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萦相思桥-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守在院子门口,心里不自觉地有点儿小紧张,没想到三位贵客来得这么快,比我们预计中到的早多了,我忙发出暗号:“喜客迎门嘞!”

瑞新立马闪到门外,热情地拍起了点子鼓,我和默言手上各自执了个小瓶子,里面装着清水,分堵在院门两侧,我和她中间只留出仅容一人通过的空档。

三位贵客走到我们院门口,面面相觑后皆是一副莫名又喜悦的表情,旭峰让到一旁伸手邀请道:“三位贵客请从门口一一通过。”

首先准备进门的是范先生,我和默言朝他灿烂地露齿一笑,用手蘸了些水往他身上洒,这叫“送福”,范先生先是一愣,旋即轻笑了起来,等他刚走到我和默言身边,我俩马上把客人挤在中间,腰上使力给他狠狠撞了一下,这叫“撞进门”,范大哥哈哈大笑,大呼有趣。第二个便是狄青大哥了,他站在门口先开始有丝犹豫,我忙给弟妹们打了个眼色,一起随着点子鼓原地跳了起来,我和瑞新齐声开唱:“远方的贵客哟你请进来呀,请进来呀请进来……”没想到狄青大哥定在门口,被我们俩撞得不想走了,居然连呼:“再来再来!”气氛变得热烈,最后一个进来的是韩琦,或许是我们两个女娃看着他都有些不好意思,撞得很轻,结果倒是他的脸先红上了,杵在那里发懵,勾得我心里直痒痒,心想原来你脸皮比我还薄啊,朝默言甩了个眼色,两人再把他狠狠撞了个趔趄,大家个个笑得东倒西歪。

我们首先请客人进屋落坐好,再奉上雷响茶(也叫烤茶)。烤茶的做法是这样的:先准备好一个火盆升好火,将一个小砂罐煨热后,往里面放些“下关沱”茶叶,迅速抖动簸荡煨烤;待茶叶烤至微黄色,冲入一勺开水,便听到一声脆响,接着,等茶泡沫落下砂罐,再冲入开水斟茶献客;那茶水色泽澄黄,冲茶分三道,边煨烤边品茗,初饮你可能觉得其味微苦,再品则甘甜醇厚,最后一道更觉香浓,唇齿留香回味不止,此谓一苦二甜三回味,故称作“三道茶”。

见范先生他们三人连连夸赞茶香,我们几个都开心得合不拢嘴。品完“三道茶”,我和旭峰便直接把桌子摆到宽敞的院子里,默言扒拉好板凳,我连忙去招呼客人们坐下,却不见韩琦,最后我跑进房间发现他正在打量我挂在画架上的素描,便热情地招呼他:“韩大哥,过来吃饭啦!”

他还是愣在那里,继而转过头微笑着问我:“听旭峰说这些都是你画的?”

“恩,是啊,我眼神不好,画得不是很细。”

他指着画架上的那副:“这一副就画得极为传神。”

我走近一看,那画上的人正是我的心上人,于是有些脸红,心想,如果段素意看到这幅画,他会怎么想呢?想着想着,不禁有些痴了。

直到旭峰进来喊我们,我才回过神,大家宾主落座好,瑞新献上他的拿手绝活儿:破酥、酸辣鱼、生皮丝、下关砂锅鱼、饵块、炖梅汤、烤乳扇、猪肝胙、炸酥肉;酒是徐伯友情赞助的陈年竹叶青。

我们少数民族的人民特别热情好客,更何况是三位随性爽朗,令人钦佩的远方贵客呢?迎客的家宴上气氛热烈又欢快,大家一起说说笑笑,酒后三巡后,兴致不知不觉更加畅快无忌起来,狄青大哥给我们打了套拳法,看得我们目不转睛,鼓掌大声叫好;旭峰秀了把他的暗器绝活,狄大哥那边也是喝彩连连;默言给我们跳了支热情纯朴的苗族舞,以示欢迎贵客临门;瑞新说他的手艺全摆在桌上,我们一一品尝后不禁对他竖起大拇指;我和范先生琴萧合奏了一曲月射寒江,大家相视一笑,让我亲身感受到有一种友情为什么叫“倾盖如故”;韩琦大哥本想给我们写幅字,万万没料到家里竟没有笔墨,他说他们临走前要亲手画副画送给我。

酒到酣处,大家竟相放声高歌起来,我们听狄青大哥唱起将军令,他给我一种浓烈的感觉,和阿叔的善良不同,同样是英雄,阿叔是我们少数寨民心中的英雄,而狄大哥是那种在战场上浴血搏杀保家卫国的英雄。可能没人会想到,其实我的内心深处也有一种很深的英雄情节,可惜,英雄、狗熊、枭雄都与我无关。在我认识的人当中,除了狄大哥和阿叔,李元昊也算得是一位历史上的枭雄了,至于范先生,到今夜我才知道,他竟是前世语文课本上,因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而让我记住的范仲淹。

那夜,在大家的怂恿下,我也跳了支不伦不类的舞,只是跟着自己的心跳,时而学当年蒙古的同学舞些草原上骏马苍鹰的夸张动作,时而学翠云舞些少女背篓采茶的天真烂漫,最后学我娘踩着碎步长袖邀月,长到现在这么大,再一次认真跳起娘的舞蹈时,我终于明白是什么让当年的爹一见钟情,虽然瞧不见完整的自己,从大家的眼神里我猜得到:那一定是极美的,就像湛蓝的洱海姑娘。

 第四章 表白书

我们本想抽个空,带着范先生他们游览一番大理的湖光山色,没想到他们临时有急事,第二天就急着赶回大宋了。他们走后,有人给我送来副画,打开一看,是张手法极为细腻的工笔画,画中立着一个巧笑倩兮的少女,穿的正是我那套桃花粉红的长裙,落款上印着韩稚圭的篆印,旁边写着几个优雅隽逸的小字,刚好够我看清:人面桃花相映红。

收好画,不由想到,那套粉裙从今往后我是再也不敢穿了。

中秋节的前几天,马帮接了趟短程的急货,留在大理的好手却不够,便求着阿叔出手相助,可三十多岁的梅姨刚好怀上了孩子,大夫说梅姨胎气不稳要阿叔千万得细心照顾,阿叔急得不行只好叫旭峰去帮忙跑这一趟。

明天就是我十七岁的生辰了。

下午我一个人在家,把父母的画像拿出来看了又看,那是我为他们画的合影,爹还是那么潇洒,拉着娘的手,我仿佛能听到娘在柔声唤我:小宝儿明天就满十七啦,可找到自己的意中人了么?

我扑哧一笑,喃喃自语道:“找到啦,可是人家是皇子,娶不了小宝儿,有什么办法能让他变成乞丐就好喽,招上门给你们当女婿。”

忍不住又取出段素意的画像,挂在画板上看了半晌,生起思念如潮。

推开窗户,天空中布着团团阴云,空气潮湿憋闷,旭峰这几天都不在家,一个人无聊又抑郁,便带好院门独自在街上信步闲走起来。

看天色像是快要下雨,一路上行人很少,出门时我也忘了带伞,本想着只随便走几步透透气就好,结果越走越远,一直走到令我魂牵梦萦的老地方。

立在桥心,扶着栏杆,想起从聚仙楼回家的那晚,当时他就站在我现在站的这个地方。

风吹乱了我的发,空中洒起了绵绵细雨,我伸出手摊开掌心,想感受那小雨的柔情。

一道温和的声音意外落入耳际:“怎么在这里?”

我蓦地转过身,他穿着一裘白色长衫,神情温柔脸色却憔悴,专注的目光越过千年的岁月长河依旧温暖如昨。

我好想说,我在等你啊,我一直在等你,你知不知道?

可是,我什么都没有说。

我们像两具雕像一动不动地两两相望着,似乎只是一瞬,又像过了一个漫长的世纪。

人说春雨最多情,那这秋雨呢?拂在面上带着的只是丝丝凉意。

雨开始渐渐下大,他从袖子里抽了块绢帕,轻轻拭掉我脸上的雨迹:“雨要下大了,我送你回去。”

我想也不想地答道:“雨再大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我们能在一起就好呀,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吗?你愿意跟我做一对寻常的夫妻吗?”话音刚落下的那刻,我还真有些佩服自己的勇气。

可过了半晌,他仍然没有应声,脸上是一副淡淡的惊谔。

我的心渐渐绞痛得厉害,雨越下越大,将桥上的两个人淋了个湿透。

我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一咬牙,捂上胸口,像只逃窜的兔子没命地往家跑,边跑边哭着……

第二天一早雨过天晴,瑞新为我煮了碗长寿面,可我哪里吃得下去,心里跟个刀子在绞似的,跑到水缸前一照,眼睛肿成两个桃子,便盘算着等到下午眼睛消了肿再去茶馆。

知道问我也是白问,瑞新和默言也就索性什么都没说。

上午瑞新和默言走后,我一个人正坐在院子里发呆,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拉开门:“谁呀?”人影都没见到一个,再一瞧,脚边多了方书本那么宽的檀木盒子,拿起来一看,盒面上竟用隶书刻着我的名字:沈灵曦。

我又喊了两遍,再跑到院子外围转了一圈,还是没人,心里不禁有些打鼓:谁一大早给我送了个盒子呢?

回小院将盒子打开:盒底铺了层莹白的缎子,上面放了个木雕的人儿。拿起来仔细端祥,心下登时“呯呯”直跳,不知是哪个大师的杰作,雕工细致入微,神情栩栩如生,简直和段素意一模一样。

是谁将木雕的“他”送给我的呢?

缎面儿上还留了张小字条,像是用小细棍蘸墨写的:“萧内见真章”,放下字条我捧起“他”看了又看,“他”的手上可不就正执着一支“萧”么?我捏了捏,那比一根香烟还细的“萧”便让我给抽了出来,信手扭了扭,“萧”被分成了两段,落下了另一卷小纸条,那纸也不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又薄又韧,展开一看,像是用袖珍毛笔写出的字: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 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 善为乐坊

哀弦微妙 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 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 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 在彼中州

延颈鼓翼 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 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 何以忘忧

我顿在那里,心想,这算是一封“情书”么,送情书的人是小木雕的“他”,送木雕给我的又是谁呢?想着想着,幸福得一塌糊涂……又想起那句“萧内见真章”,这是他对我的“表白”么?

来回咏上几十遍,我仿佛正看见,他坐在案前凝思想念我的样子。喜悦层层漾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