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慕香-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事?又听故事。慕香已经被驼背人的故事吓坏,她不知道从袁向鲤嘴里说出来的,又会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袁向鲤用他特有的嗓音,不急不缓的告诉着慕香一个古老故事。
传说,古时候有一户人家,正好逢上乱世,一家十口食不果腹。一个严寒的冬天,小儿子出世不久,就因为挨饿而夭折。当天晚上,母亲煮了一盆肉,全家人一起吃,只有母亲不动筷子,只是看着男人和孩子们吃。父亲很奇怪,便问,家里连一点吃的都没有,这些肉你是哪里来的?孩子的母亲不说话,只是怔怔的看着他。父亲蓦的明白,腾的站起身来,但是看着三个孩子狼吞虎咽,吃的正香,叹了口气,又缓缓的坐下。
慕香听到这里悚然一惊,他们吃的是……是他们小儿子的肉?袁向鲤点点头,又说,易子而食,烹人之肉,自古有之,只要能活命,人是什么事情也干的出来的。慕香低下头,喃喃的道,这个母亲真了不起。袁向鲤却似乎没有听见,继续说,正是因为这盆肉,一家人勉强熬过了冬天。
他们以为只要熬到明天开春,多少会有粮食。可是没有想到,到了第二年春天,别家的地上都长满了粮食,只有他们的地里,粮食都是空壳,小麦都是哑麦。母亲看着地里的麦子,晕了过去。大儿子拔起一株麦,却见土色殷红,隐隐透着腥味,他还在土里发现许多小块的圆形骨头。大儿子亲觉得其中有蹊跷,于是,晚上他趁着众人都睡熟了,便拿了一把锄头,到地里拼命的挖,挖到三尺的时候,突然脚下一软,身子直直的掉了下去。然后,他看见了自己一生都忘不了的东西。  
说到这里,袁向鲤突然停住了,看着慕香。慕香也看着他,不禁脱口而出,就是三池三窟三冢?袁向鲤点点头。所谓三池,分别指的是凝血池,困兽池,仙殒池。至于具体的样子,恐怕只有这个少年自己知道。十年后,少年死后,这个秘密也随着他入土,留存在世上的只有零星的传说,以至于后世的史家渐渐不屑于记载。
其实这三池来历非比寻常,有很长的一个故事要讲。慕香点点头,说,我喜欢听故事,你说给我听吧。袁向鲤微微一笑,揽住慕香的肩,往自己胸前拢了拢。
这还要从古时候的殉葬说起。
殉葬由来已久,年代几不可考。自古帝王驾崩,将相薨逝,往往要有活人殉葬。这些帝王将相在世间扬威惯了,死后自然也不甘于寂寞。殉葬的人选,大多是奴仆、婢女以及自己的妻妾。帝王往往要自己的宠妃陪葬,而新皇帝为了表达孝心,尊重礼法,往往下令其父王生前的所有妃子,一律陪葬。再者,有些帝王将相戎马一生,征战沙场。死后又会有殉兽坑,殉兽坑中大多为优良的骏马,或者是各诸侯国进献的灵禽异兽。
几乎所有的帝王从登基之日开始,就着手兴建自己的陵寝。生前越是丰功伟业,陵寝越是辉煌宏伟,殉葬之人也就越多。其时的风俗都是死葬,就是说,殉葬之人生前由皇帝赐死,地位尊贵的着锦衣,配玉饰,与帝王同枕,或者抵足而卧。地位略差的亦留下全尸,以大礼葬之,并善待其氏族。算作补偿。
但是,直到几千年前,九州出了一位功盖天下的大皇帝。大皇帝一生戎马倥偬,四处征战,疆域无边,奴仆无算。大皇帝自以为功勋卓著,足矣彪炳千古。于是大修陵墓,并要求所有奴仆,妃子,甚至是当时的皇后一起殉葬。大皇帝征战时用过的各种战马,数以万计,一律殉葬。为了彪炳自己的出类拔萃,区别于古代其他帝王,大皇帝详尽设计了下葬的一切细节,最重要的就是被后世千古唾弃的——活殉。
孔夫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讽刺的就是这位大皇帝。
大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这大概是一道最奇怪的圣旨,圣旨上详细的写明了下葬的整个过程。他想,自己一世戎马,万里江山,莫非王土,可是有些地方他还没有亲自看过,这江山瑞丽,人生苦短,日后却再也没有机会了。于是,他下旨,待自己归天后,将自己冰封起来,从京城出发,由北向南,好好看一看自己打下的万里江山。皇帝重病之日,正值北方寒冬,皇帝算定,沿途快马加鞭,待明年开春正好返回京师帝陵。圣旨载明,凡皇帝灵柩所经之处,所遇之人,不论老幼男女,一律杀之以殉葬。要知道,天下之大,由北向南,蔓延万里,不知有多少无辜的百姓不幸被杀。
据传,大皇帝返回帝陵,下葬之日,殉葬的奴仆妃子衣角相连,绵延数十里,尽皆哀嚎不止。战马扬起的沙尘遮天蔽日,分不出昼夜。
所有殉葬的人被活活封入与其大小相似的陶俑里,陶俑形态各异,侍女打水,贵妃梳妆,美人出浴,女儿临帖,宫里有的,陵寝里几乎应有尽有。大皇帝说自己寿终正寝,当属喜葬,所以所有陶俑须要表情欢喜,一脸歌功颂德之像。哼,你可以想象,一张张痛苦扭曲的脸,被欢喜的陶俑所覆盖,何等惨烈。
这还不算,大皇帝生前凡是征战,必然血流成河,他要求,在陵寝中凿出一条河来,河水不用流水,也不要水银,而要用鲜血。他的儿子遵循先帝遗愿,决意完成这条血河。但在杀掉了所有的囚犯流尽鲜血之后,仍然填不满陵寝中那条长河,这位年少的皇帝确实是个孝子,人不够杀了,他开始杀马,杀虎,杀狼,甚至是狸猫老鼠,凡是能碰到的活物统统都杀掉放血,以便汇成这条彪炳大皇帝丰功伟绩的血河。
黄天不负有心人,他刚好在大皇帝下葬这一天汇成了这条河,为了表示虔诚与隆重,他在池边,割破了自己的小臂,将自己的血滴入血河当中。他觉得仍是不够,而且杀掉的囚犯和禽兽尸体也不好处理,他突发奇想,干脆就用这些尸体垒成了大皇帝陵寝的石阶,上下前后,墓里墓外,总共八万六千七百一十二步。每一步,都以这些尸首为材料。剩下的兽骨,便单独建造了一座殉兽坑埋葬。
到此,三池分别建成。所谓凝血池就是指那条血河,困兽池指的就是殉兽坑,至于仙殒池,传说即使是神仙,到了大皇帝的陵寝之中,也会被仙殒池困住,跟大皇帝一起葬身此处。可是没有人知道,仙殒池到底是什么样子。
在新皇帝的监督下,士兵将所有殉葬之人封入了陶俑当中,然后开始按照宫中的布置摆放,一切就绪后,大典开始。开始时陶俑中还微微有呻吟声,新皇帝孤身站在墓中,直到所有的呻吟声都停了以后,臣子们才开始对大皇帝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行礼结束之后,新皇帝正要起身,突然,身子被什么东西一把拽倒,新皇帝倒地后一抬头,正看见一个满脸陶土的女子,猛然挣破陶俑,直直的坐了起来,伸出手,指着新皇帝。新皇帝看着她怨毒的双眼,全身发软,一时间竟站不起来,那女子看着他,平静的说了几个字,然后被冲上来的亲兵,乱枪戳倒,大皇帝看着临死之前的她,一脸的笑意。
至于女子说的那几个字到底是什么,恐怕只有新皇帝自己知道,他匆匆忙忙的结束了大典,回宫后大病一场。然后,他下旨表彰殉葬的宫女,重赏其家人。并且下诏,称赞她们,说什么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哼,人都陪葬了,说几句好话有什么用?说什么朝天女户,哼,当真可笑。慕香叹了口气,道,这样杀戮成性的皇帝,算不得大帝,不过是禽兽之王而已。人牧嗜杀,百姓就遭殃了。
袁向鲤有些惊奇的看着眼前这个楚楚可怜的小女子,心里有些异样,看不出来,一个弱女子心中也藏了家国天下。接着说道,自此以后,大皇帝的陵寝竟然成了国中最为阴戾之地,为皇帝守灵的三位大臣,先后离奇惨死,轻则挖眼剖心,重则肢体分离,传说是陵寝中沾染了不洁之物。
由此以后,连续三年天下大旱。当时的皇帝还算是个明君,为了解除百姓疾苦,先后多次带着群臣祭天。削减宫廷开支,以赈济灾民。然而,天下仍然大旱。皇帝终于查明缘由,原来是三池在作祟。于是,皇帝遍访天下,决定寻找高人镇住这股冲天的戾气。
终于,他们找到一个女道士。据说此人是道教传人,道行高深。她奉旨来到皇城,向皇帝献策。皇帝接受了她的建议,号令天下壮丁,在大皇帝的陵寝四周,建了三座高窟,中央镌刻九州天下,日月星辰,以伏羲八卦相连,这便是后来的三窟。三窟建成后,戾气终于被压制住,当年便连降大雨,解除了旱情。
女道士离开时叮嘱皇帝,一定要仔细看护好这三座高窟,万不可被妖物、邪物损毁。否则,三池中的戾气必然会冲破禁锢,卷土重来,势难压制。皇帝极力挽留,希望女道士留在皇城。女道士只是说,贫道沾染了沉重的戾气,需得寻个灵圣的去处,躲上一躲,化掉它们,否则自身难保。皇帝听她说的郑重,不再挽留。
经此一事,皇帝励精图治,轻徭薄赋,与外邦和睦相处。在位几十年间,国家风调雨顺,天下生平。直到临死之时,忽有所感,觉得大皇帝虽然丰功伟绩,但是杀戮着实过重,尤其是活殉。于是下旨宣布废除活人殉葬的旧制,并大赦天下。临死时,他说,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
但他仍不放心压制在三窟里的邪戾三池,于是留下遗旨,在他死后,将自己的衣冠冢建在三窟之外,意在生生世世守护三窟,不教戾气作祟,以确保天下生平。
慕香听到这里,脱口赞道,这个皇帝心忧天下,倒是难得。
  袁向鲤也觉得有理,并不反驳,续道,皇帝死后,他儿子继位,仰慕父皇丰功伟绩,便仿效其父,在死后亦将自己的衣冠冢立在其父之侧,并歃血为誓,世代护卫三冢。而后,他儿子的儿子,也是一般,一朝三代帝王,都将衣冠冢设在三窟之外,这便是以后的三冢。
  终此三朝,三池中的邪戾之气再也没有贻害人间。人们也渐渐忘却了此事,可惜好景不长,也是天道使然,物极必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