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雪耻-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绩上,从而一致选择了支持。就是为了这份支持,这份认可,韩云华也绝不能让那些老将老帅们失望。韩云华很清楚整个中华民族接下来的展趋势,也很清楚小鬼子接下来的行动计划,而八路军总部酝酿的那份后世褒贬不一的大计划韩云华也清楚。
可以这样说,韩云华制定的这份作战计划完全是针对日军接下来的军事计划的,但是一般人并不清楚日军接下来要干什么,所以在有些人看来,韩云华上交的那份作战计划有些想当然,用军事专业术语讲就是冒险。
不过八路军总部看不看好并不影响韩云华的决心,因为此时的内蒙古军区以及他韩云华领导的山东教导师都是直辖于党中央的。八路军总部长们很是给力,所以韩云华也觉得自己应该对的起这份信任。
在王志福的警卫营占领阳谷县的同一时间,姜云衫和童家勇两个步兵旅全力出击,两万多部队在东阿、平阴、莘县、冠县等地四处出击。这一次可不是小打小闹的骚扰,而是以摧毁敌人的据点,杀伤日伪军的有生力量为主要打击目标。并且姜云衫、童家勇两部并不同敌人多做纠缠,一般是打完就走,能打下的就打,如果日军抵抗极其顽强并且地形地势也有利于日伪军的话,姜云衫等人就会转到下一个战场。一夜之间,日军就有11各据点被摧毁,一座县城被攻陷。同时大量的日资、中日合资的大企业大型株式会社被洗劫一空。
韩云华所部这完全是一副疯的打法,根本就不是八路军一贯的作战风格。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同八路军的游击战很相像,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但是如果往深里分析的话就可以看出一些差距来,通常为了不引起日军大规模的反击,共产党八路军是不会动如此大的进攻的,这不符合八路军的作战特点。同时八路军绝大多数的战斗都是随机性的,尤其是像打伏击什么的。但是时下每一场战斗都是策划好的,有详细的计划,几乎一击必中很少有落空。
这下子尾高龟藏中将坐不住了,命令菊井少将立即接手聊城的最高指挥权,同时命令菊井少将立即对聊城范围内的支那军队进行治安肃清。所谓的治安肃清其实也就是大扫荡,不过菊井少将虽然接手了聊城的指挥权,但是却没有立即出兵进行大扫荡,反而是命令聊城所有小型据点的鬼子立即集结于大型据点或者是县城,同时菊井少将命令在济宁的援军立即西进。
7月15日,等最后一批援军和军火通过铁路到达聊城的时候,菊井少将终于下达了大扫荡的作战命令。
四万七千余人的大扫荡在山东抗日史上还是例,就算是上一次大战的时候,日军也不过是出动了三万余人。这一次为了彻底巩固山东的治安,再加上大日本皇军在武汉战场上取得的重大胜利,致使很大一部分日军的中高级军官的信心极度膨胀,其中就包括日军驻山东第十二军司令官尾高龟藏中将。尾高龟藏中将认为即使是山东地区还存在八路军或者是国民政府的部队也不会太多,而八路军山东部队的主力应该是在冀南,为了山东的安全,黄菊你有必要对鲁西、冀南的支那军队进行一次有效的打击。
不过显然日军这次没有找到套路,韩云华这次作战的本意就是要将山东的局势搞乱,根本就没有想过在山东地区抢占多少地盘。所以当日军的援军源源不断地涌入聊城的时候,韩云华已经指示姜云衫和童家勇两个旅撤往冀南了,只留下童家勇以及三个精锐步兵营在山东。
当然了,为了保证童家勇的个人安全以及战事的需要,韩云华特意留下了一个特战小队。三个步兵营虽然也有小两千人,但是在四五个县这样么大的范围内,日军想要歼灭他们还是很不容易的。
韩云华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如此冒险的,毕竟留在这里固然可以牵制一部分日军,同时也可以迷惑日军,转移日军的注意力,但是却也把危险留给了童家勇等人。日军的军事情报侦察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日军对无线电电蒙讯号的侦查很难防范。在这一点上韩云华自己也是无能为力,尽管他自己也很清楚这对八路军意味着什么,但是他本身就不是学无线电通讯技术的,虽然他也懂一点反侦察技术,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工具和相应的设备,韩云华自己也只能告诫童家勇尽量少开电台,少和师部联系。
对于韩云华的告诫童家勇还是很重视的,毕竟前车之鉴。原山东省委省政府下辖的两万多部队之所以在短短半个月内就分崩离析了,其原因除了汉奸通风报信外,还有就是省政府的无线电讯号被日军搜索到了,并且找出了一些规律,所以才会如此准确地攻入了指挥部。
菊井少将动静倒是很大,但是实际所取得效果并不好。日军为了扩大搜索面积,所以将部队分成以中队为基本作战单位进行地毯式搜索。但是韩云华所部的主力已经撤走了,留下的只有三个精锐步兵营,如果日军一直保持大队规模的搜索单位,童家勇也不敢有什么异动,但是这次日军自己将部队分散开来,那对于童家勇来说可真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汪伪艳电(一)

韩云华所部撤退的度很快,快到了一个连韩云华自己也惊讶异常的程度。只用了短短三天的时间王志福的一旅便已经全部撤出了阳谷县,虽然远离冀南,但是却是远离了这次风暴的中心阳谷县。
同一时间,韩云华所部的其他两个旅的主力也开始了千里大转移。为了保证转移途中不生意外,韩云华命令童家勇率领留在聊城的那三个步兵营尽全力拖住日军的主力。
虽然说这样一来将童家勇等人暴露在了日军的火力之下,不过韩云华还是很相信童家勇的实力的。作为跟随韩云华最久的中高级军官之一,童家勇已经是尽得韩云华的真传,虽然在战略上还有一定的欠缺,但是就战术上而言,童家勇已经很不错了,最起码对付日军的这些二线部队已经足够了。
大部队昼伏夜出,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星期就到了河北省大名县张铁集。就整个地图而言,大名县已经是河北省最南边的县城之一了,而张铁集更是大名县最靠近山东的一个乡镇。
韩云华之所以将张铁集选作教导师的集结地,除了一方面这里是联通山东、河北、河南的交叉地,虽然并不属于战略要地,但是在这里展还是很有利的。同时韩云华也清楚,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敌人的统治力量也强大。要是以前的韩云华绝对会迎头而上,用他自己的话说,我韩云华的部队打的就是精锐。
但是现在情况有所不同,冀南一直是日军统治的薄弱地区,同冀东一样是日军重点防范的地区。而此时的教导师兵力分散,很多部队也没有归建,就连前来接应的陈光所部也尚在五百里以外。所以为了保险起见韩云华还是决定在张铁集这个小地方集结兵力,然后向河北的其他县市展。
大批的中国军队出现在冀南引起了驻华日军高层的高度重视,虽然他们并不清楚这些部队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但是对于北方的八路军日军现在一直都是忌讳颇深。用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彬山元大将上呈给日本天皇的一封奏折中说的那样:“支那政府已经失去了沿海重要的工业城市,出了大批的人口被我帝国控制着以外,其最为重要的经济命脉也被帝国掌握着,此时的支那政府已经是强弩之末了。但是流窜至支那北方的八路军已经成了气候,对大日本皇军造成了致命的威胁,该军战斗力总体上并不强,武器装备尽管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依然不时帝国的对手。但是该军队的煽动能力极强,有时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拉起一支数万、甚至数十万之众的农夫部队,而且有时还会出现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例如塞北的韩云华所部。”
总而言之,日军现在对于八路军可是很重视的,尤其是对于那些突然出现的不在特高科档案中记录的部队更是作为重点打击的对象,他们实在承受不住韩云华第二的出现。一个韩云华已经导致日军损兵折将失地丢城,更为难堪的是现在日军高层虽然已经深深地认识到了韩云华所部的恐怖,但是却依然拿韩云华没有办法。内蒙古军区就在塞北,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重工业基地,武器弹药正源源不断地从那里生产出来,并且运输到八路军控制的其他根据地。
日军包括彬山元大将在内的所有高级指挥官都清楚这个事实,因为从各个战场上回馈上来的消息表明,此时的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已经有了质的改变。最为重要的是,八路军各部的弹变得很充足,尽管每个人作战的时候配备的弹药数量依然不足帝国士兵的四分之一,但是每人50的步枪弹已经是原来八路军配弹的十倍了。
八路军的这一系列的变化引起了特高科的高度重视,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暴露了多个暗桩之后,特高科的高级间谍终于搞清楚了,在内蒙古军区控制的塞北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兵工厂,同时也建立了许多配套的工业基础设施,初步有了工业基地的雏形。
日军大为恐慌,多次派遣间谍前去包头破坏,甚至还出动了珍贵的轰炸机,但是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这次接到消息,冀南出现大批的支那部队,而且还是装备精良的支那八路军。如果说是出现了大批的装备精良的中央军或者是晋绥军的话,日军的高层也不会这么着急,因为从骨子里说中央军以及地方军阀控制的那些军队战斗力还不错,但是却缺乏进取心,没有胆略。
而共产党出身的土八路在这一方面表现得足够“贪婪”,只要是适合八路军展的地方就有八路军就有游击队。一般的八路军、游击队的战斗力和破坏力并不大,甚至是一个步兵中队就能将八路军的一个团(一千人左右的小团)击溃,甚至是全歼。然而装备精良的八路军的战斗力却是不同凡响,尤其是像八路军129师、120师、115师、整编第300师、独立77师、独立第八旅这些主力部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