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断剑寒犀-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想:“此处附近并无河沼,此地怎么如此潮湿?”
渐渐感觉脚下鞋袜已透,滑腻冰凉,十分难过,陡感脚步轻浮,头脑发昏,不禁大吃一惊,赶紧屏住呼吸,将真气调匀,心道:“好险,我好没来由,干嘛闯此绝地?此洞中空气恶浊,显已生毒,所幸发觉尚早,否则岂堪收拾?”
当下急急转身,欲沿原路退出,可是走得好久,竟未走至洞口,心中惊疑,伸手沿壁一摸,心下顿凉。
原来洞内左插右穿,有无数岔道,牟汉平自知迷失方向,尚不慌乱,既知身陷险地,反而逐渐冷静下来。
洞内漆黑,眼既不见,他侧耳倾听,洞中寂寂,毫无一丝异声,他探步小心移动,前行不过丈余,即一手摸空,知道又是岔道,为免越走越错,他索性靠壁静立,欲以自己才智聪明,苦思一策,以便脱身。

第二章
牟汉平静立半晌,突觉一股凉意透入背脊,逐渐往下蔓延,原来壁上水渍已渗透衣衫,他站开一些,顺手往袋中一摸,不觉口中发出一声叹息。不但深悔蜡烛未能携来,即连火折也遗忘在庙里。
如今陷此险地,怎样脱身呢?他开始苦苦思索。
脑中思绪紊乱已极,用尽力量,总是无法集中,一些平日很难想到的事情,一时汹涌如潮,皆纷至沓来。他想起金黄灿烂的童年,想起在帮中被父辈们的娇纵抚爱,想起最溺爱自己的“荆楚双拐”两位帮中护法,想起前数日,荆娘望着自己的那种脉脉含情的眼神,想起窑洞中老人的嬉笑,想起——
突然,他想起那个传给他正宗内功心法,而身世却诡秘已极的道人。
记得那是十年前的事,他那时刚满十岁,是个严寒的冬天夜里。
那道人装束怪异,面目僵冷,眉目间毫无一丝情绪显露,他像鬼魅似的闯进了牟汉平的卧房,他严厉的恐吓他不准声张,那道人目光似刀的盯着他很久,最后微微一笑,这一笑使牟汉平打心底里泛出恐怖的寒意,他至今仍忘不了那笑容,那丑恶狰狞而却满怀怜爱的笑容。
后来他传了牟汉平一套精深的上乘内功心法,又谨慎的由怀中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锦囊,塞在牟汉平手里,嘱他天亮后秘密交给他的父亲。
临走,他厉声的道:“我教给你的功夫你要苦练,十年后我来考验,到那时功夫不成,我将把你的小腿打断。”
又叮咛他今晚的事不准对任何人说起,否则定打不饶,牟汉平为他狞恶神情所慑,连忙点头答应,随后,但觉烛影一闪,怪道人身形俱杳。
他继续想起第二天父亲老帮主牟承宗,忽然在前厅大张宴席,欢迎贵宾,据他记忆,似是突然有几个声名显赫的武林豪客来到总舵,那是四川唐门的千手灵狒唐智、勾漏山樵何启光,山东螳螂派掌门赵孟岐,和雁荡武术名家单掌开碑陆云亭等。
父亲素知勾漏山樵与千手灵狒唐智向来不睦,怨结于心,此次聚宴,意欲代为化解,不想千手灵狒为人心毒手狠,行为卑鄙,竟借切磋武技之名,以恶毒暗器“淬毒乌沙”,当场把何启光击毙,父亲恼怒唐智歹毒,与之邀战,唐智人单势孤,自知不敌,就借机逃遁。
事后父亲料理好何启光丧事,并亲为护灵南返勾漏山,返回后已数月过去。
至此牟汉平始得机将怪道人留交锦囊面交父亲,不想老帮主接得打开一看,却面色骤变,急问事因,牟汉平据实禀告,老帮主默然无语,事情也就这样过去。
匆匆十年,牟汉平依怪道人心法刻苦锻炼,从未松懈,老帮主牟承宗爱子心切,又将自身一切精纯功夫,倾囊传授,牟汉平将家传绝艺与怪道人所授内功心法融会糅合,悉心研习,功力登时一日千里,眼见青出于蓝,使老帮主心中也不胜惊诧骇异。
于是青龙一君之名,不胫而走,江湖人等莫不刮目相看,青龙帮众,更争相传播少帮主之雄姿英风。
数月前,江湖突然喧腾少林符升及铁僧,为碧玉残玦被害之事,老帮主神情严肃的将牟汉平唤入房中,沉声道:“你可知十年前那怪道人交你之锦囊内所装何物吗?”
牟汉平瞠然摇头,老帮主道:“那正是江湖中人戮杀抢夺的碧玉残玦。”
牟汉平惊诧莫名,老帮主由怀中掏出锦囊,递交牟汉平手中,叹息一声道:“这玉玦为不祥之物,也是武林人梦寐以求的珍宝,当初此玦,原为皇明崇祯皇帝长公主随身携带之物。后来闯贼陷京,城破之日,皇帝深知大势已去,剑斩皇后及长公主,携太监王承恩自缢煤山,天幸长公主重伤未死,只断一臂,即被异人所救,传以武艺,就是数十年前,使清廷丧胆,武功登峰造极的嵩山独臂神尼。”
牟汉平侧耳聆听,老帮主又一声叹息,续道:“长公主虽出家皈佛,却仍不忘国仇家恨,艺成后纠集一般遗臣志士,苦心孤诣,策动反清复明,驱除鞑虏之计,然天数使然,虽鞠躬尽瘁,亦未酬壮志,临终发下宏愿,除激动众人矢劝矢勇,继续奋斗外,并将自己所得异人武功,尽录于册,埋藏于嵩山少室峰后一古洞中,欲以留传后人习练,继其遗志。”
牟汉平嘴唇蠕动一下,问道:“爹,这又与玉玦有什么关系呢?”
牟汉平清楚记得,当爹爹说到:当然有关系之时,言尚未已,突然爹爹一声沉喝,道:“谁?”
门外一人应道:“毕五有话禀告帮主。”
当时爹爹霜眉微皱,不悦地喝一声道:“进来!”随见门外人影一闪,一人躬身进入,竟是獐头鼠目,眼光流动,专为帮中探听消息的快讯毕五。
爹爹看见他,脸色陡地一沉,寒声道:“你干什么?”
毕五行礼后,垂手恭立,低声道:“小的打探得天下武林各门派,已皆为少林符升被杀,残玦重行现世之事,派人齐集关洛。又小的在山下发现唐门弟子集结,事出紧急,故特闯入禀报。”
爹爹一听,耸然动容,沉思半晌,道:“你知在关洛聚集的,都是些什么人?”
毕五道:“详细人名,小的不知,闻说一崖三堡及各大门派皆有高手出现。”
爹爹挥手道:“你传令下去,唐门弟子若不惹事,不必管他。好,你去吧!”
等毕五走后,爹爹低头沉思片刻,又对我继续前言道:“当初长公主的得力臂助,除甘凤池等江南八侠外,尚有两人武功尤高,此两人江湖颂称‘南拳北腿’,南拳即‘神拳无敌’邱伯起,他是岭南人;北腿是‘铁腿裂山’朱恨天,此人亦为皇明贵胄。江南八侠因连番入宫刺杀满酋雍正,后来多已折损,惟独此两人始终追随长公主身边。自长公主仙逝,他们也就心灰意冷,各自分散,临行,两人想起长公主的秘录遗言,心中很是难过,几经计议,决定出外寻找一个禀赋佳异的幼儿,苦心培植,传他衣钵,议定限期十年,寻得后发邓取联络。”
说到这里,爹爹一声沉重叹息,又接道:“十年后,两人在原地聚首,却伤心已极,原来都没寻到这个禀赋佳异的孩童,他们选择的条件当然很苛,宁可将秘录长埋地底,也不能胡乱收录。最后两人思得一策,将藏书地点绘成一图,刻上长公主身佩玉玦,再将玉玦由中震裂,两人分执,嗣后又各自南北的分开。”
这时我曾不解地问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呢?干嘛又要将玉玦震裂?”
爹爹又不胜惋惜道:“原来两人虽终生相伴,追随长公主,却心存芥蒂,相处并不和睦,尤其两人一拳一腿,功力悉敌,心中自是互不服气,然数十年相交,又不忍兵戎相见,最后为着这册秘录,仍要赌一口气。”
爹爹说到这里,严肃的脸上,亦不禁露出笑容,捻须含笑道:“他们要各以此半块玉玦,寻觅具最高智慧的孩子,自行推断去寻找秘录。”
我觉奇怪,不禁插嘴道:“那不是更难了吗?”
爹爹说道:“不过他们各自藏在心底的一个心愿,能不能达到,那只有听凭天意了。”
我忽记那道士所赠玉玦,忙又问道:“那么这块玉玦……”
爹爹道:“这块玉玦不知是两人哪位所有,想来邱伯起较为可能,因朱恨天闻说不甘再食清人谷米,早已远走海外,而邱伯起听人言,也于他们分别不久,即自葬于祁连山一古洞中,所以照我忖断,也许他死后被人发现,故玉玦始又重现江湖,不过……十年前那个道士到底是何来历?又为什么将此物交你转我,这确是令人费解了。”
爹爹言毕,俯首苦思半晌,道:“此事日后定能明白,这块残玦,你收着吧!明天你下山去关洛一趟,把另块玉玦现迹江湖的事,和近日武林发生的那几桩惊人大案,一并查个明白,这几桩大案,骨子里实在都与本帮有着密切关系呢!”
当时我伸手即将玉玦接过,贴身揣入怀中,爹爹又道:“你此去千万小心,尤其不能稍露此玦,否则立时就有杀身大祸。”
我唯唯答应,退出屋外,心中翻翻滚滚,想起此去关洛任务艰巨,不知是喜是愁……
牟汉平正自傍壁呆立,回忆往事,突然迎面一股冷风疾扑而至,急切中,他将头一偏,右掌一招“七星在户”疾拍而出,掌落后,但闻“吱吱”几声鸣叫,听声原是一只蝙蝠被打在地上。
牟汉平深舒口气,暗道一声:“不好!我才气只能一时,如不尽速设法离此,洞中空气已恶浊有毒,这便如何是好?纵然迷失路径,也不能在此坐以待毙,好歹也得碰碰运气。”
当下移动脚步,慢慢前行,反正既知走错路径,倒也不再顾忌,逐渐将脚步放快,就在漆黑的洞底左奔右突的疾走起来。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突觉脚下有异,伸足前后一探,心下大喜,原来地下已不再潮湿崎岖,而现干燥平坦,急急向前行片刻,突然脚下一碰,险险撞上墙壁。
他心想此处必定又有岔道,伸手一摸墙壁,入手冰凉,心中不觉一愕,原来此处已换石壁。他沿壁而行,意欲寻得岔路,可是辗转良久,仍未寻得路径,心下暗暗惊凛,恐怕再将道路迷失,不禁停下步来,不再前行。
脚步刚停,蓦闻身侧传来一阵丝丝异声,这声来得奇异,他斜退数步,侧耳倾听,声音却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