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果这是宋史-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优势心理。杜充认为他代表官方代表正义,在这种人的心里,老百姓猪狗不如,他随时想杀随时举刀,老百姓连躲都是犯罪!

于是宋王朝在分崩离析之际,军力极度溃乏的时候,在开封城里军队展开了极其英勇…强悍…残酷…冒傻气的自相残杀。

没有意外,几十万人那边打赢了。当天不仅张用早有准备,连王善都带人从城东头赶过来参加活动,这还有什么搞头,官方代表那边儿输得体无完肤,在一面倒的局面里,只有岳飞保持了胜利。他率领2000人,击败了几万人,还杀了对方的将领。

王善们胜利了,可开封城也呆不下去了。难道他们能赶走杜充,占领王城,建立美好和平幸福的新王国吗?老百姓的惯性思维让他们觉得杀了官方的人,应该跑路了,于是几十万人一起离开,他们的目标是陈州(今河南淮阳县)。

到这时,杜充的目标达到了。别管是打走的还是怎么的,民兵们离开了。这不是已经很好了吗?不,杜充的官方惯性思维也启动了,他认为,杀了官方人的老百姓跑了,那就得追上去抓回来杀掉。

他又派出去几万人出城去消灭几十万人……这种二货行为的结局就不用预测了,输得更惨更彻底,这几万人被几十万人挤下了蔡河(今涡河),人马踩踏,尸体浮满河面,没死的被追到铁炉步附近,直到这时,民兵们才收队回营。

这次行动里没有岳飞,估计他是烦透了,再不想掺和进去。

上面的事生之后,建炎集团迅速发来了贺电,对杜充净化开封城的行为大加赞赏,认为只有这样的一个开封城,才是适合官员们居住的环境。

赵构本人也很高兴,他给杜充加了很多的印象分,这些分数在以后会起大作用。同时任命黄潜善、汪伯彦两人并相,正式全权处理国务。这些做完之后,年青的、婴幼儿期的赵构觉得一切都太完美了,这个世界还需要添点什么呢?

想来想去,以他这时的脑袋硬是啥也没想出来。于是他只好去用实际行动怀念他的苦难中的父皇——就是按照赵佶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赵构开始没日没夜地在后宫开工。不许笑,这是件很严肃神圣的事情,哪个皇帝上班了,都得这么干,儿子必须多,女儿也不能少,而赵构这时身边只有一个小儿子,身体还不怎么样,这让他实在心里没底。为了列祖列宗,他必须加班加点!

扬州城从这时起,变成了一个幸福的海洋,皇帝宰相们在里边快乐地游泳,游来游去没完没了,为了继续快乐,两位新上任的宰相联名发布了一条命令——不准任何人,包括各级官员,以任何理由,包括为皇帝的安全着想,去议论边防之类的事情;不准任何人散布扬州城不安全的言论;不准任何人以扬州城不安全为理由携带家产、亲人出扬州城!

这条命令生效之后,离着很远很远很远的北方,另一条命令下达。金军再一次大举南侵,目标直指扬州城、赵构本人。

这次的金军是金国的二号人物完颜宗翰在辽西京派出来的,领头的三个人分别叫完颜拔离速、乌林答泰欲、耶律马五,兵力嘛……不算太多,五六千上下,全骑兵。

这帮女真、契丹混成组团的骑兵直奔扬州城就去了,从一定角度来看,非常符合突击、闪电、斩首之类的战术,他们把一切枝枝叉叉都抛在后边,包括开封城,直奔赵构和建炎集团。只要把他们拿下了,宋朝的抵抗立即清零。

很英明是吧,其实真实的内幕是金国人也是迫不得已,实在是杜充是位空前绝后的大牛,任谁也惹不起。

金军的第一目标本来是开封城,可是没等兵临城下,也就是刚刚到黄河边上时,突然间河水奔腾咆哮决堤而出,黄河决口子了!

这是杜充干的,在开封城失去兵力之后,他迅速想到了这堪称唯此一招的应敌之法。这得有多么灵敏的脑子、多么巨大的决心、多么歹毒的心肠,才能下这种命令啊。赵佶、赵桓时代面临灭国之灾时,都没敢用这一招。

这一次黄河决堤之后,滚滚浊浪向东漫过滑县南、濮阳、东明县之间,再向东经过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经泗水南流,夺淮河注入黄河。

上面这些不是罗列数字,它意味着黄河改道了。这是超级灾难,在当时,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一带的百姓被淹死20多万,流离失所、瘟疫等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数近百万,无家可归沦为难民的近千万,北宋最繁华富饶的两淮地区变成废墟。在后来,黄河与淮河之间的这条临时通道一会儿通一会儿堵,几十年之间不被人力所修复,近乎永久性伤害。

……以上,就是宋朝官员杜充对宋朝土地、人民所干的事。在他的心里,老百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不用多说了吧,他杀的宋朝人比一大堆的完颜们加在一起都不少!

不过跟他对赵构干的一比,上面的就不算什么了。

在扬州城的幸福气氛里,洪水的消息隐约传来了,官场轻微震动。黄潜善、汪伯彦在和名僧克勤探讨佛法,他们笑了笑,判定这是假消息(笑且不信);

金军快速推进,所过州县一片恐慌。消息隐约传来了,官场、街市轻微震动。黄潜善、汪伯彦继续钻研佛法,笑了笑,觉得很假。

宰相的闲雅风度一脉相承,很有前面何栗的风范。当皇帝的赵构更加以身作则,他在皇宫里日以继夜地加班,和南国佳丽们讨论人生。时值二月的某一天,他谈性正浓欲罢不能时,突然一个太监见了活鬼一样地闯了进来,对他嚎叫说金军已经攻占了天长军(今安徽天长),和扬州城近在咫尺了!

赵构一下子懵了,从胭脂粉香肉阵成林突然间掉进了万丈悬崖无底深渊。他怕了,吓得肝胆俱裂,脑子里闪出来的全是他老爹他哥哥的凄惨生活,现在轮到他了,居然这么快!等他稍微回过点神来,想挣扎逃跑时,他发现了个更加悲惨的奇异现状。

他萎了,身体的一部分彻底软了。这种瞬间打击谁挨谁知道,换谁谁死梗。当然,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这是意识性的,只要心理改善了,他还有救。但要命的是他怕死了金军,如果这是病根的话,他说什么也不敢面对,更别说什么去除了。

这时赵构没心探讨这个,更没意识到这事会给他的人生他的王朝带来什么影响,他只想着尽快离开,他得快点逃。他连通知宰执下达诏书的时间都省了,直接带上几个亲信太监外加御营的都统制王渊,跳上马就往城外跑。

他有两个地方可以去,一个是运河,一个是长江边。运河最近水涸了,要等黄河的水来支援下才能涨起来,这没用。他跑向了长江,那里据王渊保证,早就留下了后手,有大批的船只,船只上有大批的物资,它们等候着皇帝,随时可以启航,渡过长江。

逃跑是迅速的是恐慌的是鲜血淋漓的,在这次突发事件中流的第一滴血,死的第一个由逃跑者赵构制造。当时有一个御营士兵边跑边抱怨,说两大宰相不是保证啥事没有吗……他就不懂啥叫恼羞成怒以及被打扰的男人的起床气。

赵构一剑就捅死了他。

见血之后的赵构变得亢奋,他迅速赶到江边,准备一次乘风破浪。结果面对滔滔江水时,他呆了。江边上啥也没有,别说传说中的大批战船了,连小船都没有。

王渊,说,预备下的船呢?!

御林军总头领王渊小心翼翼地翻开记事本,报告说船只都在,都很忙,正在加紧抢运陛下的财产去杭州,这也是早就下达的命令……赵构仰天长啸追问自己的人品,为什么就没想到留哪怕一艘呢?!

他只好跳上一只小船,在初春长江冰冷的江水里向对岸驶去。他的心里起伏不定,他恐惧着越来越近的金军,怨恨着装神弄鬼玩大发了的黄潜善、汪伯彦,居然为了一些和谐的假象,把他也扔进了孤城死地里,还怕着船下边的幽深湍急江水,他是地道的北方人耶,真要翻了,铁定淹死,连皇陵都不会有……他唯独忘了的,是他身后边全扬州城的百姓们。

当他带着五六个太监从临时皇宫冲出来,骑马跑向城门时,城里的百姓们就看出不对了,紧接着大批的宫女侍卫太监从皇宫里轰地一声炸出来,四面八方地跑时,大家都明白过来了。皇帝在跑路,金军来了!

全扬州的人立即行动,背起早就打好的行李,蹿上街头往城门口涌。结果很悲剧地发现,城门太小了,而且为什么会有城墙这种设备存在呢?全城人同一时间往外挤,实在是太耽误事了。

这只是他们的第一关。

出城之后,奔向江边,到江边之后他们的绝望是赵构一行人数的N次方,他们想逃的话,得有无数只赵构坐舰式的小船才行。

几十万人堵在长江边,拖家带口进退无路,怎一个悲惨了得。一天之后金军杀到,眼前的情况让这五六千女真骑兵陷进了迷茫中,首先是分不出要先干什么。是到运河里抢船呢,还是杀光江边上的人呢?要注意的是两者难度差不多。

运河里一遛50里长的干涸河岸上停着满满腾腾的船,船上全是金银细软绫罗绸缎;江边上十几里内挤着满满腾腾的宋朝百姓,有男有女有工匠行李里边也有各种家当……先拿哪个下手呢?

最终的结果是全光了。运河里的船没有黄河的洪水是飘不起来的,江边的百姓更是固定的靶子,金兵可以抢累了杀人,杀累了抢东西,工作并不单调。

这是宋朝史上让人憋屈到神经错乱的著名一幕,它本是不会发生的。就算是黄潜善、汪伯彦之流再隐瞒实情、金军的行动再突然,也不会导致这样的惨剧发生。

因为突袭来的金军最多只有6000骑,他们长途作战,早已疲惫,退一万步说,哪怕他们保持精锐又怎样,赵构的御营兵马最少在10万人以上,这样的对比为什么要逃跑?为什么要跑得没步骤没节奏个个都像赵构那样的萎呢?!

此时御营里的人马包括了岳、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