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雪耻-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却是不同凡响,尤其是像八路军129师、120师、115师、整编第300师、独立77师、独立第八旅这些主力部队,只要是装备精良的部队出现,必将预示着一场大战正在拉开帷幕。
日军的行动很快,只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一支由一个步兵大队、一个骑兵中队、一个战车中队组成的联合军由乡出,经广平、魏县,进入大名县城,并且派出大批的侦察部队到下面的县乡侦查韩云华所部的下落。
韩云华此时的心情可谓是大好,教导师四万余部队已经全部集合完毕,各种战略物资也全部下到了各部队,自己的指挥部也已经搬迁到了三旅的旅部,替留在阳谷县的童家勇带起了部队。
而且,不久前陈光来电报说,115师343旅主力一部已经到了肥乡一带,距离韩云华所部驻扎的张铁集已经不足两百里了,而原山东的哪两个残兵旅的两千余老兵更是已经到了广平县,预定于两天后同韩云华所部会合。
现在是时间紧急,用不了多长时间,最多是一个月吧,日军最少有三个师团的精锐野战步兵将会调回华北地区,到时候要是韩云华所部还没有打开局面的话,那接下来的战事必将极其辛苦。
鉴于现实情况的复杂所以韩云华决定立即对肥乡、广平、魏县等县市动全面进攻,彻底打这一带的原本格局,清理该地区的日伪势力。
根据八路军总部来的一些情报以及韩云华所部的情报部收集来的部分情报显示,在整个冀南地区,日军统共有一个步兵旅团、另三个独立步兵大队、两个骑兵大队、一个战车中队的兵力,同时还有伪华北治安军的四个集团,总兵力大约是在两万八千人左右。
同日军的高级军官一样,韩云华也并不看好伪华北治安军,韩云华虽然很顾忌河北省的日军精锐步兵。但是对于老对手齐燮元下辖的那些伪军还是不咋样看得上眼,在韩云华看来那些人白白拿着精良的武器装备,实际上干的都是一些土匪贼寇的事情,欺负老百姓倒是很在行,在战场上他们就是孬种。
当然了,战斗力低下史有着深刻的历史以及现实的原因的,这和华北治安军的成立历史有着重大关系的。1937年,日本侵略者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后,开始积极在华北地区扶植伪政权。经多方策动,以王克敏为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1937年12月14日在北京成立。
不管是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军队才是立足的根本,没有独立的军权,一切都是扯淡。伪临时政府成立时,对治安问题,王克敏没有适当的人选。而此时清末秀才出身,北洋陆军学堂炮科毕业,曾任江苏军务督办、苏皖赣巡阅副使的齐燮元进入了日军的视线。齐燮元受到日军多田中将的“优遇”,由多田中将推荐,被任命为伪治安部总长。齐燮元是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后,在北平投降日本的。同年10月,齐燮元与王克敏、王揖唐等组织伪政府筹备处,策划成立伪华北临时政府。
齐燮元是北洋陆军学堂毕业的,所以对于军权有着自己最直接最血腥的认识。经历过袁大总统以及国民政府前期的那些事情,所以齐燮元决定组建一支完全听命于自己的部队。他认为,要编练军队不能用党军人员,而其它人才又有缺乏之感,必须“先造就干部将校”,训练一批青年作自己的爪牙,方可从新改良。所以齐燮元很无耻地向日军抛出“先设学,后建军。”的方案,随着日军侵华的不断深入,其兵力渐渐不敷分配。为解决其兵力不足,镇压抗日力量,日军便想利用齐燮元“作傀儡”,在华北建立一支正规伪军,充当日军侵华的炮灰。日军认为,一支正规军队,它的基本干部必须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日军想招收一批思想单纯的青年,向其灌输奴化思想,以便于驱使。
因此,齐燮元的方案一抛出便得到日军的支持。齐燮元于1938年8月在北平的通县、清河建立了军官学校、军官训练队、军士教导团、译务训练班,为建军培养军官。军官训练队,招募国民党军队失散的旧军官,培养连以上军官。军士教导团,招考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年,培养中士班长。译务训练,招考懂点日语的青年,培养日语翻译。上述各培训机构,学制均为一年,连续开办,第一期均于1939年9月上旬毕业。毕业前,北平的伪政府内务部,向华北各县布命令,强征壮丁(按保甲分配名额),分别于1939年10月、1940年10月、1941年10月份三期建立一支“正规军。”,投入所谓“华北治安战。”。
建军之后,队伍名称命名为“华北治安军。”。华北治安军总司令由“治安总长。”(后改称“治安总署督办)齐燮元兼任。各部队称“集团。”(辖二个团)、“独立团。”。团下设营、连、排、班,均为“三三”制。每个“集团司令部”内设参谋处、副官处、军南需处、军械处、军法处、通讯队、运输队、卫队。司令为少将军衔,处长为中校衔。每个团部设上校团长、日本教导官、中校团副、上尉副官、中尉旗官、上尉司每个营部设少校营长、日本教导官、上尉营副、上尉书记、中尉副官。每个连、排设上尉连长、少尉排长、准尉司务长,军队实权掌握在各级日军顾问手中。经过3次建军,华北治安军共组建了十三个集团司令部(不包括教导集团)、38个步兵团、一个炮兵队,总兵力近十万人。
也就是说华北治安军所谓的集团其实也就是一个缩水版的步兵旅,而日军对于伪军的不放心,往往会采用加其官职、缩其部队,一个团往往只有八九百、千数多人。所以这样的伪军集团充其量也就三几千人,而韩云华所部的一个步兵团最少也三千余人。从兵力上韩云华所部是不吃亏的,在武器装备方面韩云华所部虽然不占什么便宜,但是也不比那些拿着日军缴获国民政府溃败部队手中的武器的伪军差。但是在士气方面可就差了不是一星半点,韩云华所部是气势如虹,而伪军则是畏畏缩缩。这样的部队有多少那都是韩云华所部的运输大队长,来多少吃多少。
况且韩云华所部在冀东的时候就没少同这个华北治安军打交道,每一战韩云华所部都会赚个盆满钵满。所以当韩云华搞清楚冀南的敌军防御态势后心中那个高兴啊,用韩云华的原话说,有齐燮元这个运输大队长在,我们教导师还会缺武器弹和合格的士兵吗。

第三百四十章 :汪伪艳电(二)

既然下定决心要大干一场,那么韩云华就不再犹豫,现在留给他思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作为一个有远见的将领,韩云华所要做的就是带领多苦多难的中国人民尽快的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世界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帝国主义横行的时代过的潇洒,那么整个中华民族所要付出的绝不单单是鲜血和生命。要是不把握好机会,即使是到时候中华民族付出多么巨大的牺牲都不会在短时间内赶上美英等国的发展的,最终还是会像历史上那样在经济上被可恶的小日本超越的。
吃一堑、长一智,经历过新中国痛苦蜕变的韩云华很清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整个中华民族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这种代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贯穿于古老华夏文明点滴精华。所以韩云华希望可以减少或者直接免除中华民族在这条路上所走的每一段弯路,日军尽管在韩云华手下吃了不少亏,但是显然没有把韩云华上升到一个足够高的高度,也许在日本人手里韩云华也就只是白建生(白崇禧)或者陈诚之流一级的人物。这无论是对于韩云华还是整个中华民族都是好的,扮猪吃老虎才是装2的最高境界。
所以当日军的间谍部门侦查到冀南突然出现大批八路军的时候,日军的高级军官只是仅仅派出了不到两千人的部队南下围剿,就连北上对付内蒙古军区的部队也停下了脚步,因为他们要干一场大的。相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不管是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司令官彬山元大将还是司令部的其他高级军官都是一阵兴奋,相对于内蒙古军区“微不足道的”破坏,这件事才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广平县县城里来了大批的日军韩云华已经知道了,但是出乎韩云华预料的是,这次日军似乎并不清楚他们的实力,既然只派了那么小猫三两只,还不够他韩云华塞牙缝。不过韩云华并不生气,来的越少解决的就越快,到时候日军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在韩云华紧锣密鼓安排着进入冀南的第一仗的时候,延安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几乎在同一时间发来了一封内容大致相同的电报——国民政府副总裁、国民党第二把手汪精卫叛变投敌。
1939年7月28日,也就是在第二次武汉会战结束后半个月,失踪了的国民政府第二把手副总裁汪精卫突然出现在越南河内,并且发表了一封震惊中外的公开电报。这封电报的内容极其露骨,公开表示其支持对日妥协的政策。并且对中国人民全民抗日前途感到绝望,大大打击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积极性。臭名昭著的“艳电”是汪精卫由民国元勋、国民党元老变为汉奸国贼的标志,它将与民族败类一起在历史上永留骂名。
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特意将汪精卫的那封让全中国人民都感到愤怒的电报的内容一字不拉地发给了韩云华,其实就算是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不发韩云华也知道那封“大名鼎鼎”的汪伪艳电说了些什么:“重庆中央党部,蒋总统,暨中央执监委员诸同志均鉴:今年4月,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说明此次抗战之原因,曰:“自塘沽协定以来,吾人所以忍辱负重与倭国周旋,无非欲停止军事行动,采用和平方法,先谋北方各省之保全,再进而谋东北四省问题之合理解决,在政治上以保持主权及行政之完整为最低限度,在经济上以互惠平等为合作原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