震慑了日伪军以及其身后的大小汉奸日寇,日军的进攻也没前两天那样猖獗了。
寺内寿一大将现在都要抓狂了,原本大好的形势怎么突然间就直转急下,现在就连大日本帝国经营了五年之久的冀东也遭到了严重威胁,这种威胁是致命的。大日本帝国在冀东的投资有多少寺内寿一大将比任何人都清楚,就连他自己在秦皇岛也有两个货运码头以及一座不算大的煤矿。而整个大日本帝国在冀东的投资并不亚于满洲国,如果这些企业遭到支那军队的破坏的话,就算大日本政府和军部都不追究他的失职,但是日本国内的那些财阀集团也不会放过他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 :偷天(一)

冀东事变发生的太过于突然,虽然事先日军也受到一些消息,但是由于当时日军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韩云华所部了,所以也就相对的放松了对冀东其他放抗势力的监视。
况且就算日军有心整治冀东的治安,那时也是有心无力,冀东最大的驻军编制已经被调到隆化阻击韩云华所部去了,剩下的只有伪军和规模只是中队编制的鬼子了,如果八路军铁了心和他们打游击,那些鬼子伪军还真派不上什么用处。
鬼子对付八路军游击战的方式永远只有一种,那就是大军围剿,以优势兵力迫使八路军向外转移或突围,如果鬼子兵力充裕的话,还会在外围设置几条封锁线。现在冀东的鬼子只有那么十几个分散在各地的中队,人数最多的也就是驻守唐山和秦皇岛的两个不满员的联队了,兵力捉襟见肘到了这种程度,自保尚且不足,何谈平乱一说。
冀东事变骤然爆发,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遭到了大本营的严厉斥责。就连远在满洲国的关东军总司令以植田大将及参谋长东条英机中将也受到了大本营的点名批评,尤其是曾经担任察哈尔派遣军团司令官的东条英机中将更是被大本营指着鼻子骂愚蠢,这在东条英机的军事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不过东条英机还是很理解大本营那些老将们的,谁也没有想到,当时那个只有一个被打残了的支那八路军小团,人数只有不到四百人,枪不过百余支的小部队竟然发展成了现在这样的庞然大物,而且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说这是一个军事奇迹也不为过。
况且,华北方面军对这个以韩云华为首的支那部队的围剿一直都没有断过,他们怎么能在大日本皇军数十万部队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到了十多万人,着实让人费解。但是事实摆在眼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