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的荣耀-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张士诚想要江南,那他就凭本事来取。”丁德兴接着叫道。

刘浩然一边听着一边沉思着,根据他的历史知识,朱元璋的战略是先西后东,先打败了西边的陈友谅部,再回过头来平定了张士诚。那么意味着他白白地放弃了平江、湖州这么一块大肥肉,难道他的风格高尚到了这个地步。应该不可能,刘浩然想来想去,觉得老朱同志应该不是白求恩,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他攻陷江宁的时间比自己晚,等他在集庆站稳脚跟,张士诚已经占领了平江、湖州等地,只好干瞪眼了。

历史上的事实与刘浩然的判断相差不多,朱元璋是至正十六年中旬才占据集庆,那个时候的张士诚已经占领了常州、平江、湖州,大部分实力已经南下。朱元璋占据江宁后立即向镇江发起进攻,试图染指东南,但是时机已晚。朱元璋与张士诚多次交战,大多数都占据了上风,但是却无法把张士诚赶出去。加上后来陈友谅已经崛起,开始向东发展,朱元璋面临两线作战,只好两者选一,调头先去打陈友谅。

而现在刘浩然几乎提前了大半年占据了江宁,在集庆站稳了脚跟。这时的张士诚也只是刚刚开始想染指东南,主力还在江北淮东一带。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朱元璋在历史上纯粹是瞎子黑夜里摸路,一路上被人指点才走向攻陷集庆的路上来。而刘浩然从清涧山一战,决心自立后就坚决地按照这条战略执行下去,加上也有高人指点,就好比黑夜里赶路,不但有手电筒,而且还知道路的方向,占的便宜不是一点点。

不过刘浩然受历史知识的约束,一直把西边当成大敌,忽略了东边,张士诚的使者却刚好提醒了他。

刘浩然站起身来,走到江浙行省地图前,这幅从江宁官署里缴获的地图,加上刘浩然利用自己的地理知识改进后,已经相当完整了。东南是常州、平江(今苏州)、嘉兴、松江、湖州环太湖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已经成为天下富庶之地,也是元廷的粮仓、衣仓和钱仓。这么大的一个诱惑摆在面前,不去抢真是傻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出海口,做为穿越者,刘浩然当然知道拥有出海口的好处,海上贸易、强大的海军,能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实力。

再看看现在的形势,张士诚才占据常熟,自己却已经占据了镇江,威胁常州和江阴,两者的起点差不多。而西边,徐寿辉还正在向鼎盛时期前进,也就意味着他短时间里还威胁不到自己,而陈友谅应该还有几年时间才会上台。这是一个大力发展的绝佳时机,要是等到张士诚站稳东南,徐寿辉全盛或是陈友谅上台,自己就可能两面受敌了。

打,坚决要占据东南,张士诚的兵力可能比自己多,但是战斗力绝对比不上自己精心编练出来,又经历过两年多实战历练的长矛兵。而且自己还有一支水师,虽然不敢说掌握整个长江下游的江防,但是它好歹也是跟强大的元廷水师打了一年多仗,几位将领又都是水战高手,用来阻止延缓张士诚南下足以胜任。

众人已经默不作声地注视着刘浩然,等待他的决定。在寂静中,刘浩然转过身来,断然地说道:“我决定了,西线、南线转入防御,全力东进,攻取东南等地。”

众人不由发出轻轻的一声欢呼声,他们当然知道东南地区的重要性。

“我的设想是这样,赵德胜、金朝兴守铜陵,叶升守无为,陈德、茅成守徽州一线,缪大亨、胡海守滁州、六合,然后抽调十六个步兵团,包括水师主力,全力东进。兵分两路,傅友德、邓友德、胡大海、华云龙、王弼、杨璟、吴复、曹良臣率八个步兵团为北路,从镇江经略常州、江阴、常熟,主要任务是与水师一起阻挡张士诚南下;常遇春、丁德兴、花云、仇成、赵大勇、张赫为南路,从广德出发,率领六个步兵团,直扑湖州、平江、嘉兴、松江,主要任务是在尽短的时间里占领这一地区;而冯国胜、张铨率两个步兵团为偏师,从昌化出发,侵扰杭州,牵制元廷行省。俞廷玉、俞通海、廖永安、廖永忠等率水师,在泰兴、江阴、通州一线巡弋,寻机打击张士诚的水师,尽可能地让张士诚的主力无法渡江南下。其余各地守备军进入警戒状态,随时待命。”

听完刘浩然的战略安排,大家不由轻声地议论起来。看来主帅决心非常大,几乎把定远军主力全部抽调到东线,而且侧重点放在了阻止张士诚南下。

“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遗漏?”随着刘浩然再次开口,大家一下子都安静下来。

“护军,我有个问题,”陶安提出了自己的顾虑,“张士诚经高邮一役,已经在各地抗元义军中威望甚高,如果我们贸然与其交战,恐怕在大义上我们站不住脚。”

刘浩然一想,的确是这个道理,张士诚在高邮围攻战中奇迹般获得胜利,行情大涨,声望已经直追风云中原的刘福通,自己要是悍然与其开战,真的会引起非议。

想了一会,刘浩然答道:“我们奉旨经略江南,是名正言顺的事情,而张士诚想插一脚,那我们让使者转告他,请他归附我大宋。如果张士诚顺应大义,与我们同朝为臣,这江南之地就一切好商量,我们两家可以共享。”

陶安、冯国用和李善长听完后抚掌叫好:“妙,此策甚妙!如果张士诚不愿归附大宋,那就是他过界动兵了。”他们都知道,现在正趾高气昂的张士诚是不可能归附毫州大宋的,他现在的身价除了元廷,其它政权的庙都太小了,容不下他这座大菩萨。

“我们一边加紧调兵,等各部到达指定位置之后立即向天下行檄文,讲明我们是奉旨光复东南,先把大义名分占住再说。”刘浩然进一步说道。

“好!”在一片赞叹声中,众人附议了刘浩然的想法,并开始对后勤保障、占领区治理等各项事宜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第二日,命令连接从江宁城发出,不几日,接到命令的各部纷纷行动起来,从各地向镇江、广德、昌化急行军,而各种物资辎重也被征集的数万民夫运向三地,一时,定远军上下弥漫着一种大战临近的气氛。

十一月二十一日,刘浩然的答复在延缓了近十日之后终于由使者带回了高邮,这个答复当然不被张士诚接受,于是他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南下用实力说话。

十一月二十六日,刘浩然以大宋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的名义发布檄文,并传行天下。檄文中称自靖康之祸,高宗南渡,以东南之地保华夏薪火达百年之久,最后惨遭蒙古荼毒,百姓流离,民生哀怨,今定远军奉大宋小明王圣旨,遣兵救东南百姓于水火,“独是外夷僭窃华夏;腥风燥羯称尊;纵贪吏以害民,旷野之珠玉皆空,闾里之脂膏已尽。暴敛横征;今日完而明日复。东南父老号元苛政久已;人民望我兴复。正与今华裔有仆;故国犹存邦;总是旧命则维新;爱举义旗以驱鞑虏。所望东南各土;执孺子于咸阳。协力同心;歼商于牧野。”

檄文一出,东南震动,而张士诚更是气急败坏,连摔了好几个上好瓷器,大骂刘浩然小儿欺我太甚!当即也大行檄文,历数定远军的“罪行”,撕破脸皮宣布与刘浩然开战,并整顿兵马渡江南下,准备与定远军决一死战。

*******

祝诸位书友中秋快乐!

第三十五章战东南(一)

龙凤元年十二月,即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常熟城外营寨连绵数十里,这里是定远军北路军的营地。主帅傅友德坐在大帐正中,其余邓友德、胡大海、华云龙、王弼、杨璟、吴复、曹良臣围坐周围。

“南路军已经有通报过来,常将军已经率部轻取湖州乌程城,并在东迁镇大败苗军先锋吕才部,现在正沿着太湖北上,围攻平江吴江州。”傅友德首先拿着一份军报说道。

众将低声议论了一会,其中的吴复开口道:“南路打得这么顺利,我们北路也该打出名堂来。”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大家不要着急。南路主要面对的是元军,自高邮一役,江南的精兵被抽调一空,而多数又被阻于江北,有的溃为散兵,有的被张士诚收编。元军在平江、湖州一带没有多少实力。据情报说,元廷行省丞相达实特穆尔以松江府达鲁花赤齐哈萨沙为平江达鲁花赤,替代病死的前任。以都水庸田使贡师泰为平江总管,协助防务,平江境内唯一有点实力的军队是淮西民军元帅王与敬部。不过南路军打下平江后还要应付苗军。苗军鄂勒哲部有苗兵万余,皆是凶悍善战之兵,已经成为元廷行省最大的依持。因此,我们在北路打得越好,常将军的南路就打得越轻松。”

“如此论来,其实我们北路的任务最重。我们要面对北面张士诚十几万军队,虽然他的部队参差不齐,但是其中不乏原元廷的精兵和淮东彪悍民军。不过临行前护军给我面授军机,制定了对抗张士诚的整体战术。”傅友德的话让众人更加安静。

“两条,围点打援和添油打法。”傅友德的话让众人有点疑惑,他们不太明白护军指点的这两点军机是什么意思。

“张士诚的兵虽然多,但是被大江隔在了江北,他要想调兵南下,必须经过我们水师这一关。”傅友德开始解释道,“我们水师虽然不能阻止张士诚南下,但是可以迫使他只能一点点往南运兵。据水师通报,在昨日,张士诚已经派其大将赵打虎率一万五千兵马在通州渡江,并在福山港登陆。水师放过这一万多张军之后,立即猛攻其静海港,焚烧主力大船上百艘,并全力开始封锁通州江面,不准张军的后续部队南渡。”

“我明白了,护军的意思是只让张士诚一点点地派兵南下,迫使他无法集中兵力,然后一点点被我吃点。就好像让张士诚往油灯里添油,一点点添,最后全部被我们烧光。”邓友德当即明白过来了。

“正是如此,护军说我们就是要利用大江和水师优势,在局部形成兵力优势,一点点吃掉张士诚的南渡军队,等他发现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