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儿女成双福满堂-第4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邱晨点点头,手下飞快地将一个伤者的伤口包扎好,这才起身,回头看向正走过来的许谦之和两名年岁不太大的郎中。让她微微意外的是,两名郎中不禁年纪轻,大概都不足三十岁,而且衣着打扮也偏富贵些,虽都是穿的素色衣袍,但上好的茧绸面料是做不得假的。而且,有一刹那的错觉,这两个人都让邱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面善感。
    不过,这种情况下,邱晨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两个郎中,微微一刹那的惊讶之后,就转而看向许谦之身后跟着的二十来个汉子。
    对于邱晨的镇定,许谦之暗暗赞许,神态上自然而然地就恭敬了几分,拱手对邱晨行礼道:“夫人,这些人是小可做主从码头上叫来的,有他们来,清理的活计能快些。”
    邱晨点点头,“许管事想的很周到,他们就由许管事分派吧!”
    许谦之点点头,将两名郎中交待个大兴,然后领着那二十来个汉子,直接去废墟里翻检搜索起来。失踪的二十多个人,或许是被埋在废墟中,也有可能跑掉了……但如今他们人手不足,也只能先尽力将废墟清理出来,确定这里再没了人才行。
    那边的清理工作交给许谦之,邱晨也就不再分心,转回注意力对着两名郎中微微曲曲膝,神情平静道:“劳动二位先生了,请随我来!”
    说着,一边引着两个郎中避开成片的尸体,一边给两名郎中介绍着伤者的情况。
    走到伤者近前,邱晨也将伤者的情况介绍了个大概,看着两名郎中同时查看伤者的情况,她才转回身来,对跟上来的大兴交待道:“先去给这些买棺材,不要贪便宜,材料……你看着办,不能让人太寒心。”
    大兴点点头应下,邱晨又道:“还有衣裳,尽量搜罗,不用太好了,但尽量一样,不要有太大的差别。”
    大兴再次应下来,将邱晨吩咐的话重复了一遍,匆匆去了。
    这边大兴刚刚离开,那边知书带着几个人赶着两辆马车赶了回来,车上满载着几大笸箩馒头、包子之类的食物。邱晨招呼了许谦之,让他带着人,将一干仍旧没法动的人转移到另一边的空地上,接着又把处理好伤口的伤者也转移了过去,另一边,陈氏领着几名比较镇定地妇人清理出几口铁锅来,自己动手在那片空地上用青砖垒了个临时的灶火,开始烧水。
    一切紧张而有序地展开,大兴很快带了四十多口薄板棺材和几十套衣裳回来,那些没有受伤的人,渐渐地平复了情绪,也加入到了收敛的工作中来。到午初时分,几十具尸体全部收敛了。两位郎中也将所有的伤员治疗了,该包扎的包扎,该接骨的接骨。只是,清理了一上午,却只扒出两具冰冷了的尸体出来,没有发现活人。这个情况难免让众人的情绪低落了不少。
    当邱晨派人去车马行雇车,准备将这些伤员和亡者送回家的时候,一队衙役和一对兵丁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拦住了车队的去路。
    邱晨正带着七名妇人在简易的锅灶上给大家做午饭,知书飞跑着回来报信。邱晨怔了怔,问道:“你可认得,衙役是哪个衙门的?兵士又隶属于哪里?”
    知书摇摇头:“衙役们没见过,应该是安阳县衙的。兵士那边,小的不熟……”
    邱晨瞳孔微微一缩,点点头:“嗯,我知道了。走,我们去看看!”
    走了两步,邱晨又回头问道:“你要不要休息一下?”
    知书仍旧有些喘息未定,却毫不犹豫地摇摇头,表示自己没事儿,邱晨也确实需要他跟着给长长眼,也就没有勉强。
    大概走了三百米,差不多到了作坊所修青石路的尽头,邱晨看到了拉着伤员的十几辆马车,被拦在了路中央,马车前头排排站着一队衙役和一队兵丁。衙役们倒是身形放松,其中一个穿着皂服的捕头还正在跟许谦之低声说着什么。倒是后边一排兵士,一个个穿着皮甲,手持长枪站成一排,颇有些肃穆威严的样子。
    邱晨的目光在那一排闪着寒光的枪尖上扫过,嘴唇微微地抿了一下。她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受伤人员的伤口都是刀伤,这会儿的士兵一水的长枪,她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些刻意的味道在里头。她明明记得,各府驻军的制式武器并不仅仅是长枪,还有腰刀……这会儿,却没看到一个人配备。
    走过去,邱晨没有理会那些衙役们肆无忌惮地扫在她身上的目光,而是径直对许谦之道:“许管事……”
    许谦之跟那名捕头打了个招呼,退开几步,来到邱晨身边。
    “是不是不能通融?”邱晨直截了当地问道。
    许谦之眸子暗了暗,压低了声音道:“是县衙的捕头,平日都熟悉的,只不过今儿事大,府台大人会同指挥佥事大人一起下了令,在没有许可之前,相关人等不得离开。”
    对于这个答案邱晨并不意外,继续问道:“那许管事问没问,其他人还能不能进城?咱们这里烧成这样,连个遮风的地方都没有,最好派个人进城,购买一些被褥帐篷之类的东西来,其他的……不管,伤员总得安置一下。”
    许谦之垂垂头,“我再去问问。之前没有阻拦入城,想来也不会阻拦不太相干的人。”
    说着,许谦之再次走到那捕头跟前,引着那捕头往旁边走了两步,低声地说了几句什么,邱晨隔着一段距离,只看到许谦之对那捕头拱拱手,就转了回来:“成了,可以少派几个人去买东西。但不能耽搁太久!”
    邱晨点点头,跟许谦之商量着,带着车队返回那片断壁残垣处。并立刻派大兴和知书一起,带了两个人一起进城购买粮食和油布、毡子、草苫子、木炭、被褥等物资去了。
    而许谦之则带着人,暂时将马车停在背风处,又端来简单的食物,给伤员们吃了。其他那些工人们和许谦之带来的码头力工,也聚在一起吃了简单却热乎的午饭。邱晨想了想,还是让许谦之过去邀请了那些衙役和兵丁,不过,或许是人家嫌这边守着尸首吃饭晦气,没有人过来。
    不到一个时辰,大兴和知书就带着人拉着两车东西回来了。工地上不缺青砖,檩条也有些没有烧毁的,又买了草苫子等物回来了。
    众人一通忙乎,很快就搭起十多座简易的棚屋来。邱晨带着七名妇人用草苫子在棚屋里铺了些简易的草铺,又铺了褥子,工人们就把伤员们暂时移到这些简易的地铺上。好在,紧跟着棚屋里就生起了炭盆子,倒也把一个个简易的棚屋烘得热乎乎的,比在外边风地里好得多了。
    伤员安置好了,又有了简单的避身之处,那些活下来的工人们情绪不知不觉地平复了许多。下午再去清理废墟,已经没有一个人躲着了,虽然没有人说话,可从一张张紧绷着的脸上看得出来,这些人比任何人都希望能救出几条命来。
    知书给邱晨使了个眼色,两人略略避开人,知书低声道:“小的去府衙里打问了,不让有关人等擅离的令确实是府台大人和指挥佥事共同议定的。据说,是怕有水匪残余未尽,需要逐一地排查人员之后,才能放行。”
    邱晨点点头,叮嘱知书:“下午再有机会回城,你再回去打问打问。”知书应了,走开跟着大兴忙乎去了。
    对于什么水匪残余的借口,邱晨是不信的。别说那些人只是阻拦着不让离开,连个排查的过场都没走,即使装了排查的样子,也不能说明什么。据她猜测,很有可能是云知府和呼延寻就此次水匪之事的善后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于是,为了避免事态扩大不可收拾,他们就下了令,封锁人员出入。
    沉默压抑的气氛中,一个下午慢慢地也过去了,废墟里又清理出四具尸体。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
    那名跟许谦之相熟的捕头跟着一名小都头过来传消息,衙门和军方已经准许将尸首送回去。其他人仍旧原地等待。
    邱晨很想破口大骂,先不说那水匪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冲击几个村子和一个尚在筹建的作坊,就说他们明明是受了伤害的人,却非但没有得到衙门紧急的救助,反而被不闻不问大半天之后,限制了出入自由。这是哪门子的规矩,哪门子的道理?
    可她的直觉和理智告诉她,这时候,她不能动。
    首要的是先尽量安置死亡和受伤的工人,然后派人去失踪人员家里核实,那些人是不是回了家。
    得了传令,邱晨匆匆地跟许谦之、大兴商量了一下,分工下去,许谦之派人去失踪人员家中打探,死亡的人员,也有许谦之和大兴分别带人送回家去。
    邱晨把随身带来的一只小箱子拿出来,里边是一锭锭摆放整齐的银锭子,每锭十两。依着邱晨的原意,是每个死亡工人发放五十两抚恤银。可许谦之和大兴一致反对,最后三人协商确定为二十两。并附带一个条件,凡是死亡工人家里有能外出务工的人员的,每家破例招一名过来上工。家中没有人能够顶替上工的,每家每年发放二两银子,发放期限为十年。
    看着十几辆马车拖着一口口薄板棺材缓缓地消失在薄暮之中,邱晨长久地站在那里没有动作。
    有了那二十两银子,再有了一名顶替上工的人员,或者领上二两银子补助,那些人家虽然失去了亲人,却总不至于失去生活来源,总还能活下去。
    吃晚饭的时候,邱晨让知书向活着的工人们宣布了对死者的抚恤方案。对于伤者,则根据伤情放一个月到三个月的伤假,伤假期间,每个人发放五百文的生活费,待伤愈假满,这些人就可以回来继续上工。
    是的,邱晨从没想过,她的作坊开不成了。别人怎样她不管,她起码对自己有信心。
    整整一天过去,废墟基本被扒拉了一遍儿,没有扒到的地方,也都是存不住人的地方了。没有发现活人,但也没有再发现死人,也就是说,剩下的十几个失踪人员很可能还活着,只不过可能回了家,或者逃到了什么地方去了。众人也只能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