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瓦-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系着一块窄窄的木板就算是马镫了,而且只是单边的,想必只是为了方便上下马而已。所谓马鞍,更是简陋的可以,只是一块布包系在马背上。这能骑吗?想想公孙瓒及白马义从就是骑在这样的马背上纵横驰骋,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公孙瓒看出刘泽的窘状,哈哈大笑道:“贤弟莫不是没有骑过马?”

要说骑马,刘泽倒是真骑过,不过那是在现代鞍鞯齐备的情形下,象这种几乎跟裸马没什么差别的马刘泽还真没骑过。不过他可不想在公孙瓒面前露怯,狠了一下心,踩着马蹬翻身上了马背,用力过猛了一点,差点从另一头掉下去。刘泽慌忙死死地攥着缰绳再也不敢松开手。幸亏这匹马还算是温顺,缓慢地迈着步子驮着刘泽离开了柳城。

城门口公孙洵公孙范等人在此为公孙琙送行。看到刘泽,公孙范的目光变得阴沉了许多,刘泽打他身边经过,似乎还能听到他牙齿咬得咯咯的声响。

刘泽倒是不以为然,象他这种只知道声色犬马的公子哥,谅他将来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何惧之有?刘泽打心底里泛起一丝笑意,意味深长地瞥了公孙范一眼。

公孙范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直冲上去将刘泽撕成两半。公孙洵低声训斥了他几句才算将他喝止住,但他的目光更为怨毒。

刘泽懒得理会于他,随着队伍浩浩荡荡地出了柳城向东行去。出城之后,队伍的行军速度明显地加快了,刘泽也明显地感觉到了马背上的颠簸加剧,愈发地不敢乱动,双腿死死地夹着马腹,手中紧紧地扯着缰绳,整个身体差不多全伏在了马背上。

公孙瓒哈哈大笑道:“贤弟,马可不能这么骑,等会下马之时,恐怕你连路也不会走了。放轻松点,保持一下平衡就可以了。”公孙瓒很是耐心地教刘泽骑马的要诀,刘泽脑瓜子不笨,很快地就掌握了要领,骑马也就变得轻松了许多。

“公孙兄,为何这马镫做成这单边的,如果两边都有马镫,骑马时候踩着马镫不是更方便一些吗?”刘泽这才得空将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

“这马镫是方便上马时踩的,自然是一边才有。噢,不过贤弟说的倒是很有道理,如果这马镫两边都有的话,骑行起来的确方便不少,尤其是象贤弟这般初次骑马者,双边马镫更合适。”

刘泽微微一笑,公孙瓒不笨吗,自己刚提出双边马镫的设想公孙瓒就能理解到它的好处。不过时代的局限性还是没有让他完全明白双边马镫的真正用途。要想使骑兵真正发挥威力,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是必不可少的。高桥马鞍两端从平滑变为高翘,限制了骑手的前后滑动,提供了纵向的稳定性,而双边马镫通过固定双脚提供横向稳定性,这就使得马匹和骑手结合成一个整体,骑手的双手被解放出来,无论是使用弓箭还是双手长兵器都可以在高速奔驰的马背上来完成,大大提高了骑兵的作战能力。

回到阳乐之后,刘泽在第一时间便向公孙瓒提出要几个木匠和皮匠,他要做几样东西。公孙瓒很是纳闷,也不知刘泽葫芦里卖什么药,问他他也是笑而不语,不过公孙瓒还是派了几个手艺高超的木匠和皮匠给刘泽让他瞎折腾。

过了两日,刘泽把公孙瓒拉到了校场上,公孙瓒一看,校场上停的不正是自己的那匹坐骑白龙驹吗,可它的背上却背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两端高翘中间凹陷,马的两侧各悬着一个马镫,马镫的踏板也改成了双层,加宽加厚。

公孙瓒满脸疑惑,道:“这就是贤弟这两天弄出来的东西?”

“公孙兄可以上马试试,这东西的妙用只有试过才知道。”刘泽不容分说的将公孙瓒拉到了白龙驹的跟前,怂恿他上马试试。

公孙瓒虽然搞不清状况,但还是胯上了马背。不过就是那一霎那,公孙瓒立即体会到了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妙用,高桥马鞍前后翘起的木质部分将他的屁股牢牢地固定在了马背上,马鞍中间软软的皮质材料异常的舒适,左右两只脚踩踏在马镫上更是给他脚踏实地的感觉,纵马飞驰,他几乎都不用牵缰绳也稳如泰山。

在校场上高速地奔驰了几圈子之后,公孙瓒跳下马来,冲到刘泽的面前,兴奋地手舞足蹈。“太棒了!真是太棒了!有这两样东西,坐在马背上,那就是稳如磐石!贤弟呀,你怎么会想出这么好的东西来?”

刘泽笑了笑,道:“这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皆是家师创出来的,家师曾言,若想创出一支威震天下的骑兵队伍来,这两样东西必不可少。”

“是啊,有了这马鞍马镫,骑兵的战斗力至少可以提升五倍,贤弟,你将这么好的东西送给我,你让愚兄如何报答你?”公孙瓒激动万分,将骑兵的战斗力陡然提升五倍,试问这样一支骑兵天下何人能敌?

“公孙兄何须道谢,若无公孙兄,小弟的性命早就交待在了柳城。大恩不敢言谢,小弟不才,略通些技艺,献给公孙兄以壮军威。”

公孙瓒喜不自胜,当即便禀报了公孙琙。初时公孙琙也不敢相信,亲自试乘之后惊喜不已,拿出整整的一盘黄金来酬谢刘泽。刘泽拒不肯收,公孙兄弟也只好作罢,愈发敬重于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把刘泽和刘备敬做上宾。

本来在柳城时,公孙瓒把刘泽是当做朋友的弟弟看待才出手相救,想不到当初不起眼的刘泽不但制出柳城信灯传递消息而且创造出马鞍马镫将公孙家的战斗力成倍成倍地提升,他简直就是一个福星,上天降给公孙家的福星。公孙瓒真得很庆幸当时自己的选择有多明智,想想那个公孙范真得是愚蠢到家了,有眼不识金香玉。

刘泽的身体恢复的很快,到了阳乐没几天伤就全好了,几乎什么疤痕也没留下,不禁让刘泽暗自感叹,年轻真好!

盘算着假期快结束了,刘备早已是归心似箭,一来卢植学堂开学在即,二来刘备急切地想引弟弟回去拜见爹娘。他同公孙瓒商量一下归期,公孙瓒马上同意明日便出发回涿郡,毕竟他也要回卢氏学堂去读书。

就在他们准备起程之际,朝庭的圣旨到了。

第十三章返回故里

公孙琙等一班郡府官员在郡署迎候天使宣诏。赵苞忠孝有嘉,被追封为鄃侯;公孙琙破鲜卑有功,升任玄菟郡太守;郡都尉以下的一班官员也均有封赏。至于空缺出来的辽西郡太守一职,则由公孙瓒的岳父涿郡刘太守出任。

如此一来,公孙瓒暂时便走不成了,至少得等他岳父到任之后再走。他也劝刘备兄弟二人多盘桓几日再走,可刘备归心似箭,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回涿郡,公孙瓒也只好作罢。

饯行宴上,刘泽捧出了几卷这几日抄写下来的佛经交给了公孙琙,虽然东汉时纸还算得上是比较贵重的,但对于公孙家而言倒也算不了什么。本来刘泽是计划着将佛经抄在纸上的,但想来想去,还是抄在竹简上看起来厚重一些,只需写上几千字便是满满的几大卷。至于内容,也就是摘抄了《金刚经》和《楞严经》部分内容,一则他没有时间全抄,二则真是全抄下来,学富五车也比不了。

公孙琙如获至宝,连声称谢。“不知刘兄弟回乡省亲之后下一步可有什么打算?如不嫌弃的话,玄菟郡倒尚缺一名掾吏,不知刘兄弟可否屈就?”

此言一出,在场诸人皆是惊诧不已。要知道公孙瓒才不过是郡中小吏,公孙琙一开口就给刘泽上等郡吏的职位,而上等郡吏极易升迁到郡属官,有公孙琙的赏识和提携,年纪轻轻的刘泽肯定是前途无量。

而刘泽却是另有打算,玄菟郡在哪儿,以前他听都没听说过,这几日方才从公孙瓒口中知道玄菟郡在后世的沈阳一带,东汉时那里可是极北苦寒之地,人烟稀少一片荒芜。既然自己已经踏足三国,而且成了昭烈皇帝刘备的弟弟,没有理由再跟着别人混了。

“多谢二公子好意,只是在下还未见过父母,须见过父母之后再行定夺。”

公孙琙亦不勉强,付之一笑。

离了阳乐,刘备和刘泽快马加鞭,一路风尘仆仆地赶往涿郡。

┈┈┈┈┈┈┈┈┈┈┈┈┈┈┈┈┈┈┈┈┈┈┈┈┈┈┈┈┈┈┈┈┈┈┈┈┈┈┈┈┈┈┈┈┈┈┈┈┈┈┈┈┈

涿县城南五里便是楼桑村,村东南有一株大桑树,高约五六丈,冠盖若云。

“弟弟,你还曾记得这棵老桑树吗?”刘备挽着缰绳,牵着马,在大桑树下停住了脚步,用力地拍到了下树干。

噢,想必这株便是被陈寿写入《三国志》里面的那棵赫赫有名的大桑树了,刘备少时曾在树下与小孩儿们玩耍,说过“吾当必乘此羽葆盖车”之类的话,引来叔父刘子敬的一顿训斥:“你等休得胡言乱语,说这话罪当诛九族。”

现在看来,此等小孩子玩的游戏,在我们童年中没人玩过才算是喋喋怪事,却被陈寿正经八百地记入了《三国志》中,借此而引证刘备幼时的不凡,现在看来不过是一笑话罢了。若真是某某人说过类似此类的话,或者如项羽见到秦始皇时的那句名言:“彼可取而代也。”就以此推论此人日后必可登九五之尊,那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当不会只有那几百位,不能说过亿也得上千万了。

刘泽摇摇头,稀里糊涂地做了刘备的弟弟,他又缘何知晓以前的事?

刘备笑了笑,道:“倒是为兄糊涂了,弟弟离家之时尚不足四岁,又缘何记得这些?”

就在他们兄弟说话之时,前面走过来一人,峨冠博带,远远地道:“备贤侄游学回来了?”

刘备视之,原来是族叔刘元起,忙揖礼道:“小侄见过叔父。”

刘元起目光打量了一下陌生的刘泽,问道:“这位是?”

“叔父,这是我失散多年的弟弟刘泽,此次在辽西柳城偶尔相逢。”

刘元起面露惊异之色,拉住刘泽的手,激动不已。

“这便是泽贤侄呀,想不到十年未见,你也长这么高了。想当年你在上元灯会上丢失之后,你母亲可是以泪洗面,痛不欲生。上天怜见,弘兄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