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兰珠默默地把手放在他肩膀上,许一城的脚步一下子停住了。
“一城,你别太累了,别把这些事都归咎给自己。”海兰珠柔声道。许一城冲她微微一笑,抬起双臂,两个大拇指交抵,八指交拢,拜了三拜,手背翻转,再拜三次。海兰珠一愣,问他是什么意思。许一城肃然道:“这是托孤拜,托孤一诺,九死不悔。我在维礼灵牌之前行过此拜,一定会追查到底。直到找到真相,抓住真凶,我会在他的坟前,手势颠倒一遍,方算还愿。”
海兰珠盯着他的眼,知道这个人太顽固,于是不再相劝。她觉得气氛太沉重了,想说什么轻松点的话题,眼波流转,展颜笑道:“一城你也够坏的,居然把孙殿英和北平迁都联系到一起,可不知道老百姓骂成什么样子。你骗起人来,可真是不含糊呢。”
许一城苦笑道:“亡羊补牢而已。”
两人走到茶楼门口,海兰珠站在门槛内,手扶住门框,幽幽道:“宗室的委托已了,我们是不是没机会见面了?”许一城看着她的脸,良久方斟酌出四个含糊的字来:“也不尽然。”一听这话,海兰珠顿时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脸:“你放心好了,平安城里虽然咱俩……”她微微低下头去,移开视线,“咱俩办过喜事,不过那是麻痹敌人的权宜之计,做不得真,咱们还是朋友——哎,对了,你太太她快生了吧?我打个长命锁给你们孩子。”
“多谢。”
许一城没有过多表示,一拱手,然后抬手叫了一辆黄包车,径直离开。海兰珠目送他的身影消失,怅然若失,默默回过身去走进茶楼。
这一辆黄包车跑过半个城区,最后在南锣鼓巷停住。这里有条圆恩寺胡同,又叫恩园,是一处阔气的大宅邸,中西风格合璧。此时这胡同前被一条路障挡住,临时立起一个哨所,内外各有荷枪实弹的重兵把守,戒备森严,方圆百米之内,莫说小摊贩,就连行人都没几个。
这里是蒋介石在北京的行辕所在,现在他已回返南京,不过警备程度却没有降低。
许一城走到哨所前,报出一个名字。哨兵打了个电话,仔细搜查了一番,然后恭敬地放行了。他一进恩园内宅,立刻迎出一个人来。此人身穿北伐军服,唇薄而直,两道眉毛如浓墨横过两撇,微微上翘,看上去意气风发。
“哈哈,一城,你来了?”他发出爽朗的笑声,握住许一城的手,用力晃了晃。许一城也笑道:“雨农兄,幸亏你还在北京。”
“蒋公国务繁忙,北京这里尚有未完之事,所以我多留了几日,也快走喽。”
这人姓戴名笠,字雨农,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联络参谋。
两人寒暄几句,戴笠把许一城请进侧厢屋里。这里有些昏暗,别无装饰,只有黑色手摇电话一部、军用地图一张和铺天盖地的各种材料。坐定以后,许一城从怀里掏出那个十六粒碧玺珠子手串,交到戴笠手中:“东陵之事,多亏雨农兄鼎力支持,这是一点谢意。”
戴笠把手串接过去,眉眼不动:“只是跟新闻界的朋友打了几个招呼而已,一城你也真是见外。”
“哪里,这是宗室给我的,借花献佛而已。”许一城笑道。
戴笠嘿嘿一笑,把手串随手搁在旁边桌面上。
许一城知道,这位联络参谋的实力,可比这头衔可怕多了。他麾下只管着一个调查通讯小组,外号十人团,但却可以上达天听,是蒋介石的私人情报机构,位卑而权重。在北京这个地方,稍微有点地位的人,都忌惮这位联络参谋的能量。蒋介石走后,他独住恩园,从这个细节就能看出戴笠在最高领袖心目中的地位。
戴笠这次跟随蒋介石来北京,为的是在当地营建领袖耳目。许一城离开协和医院之后,立即就去拜访了他。两人有旧,一拍即合。此前针对孙殿英的一系列行动,都是许一城居中策划,戴笠跟京师警察厅和各大报馆打过招呼,不然那些人不可能配合得如此行云流水。
“哦,对了,你引荐的那个吴郁文昨天来拜访过,孙殿英的案子算是他破的,来找我邀功了。”戴笠随意跷起二郎腿,神态轻松。
“觉得此人如何?”
“是条恶犬。”戴笠毫不客气,“不过倒是很识时务。这次他这么卖力帮你破案,也是冲着我来的。我跟他谈妥了,准备给他在中央宪兵教导总队谋一个队副的位置。”
许一城“啧”了一声,中央宪兵教导总队,那可是蒋介石的嫡系,吴郁文运气真不错,这么快就在新主子麾下找到好位置了。戴笠身子前倾,看向许一城似笑非笑:“一城,你也不必羡慕。只要你一句话,我可以许给你个更好的位置。”许一城连忙摆了摆手:“这个咱们不是谈过了嘛。我专心学术,对政治的事不感兴趣。”
戴笠把身子重新靠回去,惋惜道:“你几篇新闻稿一发,就逼得孙殿英差点抹脖子上吊。这份手段,若是能用在大处,对领袖、对国家都是一件幸事呀。”
一提孙殿英,许一城精神一振:“这个案子,上头现在怎么说?”他花那么大心思,就是希望能对盗掘东陵的盗墓贼予以严惩,以儆效尤。戴笠似乎早猜到他的来意,不急不慢地从桌子上拿过一份公函,递给许一城。许一城拆开一看,上头是一封龙飞凤舞的手令——
“呈文具悉,通饬所属,一体严密缉拿,务获究办,毋稍宽纵。”落款蒋中正。
“蒋主席亲自下令,一城你可以放心了吧?”戴笠又拿过几份公文,比如北平地方法院派员赴东陵取证的派遣令、河北省主席商震命警备司令张荫梧派兵保护东、西陵的电令、遵化县的盗墓通缉布告等等,总之从蒋介石以下,各级大员一层层地发话,气势惊人,搁到古代,相当于是六部会审的大案了。
许一城读了一遍,心中觉得踏实了许多。只是他发现所有的公文里,都没提及孙殿英的名字,而是以“直奉联军”“逆军某部”“流寇”等含糊字眼代替。
戴笠看出他的疑惑:“政府行文,须得依照法制办事。法院未曾宣判之前,自然不宜先露姓名。”说完他把公文收起来,“正好你在这儿,最近有人在我这里存了一样古董,托我转交蒋公。我请你这位专家先来掌掌眼,万一是赝品,也省得我丢丑了。”
许一城来了兴趣,能送到蒋介石身前的,不知会是什么好东西。戴笠呵呵一笑,侧身从旁边柜子里拿出一样东西。一见这东西,许一城像是被黄蜂蛰了一下,霍然起身,脸色铁青,惊讶得说不出来话。
戴笠手里是一柄短剑,剑身略弯,剑鞘是鲨鱼皮套质地,镶嵌各色宝石,上有九道明黄金纹,气质高贵,望之凛然。即使是在这么一间普通阴暗的屋子里,它仍显得那么雍容和从容不迫。
乾隆皇帝的九龙宝剑?!
许一城内心惊骇,几乎无法掩饰。这把宝剑不是已经被堺大辅拿走了吗?怎么又到了戴笠手里?难道支那风土考察团的人,已经被戴笠给抓住了?
“这是谁送到你这儿的?”许一城不顾礼貌,大声问道。戴笠没料到许一城这么大反应,一瞬间有点不知所措,半晌方道:“这是孙殿英送过来的,说是追剿马福田、王绍义匪帮所得。要不你看看?”说完给递了过去。
许一城现在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九龙宝剑上,根本没听出戴笠的弦外之音。他毫不客气地抓起宝剑,横放在自己身前,右手掌心从剑尖缓缓地向下摩挲,一直摸到剑柄末端,然后紧紧攥住。
这一切悲剧的起源,这一切疑团的终点,终于被他握在了手里。
许一城眯起眼睛,仔细地观察着它的每一处细节,态度前所未有地严肃。九龙宝剑的剑柄和剑格是一整块良质美玉雕成,全无拼接痕迹,这说明原玉体型惊人。这么大块的极品原玉,只雕成这么一点,玉料十不余一,真是奢侈惊人。另外在剑柄外侧,还覆有一层装饰用的紫金利玛铜条。这紫金利玛铜是清宫秘藏的响铜,是用红铜、金、银、锡、铁、铅、水银、五色玻璃面、金刚钻熔炼而成,产量极稀,一般用来铸造御奉佛像。这把宝剑能用紫金利玛铜装饰,足见重视。
许一城如同着魔一样,慢慢褪下剑鞘,露出剑身。九龙宝剑的剑身比普通宝剑要厚上三分,看起来颇为厚重。剑身颜色黯淡,微有弯曲,两侧均未开刃,并没有寻常兵刃那种锋锐杀伐之气,反而透着股雍容的礼器味道。剑身两面都覆有密密麻麻的错金花纹,纹路细密,似乎是某种咒语,不知是否来自密宗。
在金属剑身上做出错金花纹,不是难事。难的是做出如此紧凑又细密的花纹。要知道,错金首先要抠槽,得在金属表面两侧挖出沟槽,槽底凿出麻点,再将金丝镶入捶实。九龙宝剑上的密宗花纹,线段只有头发丝粗细,而且回旋勾转,都挤在一处,所留空隙极少。你想这槽得有多难抠,丝得有多难镶。这位工匠的手艺,实在是惊为天人。
所以许一城只消看到这错金花纹,就知道这九龙宝剑绝非赝品,货真价实。
陈维礼那半张信笺上绘出的宝剑图影,已经深深印在许一城脑海里,现在回想起来,也完全和这个实物形状对得上号,唯一不同的,只是信笺上画的图影是一直一弯双重剑身。
这宝剑越真,许一城越是迷惑。刘一鸣在东陵看得清清楚楚,堺大辅从乾隆墓中取出宝剑,径自带走,孙殿英并没强留。怎么这剑后来又落到孙殿英的手里,还送给了戴笠?
有没有可能是孙殿英中途反悔,把这伙日本人给灭了?不可能,因为药来做过调查,他们后来返回了大华饭店,结账后才走人的。以孙殿英的狠辣程度,如果劫了支那风土考察团,绝不会留下活口。
一个个猜想在许一城脑中盘旋,又一个个被否定。戴笠催促了几句,许一城才如梦初醒,回到现实中来。
“这东西,有问题?”戴笠担心地问。
许一城把宝剑握得更紧了些:“雨农,我有个不情之请。”
“但说无妨。”
“这把剑,能不能借给我用几天?”
戴笠脸色一下子变得很为难。如果是他自己的东西还好办,关键这是转交蒋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