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将门弱女-第3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抱歉。
  又有人匆匆跑过来,对季文昭说:“季军师,各处报上来十几名可疑的人,有的没有身份牌子,是作为难民进来的,说了乡里,严二官人一听名字,就问他们是不是认识某某,他们要么说错,要么不认识,现在都扣下了。还有的无故出城,被人拦下后搜出了城防图,这些人都关在一处了。”
  季文昭点头说:“好好看守,放一个我们自己的人进去,听听他们说什么。”那个人应了。
  镇北侯问道:“这位严二官人是谁?”
  季文昭眨了下眼,不想事事都蒙蔽这位现在心情不好的父亲,有些尴尬地回答:“说来,却是侯爷您的亲家。他是严军师的父亲,追着严军师来了这里,说是因私而来,不好打搅,就一直没来拜见。”
  镇北侯惊讶:“我怎么不知道?!亲家来了我怎能不见?沈督事成亲我不在京城,从来都没有见过他!”
  季文昭忙说:“现在忙乱,等战后再见不迟。”他可不想见您!他的女儿现在女扮男装在您的手底下,万一暴露了,这是多丢脸的事,您该不会当场就把她休给娘家吧?他躲您还躲不及呢。
  镇北侯知道沈坚的岳家是文官背景,以为严二官人带着文官的清高,自己不请,他就不来,很不高兴地说:“这让人以为我沈家傲慢无礼,这事该告诉我,我会去见他。”
  季文昭忙说:“大概是沈督事忘了。”这是您的家事,别怪我啊。
  镇北侯想到大战将临,又说:“将严二官人接进中军吧。”
  季文昭忙摇头:“严二官人现在很忙,他过去帮着严老夫子打点书院,擅理人事,过目不忘,现在就管着城里的户籍。所有燕城居民都造了名册,有身份牌子,名册以四种方式保存,一种是按笔画名姓,一种是按照数字牌号,一种是按照城中地域,一种是按照其人原来的籍贯乡里。凡是进城的人,都要报出名姓,严二官人带人检索出他的同乡故里,若是有同村的人,会让他们见见,一来是有个照应,二来也看看是不是细作。”
  镇北侯对这些居民的登记等从来不感兴趣,听季文昭这么说,感慨道:“季军师真是细致入微啊!”
  季文昭难得谦虚了一下说:“这也是沈督事的主意。”当然不是,这是你小女儿的主意,但是没法跟你说。
  两个人一路走到了北城门附近,才发现北边的城门已关上一扇,兵士们正抬着大块石材,筑起高墙,封锁了道路。
  镇北侯忽然发现一个和城门一样宽的大铁栅栏,被铁索吊着,悬在城门上方,不由得问道:“为何此门没有变成铸铁门?”
  季文昭一笑说:“因为此门将是北戎猛攻之门,那时,内奸要来开启城门,放北戎进来。”
  镇北侯严峻地看季文昭:“军师何出此言?!”
  季文昭很自信地说:“我能掐会算,此地乃是流年二黑星飞入之宫位,主血光之灾,又出小人,若想压制住这颗灾星,必用土木……”云山雾罩地说着,领着镇北侯从密道进入了迷城……
  与此同时,沈毅领兵到了城外,派人到各个主要驻兵地点查看,保证全部军士火速撤离。燕城外的大路上,时常走过成队的军士。按照沈毅的指示,军队的撤退成了一次浩大的运输:成队的兵士背着草料粮谷被褥铁锅,驴车马车载着木头家具甚至房梁窗户。
  路上还有一些的逃难的百姓,许多人家早就离开了,这些留在最后的,都是听说北戎真的来了才勉强离开家园,见沈家军如此撤退,心中自然气愤,有人对着军士们喊:“你们见着北戎就逃,算什么好汉?!”“看看你们这个样子,老鼠搬家一样!真丢脸!”“沈家军从来没做过这种事!你们真是沈家军吗?!”……
  路上的兵士们听了,有人面红耳赤,有人低声怒骂:“我倒想拼死!上边的人怕死!”……
  沈毅身边的兵士小心地看沈毅的脸色,沈毅面无表情,只是冷冷地看着大路。这些年来,他为这次战役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到了最后,只有马匹没有达到数量,其他的,都完全到位。沈家军有了一支精兵,粮食充足,武器先进,但现在要的是对方轻敌冒进,围城后分兵,他可不会犯什么口舌,让奸细给对方报过去。
  人们看着这位年轻的将军如此沉稳,都暗道他冷静老成,能忍辱负重。
  ………………………………………………………………………………………………………………………………
  次日,王志从季文昭手里接过了装在油布袋中的奏章,季文昭对他说:“一定要日夜兼程!北戎声势太大,虽然没有百万,但人数也在五十万以上,我们已经探明的兵士有三十五六万!其中有众多骑兵!沈家军必然不敌,朝廷需要尽快出兵增援。这奏章早一天到朝中,沈家军就多一分幸存之机,务必务必!”
  王志说:“我一定尽快赶路,早日到京城。”
  离开了季文昭的厅室,王志急匆匆去牵马,季文昭给他配备了两匹战马和干粮,还有给沿途关卡的标志了沈家军紧急军情的路引,能保证他一路畅通无阻地回京。王志心情非常非常好!
  他刚牵了马要上马,见张丁眼泪汪汪地向他跑来了:“王大哥!王大哥!你要回京了吗?能不能跟季军师说说,也带上我?你一个人也许不安全,我陪着你回去?”
  王志摇头说:“季军师只让我一个走。”他可不想再回去见季文昭,万一季文昭改了主意,让张丁一个人回去怎么办?他得留在边关?
  张丁拉着王志的袖子悲伤地哭了:“我真是害怕啊!就要打仗了!我不会打仗啊!可不能逃呀,我是在编的军士,要被斩首的,我想回京城啦……”
  王志心里一动,他算是看出来了,张丁是真的贪生怕死,不然也不会不随着沈坚上战场。既然一个人怕死,那么就好说了!王志用袖子引着张丁到了旁边,低声问:“你想活命?”
  张丁玩命地点头:“想!真想啊!”
  王志现在觉得自己是个极幸运的人,这次回去肯定的功成名就,何不锦上添花?就对张丁低声说:“我告诉你一条路,让你日后如果逃了也不会被追究!”
  张丁一听,眼睛都瞪圆了:“有这样的好事?”
  王志说:“正是。你会写字是不是?只需将燕城发生的事尤其是中军的事,写下来告诉我,信交给我一个朋友,日后你当了逃兵,到了京城,你去太子那里找到我,我保你没事!”
  张丁嘴张大了:“太子?!你是太子的人?!”
  王志小声说:“不然我怎么能给你打包票?”
  张丁再次确定:“逃了也没事?!”
  王志坚定地点头,“我你还不信吗?”
  张丁忙说:“当然信!王大哥,这些年你一直在照顾我!”他看着像是在思考,喃喃着:“这太好了,这太好了……”最后,他像是最后下了决心一样,说道:“好!王大哥,我听你的!就赌一把!你带我去你朋友那里,我日后给你写信!”
  王志高兴,他想起张丁当初在城外让沈坚收留时,就是因为赌掉了身家,他这么投机取巧也是自然的。就牵了马说:“你随我到城门边,我在路上给你引见一下。”
  张丁自然顺着王志。出了大院,街道上一片混乱,军民来来往往,王志觉得这么嘈杂的环境里,没人会注意到自己,就领着张丁到了自己一向投书的门户,里面的中年人迎出来,小眼睛,卧蚕眉,脸色苍白干瘦,他一见到王志牵着马,就一脸不高兴:“你怎么这么就来了?”
  王志说:“我要回京城送信,临走给你介绍一下我的朋友,张丁,他日后会给我写信,你也帮着传递一下。”他对张丁说:“这是刘官人,日后你写的东西给他就是了。”
  那个刘官人打量张丁,张丁立刻行礼道:“我一直是王大哥的手下,王大哥照顾我几年了。”他这话听着好像王志早就把他策反了,可实际上,他和王志都算是沈坚的随从,无所谓谁下谁上,王志听张丁竟然自己说是手下,平白显得自己高了,很有些得意,就没有纠正他。
  刘官人点了头,对张丁说:“小兄弟留下来,我和你聊聊。”
  张丁向王志行礼:“王大哥,我没法送你到城门了,你一路走好!”他很难受的样子。
  王志倒是无所谓,他现在归心似箭,就想赶快离开这里,就与张丁和刘官人告了别。他骑马从杂乱的人群间穿过了大半个城,到了南门才发现铸铁南门已经半关,城门旁的军士们让要出城和进城的百姓都排成队,挨个询问,门边有大桌子,几个书生样子的人正在对着名册,记下进出的名姓……如此严格,让王志都有些心虚。他对守门兵士出示了他的腰牌和路引,就立刻被放行,他出了城,回望高大的城墙,就像从狱里被放出来一样。
  向南的大路上,走着拖家带口的百姓,王志深吸口气,上了马,疾奔而去。
  刘官人好好地询问了张丁的身世,张丁早就从王志那里过了这一关,而且他也的确与王志处了这几年,应答得都很流利不说,同时又哭诉了自己怎么因赌破了家,怎么被王大哥多次提点,现在王大哥临走了,还拉了自己一把……
  刘官人现在也很心慌,都说北戎就要来了,战火中刀剑无眼,谁能躲过?他在这里当细作,自然没有带家室。看到王志跑了,自己巴不得也能走。见王志找了这么个替身,忽然想到:也许他也能代替自己?一个心思一动,刘官人就像中了邪一样,越看张丁越觉得他合适!他留张丁吃了顿午饭,竟然就带着张丁去见自己的下家,对下家说日后自己有事就让张丁来送信,转头又告诉张丁说如果来时没找到自己,就把信送给下家。
  当夜,刘官人就收拾了行李,次日一早,趁着城门还容百姓进出,就出了城,往南边去投亲去了。
  话说人同此心,城中风声越来越紧,人人都知北戎百万之军过境,沈家军大撤退,看着是没戏了,张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